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生诉求倒逼西部开发转型 粗放型开发亟需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6日10:24  半月谈

  编者按:西部大开发10年潮涌,广袤西部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与亮眼的经济增速、基础设施建设等相比,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仍显滞后。回望西部不少地区,尽管总体改善明显,但民生依旧多艰。

  半月谈记者近日在西部5省区的穿行采访,让我们看到加速发展和民生问题千头万绪并存的现状。打基础的阶段性重点选择,轰轰烈烈中难以避免的粗放式开发,以及一些发展理念上的偏差等等,都是导致民生欠账愈显突出的原因。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这种前行中的“短板”亟待补长。

  中央高层对新10年西部大开发的部署,突出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民生和社会发展将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主旋律和最大亮点。而一些先行地区的实践生动证明“民生是高回报的投资”,提速民生建设,不仅是对“民生安乐”这一根本目标的呼应,也是西部再出发寻找新杠杆,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西部开发  十年巨变

  广袤的西部,10年间成为一片开发热土。从经济增速到基础设施建设,从生态环境到民生建设,方方面面都享受到西部大开发的丰厚“红利”,为西部在新起点上再出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态改善惠及千村万户

  生态改善是西部大开发惠及民生的最突出成就之一。42岁的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二步坑村农民党彦对此感受深刻。

  10年前,党彦根本不敢将窗户打开,窗户稍有破损,一夜之间一根平放在桌子上的筷子就能被沙盖住。当时村里家家养羊,但由于草原有限,连年啃食造成草原产草量下降,他家的三四十只羊都没草吃了。随着7年前村里实施封山禁牧,政府又投入大量资金实行麦草方格治沙,高沙窝的生态环境极大改善。

  封山禁牧后,村民在一些沙化地种上抗旱植物柠条、苜蓿等,现在家家都有三四十亩苜蓿。“沙子少了,我们生活好过了,不放牧了,现在家里养了近两百只羊,反而不愁没草吃了。”党彦说。

  在第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生态建设始终是中央看重、百姓期盼、各地全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陕西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0年累计造林6877万亩,是历史上造林最多的时期。在国家400多亿元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内蒙古相继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等政策给西部生态、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显著的变化。过去首先让人联想到黄土高坡的陕西,天在变蓝,山在变绿,水在变清,全省主色调已由“黄”变“绿”。内蒙古生态整体恶化的趋势正在变缓,工程建设区域生态状况明显好转,森林覆盖率由10年前的14.8%提高到现在的20%。

  干旱是西部群众生产生活面对的共性难题,一些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却是降雨量的10倍以上。像包括同心、海原、原州等11个县区的宁夏中部干旱带,147万人口居住于此,占全区总人口的1/4,干旱发生率高达72.4%。十年九旱的“望天农业”,不仅影响到农民的温饱,还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将干旱带农民搬迁到有水区域则开始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宁夏红寺堡开发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近10多年来,先后有宁南山区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20万贫困农民搬迁到此,长期缺水受穷的农民走出了祖辈居住的大山,喝上了黄河水,种上了水浇地,揭开了生活新的一页。

  团结村二组农民马成义是1999年第一批搬迁到这里的农民,迁来后他家分得了10亩地。近两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不断出台,他又进一步扩大了种植规模。现在种了30亩地,光农牧业一年就能收入三四万元。他给记者算账,土地有水浇,七八百元一亩的收入没问题,30亩就能收入两万多元。再加上麦秆、玉米秆、高粱秆等养羊、养牛,年收入也能过万元。“现在虽然是住在村里,但和老家山沟比,已经感觉是城里了。”马成义说。

  后发优势让西部搭上“快车”

  穿行西北各省区,记者最直观的感受是,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已经让这里在物理形态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青海、宁夏等地的一些民众,口碑最好的也是“路的变化”。

  基础设施落后,曾经是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曾经的瓶颈制约正转化成为加快发展的新优势。

  陕西、甘肃两省的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2008年,陕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不足200公里增加到了近2500公里,甘肃高速公路由13公里增加到了1500公里。

  基础设施的改善,反过来大大增加了发展后劲,陕西、甘肃同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自“一五”“三线建设”后,两省迎来的又一个投资高峰期,同时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10年。许多西部省份生产总值10年间年均增长都保持在两位数。

  青海省通过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使工业经济的后发优势日益显现,10年间工业经济年均增幅超过了20%,彻底摆脱了过去多年的“马鞍形”增长曲线。在宁夏,这10年是宁夏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10年,其间全区经济总量增加了4倍多。

  后发效应在经济增速全国“八连冠”的内蒙古表现得更为明显。依靠资源和后发优势,内蒙古以占全国1.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7%的经济总量和4.3%的经济增量,快速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

  据统计,10年间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率达11.42%,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两个百分点。在硬实力上,广大西部正在加快追赶中东部。

  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十年

  “过去我们几代人住的都是土房子,现在政府为我们盖的新砖瓦房够几代人住了。”国庆节前夕才搬到新居的内蒙古准格尔旗兴胜店村村民郭亮兵对记者感慨。

  他的高兴得益于今年当地市委、市政府承诺为老百姓办好“二十件惠民实事”的其中一件:着力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让居者有其屋。近年来,当地财政用于民生保障的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西部省份实施更多的惠民政策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各地普遍加大了民生资金投入力度,西部民生建设总体上进步明显。

  陕西省近年来编制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民生中期财政预算,启动实施以提高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的民生八大工程,使一批群众反映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得以解决。

  在经济发展推动下,宁夏各族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宁夏开始实施民生计划,自治区党委、政府每年年初确定当年要完成的30件实事。同时建立了民生计划资金投入机制,自治区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计划,重点向基层、农村、中南部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倾斜。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显示,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西部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10年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66%和133%;西部5700万贫困人口下降到2370万,贫困发生率从2000年的20.4%下降到了去年的8.3%。(《半月谈》2010年第22期/刘军 曹健 储国强 文贻炜 王艳明 宋常青 赵锋)

  透视GDP高增长背后的西部民生欠账回望过去的10年,西部各地把建设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生态、资源型产业等方面,这一阶段性选择为西部未来的发展打下必要基础。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不同步”的问题日益突显。半月谈记者在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探访基层干部群众,民生诉求是听到最多的呼声。

  民生状况的“资源性分布”令人忧

  西部的快速发展,一大助力来自迅猛而起的资源产业。矿产富集的内蒙古、陕西、新疆、宁夏等省区的资源开发风起云涌,造成当地产业发展资源性特点日益明显。与此同时,民生状况的“资源性分布”趋势也越来越令人关注。

  有关人士承认,西部基础设施总体改观巨大,但凡深入过西部乡村的人都能够明显感受得到,一些人烟少的矿区往往高速公路铁路畅通,但人口众多的县城、乡镇地带,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并没有明显改善。至今全国不通公路的乡镇超过80%分布在西部,不通公路的行政村超过一半在西部。

  在内蒙古,过去两年,煤炭对全区工业利润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一半以上,并呈现日增之势。尽管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先行开发地区一再重申“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发展理念,并不断总结一些地方不依赖资源而获得发展的经验,但在“有资源则富、无资源则穷”的客观现实比照下,任何经验都显得难以令人信服。

  全国产煤第一大市鄂尔多斯的这一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资源开发较早的乡村,煤矿占地成就了一大批富裕起来的农民,一个数百口人的小村庄,因征地拆迁等补偿掌握上亿元资金的事,在这里并不鲜见。即使是在同一个乡镇,无煤村的居民们因为“地下无宝”而与产煤村的境遇大不相同。

  一些煤产地的群众反映,煤炭等资源开发造就了一大批富人,有的煤老板一天的消费就有二三十万元,当地农民一辈子都挣不来。在2005年前后炒卖煤矿成风的时期,有些人仅靠转让煤炭开采权就能成为千万或亿万富翁,更多的农民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一辆辆满载煤炭的汽车从自己门前驶过。

  统计显示,在GDP、投资额等宏观经济数据上,西部这10年都能与全国的平均数同步增长甚至领先,但在涉及民生的领域,居民收入水平、教育、居住、医疗服务等指标却全方位落后于全国平均数,更不用说与东部相比了。

  即使在西部发展“明星”内蒙古,情况也不容盲目乐观。从2004年开始,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而同期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没有做到水涨船高。去年,全区人均GDP排在全国第7位,而全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排在全国第14位,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接受采访的干部群众反映,大家对东西部的差距有共鸣,对西部本身出现的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还关注不够。而这种内部的发展差距、民生改善的不均等,将是影响大开发继续前行的一大掣肘因素。

  粗放型开发中的民生困扰

  在陕西省平利县兰溪河村,祖祖辈辈过惯了依山傍水生活的村民们现在却开始面临吃水困难。每天早上,几乎每家都要提塑料桶到山下取水,家庭困难的只能徒步背桶取水,每次背50斤,一天背三次,一次耗时一个多小时。“山上60多户、200多口人,每天基本上把时间都用在取水上了。”村民罗远春说,“洗脸水、洗脚水都不能倒掉,都要装在一个大桶里沉淀,沉淀后还可以喂猪。”

  这里村民的遭遇,是一些地方近年来粗放型过度开发带来后果的一个写照。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的岚河是汉江的一条支流,为发展当地经济,当地有关部门在岚河流域相继建起十几座引水式电站。过度开发不但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部分河道干枯,鱼类资源遭受灭顶之灾,而且严重影响了附近群众的饮水等日常生活。

  记者在岚河及其支流看到,电站的建设使得河道中的水量变小,很多河段的河床中只有细细的水流,有的河段基本干涸,堆满了石头和其他杂物。

  岚皋县水电管理局副主任周云告诉记者,在岚河流域小水电的建设高潮中,岚皋建了12座电站,相邻的平利县上世纪80年代修了两座水电站,之后又规划了12座,且全为引水式电站。

  平利县正阳乡让河村是岚河支流狮子河流经的地方。村民王文香告诉记者,以前狮子河水产丰富,有鱼、虾、鳖、黄鳝,自从河上建起水坝后,这些水生物就再也没有了。“以前河里有水的时候,可以捕鱼、捞虾卖钱,贴补家用。现在河水每年有8个月是干枯的,只能外出打工谋生了”。

  在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这里承担着向中东部省份提供“动力源”的任务,在此前提下,包括民生在内的其他问题统统“为能源让路”成为现实又无奈的选择。

  鄂尔多斯市一位干部对记者说,有时候舆论对这里“以煤为主”的发展路子不理解、多指责,认为是浪费资源、粗放发展。实际上,如果不产煤,即使是少产煤,不仅北京、上海、广州不答应,国家建设也不许可。这里产煤量占全国的1/8左右,产煤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然而正是这个“职责”,也会给地方和百姓生活带来不少困扰。比如,越来越多的地方远距离从内蒙古运煤,造成境内铁路、公路不堪重负。每逢“抢运电煤”,内蒙古的牛奶、电子产品等“白货”一律让路,外运主通道G6、G65高速公路堵车已经成为常态,动辄绵延数十公里。(《半月谈》2010年第22期/刘军 曹健 储国强 文贻炜 王艳明 宋常青 赵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西部开发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