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迟福林称海南最有条件成为第二个香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9日11:54  南方人物周刊
迟福林称海南最有条件成为第二个香港
魏曦

  迟福林现在彻底把自己当作海南人。

  1987年底,他走出北京中南海,来到海口,加入了海南建省筹备组。他是当年第一个到海南工作的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迟福林说,那个时候的海口除了“落后”二字,找不出更确切的形容词。由于接待条件严重滞后,这位京城来客上岛的初夜,就是在一间13人的大通铺里度过的。窗外,露宿街头的外地人比比皆是,“幸好岛上常年温热”。

  “我每天晚上都会去路上转一转。所有人的脸上,充满着对财富的渴望。”迟福林长期从事改革研究工作,到海南后被委任为省委政策研究室和省体改办主要负责人;此前他曾长期浸泡在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和中央党校。如今,他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的构想最早由他提出。

  作为海南最主要的决策智库,迟福林和中改院一直承受着压力。当年海南建省之初提出的“三步走”目标,20年过去,第一步还没走完。1991年,海南就达到甚至超过了全国人均GDP;而1995年后,海南经济大幅下滑,最终步入全国倒数省份序列。去年,海南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数少了3000元,农村少300元。

  1990年代初海南那场惊世骇俗的房地产投资热,迟福林到今天想起,仍胆战心惊。他清楚记得,1990年进入岛内的短期资本就超过300亿,1992年更是涨到了450亿;到了1994年,绝大多数资本全部撤离,人去楼空。“海南的这场劫难,表面上是房地产泡沫,实质上是投资者对海南发展前景的失望与绝望。”

  1998年是海南建省办特区的第10个年头。当地最高决策者再也坐不住了,找到迟福林,委托中改院研究一套适合海南发展的战略规划。彼时,已经没有人再用“特区”来称谓海南,这成为一种戏谑,甚至羞辱。

  两年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构想,在迟福林的脑海中有了雏形。这一年,海南年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成为全省的经济支柱。2002年,“旅游岛”的设想在三亚先试先行。此后,三亚的知名度首次超过省会海口,成为岛外人士抵达海南的第一目的地。

  三亚的成功,让海南当局看到了曙光。2007年,海南省明确“旅游业是再创海南特区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200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20年之际,“国际旅游岛”上升为省级战略。2010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战略提升至国家层面。

  按照迟福林的思路,海南国际旅游岛将在旅游产业领域内,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为主要特征的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目前,海南的免签范围达21个国家和地区,而巴厘岛的免签范围是30个国家和地区,济州岛122个,夏威夷130个,马尔代夫对任何外来游客一律免签。此外,迟福林还希望将海南办成国内日用消费品的免税区,并率先试水博彩业。

  短短两周,“下一个拉斯维加斯”,“又一个夏威夷”,“中国人的北海道、济州岛”等极具诱惑的提法被海南人叫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一种外人难以想象的狂欢情绪在岛民中间扩散开来。“特区”的标签曾给这块土地带来膨胀的虚荣;现在这个更独一无二、灿烂时髦的“国际旅游岛”,给人提供了一个相当庞大的想象空间。

  当然,你也能间或听到诸如“下一个迪拜”的议论声响起,微弱而又刺耳;它迅速被那些溢美之辞盖过,人们来不及感受到它的温度。

  迟福林认为,“海南最有条件成为第二个香港”,而佛罗里达的现在很可能就是海南的未来。同样的阳光、海洋、沙滩美景,佛州的GDP逼近8000亿美元,居全美第四,旅游业所占比重最大,迪士尼成了世界范围内人人向往的度假天堂。

  按照国家战略规划,到2015年,旅游收入要占到海南GDP的8%,现在是6.7%。这几天,迟福林已经接到不少来自内地投资客的电话,询问海南的博彩业何时开张,又如何从中攫取第一桶金。

  直到现在,对于博彩业,海南当局的态度还相当隐晦。不过,省委书记卫留成已经表态:海南不会成为内地的澳门。

  历史总有着惊人的相似。

  当年,“特区”概念一出,十万青年下海南,百亿热钱投椰城;今天,“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一经媒体发布,盘踞于各地的商海枭雄不约而同地空降海南,以至省会海口的商务酒店日日爆满,“远胜广交会”。与1990年代充斥大量民间资本和不堪一击的投机者不同,这次上岛的主力军,是央企和地方龙头上市公司,资本雄厚,势在必得。

  一个月前,中铁集团麾下的中铁置业以1500万/亩的价格拍得三亚迎宾路一块112亩的土地,造就了海南新地王;国电、中海等亦在海南地产界叱咤风云。国内实力强悍的浙商军团,更有耀江、国都控股、吉利等在岛上指点江山,民间因此有了“十万浙商战海南”的戏言。

  仅由海口温州商会牵线引进的温州资本,在海口一地的地产投资就超过20亿;据消息人士测算,最少也有300亿浙江资本在海南房市翻云覆雨。截至发稿前,进入海南地产的热钱超过了4000亿。

  事实上,浙商资本的进入早在2005年。更有甚者,宋城集团在10年前海南地产泡沫期就开始谋划未来的“重返之路”,他们悄无声息地低价抄底,买走了最优质的土地资源,翘首等待海南的下一个春天。宋城的老板黄巧灵没有想到,这个春天来得如此及时,如此猛烈。

  从去年11月份开始,海南房价涨势惊人,至“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宣布前后,上涨幅度更是令人咋舌。资料显示,2009年上半年,三亚房屋均价为9526元/平方米,到10月就已超过12000元/平方米,至11月,又再次上涨2.4%;动辄每平米四五万元的别墅项目则更是抢手。

  按照国家统计局去年11月公布的数据,海口房价同比上涨9.6%,涨幅排全国第五,环比涨幅则为4.7%,列全国第一。即便是文昌这样的“边缘小城”,也借“国际旅游岛”的东风,诞生了每平米14000元的天价楼盘。而2009年海口六成住房、三亚近九成住房的买主,均来自岛外。

  海南最资深的地产界人士曹雨做了一个简单比较:仅在“国际旅游岛”获得国务院批准后的5天时间内,全省商品房销售额总量就达到了2008年全年的总和。

  资本在岛上狂舞。十几年前遗留下的烂尾楼,如今已消化掉七成;不过,那些所剩无几的时代印迹仍旧足以警醒今天的决策者,重蹈覆辙将是怎样的下场。

  1月15日,海南召开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动员大会,省委书记卫留成向外界宣布:到今年3月,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规划正式获得国家审批前,暂停土地出让和审批新的土地开发项目,以利海南国际旅游岛长远的建设发展。

  消息传出,海口、三亚及琼海等多个地方的房价应声跳涨,一日一价,众多销售火爆的楼盘突然封盘,以求更高的利益回报。海口相当一部分楼盘仅1月15日和1月16日两天的房价,就相差3到5千元,琼海市的房价也从每平米4000元涨到了七八千。国内各大券商研究报告显示:近两个星期来,受“国际旅游岛获批”利好刺激,“海南板块”逆势上涨,成为市场炒作的绝对热点。

  海南,这块见证过中国房地产从沸点到冰点、从天堂到地狱、从大喜到大悲的岛屿,再度摆下了一席叫人血脉贲张的盛筵。“国际旅游岛”是这次宴请的理由,它足够炫目,你欲罢不能。

  张兴吉说自己属于悲观派。他不再相信概念,哪怕包装得如此华丽。       

  学历史出身的他与魏曦、迈克尔一样,生于1964年;同迟福林一样,1988年建省伊始便匆匆上岛,迫不及待。 那年,他刚从东北师大硕士毕业,放弃了不少内地的工作机会,执意上岛淘金。

  他的目的很明确:至少要让自己有部车。彼时,私家车算是奢侈品;张盘算,不到“特区”来闯一闯,在内地一辈子也望尘莫及。

  他成了海南师范大学的老师,不过还想做点“别的事情”,并且坦白说后者才是自己上岛的初衷。那个时候,像他这样在体制内和体制外游离,白天上班、晚上干事的人比比皆是。到了1992年,随着泡沫的愈发明显,张兴吉觉得海南气数已尽,随即去了日本留学。

  4年以后,他回到岛上,海口已经一片萧条。当年歃血为盟的战友们,不少已经踪迹难觅。只有极少数在那场博弈中投机成功的佼佼者,不可一世地开着大奔,来找他叙旧。有人上位,有人暴富,有人失踪,有人反目,张兴吉觉得,没有一部大片能像1990年代的海南这般荡气回肠。

  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自己要做生意的念头,一心治学。如今,张已成为海南首屈一指的地方近现代史研究专家。这位历史学教授不客气地指出,海南的20年是在彷徨中度过,靠“概念”生存,无论是以前的“特区”,还是现在的“国际旅游岛”。他觉得,这本应当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岛外对此热情高涨,岛内学者普遍谨慎”。

  徜徉在椰树林立,轻风徐徐的海口,你会找到上个世纪广州城的影子。这么多年过去,张兴吉说海口在实质上并没有多大的进步和改观;相反,泡沫年代遗留下的虚高物价却得以承袭下来。

  出租车起步价与北京一样,餐馆吃饭的消费与上海相当,商场里绝少打折的日用品价格高过了广州、深圳。不大的城市公交车票价1992年就涨到两块钱,全国最贵,泡沫后迟迟不降,老百姓闹了很久才恢复到1元。

  张兴吉觉得,现在“圈地—建房—炒作—迅速出手”的方式确实能将大笔热钱吸入海南,但普通百姓的民生没有丝毫改观。“起码,我这样一个年收入五六万,在当地工薪族中绝对的高收入者,现在是买不起房子的。”张至今仍居住在十几年前的那套位于海南中学旁边的旧式公寓中,设施陈旧,电路已开始老化。

  因为经历过风雨,所以他说自己习惯了批判。“本岛消费能力低,光靠流动人口能支撑多久?”“离岛免税会带来大规模的走私热潮,职业掮客当趋之若鹜”;“不断去填海,原来的海景房现在已成为街景房,既然有暴涨,当然会暴跌”;“现在的过度开发,无异于进行了一次工业化。”这位东北来的海南人,对“国际旅游岛”充满忧虑,他说这像极了在搞一场运动,谁也不知道结局将是如何。

  他一直在摈弃“国际旅游岛背靠13亿国人和更加广阔的世界市场,度假有其刚性需求”的主流论述,他觉得很荒谬。“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如此奢侈的消费?”这些年,高尔夫球场的遍地开花、游艇会的风生水起,已经愈发让他所生活的岛屿变成有钱人的游乐场。

  “反正如果我是富人,也绝不会在三亚投资”,“因为这片海湾已经太过喧嚣,将来还会更加聒噪。”

  前阵子,作为“优秀教师”的奖励,他刚刚去过新加坡,那里的度假环境、服务质量和生活品质,令他称赞不已。而海南“到处在景区开建房屋,甚至建到了五指山上”,“导游胡宰游客,乱编故事,把云南的典故讲成海南传说”,“摩的飞驰,机场拥挤,医疗落后,服务低下”。

  张兴吉是海南梦的破灭者。当他还在轻揉朦胧睡眼的时候,新版海南梦再度袭来。这一次,他坚定地强令自己清醒。说得更直白些,即便他心底仍然拥有着做梦的欲望,现实也许早就剥夺走了他做梦的权利。

  (感谢夏旭东、滕凤娟、白嗣新对本文提供帮助。)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海南 旅游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