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位专家解读五中全会精要:中国发展绝非偶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0日10:12  人民论坛杂志
十位专家解读五中全会精要:中国发展绝非偶然
人民论坛杂志2010021期封面

  五中全会,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关乎中国未来,同时牵引着世界目光;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决议,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拉开了中国下一个30年的改革大幕,实现发展模式的全方位转型。

  五中全会主题重大,内容丰富,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全会有一系列新提法、新观点、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新部署,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学习要讲究方法。既要全面把握,也要突出重点。如何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精准把握要点和精髓,深入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五中全会精神,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工作至关重要。

  本期特别策划我们邀请胡鞍钢、刘国光等十位国内各领域知名专家对五中全会的要点和精髓进行了深度解析,给人以深刻启发。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五中全会要点整理

  一个“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一条“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两个“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三大“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四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个方面的“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大“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六大“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

  五中全会亮点评论:中国的发展绝非偶然

  胡鞍钢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勾画了中国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充分反映了国家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最大利益,精心构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五大建设”的总体布局,前瞻性地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方向和重要途径。

  可以认为,过去三十年中国能够成为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最明显、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国家,这绝非是偶然的,更不是什么“幸运”,它的公开秘密所在就是充分利用了决策正确、执行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政治优势。

  其中最好的案例之一就是中国没有废掉五年计划作为发展的手段,而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改革、不断完善这一“看得见”手段,更加积极地利用市场经济机制和开放经济竞争的“看不见”手段。五年规划的制定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已成为中国特色的公共决策民主化、制度化的成功案例。

  对“十一五”时期的基本评价: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中全会一方面对“十一五”时期做出了总体评价,另一方面也首次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给出了清晰的界定,由“十一五”纲要所界定的“四位一体”,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为“十二五”的“五位一体”的新格局,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此外还包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的政治条件即党的建设。这反映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有了国家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

  从“一五”到“五五”计划就是“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从“六五”计划之后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从经济现代化扩展为经济和社会现代化。从“十一五”规划之后,首次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五位一体”的现代化,这反映了我们对什么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这就为二十一世纪上半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基础性和全面性框架,这如同建设世界巨型建筑群的地基和构架。

  对“十二五”时期的特点和性质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未来十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十年,因此未来五年时间至关重要,十分紧迫,它将起着决定性作用。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10年重要目标之一,但同时也进入到所谓“改革疲劳期”,在进行各方面利益格局调整的同时,也形成了改革的胶着状态,因而成为“攻坚时期”,这就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

  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从极低收入、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指人均GDP在1000-10000美元),同时也会遇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各类要素价格迅速上升,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难以为继,依靠大量出口国际市场维持高增长的模式受到极大限制,各个利益集团进一步分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凝聚力在下降,环境污染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迫使我们必须主动转型。

  对今后五年国内外形势的基本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这非常符合“挑战—应战”模式。尽管是什么挑战并没有说明,哪些是可以预见,哪些是难以预见,中国都会主动应战,积极应战,在应战中捕捉新的机遇。为此就需要强化两个意识:机遇意识与忧患意识。实际上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明确指出,“纵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来看,由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对外开放,全面参与世界竞争,使我们充分利用了世界资源,大大开拓了世界市场,在面临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时果断决策、及时应对,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地缩小了我们与世界强国的差距。展望未来十年,对中国而言,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机遇仍大于挑战,即使我们还会遇到不可预见的、不可控制的比国际金融危机更加险恶的巨大挑战,我们仍有将挑战转化为新的巨大的机遇的可能。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这既是党中央的政治共识,突出反映在党的十四大报告的标题上,即“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也是全社会共识,“加快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的主题仍然是发展,但是我们对发展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从20年前的“发展是硬道理”转变为“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反映了党中央的新的政治共识,也表达了全社会新的社会共识,这是中国的自我超越、自我前进。

  “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二五”规划的五项基本方针:“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对中国发展与转型的新认识,是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转型的新行动。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规定为“九五”计划的一项基本任务;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又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结构“升级”规定为“十五”计划的主线之一;2005年中共十六届“十一五”规划,明确将“必须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作为六条指导方针之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更广泛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次全会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发展必然引起转型,转型也是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正是转型最快的时期;而转型成功的时期也正是发展成功的时期。中国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发展带动了转型,转型促进了发展。转型是发展的结果,也是发展的手段,还是发展的途径。

  上述方针指明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方向、主要目标、重要内容,成为指导和设计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各篇章的基本依据,从而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对全球转型具有积极的国际意义和重大的推动力。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率先推出四万亿元扩大内需的“中国新政”,率先经济复苏、贸易复苏,率先调整贸易结构,降低贸易顺差,对全球经济贸易不平衡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十二五”时期,中国能够按照上述方向加速转型,不仅大大地缓解国内经济的不平衡性,而且还大大地缓解国际经济的不平衡性。最重要的是,中国将在全球和亚洲转型中“先行一步”,争取更加主动的机会、占据更加有力的地位,从而明显地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知识链接

  我国的三代发展战略

  第一代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经济发展战略(1950年—1977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提出“超英赶美”的战略设想,6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设想,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包括军事工业,采取了资本密集技术路线,实行高度保护的进口替代方针,社会发展指标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地区差异扩大趋势。

  第二代是经济转轨期的经济发展战略(1978—2001年)。1978年后,中国经济起飞,开始了空前的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邓小平同志先后提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两步走设想”和“三步走设想”,逐步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市场竞争,创造了中国的经济繁荣和持续的高增长。这一战略始终是以追求经济高增长为最重要、最优先的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不平衡发展”为战略思路,以“先富论”为手段,出现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以及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程度不断上升等情况。

  第三代以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新发展战略(2002年以后)。进入21世纪,随着新领导人的执政,中国提出了第三代发展战略,即科学发展观。它已经不同于“第一代发展战略”,也超越了“第二代发展战略”,充分吸收了前人的成功之处,调整了前人的不合理之处,突破了前人的历史局限性。

  如何理解“三个时期”的论述

  刘应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推动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态环境良好、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对外更加开放的国家。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走过了10年的路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2001—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其中“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年均增长11.4%,今年前三季度增长10.6%,预计“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可以达到11%以上。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2009年,经济增长仍然达到9.1%。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实属不易。今年我国经济总量有望超过日本而居世界第二位,对外贸易中出口额去年已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一,国家外汇储备达到2.65万亿美元,主要工业品,如钢铁、煤炭、水泥等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去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现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10年时间,“十二五”时期的5年是一个关键时期,决定着能否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改革开放有了新的重要进展。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对外投资步伐加快,开放型经济达到了一个新水平。2001—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8.6%,其中出口增长19.1%,进口增长18.1%。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7.9%,其中出口增长34%,进口增长42.4%。我国现在已经是对外开放度很高的国家,平均进口关税税率已经下降到9.8%。随着与东盟等地区和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实行零关税的货物品种会越来越多,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市场。2009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更大的空间。

  我国改革开放还处在攻坚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性矛盾,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新的体制机制。对外开放面临着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大量生产低端廉价商品出口的外贸发展方式已经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改革攻坚步伐,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向进口和出口、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冲击,从根本上说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内需动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式增长,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付出的代价大,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今后五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国际大环境总体上对我国有利,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世界经济增长带来前所未有的严重影响,但并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从一个长期的国际战略眼光来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G8峰会到G20峰会就是一个重要标志。世界经济格局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既给我国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与和平崛起的历史阶段,具备了许多支持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大幅增加,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还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能够在“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保持快速发展。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把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者为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综合司司长)

  发展方式转型涉及哪些重大问题

  迟福林

  “十一五”提出了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的推进发展方式转型的目标。但是现在来看,大部分目标的实现程度都非常有限,“十一五”提出的目标可以说一部分要落空。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这种部分落空所造成的影响,从表面上看还是有限的。可是,“十二五”如果再继续这种态势,发展方式转型滞后带来的严重影响就不可能是有限的了。“十二五”很多问题已经不能绕过去了,如果还像“十一五”这样提出好的基本目标,但在实践中不能落实,就会对我国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

  发展方式转型和改革到底涉及哪些重大问题,我想至少需要讨论四个问题:

  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与改革。乐观地看,未来五年左右,我国消费率提高10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提高15个百分点,应当说是有可能的。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体制改革进程。比如说,第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第二,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第三,财政和金融转型;第四,投资体制改革,尤其是投资结构要由生产性投资向消费性投资转变。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与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改革的突破。

  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有人说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我的看法相反。未来5—10年,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体制与政策到位,城市化率从现在的45.68%提高到55~60%左右,可能性很大。从改革的角度来看,关键也是取决于体制创新和制度安排。尤其是以下两个方面的改革:第一,打破城乡二元制度结构,能不能在未来五年左右有实质性突破;第二,行政体制改革能不能按照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有一个大的突破。现在无论是城市群、大城市发展还是省直管县,都涉及到行政体制如何适应城市化发展趋势而做出某些重大调整。

  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改革。我国从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到公共产品短缺时代,这个变化是形成后十年、二十年我国消费主导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

  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改革。低碳经济是一个新的发展模式。碳排放正逐步成为国际上的“硬约束”。对我国来说,这不仅是指标承诺上的“硬约束”,更重要的是低碳经济发展体制上的“硬约束”。比如说需要在“十二五”中尽快推进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环境产权制度改革、碳交易体制机制改革等。(作者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

  ——专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最大亮点

  人民论坛记者:您认为五中全会公报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王一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我认为这是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灵魂,也是全会公报最大的亮点。

  人民论坛记者:《建议》中提到,“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如何理解以上表述?

  王一鸣: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1979—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大大超过同一时期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可以说,过去30年我国最显著的成就就是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国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由人口大国变为经济大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使我国经济遭受巨大的外部冲击,而且使原有发展方式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出来,这不仅表现在内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也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发展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代价会越来越大,空间会越来越小,路子会越走越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化解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后再上新台阶创造条件,还要为我国今后协调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路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比以往更加复杂艰巨,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人民论坛记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有舆论认为,“摸着石头过河”已经过时了,这种深刻变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对此,您有何看法?

  王一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改革不同于苏东国家采取的“休克疗法”,是一种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所谓“渐进改革”,就是改革从小范围开始试验,成功了再推广到其他地方。所谓“增量改革”,就是在保持“存量”利益格局的情况下,培育新的“增量”,以市场化的“增量”推动“存量”调整。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模式,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进行更多的探索和试验。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由过去渐进的、先易后难的、局部的增量改革转向战略性突破,改革还将从经济领域向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拓展,这不仅要求推进全面改革,也要求不同领域的改革相互促进、共同推进, 这就更加需要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人民论坛记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王一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需求结构上,就是内需和外需不平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表现在供给结构上,就是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为战略重点推进需求结构调整,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要以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发人力资源为重点推进要素结构调整,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以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

  人民论坛记者: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民强民富”的呼声很高,您如何看待民富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

  王一鸣:保障和改善民生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扩大内需重点应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和居民消费率,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此,必须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较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等,这些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人民论坛记者: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未来发展30年具有长远意义。请您谈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选择。

  王一鸣:第一,立足于国内需要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是我国需求调整的基本方向。

  首先,调整两个结构,一个是消费和投资的结构,一个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就是由外需驱动转向内需驱动,并不是简单地降低进出口的规模、减少出口。投资大国向消费大国转换,不是简单压缩投资,因为投资里面有40%的消费转换成劳务收入。最重要的是培育新的消费动力,在动态中调整这种比例关系,不能静态地去看待此问题。因此,我们要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其次,因为工业企业产能过剩,企业的储蓄率会相应的下降。再次,由于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支出加大,政府的储蓄率会下降。

  第二,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价值链增值的主体。产品增值环节主要在技术创新与服务环节,不在制造环节,而我国几乎都是在制造环节。其次,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附加值环节被跨国公司控制。我国企业大多是低附加值企业、初级加工业。所以,我国必须促进战略性信息化产业的加快发展,通过展开组织调研,提出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规划,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以增强企业的能力和开发人力资源为重点推进生产要素结构调整。

  生产要素结构的调整主要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要加大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促进企业研发水平的提高,加强企业研发与高等院校(所)的合作和发展。在原有的以劳动力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后,提高以劳动者素质提升产生的红利。这样,中国经济的发展才有新的希望。这是我国面临的新的路径选择。(采访:人民论坛记者艾芸)

  资料链接:

  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的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可见,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实现这一理念,需要进一步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和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