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村民们只能等着政府送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9日18:16  CCTV《新闻调查》

  解说: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老井是全村惟一的生活用水水源,可是从2009年的11月,这口水井的水位就开始下降,12月井底就干涸了,周围也找不到可以替代的水源,村民们只能等着政府送水。在火石地村像这样一个高海拔、周围没有水源的村子,只能靠天降雨,所以能够储水的水窖在这里非常重要。

  记者:修一个水窖要多少钱?连工带人加一起。

  周厚贵:除掉劳动工人基本费来说,3200元左右。

  记者:3200。

  周厚贵:如果连工费3800到4000块钱。

  记者:4000块钱。

  周厚贵:要4000块钱。

  记者:也就是说,只要有钱就能修水窖,只要修了水窖就不怕旱天。

  周厚贵:不怕。

  记者:像这么旱的一年都不怕吗?

  周厚贵:不怕不怕。

  解说:村委会主任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和乡里申请了新建500个水窖的项目,正在等待着政府的补助,对于这个人均收入只有一千元钱的村庄来说,平均每户建一个四千元的水窖,这是他们眼下无力解决的问题。

  记者:今天的分水工作结束了,火石地村惟一的一个水池周围也安静了下来。在2005年的时候,国家制定了人饮安全标准,有这么几项指标:水源要在垂直距离的100米之内、水平距离1公里之内、100天不下雨的情况下水源充足、人均每一天可以达到50到70升的用水量,当然还有一些水质的标准等等。而对于火石地村来讲,离他们最近的水源在4公里之外,这个水池即便蓄满了水也仅够全村人一个月使用的,离这个人饮安全标准其实距离还是相当地大。不过村民们跟我们说,他们的规划已经报上去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今年年底前后他们也可以享受到安全的水源了。

  解说:人畜饮水安全标准是农村生活生产的最基本保障。据介绍,在正常年景仅云南省曲靖地区的宣威市,还有50多万人口像火石地村一样没有达到人畜饮水安全标准,还需要在未来数年内依靠国家和地方财力逐年解决,这些散落在大山中的村庄和人们,他们眼下的饮水需要怎样才能得到解决呢?

  记者:从旱情发生以来,很多人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水资源这么丰富的云南为什么发生了如此严重的旱情呢?我所在的这个位置,可以解决其中的一个疑问,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往下看,在落差将近三四百米的地方有一条江叫做牛栏江,是长江的支流,江边的田野因为有江水的灌溉都已经是绿色的了。而在我们的身边,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一片的土地都还是红土的颜色,这就是因为高差的原因,可以看得见水,而人在高处,却利用不上这些水。这片的土地只能是靠天降雨之后才能够进行播种,我所在的这个位置海拔2000米,而从这一道山梁往上走,还生活着有一万多的村民。

  解说:卜嘎村,海拔2400米,同样地处高海拔地区、同样没有水源;然而,在这段天气干旱的日子里,卜嘎村却有着自己的应对措施。

  记者:我们一到这个卜嘎村,雨就下起来了,据说这是从去年7月份到现在下的最大的一场雨了,(雨)刚刚能够连成线,大家都特别高兴。在这个卜嘎村的小学,我们看见现在武警正在给这里送水,这是在往水窖里面灌水,你这一车水有多少?

  卜嘎村小学校长:6方。

  武警战士:就是6吨。

  记者:这一个水窖,校长这一个水窖里面能装多少?

  卜嘎村小学校长:能装20方,20吨,够用20天。

  记者:学校里面有几个水窖?

  卜嘎村小学校长:学校里面有8个水窖,1994年修起3个来、1995年修起2个来、1998年修起1个。

  记者:为什么那个时候就知道要在学校里面把水窖建起来呢?

  卜嘎村小学校长:因为这个地方没有水源,找不着水,所以我们只有用储存水的方法建水窖,在雨季天把水储存起来。

  解说:卜嘎村小学的8个水窖,并不是学校所独有的。在卜嘎村修建储水措施早已成为一种传统,陶大爷今年已经70岁,是当地修水窖公认的土专家。

  陶大爷(卜嘎村 村民):你看上面一层,下面一层。

  记者:其实这层檐不是房子的顶,它是专门接了一个房檐出来的。

  陶大爷:是。

  记者:所以上面的那个房顶的水积到第二层上,然后这一层的水积到管子里?

  陶大爷:对。

  记者:再这样顺下来,那就是水窖就必须要修在这儿,因为管子的头在这儿。

  陶大爷:对,后面也是同样的。

  记者:你这房子是这样,人字形的。

  陶大爷:对,后面也是一样的。

  记者:后面也修了同样的管子,那边就还有一个同样的水窖?

  陶大爷:有。

  记者:我能打开看看吗?打开看看,这个盖是水泥的。

  陶大爷:对。

  记者:这水窖是口小膛大。

  陶大爷:对,里面大。对,大膛子。

  记者:这就是今天下的雨积起来的吗?

  陶大爷:是。

  记者:就这么放下去?

  陶大爷:就这么放下去。你看,这个(水)还要会打,你们打不来,你看放下去以后,这个桶那么一下。

  记者:它才能口朝下,这一桶就满了?

  陶大爷:水就满了,是,就提上来了。

  记者:这是一个技术,这水挺浑的,挺浑的。

  陶大爷:因为(房顶)有灰尘。

  解说:在卜嘎村,正常年景下开春后的前两场雨,村民是不收集的,主要是为了冲刷,一冬天房顶上积累的灰尘,可是在这大旱之年陶大爷还是很小心地把这第一场雨的雨水收集了起来。

  记者:您家这个地窖有多少个?

  陶大爷:地里面得有6个。

  记者:地里有6个,您越说越多了您家这水窖。地里有6个,房前屋后有几个?

  陶大爷:大小有5个。

  记者:那这不加一块有11个了,您家有11个水窖。

  陶大爷:对,过去是一些小土地窖。

  记者:好的地窖有三四个,这个卜嘎村最早有水窖是在什么时候?

  陶大爷:1985、1986年最早就有了。

  记者:那个时候修一个水窖,拿这些钱出来对你家来讲困难吗?

  陶大爷:必须得修,没有水就不能生活,这个地方的水源太远了,从北边要30公里到务德镇,从南头到牛栏江,要25公里才能到牛栏江。

  解说:从最早的自发地修起小土窖到近两年上级政府,人均补助500元左右,鼓励村民修建标准的水窖,如今在卜嘎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水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的必备设施。

  记者:在这种旱天打着伞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夏丽华(中共云南省宣威市务德镇党委书记):对。

  记者:你说这种村子有修水窖的传统怎么能看出来呢?

  夏丽华:我们从这个地窖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你看,从这里开始一二三四五六都是一家人的,一户人家的。

  记者:这两个井长得不一样,就是修的年头不一样。

  夏丽华:修的年头不一样,所以这个地窖这种造型的已经是第三代了。

  记者:那这第三代和最新一代有什么区别呢?

  夏丽华:这个是土窖是老百姓用土夯实而成,它保水的密度就不像那种。

  记者:它会有流失是吗?

  夏丽华:对,它就会渗透、会流失。

  记者:这种就是纯水泥的了。

  夏丽华:含有钢筋水泥,这个有水。

  记者:那个是干的,这就有水。

  夏丽华:对,这个就存得住,这种水窖它容量上也不一样,它这个基本上在15到20立方。

  记者:旁边这两个槽子是做什么用的呢?

  夏丽华:洁水的。

  记者:什么意思?

  夏丽华:沉沙的、沉淀用的,主要是沉淀池。

  记者:这个水窖里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夏丽华:你看,如果是在正常的年景,老百姓把雨水,你看过去引雨水的这些痕迹都还在,记者:这就是水渠。

  夏丽华:从这个上面下来,然后从这个水沟里面就流到(水窖)里面去了。

  记者:这么巧,很巧妙。就等于是房檐的水,然后高处的水汇过来,到这里过滤一下,然后进到水窖里攒起来。

  夏丽华:对,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记者:挺有智慧的这个东西。

  夏丽华:对,所以就是说,历史是老百姓创造的,人民群众创造的。

  记者:这个雨,其实如果不打伞人都能淋湿了,下了有三个小时了,你觉得对这个土地干旱的缓解程度会怎么样?

  夏丽华:应该说有一定的缓解,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从去年7月份以来。

  记者:你看轻轻一扒还是干的?

  夏丽华:就是干的。

  记者:下了三个小时的雨就是这么一点点。

  夏丽华:土基本上还是干的,你看。

  记者:那如果要下透的话得多长时间?

  夏丽华:像这种雨要三天,下三天,就这么小小的、淅淅沥沥。

  记者:还不能停,才能下透,那就可以种了是吗?

  夏丽华:可以。

  记者:在这个农田当中,这个水窖也是可以起到同样的灌溉作用,是吗?它是怎么积水的?你给我讲讲。

  夏丽华:靠老天落雨了,我们这个地方你看从这么过来,然后经过一个沉沙池,然后进我们的地窖了,进我们的地窖,你看我们的地窖。

  记者:我看还是满的,基本上算是满的。这是什么时候的水呢?

  夏丽华:应该是去年7月份以前的水,老百姓把这个当水柜,他自己看护好、保管好,所以这个水他不浪费,因为这个地方水金贵,我们这个地方的生产,现在你看春耕备耕,备耕工作做得非常好,但老百姓的传统习惯就是靠老天落雨。今天你们把这场及时雨带来了,我相信明天以后,就会掀起春耕生产的高潮了,高潮就来了。

  记者:这么一大片地我就看见两个水窖也不够吧?

  夏丽华:不止这两个,你看的是近的,然后你看远处,我们每一块大的地里面都有一个水窖。

  记者:平均多少亩能有一个这样的水窖?有这样的数字吗?

  夏丽华:平均大概在3亩左右吧。

  记者:能够用吗,就够用了?

  夏丽华:基本上够用了,够播种用,但真正要保苗还是靠老天落雨。

  记者:这个村子在海拔2200米以上,最近的水源在30公里开外,刚才这一场小雨是从去年7月份到现在下的第一场雨,所以说旱情不可谓不重,但是在把旱情归结为自然原因是最简单的办法。在这儿我们看到的是村民们的智慧,搭建起来的这种积雨的装置,加上政府的投入,这样的水窖可以说是俯首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人们脸上那种相对的从容。

  记者:在气候正常的年份里面这些水窖都在怎么样发挥着作用?

  夏丽华:我们全镇有15123个水窖,那这些水窖如果说按每一个水窖是20立方,我们就有30万立方水就相当于一个小二型水库了,小二型水库的库容,所以在正常年景我们水窖里面积一点,然后天上再正常地降一点,我们的生产生活就没问题了,所以我们下一步准备把这个地窖建设到3万个再翻一番,我认为如果再遇到这样的年景,我们就不怕了,那我们生产生活都能解决,

  记者:旱成这样也不担心。

  夏丽华:也不担心了。

  记者:再翻一番再建,几年可以做到翻一番?

  夏丽华:翻一番,这个我觉得用三五年吧。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云南 干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