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夜晚的降水,再次给广州带来了大范围的道路积水和交通拥堵,交通部门公布的数据称,当天市区内有21条主干道一度陷入瘫痪,商业最繁华的天河区甚至有超过三成的主干道交通受阻。无论是坐在开着空调的车里还是站在风雨大作的街头,无论是城市白领还是贩夫走卒,在大自然突如其来的威严面前,没有人能逃脱考验。
深夜12点时,位于白云区黄石东路的大型社区“荷塘月色”的一个地下车库里,三个穿着短裤、背心的车主,正站在入口处交头接耳,他们的脚踝已经泡在从排水道里汩汩漫出的积水中。一位谨慎的车主甚至找来一把长长的大扫帚,费劲地把积水往一条横截式拦水沟里扫。一周前,这个社区的部分地下车库遭受水浸,幸运的是水位没有高到让汽车受损的程度。但这足以让提心吊胆的车主们在深夜下楼来。
车库值班人员指着入口斜坡两侧早已准备好的上百个沙袋,安慰这些车主们说,物业管理公司的所有人现在都是24小时待命,“只要雨势增大,我们马上就会抽水、垒沙袋的”。为了打消业主的疑虑,他还一路小跑地去打开抽水设备控制闸门,车库里马上传出一阵沉闷的抽水声音。这位精神抖擞的值班人员在对着车主们大声说:“你们看,都是好的,放心睡觉去吧”。这时那个正在扫水的车主才停了下来。
在不远处、另一栋临街居民楼下的地下车库入口处,十几名年轻保安已经筑起了两道齐腿高的沙袋水坝,阻挡住了路面上大量积水的快速涌入。这个车库上周被浸程度较为严重,现在里面只孤零零地停着两辆车,其他车辆都被主人开到了附近高地停放。
“荷塘月色”居委会一位负责人说,居委会现在同样保持待命状态,除了降雨时的巡查人员,居委会的其他工作人员也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如果有必要,我们会把汛情及时通报给上级部门和社区群众”。广州的无数社区现在都保持着这样的紧张状况。
而在谢峰一周前的伤心之地,停车场在被水浸后的几天之内修筑起一道齐腰高的砖墙。尽管这阻挡住了上游路面涌来的积水,但停车场却是空无一车——车都还七零八落地呆在维修厂。不过此时,谢峰倒是已经放心地睡着了。
也不是所有人都为大雨困恼。这天夜晚,几名在广州市从事服装贸易生意的非洲商人,被积水堵在了白云区童心路一段半米多深的“河流”旁。这些穿着西装的外国人学着广州人一样卷起裤腿,赤脚站在水中,但与正试探着清理下水口的市政工作人员和忧心忡忡的路人不同的是,这些广州城过客,为能在城市道路上见到如此景象而一脸惊喜。
他们指点着眼前波光闪烁的“河流”,不时发出“哇哦”的感叹。当一名用自行车驮着货物打算涉水的年轻人摇摇晃晃地无功而返时,这些非洲人哈哈大笑着淌水上去帮忙。这样的场景在他们缺水的故乡简直不可思议。
这时,黄永祺正舒舒服服呆在家里观看当天骑士队跟凯尔特人队的NBA赛事录像。他在下午乌云密布大雨未落时就匆匆收工出门,逃离了数小时之后变成一片泽国的广州城区。
治水革命
在与水灾持续多年的对抗中,这座居住着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从未占过上风。
事实上,早在4月22日,一场大雨就已经让广州市的众多道路、商铺和民居遭受了水淹之苦。但是,5月7日、5月9日至5月14日,一周之内三场暴雨,降雨量达到440毫米,相当于广州年降雨量的1/4。这是广州1908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汛期从未出现过的状况。
尽管广州一向以包容的城市文化著称,但经历了一再导致糟糕后果的城市水灾后,“罕见”、“极端”一类的字眼已经让市民觉得难以接受了。有资料显示,广州的雨水排水管网已有20多年的时间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整治,而且相应的城市防涝措施也已落伍。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广州市中心两千年来均未发生过改变,排水系统围绕着市中心,逐渐扩大,汇成网络,依自然地势形成了由总干渠、马路渠、内街渠三部分组成的市内排水系统。排水管网收集雨污水后排入马路渠或内街渠,再流入总干渠,最终汇入珠江。
1990年之后,广州市排水系统在原有基础上,划分为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合流排水系统和防洪排涝系统,并仍然采用重力自排的方式,依靠地势通过雨水管收集地面雨水,就近排入附近河涌。然而,这种自排方式弊端明显,随着城市建筑物增多,地表地貌发生变化,加之原有地形限制,城市水浸“黑点”随之形成。
历史上,广州曾多次发生内涝。以1915年为例,水患持续了22天,其中涨水8天,退水过程达14天,造成10万余人残伤。进入21世纪,2005年和2007年均有过强暴雨造成街区阻塞,但都没有超过此次的频率和强度。
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在5月7日的水灾后,批评政府有关部门除了监控不到位、排涝不及时等情况,还存在“防范意识不强、责任意识不强、联动意识不强等主观原因”。他认为5月份的特大暴雨,对广州市今后的防洪排涝标准、应急联动水平以及抢险能力都提出了挑战。
但人们依然在互联网上表达着自己的不满。一位市民说,“如果生活频频被水灾侵袭,那再漂亮的城市也不过是用来观赏的水中楼阁罢了”。另一位市民则说“我们的政府似乎总是比较善于改正错误,但是不善于避免错误”,他抱怨政府部门以往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在中国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已经饱尝了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导致的恶果——使用不久的高层建筑被爆破,道路上耸立着影响交通的“标志性”建筑,交通要道上就像拉链一样,被不停地撕开,填平,再撕开,再填平。而公众似乎从来不是城市发展变化的主人,他们一定程度不过是被动的接受者。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教授车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不少城市的防洪规划还很落伍,规划只是为了防洪,为了排涝,完全是被动式的应付之举。他用 “马屎皮面光,里面一包糠”来形容这些城市的现状。
现实摆在面前,比发泄怨气的批评更重要的是冷静的反思。在车伍眼中,中国城市的防涝规划和建设“需要一场革命来推动”,“包括理念、技术的革命、规范标准的革命、法规的革命、管理的革命等一整套系统,才能缓解这种灾害”。
广州市排水管理中心承诺,将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一个具体指标是,新建城区将按三年至五年一遇的排水标准建设,而老城区则会通过系统改造逐步提高排水标准。但依旧有人质疑,如果下一次再来个百年一遇的暴雨,是否又是一次恶性循环?
5月23日中午,谢峰在维修厂看到了被拆得七零八落的汽车。他正在为数额不菲的维修费最终由谁买单而犯愁,“如果保险公司不能全赔的话,我们还得去跟停车场交涉”。
这天的气象新闻说,南方地区的第五次强降雨过程已接近尾声。但谢峰眼下最希望的是4S店能尽快把车修好。“我已经受够了”,他说。上个星期在坐摩托车赶去学校的路上,他差点跟司机一起摔进了一个水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