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部分地区城市周边墓地价格超过房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3日00:50   央视《新闻1+1》

  2010年4月2日央视《新闻1+1》播出《死不起?》,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临近清明,有媒体在经过调查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比较,结论是:比房地产业还要赚钱、还要利润高的行业是殡葬业。举一个例子,比如拿一个骨灰盒来说,批发价只有200多块钱,但是到了消费者手里的时候,价钱可能已经逼近2万。而且像太平间,它在整个殡葬行业这个链条中的作用,可能已经大大超乎了我们普通人的想象。

  解说:

  1045元,昨天上午,民政部公布了对各地殡仪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调查结果,样本集中在各地的中等殡仪馆。五项殡葬服务项目包括: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遗体火化、骨灰寄存、骨灰盒。结果显示,五项殡葬费用在全国平均值为1045元。但是这个数字和公众的感受却相差甚远,因为“死不起”的说法已经广为流传。而殡葬业也已经连续数次进入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列。

  李先生(市民):

  其实一般情况下去太平间的人,所有家属都是怀着一个悲痛的心情去了,他们不能在这些事情上还赚钱,我觉得昧良心。

  解说:

  李先生,北京人,一个多月前,为父亲料理后事时曾结算了医院太平间的费用,共花费2570元。然而事后仔细核对票据时发现,很多东西并非必须购买,一些明码标价的项目收费也高于定价,而有些东西更是收了费却没有享受到服务。

  记者:

  没征求您同意的有几项?

  李先生:

  当时有小陪灵花圈,尸单也算是没有征求我们同意的,还有一个是盖棺罩、驱邪辟邪露、金山银山、路钱和引路幡,是没有必要的,也是没有征求我同意的。

  解说:

  最终,李先生通过找医院理论,向物价局投诉等方式,被退回了1355元。李先生实际真正需要的花费只是1215元,比较之前的2570元尚不到一半。

  有记者暗访后发现,很多人都有过像李先生这样的经历,太平间收费混乱在行内是公开的秘密。事实上,像遗体接送、存放、活化等基本项目,目前都是政府定价,民政部调查的数据也表明,全国各地基本相差无几。离谱的价格集中在骨灰盒、花圈这样的丧葬用品上。

  商家:

  这个是紫檀的。

  记者:

  这是纯紫檀的吗?

  商家:

  要说纯啊,都得有主料有辅料,没有说纯的。

  记者:

  三万八啊?

  商家:

  对。

  解说:

  这是另外一家标着檀香木做的骨灰盒,原价23800元,买家刚要还价,商家就主动把价格降到了8000元。

  商家:

  我这个标得高,这跟您说的是实在卖价。

  解说:

  不只价格有水份,一个店员还展示了骨灰盒夹层中的秘密。

  商家:

  都知道好木头沉,那是中间加了东西,这是纯木料的,是一块板。

  记者:

  实际(好的)应该是这样的,有做假的时候就在这里面再加一层?

  商家:

  对。

  解说:

  如此做假,一般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是无法切开鉴定的。更让人惊奇的还有这种标着“用中国航天军事尖端太空材料钛制造的骨灰盒。

  记者:

  这钛是不是特稀有啊?

  商家:

  特稀有、特珍贵,全是航天航天器这上面的,人死了“灵魂”要上天啊,是这个概念,这东西(木质骨灰盒)能上天吗?开玩笑,是不是?

  解说:

  这位老板说,清明节到了,这两天骨灰盒优惠,一个只要3700元。

  商家:

  它的体积要比(其他骨灰盒)大,全部两毫米钛板的,一副眼镜架2000多块钱,才放5克钛,这2.5公斤钛(才3700块)。

  解说:

  无独有偶,几天前,天津《城市快报》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个批发价不到260元的骨灰盒,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居然卖到了16000元,差价接近70倍。

  就在本周三,民政部发布了中国首部《殡葬绿皮书》,这份报告指出,目前基本殡葬服务价格、管理和执行情况较好,像骨灰盒这样的市场定价的服务价格还有待规范。

  入土为安是逝者的普遍心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借助中介服务组织才可以完成这个心愿。但现实是,要想实现这个心愿并不容易,它需要活着的人付出大把的金钱。

  据统计,北京现有合法公墓33处,其中最便宜的为树葬的墓葬方式,一平方米价格单穴3000元。一般墓地均在3万元一平方米以上,最贵的则高达近百万,墓地价格高过房地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主持人:

  岩松,我们自己的记者在做调查的时候发现,很多殡仪馆,比如说在北京,它是不允许你自己带着骨灰盒去的,只能用我自己提供的。你分析这时什么原因?

  白岩松(评论员):

  很多人说“死不起?”,背后是什么原因?其实回答起来非常简单:第一,最主要的当然就是垄断造成的。其实我们要去连线一个天津采访这方面的记者,答应得好好的,临几个小时前手机关了,说要去农村出差,拒绝了这个连线。我特别理解他的担心,他可能也感受到了某些压力,因为这涉及到地方的面子、形象以及有关政府部门,所以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理解他。

  为什么理解他,又看到了背后的这些东西呢?你想想,我们现在在这里是一个存在着高度垄断的这种行当,而且民政部门有的时候具体管理殡葬的,按理说应该政企分开,结果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他既是管理者,同时又是经营者,你认为他会自己剁自己的利益吗?很难。因此就在这儿形成一种垄断,你必须在我这儿买。所以,第一大问题,现在让人“死不起”的是垄断造成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央视新闻1+1

更多关于 殡葬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