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与困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0日10:53  南风窗

  三、“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城市推力”与“农村拉力”

  城市对于他们有着莫大吸引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推力。于此同时,家乡的拉力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城市的“推力”和农村的“拉力”,客观上使得新生代农民工不能长久地留在城市。而他们的市民化进程,也由于这两支力量的存在,举步维艰。

  (一)“城市推力”——一双无情的手

  1、政策制度。

  (1)户籍政策及相关制度

  对于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城市政策及制度的推力是他们融入城市的最大阻碍。其中,“户籍制度”是最重要的原因。

  发现有一部分女性拥有余姚当地户口。她们无一例外地是通过婚嫁的方式取得当地户口的。然而,在我们访谈的一百多位新生代农民工中,这样的所谓的“幸运儿”只有5位。

  (2)社会保障政策

  农民工无法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除没有完善的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制度之外,他们的子女教育、就业保障、用工制度、住房政策不到位等问题也十分严重。此外,进城务工人员还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事业保险。

  (3)当地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其他政策

  我们实践团在余姚调查时,曾与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办公室主任施海霞进行了访谈。不可否认,余姚市确实为来自余姚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和福利制度。从基础设施到服务工作,余姚市可以说做的都很到位。不过,对于当地的政策,调查团提出了三点疑问——

  ①外来务工人员政策是否恩泽到每一个人?

  受访的新生代当地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这其中既有宣传力度的原因,也有政策覆盖对象的原因,更多的是政策执行层面上的问题。

  (请参看《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相关政策》)

  ②“积分落户政策”的“笑与泪”。

  “积分落户政策”是余姚市首创,也得到了宁波市的肯定。这是宁波在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方面所作的探索。(详见《宁波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户籍登记管理办法》)

  余姚市的积分落户制度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总体来说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一般的外来务工人员根本达不到如此高的标准。

  ③新生代农民工?——政策上的盲区

  我们了解到余姚市并没有专门针对第二代农民工的政策。对于余姚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团市委有一些举措,例如对在校学生,引进“新小公民服务计划”、“流动人员走进子女学校”等活动。对于较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去引导、关爱和激励。而在政策层面上,确实存在着盲区。

  2、经济成本推力

  在城市生活的经济成本也会比农村高很多。

  进城就业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成本。这不但包括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工作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的费用,还包括城市生活增加的费用、租房费用等。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政策制度性费用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包括要求外来务工人员办理的暂住证、务工证、子女的借读费用等。

  据我们统计,在收入分配方面,50%以上的人主要将每月收入用于日常生活,而且日常生活费用占了很大比例。而针对“阻碍您留在当地的因素”这一问题,认为“经济因素”是阻碍自己留在城市中的最主要因素所占的比例达44.8%。

  图3: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留在城市的阻碍因素

  邹新树在《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动因——“推”“拉”理论的现实解读》中提到了“相对经济社会地位推力”这一因素。他指出,人们不仅追求绝对经济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更看重和追求相对经济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农民工会在心理上遭受打击和挫折,形成失落感、挫败感、距离感、不公平感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心理感觉和压力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消极和抵触的情绪,进而形成城市推力。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然而,这种情况在我们访谈过程中仅有一例,情况还是十分特殊的。

  3、文化的碰撞

  受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市民往往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

  (1)“格格不入”的“外地人”?

  “您觉得自己是否是该城市的一员?”这个问题,我们随机访问了16个人,其中仅有3人表示在该城市有一种归属感,其余13人都认为自己与该城市“格格不入”。其中最重要的感受就是“生活方式不同”。

  在“人际交往圈中是否有当地人”这一问题中,回答“否”的达70.3%。而“对当地人的印象如何”这一问题中,回答“不接触”的达到53.1%。

  在“您的假期有无娱乐活动”这一问题中,回答“没有”的占58.3%,可见一半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还是比较匮乏的。涉及原因,一是经济条件的限制,二是工作时间的限制。他们平时工作很忙,也很累,利用假期时间休息的人达多数,基本上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去感受城市生活。再加上他们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有限,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给人以“格格不入”的印象。事实上,他们也确实与城市生活脱节。

  (2)当地人的“偏见”?

  在我们走访的当地居民中,我们发现,与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竞争的居民虽然也强调了新生代农民工为这个城市所做的贡献,但多数不太欢迎他们的到来,而一些无关第三人,他们的态度多不置可否,也并不关心。

  对于农民工自身,我们也做过相应的问题。“当地人对你们的态度如何?”这个问题上,回答“关心”的有24.3%,“冷漠”的有35.2%,“无所谓”的有40.5%。可见,当地人对外来人口的进入还是不太关心的(见图4)。

  图4: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当地人对自己的态度

  在我们的访谈过程中,也有很多人形容了当地人对他们的态度。其中不乏“冷漠”、“看不起人”、“不热情”、“排斥”等词语。

  (3)碰撞的后果——心理推力的形成

  首先,先展示一组调查数据(见图5):

  “觉得自己是否是该城市的一员?”

  是——18.75%            不是——81.25%

  “离开时是否会留恋?”

  会——28.6%             不会——71.4%

  “将来是否会回家?”

  会——79.2%             不会——20.8%

  以上这一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感受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自我对城市生活方式的不认同、城市对他们的冷漠,形成了他们对城市的排斥。

  图5:关于“心理推力”的相关问题

  (二)“农村拉力”——故乡的召唤

  农村劳动力的回流,除了城市推力方面以外,农村拉力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城市推力和农村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劳动力才有了这样的流动。

  实践团曾在农村劳动力典型输出地——山东菏泽进行了一系列调查。通过探访农民工的家人,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的数据和结论。

  1、情感因素

  从某种程度上,父母的角色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选择起到很大影响。

  与父母相对的,孩子也是新生代农民工考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婚丧嫁娶等也重大事项也成为家乡的一个强大的拉力。

  2、经济及政策因素

  家乡发展潜力巨大、经济条件有所提升,使得外地的打工者纷纷返程;很多地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不必来到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城市打工,家乡的乡镇企业完全可以满足当地的劳动力需求。

  土地同样对新生代农民工独特的吸引力。在我们的调查中,65%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家中仍有土地,其中30%左右家中仍然在经营土地。

  不同农村的情况不同,对于当地农民的政策也有所不同。

  结论

  一、城市,想说爱你不容易

  权衡“推拉”理论的各个要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首当其冲,虽然经济的发展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一种潜在的吸引力,然而,在城市生活的经济成本也会比农村高很多。所谓的“高”收入并没有从根本上让他们富起来,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自然也没有扎根于城市的经济基础。虽然许多城市对农民工的政策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是想要跨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门槛依旧很高,种种限制依旧将新生代农民工拒之门外。

  二、 人在窘途

  由于城乡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在生活上、工作上遭遇很多尴尬。当地的人排斥以及心理上妄自菲薄的自我暗示使农民工在非物质层面上处在一个窘迫的境地。心理上的这种隔阂与距离感把农民工们推离了城市。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性质和时间的需要,他们的工作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导致他们根本感受不到城市的文化元素,造成他们进一步与社会脱节。

  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人不愿意市民化的原因都可以追溯到情感上的需要。马斯洛在谈到人的需求理论时,强调了爱与归属的需要,这是需求理论的第三层次。情感的需要可以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起到鞭策作用。虽然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打工在外,但是在他们的心底有一份对家乡难以割舍的情分,这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衍生的。对父母的赡养,孩子的教育等等都成为他们市民化过程中的羁绊。他们走在梦想的十字路口,在徘徊中前进。另外,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在左右他们去留的思想,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渴望回到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发展。

  附件:

  附件1:实践访谈照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