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汉江因南水北调工程濒临枯竭(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2日17:21  新周报周末版
汉江因南水北调工程濒临枯竭(组图)
示意图

汉江因南水北调工程濒临枯竭(组图)
丹江口水库开闸泄洪。

汉江因南水北调工程濒临枯竭(组图)
位于汉江上游陕西石泉县境内的石泉水电站,未建船闸,此段汉江已不能通航。王坤祚/摄

  汉江南水北调 抽血濒临枯竭

  来源:新周报周末版   本报记者 王坤祚

  南水北调工程,让汉江成为中华大地上的“无偿献血者”。

  然而,巨量清水的北上,加之上游及支流的密集梯级开发,将使得体质强健的汉江成为亟需进补的羸弱者。

  如果你想寻踪华夏文明,沿汉江旅行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这条1577公里长的河流,奔腾在中国腹地,勾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贯通并包容着秦陇、巴蜀、中原和荆楚的多元文化。

  溯源汉江,从远古时期到如今,华夏文明进步的年轮触手可及。

  难得的是,在工业化车轮轰隆前行的今天,汉江上游水质始终未曾低于Ⅱ类,至今保有一江清水,有人称其是中国目前唯一没被污染的大江。也正是因为不易的处子之清,加之处于版图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汉江成为一项恢弘工程——南水北调的中线水源地。

  如今看来,南水北调彻底颠覆了汉江的格局。当下将要围绕汉江的,是两次抽出两次补进的调水工程和更为密集的梯级开发。

  作为一条河流,汉江的自然属性正面临着即将消磨殆尽的局面。从陕西西南部出发,至汉口汇入长江,汉江一路踉跄前行,磕磕绊绊,一堵堵水坝,将她的脉络生生截断,割据为一个个人工湖。初步统计汉江流经县市的水利工程可以发现,在包括各支流在内的整个汉江流域,建起的水坝数量已近千座。

  “无偿献血者”

  按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推进进度及“引汉济渭”工程规划,至2030年,汉江丹江口以上流域将向外“输血”150亿立方米左右,抽走汉江上游水资源总量近40%。

  南水北调,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关于水的百年梦想。这一工程从提出设想到正式开工,历经50年,再到全面完工,又是一个50年。

  帷幕的拉开,始于一个“借”字。

  1952年10月,毛泽东在听取原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的工作汇报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借水”的背后,是中国水资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实图景。

  从总量看,中国水资源相当可观,为2.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然而人均拥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相当于日本的1/2,加拿大的1/44,在世界排名第143位,被联合国划入世界13个贫水国之列。

  水资源空间分布严重失衡是中国水治的另一困惑。统计表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4%,而北方仅占9.9%。

  河流处于超负荷状态,这是北方地区的普遍困扰。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在1972年至1998年的27年间,有21年断流,累计1050天。最严重的是1997年,断流13次,断流河段最长达700多公里,当年近300天未有滴水入海。

  而在深度干渴的华北地区,超采地下水也成为无奈之举。原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曾在一次会议道出了自己的忧虑:“华北地区如果按照现在的开采方法,再过15年左右,地下水就会全部枯竭。”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京津冀鲁豫地区出现了大面积地下漏斗和地面沉降区,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曾有统计结果显示,华北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700亿元。

  2002年,调汉江之水解华北之渴成为国家意志。当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宣布以50年为期,投资4860亿元,分东、中、西三线实施南水北调。

  2002年获批规划的三条线路,东线面临着沿线水质污染困局,治污难度艰巨,所调之水短期内只能用于工农业;西线虽应在今年进入开工倒计时,但因诸多原因引发四川等省反对声众,上马与否仍未最终确定;唯有从汉江引来一江清水的中线工程,为京津冀豫各地翘首以待,关注面极广。

  湖北十堰丹江口以上是为汉江上游。1958年始建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于汉江、丹江交汇处筑坝,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即始于此。

  在丹江口市人眼里,丹江口水库是“小太平洋”,装的是“贡水”,北京是首都,而丹江口是水都。“首都水都心连心,一库清水送北京”,类似的标语在丹江口库区随处可见。

  十月的丹江口库区,已平稳渡过汉江夏汛。站在丹江大坝顶端,远望山色青黛,俯瞰水面清翠平静。五年前开始实施的加高工程,已将大坝增至176.6米高。按照2002版规划,今年将有95亿立方米饮用水一路跋涉1000余公里向北,止京津冀豫共计121县市之渴。

  目前,通水时间已被推延至2014年的汉江汛期过后。大坝景区一胡姓导游称,推迟调水时间主要是因为库区移民未完成。

  规划显示,中线二期工程完工后,每年将有120—140亿立方米江水流向华北。据十堰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介绍,历年水文资料测算出的丹江口水库水资源总量为388亿立方米;蓄水至170米高程之后,丹江口水库正常蓄水库容为290.5亿立方米。按此测算,即使中线首期工程调水90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以上将有四分之一的水量被调走。

  陕鄂二省,共饮一河汉江水。处于上游的陕西省,近日也对外放出消息,其筹划已久的一项工程——引汉济渭,已于去年通过水利部审查,国家发改委委托的专家组也已评估通过,将于年底开工。

  所谓引汉济渭,即在陕西汉中市洋县境内引汉江水,过秦岭,进关中地区,融入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以解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四大重点城市,兴平、华阴等13个中小城市的工业、生活用水的大量缺口。

  汉江,孕育了陕南。汉江边上的陕西人,去陕北走过亲戚之后,笑话“北边的一捧水洗脸、洗完脸之后饮羊;淘米水澄清了洗锅,洗完锅再拿去饮羊。”

  陕西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显示,陕南地区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70.7%,为314.58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是全国的1.8倍,是陕西省的2.43倍,关中地区的9.9倍。而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地区,水危机与华北平原几无二致,两地唯一依赖的渭河不仅近年屡屡断流,而且污染严重,西安等城市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

  “引汉济渭”取水点位于汉中市洋县境内黄金峡镇,地处山区,交通极为不便。《新周报·周末版》记者在黄金峡镇看到,配合“引汉济渭”工程兴建的黄金峡水库,移民工作已接近尾声。

  自陕西酝酿引汉济渭工程以来,汉江中下游的湖北省便不断提出异议。湖北方面认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本已致汉江下泄水量减少,陕西省又调走部分汉江水,无疑将使下游“雪上加霜”。

  2009年11月3日,陕西省副省长洪峰曾带领该省水利厅和“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相关领导,赴武汉与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水利厅方面进行首次沟通,寻求后者对引汉济渭工程的支持。

  知情人士透露,座谈会上,湖北方面提出,实施中线调水后汉江水资源开发比例较高,调水要充分论证清楚对下游的影响,同时也表示了理解和支持陕西在关中严重缺水且无其它途径的情况下从汉江上游适当调水。

  与湖北方面及管辖汉江流域的长江水利委员会“座谈”后,陕西省将“引汉济渭”工程目标改为:投资150亿左右,2020年调水5亿立方米、2025年增至10亿立方米,2030年调水量达到最终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而此前陕西省的打算是,2012年便实施调水5亿立方米,2015年达到最终调水量15亿立方米。

  两大调水工程取水汉江。按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推进进度及“引汉济渭”工程规划,至2030年,汉江丹江口以上流域将向外“输血”150亿立方米左右,抽走汉江上游水资源总量近40%。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新周报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南水北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