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闾丘露薇:希望对得起自己这份职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9日18:23  南方人物周刊
专访闾丘露薇:希望对得起自己这份职业
闾丘露薇。姜晓明/摄影

  闾丘露薇 我希望对得起这份职业

  本刊记者  吴虹飞   实习记者    史卫燕    发自北京

  知识分子很重要,用嘴说好像改变不了什么,但你在那里唠唠叨叨提醒大家:社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很理性地讨论,总会有点帮助的

  闾丘露薇曾经是电视记者中的宠儿。

  她很早成名。在凤凰卫视,她采访过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钱其琛、唐家璇、王岐山……

  2001年11月,闾丘赴阿富汗战地采访,成为第一位进入阿腹地喀布尔的华人女记者。她素面朝天,镜头前又往往光彩照人。她是可以感染人的,不然老板不会选她——她是凤凰的第二名记者。

  那时,老板刘长乐跟她说,“好了,你可以出书了。”她以为已经联系好了出版社,结果花了20天时间写完,刘老板又说,“好了,现在你自己去找出版社吧……”

  她是一个理性的人。在采访或讲座中,她很愿意和大家探讨新闻角度、内容深度、采访技巧、政治分寸、处理方式等专业问题。问她,“如果和上司有分歧你会怎么办呢?”她说,“我会啰啰嗦嗦,不停地讲讲讲……”但是,“公司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如果他能爱上我”

  她其实是时髦过、波希米亚过的。高中立体几何没考及格的文艺分子,复旦大学哲学系活泼喜人的女学生,咖啡店年轻的女招待,热爱音乐的电台主持人。她不是没有读过三毛,“长裙飘飘,披散着头发,若有所思地走过校园门口的草坪”。她不是没有渴望过“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熟知简爱的经典对白“虽然我穷,我不好看,但是我也有权利爱人”。

  初恋是在中学快毕业时。那是一个比她大7岁的大男孩。“到现在,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说话的那个样子,心里想,这个人从前在哪里见过。”

  他们推着自行车,在这个城市不停地走啊走,时间总是过得太快,街道总是太短。他们去看电影,偷偷地拉手。一个月后他去了美国。他离开上海那天,她一个人在街头走了一天,望着天空,猜想哪一架飞机里面有他。

  干练、简明的闾丘露薇,她的“长情”同样令人惊讶。13年之后,当她结束第一次婚姻,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他。“只是想知道,他还好吗?他现在是什么模样。至于他还记不记得我,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重要。只是我知道,这段爱情,一直在我的心里面,从来没有消失过。”

  《我已出发》的结尾,她忽然很动情地写道:“当我站在巴格达的清真寺前,炮火在我的周围不断响起,我在思念一个人,一个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人。那个时候我会觉得,和他相比,生命对我来说也不重要。当赞美的声音,热闹的场面围绕我的时候,我在想的是,如果他能够爱上我,这些赞美、名利都离我而去,那又怎么样呢?”

  “如果他能够爱上我……”多么典型的一个女人对世界的告白。“战地记者”闾丘不曾“免俗”。“赞美”、“名利”算什么呢?配得上她的欢乐、悲哀、感慨和微笑吗?穿梭于炮火之间,你不能只用“勇敢”来形容她。

  或许不该问起前尘往事。她笑着打断,“那个人不是现在这个人。”她再婚,快乐又自足。带着品相温厚的夫君参加朋友的饭局,大大方方地说,“我不在北京的时候,你们可以带他玩……”

  她比过去胖了。在北京喧嚣的三环边上,她一边招手打车,一边理直气壮地说,“这有什么要紧,我老公喜欢就行。”

  经常突然消失的母亲

  “4岁的时候,母亲就在我的生活当中消失了,然后在我18岁的时候,她又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对于少女时期的我来说,母亲是一个神秘而又亲密的人物。”

  所以当母亲说希望她大学毕业后到深圳帮忙,她毫不犹豫地去了。

  闾丘露薇还记得那个夏天。她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衬衫,一条长长的花裙子,提着一个箱子,来到母亲既是办公室也是住宅的地方。母亲的第一句话却是,“你怎么穿得这样不好看?”

  母亲总是嫌闾丘不漂亮,在她眼中,那样就很难找到有钱的男朋友。看上去还很年轻的母亲说,在外人面前,不要说你是我女儿。

  她的童年没有母爱,也没有玩具。小女孩闾丘喜欢穿漂亮的的确良连衣裙在弄堂走过,想引起别的小朋友“羡慕的眼光”。但她发现,邻居、朋友家里的玩具“总比我多”。她问父亲为什么不给她买。父亲默不做声。奶奶在旁边说,“小孩子不懂事,不知道这些都是要钱的,不知道你爸爸工作有多辛苦吗?”

  20多年后她有了自己的女儿。女儿爱漂亮,几乎是她的“翻版”。很多时候,女儿吵着要买玩具时,女儿的香港奶奶说着和她的上海奶奶同样的话:这些东西是要花钱买的。你不知道妈妈工作有多辛苦吗?

  当时母亲什么生意都做,只要能赚到钱。她是那种“哪怕口袋里面只有两块钱,但是也在别人面前装得像一个百万富翁那样豪爽的人”。直到现在,还是这样生活。

  母亲经常会突然消失一段时间,房东就会来找她要房租。她看着那个地方,简直想哭。

  一次,母亲不知怎么拖来100箱饮料,从东北运到深圳,自己却不知去向了。闾丘手忙脚乱地找了个仓库存放这些饮料。这一大堆饮料她连名字都没听说过,却和同学一起推着自行车,开始一家小店一家小店地推销。“求人真的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现在她无法想象回头去做那样令人难堪的事。

  一个下着大雨的下午,他们的自行车倒在地上,一箱子饮料从后座上摔了下来。那一瞬间她忽然感到绝望,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任何事情”。

  “母亲总是拿一些她身边的年轻女孩给我做例子。谁谁谁嫁给了一个有钱的老头,谁谁谁嫁给了一个港商,或者是谁谁谁做了二奶,而她获得了多少多少的房产。”

  许多年后,闾丘告诉记者,她认为母亲是那种“典型的上海女人”,“她直觉的聪明很多,看机会很准,但有的时候没抓准,或太贪心,或眼界不够,就一下子失败了。”

  直到今天,闾丘依然不清楚母亲到底在哪里,在哪一国、哪一省,她只是每月往一个固定的账号打钱给她。

  好在女儿和她不是她和母亲的模式。小女孩会给她打电话,甚至告诉她自己喜欢上了哪一个男生。这让她感到欣慰。

  闪婚先行者,负资产一族

  闾丘想远离母亲安排的生活。她跟自己说,“我想结婚了。”于是她就结婚了。

  1993年,在广州开往深圳的列车上,她遇到了她的第一个丈夫。“他和他的一班朋友在一起,和我的母亲聊天。我则安静地坐在一边。”忽然间他做了一个手势。这个手势瞬间让她触动——但现在她已记不清那是个什么样的动作。

  也许当真有缘分,“他的证件掉了,不能够当天回香港,于是我的热心的母亲说,不如住在我那里。”之后,他拿了证件回到香港,一切发生得很快。

  母亲知道她和又穷又没工作的男青年拍拖,极力反对。她和母亲闹翻了,从家里搬了出去。上海是回不去了,她留在了深圳,成为“闪婚”先行者。“从初恋到结婚,每一段感情总是让我奋不顾身,从来不考虑后果。”当时他们认识了不到3个月,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

  “我喜欢格林童话,因为我相信,公主和王子从此快乐地生活着。”

  现实并非童话。她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常在各地出差,有时他们一个月才见一次。“而对于他的一切,他做一些什么,他曾经做过一些什么,曾经爱过什么人,我从来没有去了解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南方人物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闾丘露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