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引发炒房热 可能试水博彩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9日11:54  南方人物周刊
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引发炒房热可能试水博彩业
  桥梁连接的,是在海礁上人工填埋而成的三亚凤凰岛,据说一期700套当天售馨,每平米均价7万元。而随着小岛的建成,这些住在小船上世代逐水而居的疍家们也将被迫离开家园

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引发炒房热可能试水博彩业
  三亚海棠湾,大量的豪华酒店在圈地。2009年5月29日,当地媒体报道说,这天有10座豪华酒店在此开工。大半年过去了,绝大部分都还是围墙围着的空地

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引发炒房热可能试水博彩业
洲际海南区域总经理迈克尔(受访者提供)

  悲欣交集海南梦

  本刊记者  陈彦炜  发自三亚、海口

  图/方迎忠(除署名外)

  从去年11月份开始,海南房价涨势惊人,资料显示,2009年上半年,三亚房屋均价为9526元/平方米,到10月就已超过12000元/平方米,动辄每平米四五万元的别墅项目更是抢手

  早上9点刚过,三亚市中心人民路上的车流便如涨潮般涌动。“琼”字头、“京”字头、“黑”字头、“藏”字头;大奔、宝马、奥拓、QQ……绵延一片,动弹不得。百无聊赖的开车人徒然等候,别无他法。

  1964年出生的魏曦此刻正在这条路上驾车,他觉得眼前这幅堪称壮丽的“堵景”,同他的家乡重庆已经没有太大的差距。后者是一个有着3000万人口的西南经济引擎,而三亚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还应当是一方闲淡悠然的避世港湾。

  魏曦和大多数人一样,虽有抱怨,但心怀期待:再开不到4公里,就可以看见三亚湾波光粼粼的无敌海景和沙滩旁诗意盎然的椰梦长廊。作为商人,他异常明白,这块一度被贬为“穷荒绝岛”、“鬼门关”、“天涯海角”的孤悬之地,如今能“堵”若重庆,全因其终年面朝大海,四季春暖花开。他很笃定:车流、人流的背后,是无法估量的现金流。

  两个星期前,魏曦从互联网上读到“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闻,他“噌”地一声站了起来,从11楼最末端的总经理办公室径直走向过道尽头的会议室,左右环视摆放在桌子正中“中央海岸”酒店地产项目的沙盘,难掩兴奋之色;尽管这具规划模型他已不知看过多少回。

  一天以后,三亚的各个角落,魏曦都能看见“热烈庆祝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醒目标语;20天以后,他的同行——浙江地产商操盘的顶尖奢侈项目“凤凰岛”高调开盘,一期700套当天售罄,每平米均价超过了6.5万元。这个在大海礁盘上吹填而成的人工岛,主体建筑与迪拜闻名世界的七星帆船酒店颇为相似。不过,迪拜神话破灭的黯淡忧伤,并没影响到正在这座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狂欢的富裕阶层。魏曦便是其中之一。

  1993年,29岁的魏曦第一次上岛,怀揣一纸重庆建工学院“工民建”专业的文凭,进入海口一家本土地产公司工作。他和那个年代上岛的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幻想着在刚刚建省的“中国最大经济特区”,重写1980年代深圳拓荒者的掘金神话。

  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有十万内地热血青年上岛,包括冯仑、潘石屹、王功权、易小迪在内的一批下海者,在海南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冯仑回忆,“那个时候很好玩,很快活,像是大姑娘初婚,很幸福,幸福又糊涂”。只要能设法拿到一块地,仅凭一纸批文,转手就可以净赚上千万元,电影里的“一夜暴富”,在海口轮番上演。

  有所不同的是,冯仑、潘石屹等“少数分子”很快从被金钱砸晕的快感中清醒过来。挣够自己第一个100万的潘石屹,以5斤橘子和一条香烟的代价窥探到这样一个数据:海口在建人均住房面积达50多平方米,北京仅为7平方米。理性和直觉糅杂的复合体,接引着他们火速撤退,转战北京。后来,这几位所成就的一番轰轰烈烈已无需多加赘述。

  而魏曦仍然留在了岛上,等待他的是海南地产的轰然倒塌。泡沫,让无数人的“海南梦”化作泡影;跳楼,是社会新闻常见的关键词。

  1998年,海口的房价从高峰时的每平米六七千元降至1000多元,三亚每平米几百块的楼盘亦无人问津;而魏曦的家乡重庆已在一年前升格为中央直辖市,“西部大开发”战略又将于一年后全面启动。带着巨大的失望与希望,魏曦最终选择折返山城,回归原点。

  飞机降落。接他的轿车飞驰在宽阔的簇新马路上,过江的时候,朝天门、解放碑高低错落的楼宇亮起光耀的灯火,逐渐湮没两个小时前那座烂尾楼鳞次栉比的南国椰城在他脑海中的点滴记忆。他觉着,自己是与海南永别了。

  4年后。魏曦所在的重庆东和集团的董事长张鲁渝来海南度假,他罹患哮喘多年,屡屡求医未果,在三亚竟获痊愈。张意识到,眼前这块不可复制的神奇土地,投资前景无法限量。他当即调魏曦来三亚搞项目先行试水。“海南阴影”尚未褪去的魏得以再度上岛。2005年,他在沿海建成了一座占地面积达24000平米的海产品交易中心,对外招商。一个月后,这个中心就因无人问津、难以维继而被迫关停。

  那一年,多个产权式酒店物业、度假住宅物业、养老物业开始进入三亚,风起云涌,售价一路飙升。国际著名的酒店管理公司成批上岛,选址亚龙湾。中国的“上流社会阶层”和“新贵一族”开始成群结队地到海边购房,一掷千金。魏曦也从中看到一个再清楚不过的大势所趋:与“旅游”、“度假”相关的产业,才是从这里攫取财富的不二法门;其他都是死路一条。

  Michael Stevens(迈克尔·史蒂文斯)与魏曦同龄,生于马来西亚。童年时光,父母总是向他灌输“将来要成为一名律师或者医生”,因为“那是值得骄傲的职业”。16岁那年的圣诞节,迈克尔第一次进入当地一家高档酒店用餐,即被眼前从未见过的奢华景致深深吸引,并对穿着正统、彬彬有礼的服务生充满兴趣。两年以后,他成功申请到瑞士一所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的研习机会,那里是公认的世界高端酒店人才的培养摇篮。

  1992年,迈克尔加盟著名的洲际酒店集团(IHG)。这艘跨国高端酒店航母成立于1946年,旗下拥有洲际、皇冠、假日等7个知名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经营着最多的客房数量,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他也因此第一次来到中国,获任重庆假日酒店的餐饮部经理,并与一位中国姑娘结婚。

  此后,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迈克尔多次得到提拔重用,被集团派往厦门、成都、长春、青岛等地工作,很快又去了马尔代夫和巴厘岛。后者是闻名于世的度假圣地,对酒店管理而言,显然更具诱惑与挑战。2008年,迈克尔空降三亚,被任命为洲际海南地区总经理。此时,洲际已在三亚布点华宇皇冠、三亚湾假日等4家高、中端酒店,还有4家全新酒店的规划也全部完成,开工、开业在即。

  “三亚是世界酒店业无法想象的奇迹!”迈克尔用生硬的中文发出慨叹。

  1996年元旦,时任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李普曼来到亚龙湾,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三亚将成为下个世纪国际度假旅游的热点。”绝大多数在场者把这当作是远方来客随性的一句客套恭维。“度假”一词在彼时的中国还是天方夜谭。

  8个月后,一个叫作“凯莱”的酒店诞生在三亚,占地160英亩,拥有国内唯一的敞开通透式大堂;侍者脱去深色的西服领带,换上了花哨休闲的棉麻恤衫。这是中国第一家度假型的五星级酒店。当年,它令所有的业界同行惊讶到瞠目结舌。在传统的商务酒店遍扫全国的年代,这样另类的天外来物被视作离经叛道。酒店最早的员工安然至今记得,参观者一路私语:“最多3个月肯定关门。”

  凯莱并没就此销匿,反而成为日后的三亚样板。即便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霾下,凯莱阳光依旧。“有的客人订不到房间,就在车上睡一夜,等到第二天别人退房。”酒店飘逸的“工装”,如今演变成了海南岛的岛服,几乎每一位上岛游客都会买上一件,在沙滩上“招摇过市”。

  2001年,大鳄洲际来到了亚龙湾,假日度假酒店开门迎客;4年后,第二家“假日”落户三亚湾;不多久,一座宛若皇家御花园的高端酒店“华宇皇冠”又选址亚龙湾,成为相当一个时期三亚酒店的奢华风向标。从此,国际多家著名酒店集团开启了三亚鏖战的大幕。

  短短几年时间,除洲际外,万豪、希尔顿、雅高等9大最富盛名的酒店管理集团、12个品牌的13家酒店全部进驻亚龙湾。放眼整个三亚,国际高端品牌酒店数已达48家;而北京有45家,上海仅40家。

  迈克尔的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此前,中国市场隶属于洲际的亚太区范畴,2009年独立升格为“大中华区”,而海南区域成为了重中之重。因为“金融危机的风暴中,商务型酒店遭受重创,三亚的业绩却一直向好,远高于全国水平”。在三亚湾假日6楼的行政酒廊里,这位英俊的高管兴奋地呷了口绿茶,“炫耀”着自己的业绩:“年平均入住率60%,整个冬季包括过年,每天入住超过90%,很多时候就是100%。你来找我开后门订房,也真是没有。”

  现在,这位旅居多国,在好几座国际度假城市有过从业经历的马来西亚人,对中国庞大而又奢侈的消费群体惊诧到无法平静。在他看来,如今亚龙湾、三亚湾一带的酒店贵到离谱,可“愈是顶级的、昂贵的,愈是人满为患”。

  这才是一个开始。

  2009年5月29日,三亚海棠湾又创下了“世界酒店建筑史上的奇迹”。同一天内,10座豪华酒店在这同时开工,凯宾斯基、朗豪、索菲特、希尔顿、君悦、喜来登、豪华精选、香格里拉、万丽等齐刷刷亮相,相当数量的品牌是首度进入三亚。

  当年的“凯莱”早已不能与这些攀附奢华的“大腕”品牌比肩。它的业主中粮集团火速请来盛名之下的“美高梅金殿”,助其重新锻造三亚酒店的豪华高度。

  面对竞争,和来自“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的致命诱惑,迈克尔手中最大的一张王牌——洲际集团最为顶尖的品牌InterContinental,将于年内亮剑。

  陈龙刚满30岁,脸上还带着80后的那股子青涩劲儿,洁白的衬衣,斯文的眼镜,怎么看都还是一副学生模样。

  事实上,10年前高中都没毕业的他就永远告别了课堂,从湖北随州老家坐着火车一路南下,怀揣几10块钱,独闯海南岛。

  他到达海口的时候,海南建省办特区刚好十年。不过,1990年代初岛内弥漫的那股癫狂投机的烈火硝烟早已散去;还未及降落回去的虚高物价,和随处可见的灰色烂尾楼,成为残存的佐证,让人依稀看到这座城市的繁华过去。

  陈龙的第一份工作是海口某旅行社的“马仔”,10年后,他庆幸自己“入对了行”。

  彼时,到海南岛旅游算是北京、江浙等发达地区挺时髦的事儿。“团进团出,上了岛就被导游带着马不停蹄;到了景点就拍照,然后去下一处景点。当然中间还要穿插无休无止的购物。”在旅游还是少数人的奢侈行为的年代,“品质”根本无从谈起。游客沉迷于在地标留影,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块刻着“天涯海角”的大石头,这是他们到过海南的“炫耀资本”。而旅行社则是以拉客购物为赚钱主业,“宰一个是一个”,“乌烟瘴气,乱成一团”。

  因为看不惯当地人的懒散和安于现状,当然还有对这种“低级旅游”的心怀不满,一年以后,陈龙辞职,来到广州,成为三亚旅行社驻广州办事处的主办。他一直想做高端人群的旅游产品,只不过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度假”这个名词。“反正我脑海中的旅游,绝不是疲于奔命,也不是住得拥挤,吃得随便。但究竟这个产品是什么样子,我也不太知道。”

  陈龙初到广州的2001年,白云机场飞往三亚的航班,每周仅有2至3趟;三亚的高档酒店仍屈指可数。

  2003年的“非典”改变了这一切。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让国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转变,“健康高过一切”的理念进入相当一部分人的骨髓,在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群中尤为明显。

  这一年,三亚维持数年坚不可摧的房价开始破冰,海景房从均价1700元每平米很快迈过2000元大关,并且扶摇直上。这一年,广州飞往三亚的航班开始明显增加,每日都有飞机起降。这一年,“世界小姐”选美总决赛在三亚举行,永久性会址建成投入使用;国际高尔夫巡回赛、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帆船赛等纷至沓来。这一年,三亚接待过夜游客总数首次超过300万。这一年,第一家外资著名品牌高端酒店喜来登高调开张,标间800元的房价刷新了三亚纪录。

  陈龙看到了希望。他发现,越来越多的游客是“二次上岛”甚至“数次上岛”,他们早已厌倦跟团旅游的套路,游览诉求大幅降低,对住五星级、晒日光浴、睡海滩觉、享私密SPA情有独钟。陈龙觉得,这愈发接近自己心中的那个高端市场。

  机会来了!

  2004年底,他在三亚注册成立“嘉逸商旅”公司,一年后更名为“星海假期”,总部位于广州,主要深耕珠三角市场,目标客户直指高端人群。正是这一年,多家国际著名酒店开始了抢滩三亚的无声战争。他开始大批量、低价位购买五星级酒店客房、各航空公司往来三亚的机票,然后依靠自身的渠道网络向外推销,为高端旅客定制一整套包括机票、奢华酒店、名牌轿车、高尔夫、斯诺克等在内的度假计划。与走标准化产品路线、靠佣金盈利的携程模式不同,陈龙专做三亚高端度假产品,个性化操作,灵活性强。

  随着众多奢侈酒店品牌成批入驻三亚,陈龙的生意也越做越大。2007年,深圳分公司成立,一年后是上海,去年是杭州。未来,北京、成都、重庆都准备布点。与此同时,专门针对高水准年会、论坛、答谢会、发布会的“星海会展”也全面开业,不少世界500强企业成为陈龙的VIP客户。2009年,陈龙公司的营业额超过两个亿。

  现在,已进入陈龙最繁忙的时段。冬季是三亚的旺季,春节甚至井喷。部分顶级酒店的春节报价,更暴涨500%。1月份,三亚丽丝卡尔顿酒店的标间报价逼近每晚3000元,大年初一至初六,则轻松涨过1万元;而希尔顿别墅房的报价每晚达到了6万9千元。这些在美国上流社会看来都“非一般人能有幸入住”的地方,早已被预订一空,客人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内地。

  按照陈龙的统计,过年7天,国际品牌酒店房价都要在每晚8000至1万块之间,最普通的五星酒店也要3000元每晚。仅在一年前,这里高档酒店春节的房价还在四五千元线上徘徊。可无论是今年还是去年,三亚都早已将北京、上海同类甚至同品牌酒店的报价远远甩在了后面。

  陈龙说,海南“国际旅游岛时代”也许真的到来了。至少有两个理由能够让他和他的公司“有恃无恐”:无法想象的度假人流和不断超越的豪华品质。

  就连最普通的的士司机,都对悦榕庄这种级别的私密酒店嗤之以鼻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南方人物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海南 旅游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