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人自建雷锋资料馆维持33年面临生存难题(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9日11:14  工人日报
老人自建雷锋资料馆维持33年面临生存难题(图)
每天起床后的何朝海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地将雷锋像擦拭一遍。本报记者 杨登峰摄

老人自建雷锋资料馆维持33年面临生存难题(图)
整改前,展览馆年久失修,裂痕满墙。资料图

老人自建雷锋资料馆维持33年面临生存难题(图)
何朝海的雷锋展览馆,最多一天接待4000多名小学生参观。资料图

  本报记者 郑莉

  雷锋,一个对“90”后、“00”后们陌生的名字,却在那些曾受雷锋精神影响至深的国人心中,顽强扎根。

  他们,几十年来近乎偏执地坚守与雷锋有关的事和物,只望雷锋精神能够在当下芜杂的社会氛围中得以薪火相传。

  不可否认,雷锋的名字在远走,但雷锋精神的内核,却在以不同的方式和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9月19日,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南小街一条不知名的小胡同里,一位两鬓斑白、满脸胡须的花甲老人,转身锁上了锈迹斑斑的红色铁门。

  正值傍晚时分,夕阳将老人本就消瘦的身影拉得细长。他左手撑住腰,活动了一下依然隐隐作痛的肩膀。一阵微风吹过,附近小区人家飘出晚饭的味道。老人摸了摸干瘪的衣兜自嘲道:“还是买张大饼祭祭‘五脏庙’吧。”

  他叫何朝海,33年前,雄心壮志地建起一座迄今为止北京城里惟一的雷锋资料展览馆,距离首都核心地标天安门只有3公里。33年中,展览馆一路南迁,从西城区搬到崇文区,又挪到丰台区,如今跨过一条街对面就是大兴区了,搬了又搬的展览馆,距离天安门的公交车程已经从10分钟拉长到1小时50分钟。

  今天,雷锋资料展览馆正在被拆除。何朝海不情愿地接受了一家投资公司伸出的“橄榄枝”,准备重新翻建资料馆。但条件是,新大楼建成后,一半归投资商使用。

  两次见到何朝海,都从下午聊到傍晚。因为没有电,房顶上日光灯管的位置空空如也。昏暗的房间里,看不清他的脸,声音里却分明透出一丝落寞:“宣传雷锋精神怎么变成了不入流的事?这辈子的路难道走错了?”

  是他让雷锋在北京“落了户”,却不知道自己的户口在哪里,手里只捏着一张过期身份证

  【9月15日,记者第一次寻找雷锋资料展览馆颇费周折,兜兜转转才在丰台区东高地南小街一条偏僻胡同里,找到了有些“山寨”的展览馆大门。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悔不悔看看烈士精神伟,怨不怨学学英雄多奉献”,用白漆刷在红色大门上的四行“馆训”,使这里与邻近的崭新住宅楼颇不协调;左侧门柱用红漆写着雷锋资料展览馆,右侧写着吴运铎纪念馆;门楣上两个纪念馆主人公的画像已模糊不清。】

  走进1300平方米的院落,满眼碎砖荒草,几棵大树只剩下标记年轮的树墩。何朝海小跑着迎了出来:“院子里有点儿乱,屋里坐吧。”

  招呼记者在一把吱呀作响的板凳落座,何朝海便转身到“厨房”给记者烧水。所谓厨房,只是院中两块石头垒起的灶台,架上一口铝皮锅,锅底已经被烧得炭黑。

  因为缴不起0.48元一度的电费和2.05元一个字的煤气费,展览馆早被断了电和气。何朝海就自己垒灶,房前屋后折些树枝烧火做饭。

  “学雷锋,没想到学成了这样。”何朝海苦笑着拨弄了一下燃烧的灶火。眼前这个曾经的老兵没见过雷锋,却与雷锋相伴了一生。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第三天,千里之外的福建沙县,7名青年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其中就有13岁的何朝海。两年后,何朝海到北京参加了雷锋精神文艺宣传队。宣传之余,他还为农场义务劳动、到农村拾粪种地、给车站擦栏杆……年轻的何朝海想法很简单:响应党的号召,学习雷锋做好事。

  而这些“好事”都写进了何朝海的档案。正是有了这份档案,何朝海在19岁入伍后,便被列为“学雷锋标兵”,和其他19个战士一起专职学雷锋。

  很快,何朝海入了团,3年后提了干,1973年,又因学雷锋荣立三等功。“部队政治处还专门举行了何朝海学雷锋事迹展和演唱会。” 提起往年的辉煌历史,老何微闭着双眼,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

  从13岁到23岁,一路被激赏的学雷锋精神,从此,让何朝海在这样一条路上越走越远。1977年,何朝海在北京少年宫办了第一次雷锋资料展览;1981年,他所在的部队营区开辟出五口苏式窑洞,雷锋资料展览馆在那里安了家;1982年,何朝海从北京转业还不到一个月,便“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请了回来”。时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的韩作黎想请他担任专职校外学雷锋辅导员。后来,老何蹬着大三轮,拉着展板巡回宣传雷锋精神的情景,据说还上了新闻联播,他还被北京市的100多所大中小学聘为校外学雷锋辅导员。更令他自豪的是,那时他走在大街上,隔三岔五会被人认出。1989年,他拿出毕生积蓄和亲朋的借款,为展览馆买下南小街的一块空地。至今,展览馆艰难维持……

  恍然间,何朝海的一生,也就这样,伴着雷锋走过47年的岁月。而未来,从未动摇过的他,还将一如既往地伴着雷锋这样走下去。

  47年,世事变迁。雷锋热了,雷锋走了,雷锋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何朝海经过热闹,走过繁华,如今,手里留下惟一的资本便是这间属于自己的展览馆。

  1989年的情景历历在目:地方政府听说是给雷锋办纪念馆,批地很痛快,只花了10万元,户主写着“雷锋资料展览馆”。刚见到这块地时,何朝海着实有些头疼。荒芜的农田上,堆着三米高的生活垃圾。他与工人没日没夜运走垃圾,在四周盖起了6间大瓦房。

  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老何依然兴奋得像个小青年,他带着几分得意的神情说,是他让雷锋在北京“落了户”。

  但是,直到今天,何朝海也不知道自己的户口在哪里,手里只捏着一张过期多年的身份证。

  “我不要企业家的钱,企业家给钱要回报,卖门票、弄冠名,把雷锋宣传搞庸俗了”

  【2003年3月5日,南小街周边两个小学的4000名学生同时挤进了雷锋资料展览馆。

  几辆大车把院门堵得水泄不通,院子里到处是孩子。因为每间展室只能容纳40个人,何朝海和馆员把学生们分成100个队伍,以最快速度介绍完毕,然后再放另一批进去。

  等把学生们都送走,也到了闭馆的时间。精疲力竭的何朝海一屁股坐在院子中间。“扩馆”的念头第一次闯进了他的脑海。】

  雷锋给地主家干活用过的小马灯,在鞍钢当工人时用的扳子,部队训练时的木枪……这些“镇馆之宝”都是何朝海30年前的积累。自从资料展览馆建成,馆内的陈列品基本上就没有翻新过,“我也想翻新,可兜里没钱呀。”何朝海笑得有些尴尬。

  物价局曾批准雷锋资料展览馆收费,何朝海也兴冲冲跑去印了几千张门票,还出了一些纪念册、杂志和自编的雷锋故事集。但准备开馆时,他反倒犹豫了,“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义务帮助了那么多人,我们宣传雷锋精神还卖票,不合适!”

  于是,当展览馆迎来第一批参观者时,每人手里多了一张免费门票和一本雷锋故事集。这一免费,就是33年。“收了费怕人家更不进来了。”何朝海自嘲地说。

  如此一来,雷锋资料展览馆的日子就变得异常艰难。制作展板、出宣传册、房屋维修、展品维护都需要钱,何朝海粗略估计一年约要10万元的开销。

  为了支撑展览馆的生存,现有11名馆员中,5名“年轻力壮”的负责在外打工,有卖保险的、卖安利的、卖纳米的,还有当装卸工和做小生意的。每人每月向馆里交800元到1000元支持日常开销。

  平时还有一些志愿者到馆里帮忙,其中有何朝海的两个儿子。

  时常,会有好心人给馆里寄钱。一位南方的退休老人,退休金只有1400多元,但一次就给何朝海寄来了1000元,老何觉得这钱不能要,退了回去。没想到,老人坐着火车来了北京,见到何朝海第一句就问:“你为啥不要我的钱?那钱不是给你个人的,是为了让雷锋馆能坚持下去……”

  何朝海觉得,如果放弃了,对不起这些为雷锋资料展览馆做出过贡献的人。

  最近几年,展览馆的艰难反倒让何朝海成了媒体红人。社会上一些“慈善家”也找上门,提出投资,但都被老何拒绝了:“我不要企业家的钱,企业家给钱要回报,卖门票、弄冠名,把雷锋宣传搞庸俗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雷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