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明德(Adam Minter)(美国)
去浦西看世博吧
历史当然可以做的很有趣,但对于未来的想象,哪怕只是惊鸿数瞥,却才是真正让人挪不开脚步
世博会已经举行了快三周时间。我在手边的纸上写下了这几个字:将来vs。过去⋯⋯
2010年世博会在黄浦江两岸选址,浦东片是各国家馆,浦西片则主要是企业馆(通用汽车、国家电网、可口可乐,等等)。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参观者都喜欢去浦东园区,那里有令人惊叹的建筑和长长的队伍。
但在我看来,浦东片区的国家馆,其布展内容与建筑外观并不太相称—— 大部分馆内都还是依靠内容并不算新鲜的录像来打造其“国家形象”。而浦西片则不一样,跨国公司是最知道如何塑造自身形象的,因此尽管大部分企业馆外观上并不是特别炫目,但其馆内却运用了一些真正好玩和富有创造力的展示手段。
举例来说,我个人在整个2010年世博会上最喜欢的馆就是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其中播放的关于上海2030年的4D影片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我在这里不想透露太多内容,因为馆内还有其他一些真正的惊喜,各位可以去欣赏。我的作家朋友弗吉尼亚·鲍斯特尔在从浦西到浦东的轮渡上对我说:在这些馆里,人们更多感受到的不止是“世界博览会”(World’s Fair),而是“世界奇幻乐园”(World’s Fair-y)。值得一提的是,弗吉尼亚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未来及其敌人》,对于人类进步和未来有非同一般的理解。
在美国人的想象里,世界博览会里应该展示的,是一个充满了现代科技的更美好的世界,科技不仅管用,而且有趣到引人入胜。
但大部分的国家馆却是“向后看”的—— 大篇幅讲述历史和国家价值观,而非未来。当然,我并不是说历史就不好玩,历史当然可以做的很有趣,但对于未来的想象,哪怕只是惊鸿数瞥,却才是真正让人挪不开脚步。
因此,如果你时间有限,去浦西吧!
而上海,自此应该会是任何关于未来世界想象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我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对美国人来说,世博会是一个古老的概念(美国举办世博会都是多年之前,纽约在1939年和1964年举办过世博会,芝加哥则是在1893年和1933年—— 编者注),但到了上海,世博会则是一个现代化的标志,意味着一切崭新的、充满力量的、甚至是具有威胁性、让人不安的新东西。在上海这个人人梦想着‘未来’的城市里,花460亿美元举办这样一场盛会是有深意的。正如纽约在1939年和1964年两度举办世博会、向世界宣示其全球顶尖城市的地位一样,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者也把这6个月的盛事看成是上海迈向下一个全球性大都市的加冕礼。”
而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在2010年世博会上,中国统治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