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记者在杭州市交通信息中心通过GPS看到,下午4点开始,屏幕显示杭州城区几乎所有出租车都是载有客人显示为绿色,而且即使高架上的很多车也因为堵车显示速度为零,而所有红色标记的空车几乎都在城郊。
杭州交通卫星定位应用中心工作人员:现在我们屏幕上出现的红色代表是空车状态,是没有客人的,绿色代表现在是满车状态,说明车上有客人,正在营运。因为现在时交接班时间,大部分车辆都在集中交接班。满载的一般都集中在市区路段较堵的地方,空车基本上都集中在较偏远交接班的地方。
杨国宪也告诉记者,这确实是杭州打车难的一个特殊现象。近两年为缓解打车难,他们规定下午五点到七点不允许交班,而杭州出租车司机习惯白班晚班两班制,大多数司机习惯选择在下午4点到5点这段时间交班。同时由于杭州近60%出租车司机都是外地人,他们也多选择房租便宜的城郊居住,所以在这段时间杭州市区会出现空车扎堆开往城郊交班的现象,这也就造成了城区出租车锐减的情况,同时这种扎堆交班也加剧了交通的拥堵,让打车难晚高峰整整向前提前了一个小时。
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 杨国宪
杨国宪:我们现在也在努力,倡导一班制,现在逐步在推,也提倡在交接班时间实行单向载客。但是毕竟这个时间城区内的出租车都往外边去了。
而在成都,出租车近80%实行24小时一班制,交班时间并没有出现扎堆现象。但成都除上下班高峰时段打车难外也存在“打车难”的特殊时段。
由于成都近90%出租车都采用CNG天然气最为燃料,每罐气平均能跑130公里左右,换言之,也就是每辆出租车24小时内至少需要加四次气。因此,一旦出租车加气出现较长等待时间,城区打车难题就会瞬间加剧。
出租车司机:11点28 上的客人,11点38下的,算10分钟到加气站,就算12点,现在时间的2点钟,2个 小时,2个小时现在我还没有加到气。
司机们告诉记者,每年冬季,排队加气就成了他们最头疼的事。冬季每天至少4小时的排队时间不但让他们无利可图,还会让很多急需打车的群众打不到车。
出租车司机:出租车一罐气130公里左右,营运时间应该在4-5个小时之间,一天不多说要4个小时,加气时间起码要5个小时。
加气站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气温低气压不够,出租车都会存在加气难。近日全国大幅降温,也正是这次气温骤降才让记者提前目睹了成都以往每年冬季出租车才会出现的加气难。
成都川宏加气站站长:每年冬天都这样,只是今年突出一点,起码提前半个月。
记者亲历的加气难,成都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副处长李讴也给出了同样的解释。
成都出租车管理处 副处长 李讴
李讴:气温的骤降,引发了这种供其需求的增加,造成了我们供气量存在一定的缺口,所以这两天加气情况很紧张。从我们统计的情况来看,全年统计下来的话,加气紧张一般出现在冬季气温比较冷的时候。全年平均的加气等候时间大概在20分钟左右。
他还给记者展示了一张月平均加气时间表,表格显示夏季加气时间都在10分钟左右,而冬季平均加气时间则均接近一个小时。如此计算,冬季的每一天,成都每辆出租车按每天加气4次算就至少需要等待4个小时,而这四个小时该车就只能处于排队“停运”状态。
李讴:出租车的运能就造成了无谓的空耗,对打的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驾驶员的收入也会影响,毕竟两个小时停在那边。
就在记者采访加气难的第二天,成都市能源办宣布立即启动“2010年冬季公交车和出租车专用加气站和专用加气时段”,以应对因连日降温,公交车、出租车加气排长队的问题。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因素,但记者走访的三座城市都遭遇到打车难题。显然,导致打车难现象还有一些共同的原因。为什么在路边打一辆出租车,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却会困扰着这些城市的市民和游客?一起来听听司机和管理部门的分析。
被问及打车难的原因是什么时?各地出租车司机都给出了一样的答案:堵车。在他们口中,私家车大量增加造成交通拥堵是打车难存在的罪魁祸首。
出租车司机:白天打不到车,不是说出租车没有,是堵车造成的。
出租车司机:堵车,主要就是堵车。
城市交通拥堵与私家车数量剧增到底有何关系,我们来看一下这三个城市的数据:杭州私家车上牌数每天大概在300-400辆之间;成都市目前有近240万私家车保有量,每天新车上牌量更是高达900多辆;2010年,兰州私家车上牌数在以月平均15%的速度增长,2月以来,每月新增上牌数量也已超过4000台。
杭州、成都相关管理部门告诉记者,道路拥堵确实是打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堵车,出租车的换乘率就会大大降低,以杭州为例,本来一辆车20分钟可以拉两趟客,一堵车就可能只能拉一趟,就算以一趟客只有一个人计算,一旦堵车,全杭州8066辆出租20分钟就会少拉8066个乘客,堵车对打车难的影响可见一斑。
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 杨国宪
杨国宪:出租车的周转力下降,实载率提高那么多,但是出租车能跑的能周转的次数并没有增加。
与私家车高速放量不同的是,目前这三个城市的出租车拥有量都是偏少的,这也是打车难的另一原因。据介绍,2006年国家对文明城市评比时规定风景旅游城市标准万人应拥有出租车50辆,目前杭州出租车总量8066辆,常驻人口240万,每万人拥有33台,每年到杭州旅游的大体是5000万人次,这其中很大部分要打的。如果算上这个数字,杭州每万人拥有出租车辆远远到不了33辆,相关部门估算大概在13辆左右,不足国家对旅游城市标准的26%。
都市现有出租车13979辆,中心城区10635辆,中心城区人口510.16万人,中心城区出租车万人拥有量为20.8辆,不足国家标准的42%。
兰州出租车只有6738辆,对于兰州市320多万人口来说,出租车每万人拥有量仅为21.05辆,仅为国家对旅游城市标准的42.1%。但尽管如此,兰州还对出租车实行单双号进城管理。
除此以外,出租车实载率也反映了出租车数量不够的现状。按正常规定,出租车实载率超过70% 就要增加投放量了,目前杭州平均实载率已经超过69%,商圈景区更是高达80%,而成都实载率也已接近70%。两地目前都在考虑适度增加出租车,但增加车辆能否解决打车难题呢?从现实来看,想通过增加出租车数量解决打车难题并不可靠。在私家车上牌量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靠增加出租车数量来缓解打车难只会让原来拥堵的交通变得更糟糕。
从事出租车管理多年的杨国宪告诉记者,增加出租车虽然有利于缓解打车难压力,但是新增车辆却势必会加大道路运行压力,交通将变得更加拥堵,长远来看,也许并不利于行业发展,这也是他们犹豫的关键。
杨国宪:需求特别高,这样就会造成中外游客和杭州市民有情绪,互相都有情绪。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大量的增加不现实,道路条件不允许。
从几个城市的调查看,打车难难在一方面私家车数量剧增,导致道路拥堵,出租车实际运营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出行量增加,对出租车的需求量又在增长。可单靠数量增加不仅无法缓解供需矛盾,反而会造成新的道路压力,打车难题实际上变成了出行难。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出租车目前在国内的定位十分尴尬:既非公共交通又非完全市场化营运。
打车难,就是国内出租车定位尴尬带来的难题。在国内,出租车兴起之初时以“社会力量办公交”的方式担负起了公共交通职能,也正因如此,在群众出行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出租车运价不能完全由市场引导,目前,出行需求增大等因素确实让各地出租车有点不堪重负了,据介绍,目前在杭州、成都打车人群中,有近60%都是本地上班一族,如此看来,打车难更多折射出的是城市公共交通供应的缺乏。因此,大力发展大容量公共交通,健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成为了缓解打车难的“救命稻草”。
杨国宪:大容量的公共交通,供应还是不足,轨道交通现在还在建设当中。
成都市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聂斌
聂斌:我想,无外乎三个原因,第一个总量不够;第二个原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出租车服务定位的问题;另外一个公交的服务优势不明显,大家不得已群众只能选择出租车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在美国、日本乘坐过出租车的人回国都表示,国外打车太贵了。在东京街头出租车很多,打车十分容易在美国、日本乘坐过出租车的人回国都表示“国外打车太贵了”。在东京街头,出租车很多,打车十分容易,但却鲜有人问津,因为东京的地铁、电车、公交车十分发达,网络几乎覆盖了整个城市,价格也比较便宜,所以它们才是市民出行的首选。而在美国,出租车更像是定制服务,除在纽约,芝加哥,拉斯维加斯等城市不用预约外,其他城市都需要预约,很多城市需要提前一小时甚至一天预约。但相关专家也坦言,国外通行的完全市场化运作目前国内还没有推行的条件。
聂斌:我们整个的出行结构的调整还不完全,我们的公交服务的优势还不突出,大家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确实是比较有限的。我们正在加快发展,我们要努力向这个方向走,但是有一个过程,现在这个阶段也往往是最痛苦的,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么大的需求。
专家们也表示,随着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健全,管理部门应该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市民选择合理的出行方式。随着公共交通建设力度的加大,目前国内的出租车行业服务定位上这种倾向应该加强,要在大力发展大容量公共交通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将出租车行业向商务、旅游等专业服务市场导向。并结合大容量,低价格的公共交通工具建立其综合立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以真正满足不同人群出行的需要。
聂斌:出租车做为一个交通工具,你跟常规公交,你跟地铁,到底应该定一个怎么合理的价格梯度,通过价格来合理调节需求。我认为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需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制定价格梯度合理解决这种需求。
半小时观察:出租车为何扮演公交车的角色?
和诸多城市管理难题比,打车难似乎并不起眼。但它却折射出一个深层次矛盾。出租车行业遭遇尴尬,说到根本,还在于公共交通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出租车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公交替补队员的角色,这就导致出租车行业,既非公共物品又不能完全采用市场化营运。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管理发展困境,反映到市场上,就演变成了打车难这道难题。现实生活中,这种尴尬的替补还有不少,比如以前在教育、医疗等领域,都存在公共资源不足,又无法放开市场手段的模糊地带。对城市管理者来说,分清公共资源和市场资源的职责,把发展和监管都做到位,才是避免尴尬的最终办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