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上海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专题 > 正文
遥寄哀思 捐出善款 建言献策 自我反思
“11·15”火灾:海外华人也揪心
11月21日是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的第7天,上海约10万民众抵火灾现场向遇难者致哀。胶州路现场摆满了民众献上的菊花,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满目疮痍的大楼。自火灾发生起,这一切也在牵动着海外华人的心,各地华人对此表示震惊、悲恸、愤怒,百感交集。美国《侨报》、《世界日报》等华文媒体也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
本报记者_彭卡 特约通讯员_高一
见习记者_刘浩
这么多生命就这么没了
“烧掉的不仅是财产,还有生命。”澳洲福建籍华人吴建宏多次通过网络观看现场救援视频,越洋电视里连续播放着“11·15”火灾的画面:许许多多忧心忡忡的面孔、抢救伤者的救火队员、挂着氧气罩的伤者、侥幸逃命的楼顶民工。“我此刻也成了上海人。”他对记者说。
上海“11·15”火灾发生后,遍布网络的视频、图片、文字,让海外华人的心都凝聚到上海。
当大火发生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出后,吴建宏立刻打电话给上海市静安区的朋友,朋友一边庆幸自己住的地方没事,一边感叹上海高楼林立,而一般人都没什么消防意识。
“没有消防意识,让人感到揪心。高楼出事,死伤肯定严重。”持续上升的遇难人数验证了一切,“失去的都是生命啊!”虽然吴先生不是上海人,但他的心与所有人一起紧紧相连。“身边的朋友都在议论突如其来的大火,并时刻关注人员安置和事故调查结果。”
11月21日是民间习俗“头七”,吴先生委托上海的朋友到火灾现场献上了一束菊花,并向当地慈善机构捐助了1000元人民币。“海外华人唯一能做的只有寄托哀思、默默祝福,希望一切安好。”
旅居加拿大的上海籍侨胞马君强获悉上海发生火灾后,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1万加元。
与吴先生一样,众多华人纷纷委托上海的朋友献上寄托哀思的菊花。虽然身处海外,但他们的心和我们在一起。
国内外防火措施差距巨大
原在上海工作的张立英已定居美国芝加哥,当她得知上海“11·15”火灾后的最大感受就是国内外的消防差距太大,国内消防意识的培养之路还很长。
“国外最普遍的一点,就是马路边到处都有消防栓,且消防栓旁边都有一条黄线,任何车辆不得在黄线处停车,这就是最基本的差距。”张女士对此很有感受,她的公公是美国当地一家公司的副总,她从中也了解到很多办公大楼是如何加强消防管理的。
据张女士介绍,她公公的办公室备有一些贴纸模样的东西,如果发生火灾,他要最后一个离开,并把这个防火贴贴在出口。当消防员进来搜救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办公室已经清空了,不必浪费时间去检查。这样一个微小的动作,就能看出消防管理的完善。
“美国所有的房子都有两个出口,哪怕是一室户,这种设计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我们以前住的房子是1917年造的,就有两个门。”张女士起初对这种房屋构造很好奇,而现在她意识到了两个门的安全逃生作用。
美国当地人的消防意识都是从小培养的,学校每学期都有消防演习,规定3-5分钟全校都要撤离,芝加哥的高楼办公室每年有两次消防演习。
“国内消防缺乏的不仅是意识,还有管理,相比国外,差距太大。”这是张女士对此事火灾事故的总结。
大火让海外华人
敲响安全警钟
上海“11·15”大火后留给人们思考的问题众多,海外华人在震惊的同时,也积极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加强自身安全管理,让自己的家更具安全感。
西班牙华商张毅表示,当地华人市场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这次上海大火让他们认识到加强消防管理的重要性。“很多商铺经营服装批发,这些都是易燃物品,而店铺中几乎无任何消防器材,如发生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
上海“11·15”火灾事故发生后,西班牙当地华商关注事故调查的同时,积极自我反省。他们纷纷表示,将尽快配备各类消防器材,加强防火管理。
对于曾经遭受过火灾伤害的罗马尼亚华商来说,他们对这种血的教训铭记在心。“5月27日的大火,造成市场损失上亿欧元。我们现在已经‘谈火色变’,看到上海发生的火灾很痛心。”华商王先生说,火灾后伤心的同时,还应从中找问题,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同时,上海的严重火灾事故也着实让一些经常出入高层建筑的华人惊出一身冷汗。
加拿大华人龚演就职的会计事务所就在一座高层办公楼中,虽然经常有火灾逃生演练,但他没有用心对待,而现在他对高层建筑存在的潜在危险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对火灾逃生方面加强关注。
记者对众多华人采访中了解到,上海“11·15”事故让他们认识到火灾的危害,虽然相关部门会在第一时间采取救援措施,但个人也应加强防灾意识,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损失。
我们何时拥有两个出口的房子
在对华人张立英的采访中得知美国房屋都有两个出口时,我异常惊讶,但细细想来,这也许就是美国当地防火设施先进的反映。
上海“11·15”大火发生的当晚,我到达现场,震惊、悲伤,整幢大楼犹如火炬一般,安置场所中的人们都在焦急地等待。
一位始终不愿进安置所的阿婆,默默地站在远处望着那幢仍在冒烟的大楼。从周围人那儿得知她的亲人还没有消息。为了不让阿婆太过激动,志愿者想把她扶回安置所,但她紧紧抓住门口的栏杆,泪水唰地就下来了。
这是一位年过花甲的阿婆对亲人的苦苦等待。在此刻,所有人都会动情,但更多的是痛恨大火的无情、质疑火灾的原因。
在我看来,上海发生的火灾不只是尼龙网的悲剧,还有大楼防火逃生设备的缺失、人员逃生意识薄弱、管理部门的疏忽,细细数来,原因无数。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们不想让这些伤痛过久地埋藏在心底,积极完善防灾对策,才能防患于未然。一些先进国家已有的防火经验,我们应该一个一个地借鉴,没有捷径可走。
建设有两个出口的房子,或许在我们所处的城市还不现实,但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做好防火准备了吗?我们不能只在失火大楼外摇头、叹气、哀悼,回家却依然故我,投机侥幸地过日子。
火灾中,美式逃生法你会吗?
上海“11·15”胶州路火灾发生之后,火场如何逃生成了热门话题。作为消防工作做得最出色的国家之一,美国的防火演练是非常到位的,几乎人人都接受过逃生培训,家家备有逃生物品。不妨学习一下美式逃生法吧。
文_周佳
美国国家防火委员会:
瞬间判断最佳路线
美国是消防演练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美国年均发生高层建筑火灾7000多起,平均每天近20起,但美国城市高层建筑一流的消防管理水平大大减少了火灾损失。在美国,几乎人人都接受过“逃生”培训。“9·11”事件中,大多数人都是运用自身掌握的消防知识逃离危险之地的。他们没有慌不择路、互相挤压,而是选择从安全出口和消防专用电梯安全离开。
据美国国家防火委员会测试,争分夺秒选择逃生路线尤为重要:
1、躲墙角不如躲卫生间。很多人看到楼梯拐角和墙角处没有浓烟就跑去躲藏,实际上拐角处的透明有害气体会让人在短时间内中毒。可选择没有易燃物的封闭空间躲避,如卫生间。
2、接床单吊下楼很危险。床单或绳子在打结后,强度会大大降低,一旦出现断裂或绳结脱开,逃生无望反而会送命。
3、别盲目跟着大家向亮处跑。逃生时,切不可存在以下心理:扎堆和从众心理;趋光性,首先应判断光是由火发出的还是室外的自然光;回避危险,类似于鸵鸟心态,在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如墙角、衣橱躲避,实际上这些地方往往最危险。
纽约消防局:
每家制订逃生计划
纽约消防局针对不同的楼群和人群制订不同的逃生计划。以公寓式建筑的防火安全为例,公寓式建筑中,许多家庭都毗邻而居,火灾风险是相互影响的,火、热、烟可能蔓延整个建筑,危及所有居民的安全。
一般来说,消防局会建议居民平时就要做好防火安全工作。比如要了解安全出口并保持安全出口的畅通和完好,了解逃生路线,每个公寓和公共区域都张贴防火安全计划。另外建议每户家庭都设计一份逃生计划,并动员所有家人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演练一次。
如果你所在的公寓起火,究竟是该原地不动还是撤离?
纽约消防局的官方网站上清楚地写明了起火后的逃生步骤:
1、立即疏散。疏散时尽量弯腰靠近地面。
2、使用最安全、最方便的安全出口。
3、出门时关闭所有的门。
4、通过户内楼梯疏散,沿途要敲门提醒同层其他居民。
5、千万不要使用电梯。
6、抵达安全地点后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家庭必备防火用具:
家用小型灭火器(40元): 一般家用的灭火器容量为2-3L,以干粉灭火器为主。使用时只要抽出喷嘴口的插销,用手按下把手即可。
防毒面具(80-90元):由面罩和滤毒罐组成,能防止有毒气体吸入体内,切记戴的时候一定要抽紧两边的绳子放置气体进入。
救生缓降器(700元):由挂钩、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等组成。火灾发生时,被困人员可以用专用的安装器具安装在建筑物的窗口或阳台等方便逃生的地方,需要逃生时,将专用器具捆绑在身上,然后从高处缓缓滑下。
报警器(100-180元):主要分为可燃气体报警器和烟火报警器,主要对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和烟火进行检测,放在家中主要检测燃气等可燃气体。一旦房间内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或者中毒的临界点,报警器就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手电筒(20元):强光手电筒可以穿透烟雾。
总金额:1100元左右
购买点:全市各消防器材专卖店(网购需验明真伪)。
家庭急救包:
医疗救护类器材:人工呼吸消毒面膜、创可贴、三角巾、医用纱布和脱脂棉、一次性速冷冰袋、圆头医用剪刀、医用胶布等。
紧急逃生类器材:8米轻便逃生绳、毛巾、口罩、防滑手套、钢丝钳、螺丝刀、应急反光带和应急联系卡。
剩余空间:可摆放矿泉水、饼干等必需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