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驻海地维和警队5年回顾:穿防弹背心买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8日03:00  新京报

  ●2004年9月

  应联合国请求,向海地派遣了首批维和警察防暴队。

  ●2005年4月

  向海地派遣了第二支维和警察防暴队。

  ●2005年12月

  向海地派遣了第三支维和警察防暴队。

  ●2006年12月

  向海地派遣了第四支维和警察防暴队。

  ●2007年4月

  向海地派遣了第五支维和警察防暴队。

  ●2007年12月

  向海地派出第六支维和警察防暴队。125名队员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2008年8月

  向海地派遣了第七支维和警察防暴队。

  ●2009年6月

  以云南公安边防部队为主,抽组而成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为期8个月。

  北京时间1月16日下午4时30分,海地救援现场,58岁的王树林被抬出地震废墟。这是第一具被发现的中方维和人员遗体。

  救援队和他身前的战友排成五列,向他鞠躬默哀。

  消息传到国内,在公安部指挥中心的大厅内,工作人员离座肃立,盯着挂在墙上的电视屏幕,沉默许久。一名年轻警官的眼眶里,有亮的东西在闪动。

  接下来的10个小时内,7名中国警官的遗体被陆续发现。8人中,有4名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4名公安部赴海地维和工作组成员。

  维和警察百里挑一

  2000年1月12日,中国公安部向东帝汶派遣13名维和警察,揭开了中国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

  公安部资料显示,此后10年,我国共向东帝汶、阿富汗、波黑、科索沃、利比里亚、苏丹和海地共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1569人次。

  其中,驻海地的维和警队共有8批1000人次,为所有任务区中最多者。

  “这次损失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巡视员李祝群说,遇难者中好几个人都跟他很熟,事发前几天还在同一个大楼里办公。突然永别的悲怆,让李祝群言语哽咽。

  据李介绍,驻外维和警察的选拔,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竞争非常激烈。要求在外语、驾驶、射击等项目上必须达到优秀标准,并层层选拔,被公安部选中,会集中进行培训,直至通过联合国的验收,维和队员才可以成行。

  淘汰的比例非常之大。据驻海地第七支维和警察防暴队队长张大宁介绍,他的125名队员,是从近万人中选拔而来。

  很多警察为了实现维和梦,就多次报考,并针对考察项目进行训练。也有维和警察在执行完一次派驻任务后,主动请求下一次的派驻。

  派驻海地首次防暴执勤

  除了荣誉,公安部还期望通过派驻海外维和警察,积累实战经验。

  2004年10月17日,中国第一次向外派驻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警察防暴队。至此,中国维和警察由以民事警察为主的任务,转为真枪实弹的“亮剑”。

  这支队伍就是被派往海地,从此,中国维和警察与海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按照联合国要求,维和警察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和支援维和警察或当地警察的执法工作,处置群体性治安突发事件,参与重大公共活动的现场警卫,以及协助组建、培训当地警察防暴队。

  尚未彻底告别战火的海地,治安状况不佳。据曾派驻海地的中国维和警察介绍,他们在当地买菜,都得戴钢盔、穿防弹背心。

  中国维和警察与非法武装分子多次交火,并曾在一次行动中打死10人,抓获100多人;也曾捣毁毒品和假钞窝点,押解重刑犯,保护国际政要,培训当地警察……

  无数次任务,在打击震慑当地非法势力,维护治安的同时,也让维和警察通过真枪实弹的较量,获得了在国内无法获得的经验。

  维和展现国家形象

  在建设“和谐世界”理念下,派驻维和警察,也被视作国家总体外交的战略之举。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大国责任的担当,也与日俱增。

  在海地,75%的人生活在赤贫线下,枪支、毒品和凶案泛滥。在首都太子港某地区,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刚入驻时,“每天都可以在路边看到三四具尸体”。

  在中国维和警察的整治打击后,被杀人数就降到每月三四人。

  治安形势好转的同时,当地人开始对中国产生了好感和信任。“当地人开始向我们通报武装分子的动向。”第四支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长刘育青说。

  在没有与我国建交的海地,佩带五星红旗执行联合国任务,让刘育青和他的战友们特别骄傲。

  同样让中国警界骄傲的是,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维和警察保持着这样一个纪录,“无一伤亡、无一违纪、无一退返”。

  其中,有30多名中国警官担任任务区副总警监、总部参谋长和地区警察局长等中高级职务,有2人被选拔到联合国总部工作,5人被联合国聘为训练教官。

  在派驻人数最多的海地任务区,所有中国维和队员都被授予过“联合国维和勋章”。

  “中国维和警察已成为展现中国警察乃至中国形象的一面旗帜。”公安部国际合作局一名官员说。

  外派警官个人牺牲巨大

  虽然任务繁重,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生活却很艰苦。

  以海地为例,全国20%的人才有自来水饮用。即使在首都,水电也经常断掉。

  来自中国的警察要忍受潮湿和闷热,为自己喝的每一杯水做净化,预防随时袭来的传染病。

  此次遇难的维和警官赵化宇刚到海地不到20天,就患上了登革热,浑身疼痛高烧,曾一度感觉撑不下去了,在病床上流泪。

  但他叮嘱自己,“不要慌,不要慌,要挺住!”他的背后,有战友和医生的鼓励和帮助。

  一位维和警察说,对祖国的思念,和战友之间兄弟般的感情,是维和警察的精神支柱。

  派驻任务一般在10个月左右,也会酌情延长。在此期间,维和队员可以通过电话与国内联系。语言的不同,环境的险恶,纪律的约束,都使他们将娱乐局限于用机枪和装甲车围护的营地内。

  一位维和警官介绍,一有集体的活动,队里仅有的几名女警无论有无舞蹈基础,都会充当舞蹈演员,大家一起唱歌,非常热烈,“那种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一辈子都忘不了。”

  队员们都很思念祖国的亲友。当赵化宇的噩耗传来后,他在国内的一名同事叹息道,化宇的儿子只有4岁,“他长大后,会记得爸爸长什么样子吗?”

  这也是赵化宇生前担心的一个问题。他经常责怪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也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

  这位来自河南辉县的农家子弟,淳朴善良,爱好读书。他经常设想,回国后,将如何补偿父亲、妻子和儿子。

  本报记者 孙旭阳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海地 维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