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堰非法拼装车市场经央视两次曝光后依旧火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4日00:14  央视《经济半小时》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非法拼装大货车的企业,发现都是大门紧闭,企业处于停产状态。那么果真如此吗?几乎与第二次暗访时的情况同出一辙,就在记者通知十堰市有关部门前来采访的时候,我们已经对拼装汽车窝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记者所到之处,地下生产拼装汽车的场面仍然是随处可见。

  挂着“停业整顿,恕不接待”牌子的亨运驾校内的非法生产企业,在记者与执法人员到达的前2个小时,这里还在组装大货车。

  经过两次曝光,十堰市非法拼装大货车市场依旧火爆的场面令人震惊。不仅如此,记者在第三次采访时还新发现的非法生产窝点。这家名为康乐汽车销售公司的企业,刚刚拼装好的大货车将工厂的大门口堵的水泄不通,车间里摆放着至少5台正在拼装的大货车。

  康乐汽车销售公司工人

  工人:装什么样的?

  记者:有那个康明斯(发动机)吗?这是什么的?

  工人:这个是玉柴(发动机)的?

  在一家名为神鹰公司的企业的旁边,记者发现了更为惊人的一幕。我们没有想到,保证汽车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的汽车配件,竟然是出自一个窝棚中。记者看到,已经生产出来大货车传动轴堆放在地上,几个妇女就是生产传动轴的工人。

  记者:这叫什么?

  工人:翻转支架

  记者:这是专门安装在汽车上的吧?

  工人:嗯。

  记者:地上的铁都是什么?

  工人:这些都是下料了

  窝棚里的产品应有尽有,窝棚里还有一个小锅炉,钢板被切割之后,就是通过这个小锅炉烧炼成了汽车配件的模具。

  记者:你们这里都能做些汽车的什么?

  工人:汽车配件。

  记者:是不是给汽车城送去啊?

  工人:你想要什么?你是不是想要康明斯的?

  记者:想要什么就能订是吗?

  工人:嗯。

  前两次采访,我们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记者自行采访时,非法生产拼装大货车的场面随处可见,为什么当检查人员带着记者去采访时,所有的造假窝点就全部关停了呢?为了弄清真相,记者兵分两路,一路留守在造假窝点的门前,另一路记者拨通了十堰市有关部门的电话,十五分钟之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正在非法生产的车间,开始关上了大门。

  记者:你们怎么关门了?

  工人:没有活啊。你是哪里的?

  记者:有人带着我过来的。

  工人:买个车啊?

  记者:对。我昨天已经来了一趟了

  随执法人员检查时,我们又见到了这名工人,他马上矢口否认了刚刚说过的话。

  记者:这什么时候关的门?

  男:关的几天了。

  在东风商用车公司市场销售总部记者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每天都有10几、20人,遍及在这个周边各个角落,见到有买车人过来的时候,他们主动上去与他们搭讪,然后把他们带到了地下拼装的一些生产企业去,这些人在当地被称为黄牛。

  在东风商用车销售总部门前,这些被叫做“黄牛”的人,风雨无阻地坚守在各个角落,看见有人来买东风车的时候,他们就会跑出来推销,不知内情的人一定会误认为他们就是东风汽车的推销员。

  路边推销员:如果按照你的要求做,组装的也可以啊。那就不是二汽的商标了。

  记者:是哪里的商标啊?

  路边推销员:那是新大地的。

  记者:是康明斯的吗?

  路边推销员:这个是康明斯的。

  记者:玉柴的也有吗?

  路边推销员:贵啊。

  记者:玉柴的便宜一些吗?

  路边推销员:康明斯的贵啊。

  东风商用车销售总部的左侧,就是东风车的销售中心,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很多来买东风车的人,一进大门就遇到这些“黄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户都会被“黄牛”骗走。

  东风汽车贸易公司十堰汽车直销公司销售经理  许拥军

  许拥军:有很多种情况,你要什么样的,我就给你装什么样的。他们就是接受这种点菜式的方式。点菜式方式存在最大的弊病就是它的装配质量根本就达不到(标准)。很多零部件的匹配不合理,造成你的车安全质量就有缺陷。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被“黄牛”骗走买拼装汽车的人,有的并不知情,看见拼装汽车也挂着东风的商标,以为自己买到的就是东风原厂车,可是崭新的大货车没用几天,质量就出现了问题。于是用户找到东风车总部,这才知道,自己原来买的是假货。

  许拥军:很多上当的,我办公室里面放着有(投诉)啊。人家交了一万元定金说我要做啥做啥,然后回头一万元钱也不要了拉倒了,我和你扯不起这个皮,干脆我不要了人走了,再到我们这里买一台真的。

  东风汽车公司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汽车行业骨干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业务分布在十堰、襄樊、武汉、广州四大基地,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那么,十堰市地下非法拼装大货车对东风商用车市场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

  东风商用车公司副总经理  徐天胜

  徐天胜:他们没有质量的概念,它只是一个拼装的概念。它没有用户质量和品牌的理念,它跟我们正规厂产的不同,我们东风肯定不会坑客户的。安全、价值。我们以专业的方案,他们肯定就谈不上的,它纯粹是对用户应该叫欺诈。

  十堰市拥有汽车城的美誉,但是地下非法拼装大货车同样在这里占据了一席之地,拼装大货车与东风汽车市场形成竞争的局面,抢夺东风商用车客户。

  徐天胜:可以举几个例子吧。就是说它每年的拼装量,我统计,单单是每年的拼装量应该有个

  拼装厂家数。到今天为止我估计还有七、八十家,这是第一个数字,非常触目惊心。第二个问题拼装车每年的产销量我们可以从发动机的角度进行统计,每年有三万台到五万台,非常大。

  在东风汽车商用车公司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生产线共有3条,年产10万辆。

  徐天胜:东风的网络在哪里,它(拼装车)的销售就在哪里。价格大概能相差几倍,如果以十万元的车来说它至少要差一万到一万五、一万八左右。如果以重型车的拼装来说我相信它应该有3万块钱的差价。3万块钱差价它很多用的是比如说二手的配件包括报废的零件来拼装,现象太多。

  我们的记者三次到十堰市采访,尽管看到一些被曝光的企业已经整改,但依然能发现新的非法拼装窝点。显然,当地的执法整治还存在死角和漏洞。为什么这些窝点会盘踞在十堰这个地方,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呢?

  3月19日,就在我们第一次采访的节目播出第二天,十堰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对汽车生产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转向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从3月19日开始至6月24日,在全市范围开展打击非法拼装汽车的行动。

  十堰市市委常务副市长  张维国

  张维国:它是假冒东风的品牌或者是利用东风的市场和东风的影响力,它是损害了东风的利益;第二也损害了十堰的利益,损害了东风的利益,那么毫无疑问,东风是十堰的主要产业资产,那么对十堰也是一种伤害,更重要它是对市场经济次序的一种破坏,对消费者利益的一种损害,同时汽车嘛,作为个特殊商品,这种非法生产的假冒或者拼装的汽车,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也是一种威胁。

  上述文件主要协调了6个部门参与专项整治活动并明确了分工。十堰市发改委和市经委负责资质的清理和核查;工商部门负责经营范围的核查;公安部门打击倒卖合格证的违法行为;质监部门对违规生产企业监管与查处。

  张维国:我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工业的市长为主体的,这样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对我们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部门、公安部门、经济管理相关的部门,包括发改委给了明确的任务,要集中三个月的时间,对全是所有的企业进行检查,发现非法拼装企业的行为坚决关停,一律关停。

  从文件下发至今2个月的时间,为什么还会有非法生产的企业继续生产大货车呢?在记者的要求之下,5月8日,在十堰市政府的安排下,6个部门组成了执法检查队伍。我们首先来到了成都新大地十堰汽车厂,出乎我们意料的事,说是执法检查,但是工商局、公安局、发改委等联合执法的领导们都坐在汽车上,根本没有一个人出来检查这家企业非法生产大货车的经营情况。

  新大地老总 吴庆辉

  记者:你们这个企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的?

  吴庆辉:生产,正儿八经的生产是2007年。

  记者:2007年,生产的情况怎么样?

  吴庆辉:生产一年就几百台,千八百台,

  而更奇怪的是,执法检查所到之处都是被关停的企业,无奈之下,记者将执法人员带到了我们在暗访时新发现的这家名为康乐公司的企业。看到执法检查人员,企业的门卫立即将大门关上。而执法检查人员则还是坐在车上,除质量技术监督局外,没有一个单位来履行执法检查的职责。执法检查被挡在门卫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1个小时之后,在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要求之下,企业打开了车间大门。在造车的现场,记者看到,除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场执法之外,其它部门的领导们依旧坐在自己的汽车里,没有人出来现场执法。

  康乐汽车销售公司负责人

  记者:你们的产量能达到多少?

  负责人:产量你也看到小打小闹嘛,也就是一、两台。

  记者:多长时间一、两台?

  负责人:现在基本上是现在没怎么生产。

  记者:我一看现在就没怎么一两台了,现在是5台了,你们这个企业是什么资质?有汽车生产和3C认证码?

  负责人:这个我不太懂,因为我只是下面生产这一块,我只是往下弄,具体哪一块我不太熟悉。

  十堰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副局长 周鹏生

  记者:它并没有生产汽车的许可,注册资本只有36万元。

  周鹏生:对。

  记者:这个情况你们以前有没有发现过?

  周鹏生:原来作为我们分局可能,这主要是辖区管理,辖区管理,可能我们这个地方工商所对它处罚过。

  记者:处罚过?

  周鹏生:应该可能是处罚过。

  执法检查,成了记者的独角戏,声势浩大的执法检查就这样草草收场。

  十堰市市委常务副市长  张维国

  张维国:主观上讲呢,监督不利,打击不够,也是非法拼装车存在的一个原因。

  记者三下十堰,非法拼装汽车仍然随处可见。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大货车的专项整治行动中,十堰市政府2010第53号文件成了一纸空文。

  半小时观察:

  十堰市拼装车泛滥,客观的说,有其历史原因。十堰是一座为汽车而生的城市,当地聚集着大量为东风配套的零部件企业,还有大批掌握零部件和整车生产技术的专业人员。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开办非法拼装车厂提供了温床。但看了刚才执法检查的情形,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手握执法权的局长们,到了拼装车窝点门口却不下车?为什么对自己眼皮底下的拼装车产业链毫不知情?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无异于向拼装车企业传递出一个不管不问的明确信息。但是,滚滚车轮关系到的毕竟不只是经济数字,还有更宝贵的生命。我们希望十堰市能真正抓住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机遇,不要让一座名声响亮的汽车城变成声名狼藉的拼车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拼装车 产业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