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萨马兰奇对奥林匹克的理解和坚持不懈令人敬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3日12:19  BTV《天下天天谈》

  蒋效愚:萨在他的回忆录里他专门写到,他支持北京这个事情。他这里才明确地表露出来,他说:申办以后,结果正如我们所期望的,北京相当轻松胜出。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最公正的结果。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最公正的结果。下边这话非常关键。他讲:说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西方国家以中国缺乏人权为借口,拒绝给予他举办奥运会的权力。而同时要继续和他保持着各种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这种偏见并没有阻碍他们与中国关系的全面发展。这种行为已经对体育造成了太多的伤害,利用体育来达到政治目的是徒然的。

  主持人:您怎么来解读他的这样一段话?

  蒋效愚:我认为他从心里的话,他是希望中国能够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同时他对西方不给中国主办权的某些政治上的借口,他是持反对态度,他不以为然。你说人权不好,不让体育在中国发展,但是你说这些人,你们跟中国也有外交关系,也还要搞经济贸易,你们要挣钱,赚钱,为什么在体育领域,一旦说北京拿到奥运会的时候就说它的人权记录不好?所以这也是双重标准,这样是不合适的。

  主持人:而且对中国也不公平。

  蒋效愚:也不公平,所以他一直强调,奥林匹克的宗旨要和政治、宗教、种族,拒绝这些歧视。所以按照萨马兰奇一个很重要的,他在他自己的回忆录里总结,他认为他最大的成就,我可以把这句话念一下。

  蒋效愚:如果要概括我21年任期中取得的最大成就,那就是让团结的气氛又回到奥林匹克运动。

  他讲他自己很重要的特点,他在回忆录里说,就是坚持不懈。

  主持人:我们看您过往的时候也会发现,在这一点上您和萨老有相同的地方是吗?

  蒋效愚:这不能比较,他是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伟人,我们只是中国普普通通参与奥运会的工作者,当然阅历上可能也有一些方面有相近的地方,我们年轻的时候也还比较喜欢,很喜欢体育运动。

  主持人:我知道您非常喜欢篮球,当年在北京四中的时候还是篮球队长。

  蒋效愚:对,初中队的时候是队长,高中队是副队长,但是那时候已经高中队不是主力队员。但是我们没有打过专业,只是都是业余。乒乓球、篮球,都是××体校的业余选手。

  主持人:在筹办奥运会期间,我知道您和萨老有过亲身接触,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段岁月当时您想起,萨老在您心中是什么样印象?他是什么样的形象?

  蒋效愚:他对人的尊重,这一点我认为对我个人来讲感触非常深。他不光对你,你会看到他对每一个人,和他接触到的人,他不管是一个很有身份,有地位,是领导者还是普通工作人员,他有一种很尊敬,很平等的尊重,能够平等待人,这点我是觉得非常难得的。

  主持人:包括他身边所有人,包括所有服务员,都是所有志愿者吗?

  蒋效愚:对。

  主持人:他怎么做?

  蒋效愚:经常这个活动完了,很多青年人还在那儿叫,他又停下来,又返回来跟大家再致意,有的人冲过来跟他握手,他一定过来跟你握手,其他工作人员时间限制,走的时候,他都是依依不舍。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进行电话连线,我们要连线是中国体育界知名人士中国乒乓球队的主教练刘国梁先生,刘国梁你好。

  刘国梁: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您现在在哪儿?

  刘国梁:我现在在宁波封闭训练,晚上我们正在比赛。

  主持人:您在昨天知道非常令人惊愕的消息,萨马兰奇离我们而去,当你知道这个消息你是什么感受?

  刘国梁:当时非常非常吃惊,因为萨马兰奇老人对中国非常友好,因为是中国体育界,包括中国人恩人,而且特别对中国文化,包括对乒乓球有特殊的感情和关怀,是非常慈祥的老人,我觉得奥运会能走到今天,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主持人:您有没有亲身和萨马兰奇先生接触过?

  刘国梁:他接见过我们,在96年奥运会,包括在07年的世界杯,我们当时正好在巴塞罗那比赛,所以老爷子当时都接见过我们,其中也给当时得冠军王皓发过奖,以前给邓亚萍92年,96年发过奖。说明他对乒乓球和中国人非常重视,非常友好。

  主持人:我们知道萨老离我们而去,如果这个时候你有机会和萨老说一句话,你想对他说什么?

  刘国梁:我希望萨老一切都好,我们永远和他在一起,老爷子确实对中国有人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因为他,让体育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蒋效愚:我觉得萨老对很多创新的东西,他也是,虽然这么高龄,但是思想很敏锐,给予很多的支持。比如北京奥运会有一件事,我们前几届奥运会,每一届都有一个奥林匹克集邮展,他是最喜欢邮票的,他收藏了巨大的收藏,他把很多珍贵邮票捐给了国际奥运会博物馆。在北京奥运会上,就有一个要不要把每届邮展扩展,内容更丰富,变成一个奥林匹克博览会。这里就要加入艺术品、雕塑、绘画、纪念品、收藏。

  主持人:所以关于这个是有争论是不是?

  蒋效愚:不是,你要这样做的话,你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能不能搞好,但是得到了萨马兰奇先生的支持,他认为应该这么做,太好了,他说我也有这样的愿望,一直希望能够搞一个奥林匹克的博览会。所以在北京奥运会上,这个愿望实现了。所以我们看到老人年龄虽大,但是思维非常敏锐,一直很支持各种推动奥运会的创新活动。

  主持人:我们知道如果从1980开始算,当时他第一次担任国际奥委会的主席,一直到他2001年卸任。他在这个位置上21年之久。

  主持人:萨老的一生中,您觉得在萨马兰奇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所有贡献当中,您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什么?

  蒋效愚:我觉得应该说,是他对奥林匹克理想、宗旨、主义、精神深刻的理解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我认为是他最大的一个特点。

  主持人:虽然萨马兰奇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我想他带给我们所有人的回忆,带给我们内心最温暖的感受会一直留在我们的心目中,会一直陪伴着我们。

  蒋效愚:我们现在成立了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去年,这个促进会的宗旨,就是要继续弘扬奥运精神,传承奥运遗产,促进城市发展,造福市民百姓,使得中国能够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使得我们北京能够在朝着世界城市的目标上能够坚持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宗旨。把北京建设好,把我们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萨马兰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