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汉湖泊的明天在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3日06:27  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本报记者张泉 见习记者高东起 摄影:记者程铭

  边填占边保护,边污染边治理,弹指一挥间,武汉市已走过10余年湖泊治理保护的艰辛历程。但湖泊的治理保护之忧仍写在这座城市的脸上,急在专家学者和政府领导心头。

  武汉湖泊治理保护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武汉湖泊的命运列车将驶向何方?民间护湖人士的建议、专家学者的良方、政府部门的行动和打算,或许能让我们得到一些启迪,找出问题的答案,提振对未来的信心。

  护湖人士——

  一己之力是螳臂挡车

  由于多次在深夜只身拦停填湖的拖土车,王志铭因此获得“护湖义士”的称号。

  说起自己的这些义举,他感到很无奈:“在别人看来,我的行为有些可笑,有些自不量力,很多时候,我也觉得力不从心,就像一个现代版的唐吉诃德。虽然我暂时制止了一些填湖行为,但实际上并不是我个人的力量有多大,而是填湖者做贼心虚。但个人力量毕竟过于微弱,只有政府职能部门真正负起责任来,护湖治湖才有力量。”

  王志铭说,武汉湖泊众多,分布范围广,湖泊岸线长,而且非法填湖行为大多发生在夜间,与执法部门打“时间差”,玩“躲猫猫”的游戏,打击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在加大打击处罚力度的同时,还应出台相关政策,整合民间保护力量,鼓励更多民间环保人士加入到湖泊保护的工作中来。“一己之力,终究是螳臂挡车。只有全民爱湖、护湖,武汉的湖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他还认为,目前的《武汉湖泊保护条例》对填湖行为的处罚过轻,不足以震慑填湖者。重疾需用猛药,乱象需用重典,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才能有效制止非法填湖行为。“武汉市十大热心市民”、中国民间环保优秀人物、武汉“百湖之友”总干事张承建认为,武汉对湖泊的战略定位处于未被整合状态,目前是各个区干各个区的事,各区的湖泊定位,跨区、跨市的湖泊定位都不明晰,全局性不强。他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研究武汉湖泊的专家顾问团队,打破行政枷锁,定编定岗、专人负责,在保留产权的前提下,在技术上全球招标,以开放的姿态治理和发展湖泊,打造世界一流的湖泊经济圈。

  专家学者——

  爱湖护湖是历史担当

  “今天的填湖、毁湖行为,是对历史的极不负责,是在提前榨取子孙后代的资源。”采访中,有关专家、学者们表示。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副所长杜群教授认为,武汉湖泊的填占现象中,以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主。武汉市政府应该给湖泊面积设定一个最低基准线,就像国家对耕地面积一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绝不允许突破这个基准线,任何市政建设和城市规划也都以该基准线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让武汉湖泊的面积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从环境法的角度和技术的角度来讲,武汉这座城市湖泊面积的安全底线、基准线是多少?‘崩溃点’又在哪里?保持在什么‘红线’以上最好?这些问题在规划上目前还是空白。”杜群教授说,“城市、人口都在发展,湖泊、绿地面积本来应该增加,现实反而是不断缩小,在按照不安全的轨迹发展。我们要在一个基准线上进行整体规划,不仅要划定基准线,还要定期检查,检测生态基准。有的桩界可改造,实行限批原则;有的则坚决不能突破。从规划角度,城市规划和湖泊规划应当紧密协调起来,在年度计划、五年计划中,关于湖泊的具体规划应当有所体现。”

  杜群认为,应该严控滨湖区域的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不能把GDP作为考核经济指标的唯一标准,要考虑生态标准的绿色GDP,因为人越靠近湖泊,对湖泊的压力和破坏就越大。“应该说,武汉市保护湖泊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是比较完善的,主要问题是执行力不够。如果能严格执行《武汉湖泊保护条例》及相关规定,武汉湖泊还是能得到有效保护的。”她说。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金伯欣教授认为,武汉市湖泊保护和治理的总体形势目前正在好转。主要表现在政府和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湖泊的治理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但问题也是严重的,湖泊填占的现象还在不断发展,污染问题也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金伯欣说,武汉市缺乏长远、整体的战略思考,对滨湖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房地产开发建设有些轻度冒进,对湖泊资源的破坏较大。滨湖地区的开发建设总体上应该控制,在不破坏湖泊资源的前提下,可以逐步少量进行一些开发建设。但各个湖泊、各个区域的情况不一样,不能各自为战、一哄而上,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应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卢新海的研究显示,西湖、北湖、菱角湖等在转变成城市湖泊公园后,湖泊的填占现象初步得到遏制;紫阳湖之所以得到有效保护,同样得益于较早建设的紫阳湖公园。他据此认为,湖泊公园化是湖泊保护的有效手段。

  另有专家建议,湖泊保护应当建立问责制,市区主要领导对湖泊保护负首责,市区政府要采取断然措施,冻结审批一切影响湖泊水体的所有立项,杜绝“钻空子”、“批条子”现象,从源头堵死填占湖泊行为。

  政府部门——

  铁腕护湖是城市之幸

  在市民的疾呼声中,在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2005年,武汉湖泊迎来命运的转机。这一年,武汉市被列为国家首批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的城市之一,该市先后投资数十亿元,相继实施“一湖一景”、“清水入湖”等湖泊治理与保护工程。

  2007年底,武汉市又投资30多亿元,启动武汉湖泊保护与治理的最大手笔——“大东湖水网”工程:以东湖为中心,通过涵闸、港渠从长江向沙湖水系和北湖水系引水,将沙湖、东湖、严西湖、严东湖、杨春湖、北湖等6个湖泊连为一体,实现江湖连通,整个工程水域面积达70平方公里。省市领导高度关注该项目进展,要求把该项目作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大事抓,作为突破性项目来抓。目前,这一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

  从1999年武汉市政府发布《武汉市保护城市自然山体湖泊办法》,到2002年出台第一个湖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十多年来,武汉市保护和治理湖泊的脚步从未停滞,已经投入和将要投入的资金近200亿元。

  但是,政府一方面花巨资治湖,另一方面湖泊仍继续遭到侵蚀与破坏,保护治理与侵蚀破坏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

  政协武汉市十一届十一次常委会上,面对政协委员挽救城市湖泊资源的热议,武汉市市长阮成发的表态掷地有声:“有关湖泊的问题不能再拖下去!”

  他表示,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和增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治理城市湖泊。其中包括:实施“清水入湖”,年内在中心城区实施59个湖泊排污口的截污;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建立水源地保护机制等。

  在今年的武汉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议上,阮成发痛陈当前湖泊保护治理存在的4大突出问题:垃圾围湖现象十分严重;环湖无序开发屡禁不止;湖泊水质污染仍未得到根本遏制;湖泊长效管理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为此,阮成发亲自担任湖泊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要求“铁腕治湖”,杜绝蚕食填占湖泊行为,还湖于民,真正“让湖泊走近市民,让市民亲近湖泊”。

  武汉市开出“六大工程”的治湖药方,包括对武汉城区27个湖泊的岸线全部进行固化;对入湖的垃圾渣土进行全面清挖;清理拆除环湖的违法建筑;以湖泊岸线为基准线,修建和畅通环湖道路;对入湖的排污口进行全面截污;对湖泊岸坡进行整修。

  “政府铁腕治湖,是武汉湖泊之幸,更是这座城市之幸,人民之幸。”采访中,多位湖泊专家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填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