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亚运村折射社会经济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5日15:28  南都周刊
北京亚运村折射社会经济历程
当年的北京亚运村远眺图。摄影_萧泽瀛

北京亚运村折射社会经济历程
2008年8月12日,北京亚运村里的亚运会吉祥物“盼盼”雕塑。

  北京亚运村 村里村外

  小社区,大社会。20年间,透过北京亚运村这一扇窗,你能窥视中国社会经济的诸多历程:经济转型、城市扩张、地产泡沫、交通拥堵、拆迁改造....。.

  南都周刊记者_王宏宇

  “这里本来应该是全北京最贵的房子。”站在北京亚运村汇园公寓的一套两室一厅里,陈欣茫然四顾,有点不知从何说起。

  同现在流行的户型比较,这套已经20岁的房子,格局一点都不老。客厅很大,窗户也很大,通往阳台的,是落地的玻璃门。唯一显示出上世纪90年代初风格的,是从地到天贴满白瓷砖的厨房和厕所,像两个大型的浴缸。“那时候的装修,审美就这样,土。”

  43岁的陈欣是最先富起来的那批北京人。一个典型的标签,就是她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后,以每平方米4000元的价格,在亚运村里买了这套110平方米的两居室。经过这么多年,结婚,离婚,开公司,破产,炒股,套牢,炒房,套牢后,这套房子已是她唯一的资产。

  北京亚运会后,亚运会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变成了北辰集团,为了还贷款,开始搞房地产,搞酒店,卖运动员公寓。所谓“村里”,指的就是这组建筑,包括酒店、会议中心、写字楼和为数不多的住宅。当时北京唯一的商品房在方庄,每平方米高的近2000元,低的也有700、800元,号称天价房,只有名流和大款才消费得起,老百姓管那儿叫富人区,羡慕得不行。

  陈欣当时正好刚结婚,拿着钱想买房子,经朋友介绍来到亚运村。当时北京还没有修四环,这里四周方圆几里地都是庄稼地,旁边也没有什么商业配套。虽然妈妈觉得离城里太远了,陈欣却特别喜欢这里的环境,考虑了两个晚上,就掏了全款,拎包住了进来。

  陈欣住进来没多久,汇园公寓找了代理商,开始在报纸上打广告,“汇园公寓欢迎您”,打出“亚运生活区”概念,条件比较好的楼被拿出来包装成国际公寓外销,每平方米1400美元,再过几天,涨到了2200美元,再后来还卖过2400美元(注:当时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1比4点多)。不外销的房子也水涨船高,价格一路飙升过了10000元,不托人还买不到。

  “当时人民币官方汇率是1比4点多,就算按这个汇率,每平方米也要五六千元,我妈说她和我爸攒了一辈子也不够买个厕所。当时我都傻了,原来北京的有钱人这么多呀!”陈欣说。

  陈欣住的这栋楼转眼就被争抢一空,住得满满当当。她记得当时有一家人,一口气买了一个单元的四层,“一层自己住,一层给父母,一层给岳父岳母,还一层给亲戚朋友来了住”。她这样的两居室,一个月租金也升至10000多元,求租的人都能挤破门,“比现在的CBD牛多了”。冯仑《野蛮生长》里说,当时搞万通找贷款,骑自行车转一圈,就弄到了几百万,说的就是亚运村。

  当时政策规定,只有办公地址在涉外公寓,才能注册外资公司驻京办事处,而全北京当时的外销公寓,不过只有两三处。“外销”这一招,可谓点石成金,外企纷纷搬进了J座、K座,小区里蓝眼睛、大鼻子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商铺也渐渐多了起来,再后来外汇管理局和北京交易所进驻后,亚运村就成了全国大款的聚集地,亚运村五洲大酒店的“亚洲一号”迪厅夜夜爆满,名流云集,就好比现在的三里屯,汇园公寓也成了全国最值钱的公寓。陈欣说,当时曾经有人出价一平方米15000元买她的房子,她都没卖。

  不过,这个记录没有保持多久。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海南的房价开始疯涨,转眼间就超过了亚运村,接着调控,地产泡沫破灭,带累了亚运村里大大小小的公司倒闭了一堆,亚运村的房价也一落千丈,最低时只有5000多元一平方米。再后来,随着北京市取消内外销区别和亚运村交通,北京又有了奥运村、CBD等新热点,即便是奥运和这次房地产热潮,陈欣也再没见识过那样的辉煌。

  北辰集团后来也上市了,曾经试图在现在鸟巢的位置盖一个“双塔”,让这片土地升值,重现以往的辉煌,但后来因为“9·11”作罢,改为内部调整,比如重点针对知名的商业物业招商,翻盖酒店和写字楼等,但到目前为止,陈欣觉得效果都不太明显。“买家嫌我们这物业费高,楼里租房办公的多,外面成天堵车,居住环境不好。不愿意出好价钱。”现在她这套房子,门口中介的挂牌价是24000元/平方米,现如今在北四环这样的地段,价格只能算是中等偏下。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陈欣说,“以前村里房子卖10000元/平方米,出了这个门就是村外,只能卖5000元/平方米。现在不同了,亚运村外面附近的小区,房子比我们新,配套比我们好,还不堵车。你跟人家说,鸟巢离我家只有500米,那又怎么样?大家买房子都是用来住的。亚运不亚运的,就那么回事儿。”

  金燕的家,就是陈欣说的“村外”。从出生那天开始,她就住在离陈欣家3公里外的祁家豁子社区,现在鸟巢南边正对面。这里属亚运村街道管辖,是1950年代修给苏联专家住的,因为砖是黄色的,周围的人也叫它“黄楼大院”。后来苏联专家走了,这里住的大多是中科院的员工,比如金燕的父母。

  北京亚运的时候,金燕正在上中学。当时的她和邻居家的小姐妹成天走好几里,穿过一片片的庄稼地,去亚运村逛,觉得那里是北京最时髦的地方,相比之下几里外的祁家豁子“门口的商店还叫合作社”。

  亚运开完,祁家豁子周围也开始拆了,到处都变成了工地,一开始是附近的本地人越来越少,民工越来越多,再后来,都拆完了也盖完了,民工也不见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她小时候念书的祁家豁子小学,最初的学生是大院的子弟学校,后来变成民工子弟学校,再后来招不上来学生,改成了私立小学,现在的名字是京城小学。

  亚运留给她的印象,都是正面的。金燕说亚运村街道的小区,当时在全北京是头一批通天然气的。同学从方庄过来找她玩,看她洗澡不关热水,都傻了,“你们家洗澡不用关热水的呀?”金燕就特骄傲地回答:“我们这是天然气的,打开就热,不用像煤气罐那样烧好存着。”

  家门口平时上学坐的公交车也变了样。原来只有一个14路,早上上学坐车的人越来越多,满车都是学生,挤死了。后来又多了一个55路,车上一下子空空荡荡,金燕他们就说,“终于把那些外地人都轰走了”,到处都是空座位,真开心!

  那时候的金燕和小伙伴们最喜欢坐挂着“青年文明号”的公交车,售票员留着大波浪的发型,用英文和中文报站名,还介绍沿途的风景,别提多国际化了。

  除此之外,家门口还修了个熊猫环岛,里面摆着个亚运会的吉祥物熊猫盼盼,她觉得很开心,“以前同学问我住哪,我说祁家豁子,人家老听成‘新加坡’,我说是熊猫环岛,熊猫盼盼那个熊猫环岛,就没人再搞错了。”

  其他的变化也很多。社区旁边开了大润发、家乐福超市,还盖了民族园、百鸟园,百鸟园后来经营不善拆了,布谷鸟、啄木鸟住在小区里不走,民族园倒是还在,门票很贵,小区里的人多数都没有去过,只有羡慕地看着外地的旅行团来来往往。

  后来,爷爷奶奶就去世了,再过几年,爸爸妈妈也离开了。幸好亚运之前,父母在单位花了1万多元,买断了房子的小产权,算是给她留了份家业。

  现在,熊猫环岛拆了,“熊猫盼盼”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旁边的熊猫环岛市场也被拆了,奥运时改建成了电动汽车的充电站,现在电动汽车不见了,那个充电站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原来市场里卖菜的开始被赶到黄楼大院附近的商场地下摆摊,再后来又被赶到了更远的健翔桥,再后来,就不知道去哪儿买菜了。

  黄楼大院的房子倒是越来越值钱。1998年金燕结婚时是每平方米5000元,奥运时是两万多,现在已经翻着跟头超过了3万,远超“村里”的价格。想拆迁这里的人很多。2001年来了一拨,“开着残摩来的”,大家觉得不靠谱,没谈妥,走了;奥运又来了一拨,邻居们发现是盖“楼歪歪”那个,给轰走了;现在这拨是国庆后新来的,摆了沙盘,门口贴了告示,说下月必须要出个结果,否则如何如何。

  居民们大多数都不同意。小区里住的都是退休的老人,大家都说,这是专家楼,质量好,住着也舒服。这房子层高3米3,新盖出来的楼再好,也不可能比这个敞亮。何况拆迁的条件也不怎么厚道,1:1.2置换,原来的10栋4层板楼,变成14栋十几层的塔楼,公摊面积变大了,使用面积还不如原来的。

  金燕倒没有这么多顾虑。这些不是她在乎的。现在她对二哥也没有当初那么生气了。如果要拆迁,大家将来天各一方,是不是兄妹俩再也没有和好的机会了呢?

  (文中涉及陈欣、金燕为化名)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亚运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