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娱乐场所现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11:32  环球人物杂志

  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整体环境明显改观

  北京娱乐场所现状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鲍童

  在北京公安机关高压扫黄的情况下,夜总会等娱乐场所现在的经营现状如何?是否还有涉黄经营情况?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对此进行了暗访。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共有大大小小的娱乐场所1万余家,但这只是登记在册的,并不包括那些地下场所。从今年8月开始,北京警方在娱乐场所实行IC卡管理体系。已有千余家娱乐场所的8万余人办理了IC卡。警方表示,这样可以杜绝有前科人员重操旧业。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守法的从业人员被侵害。

  记者走访了北京城区的10多家娱乐场所,工作人员都佩戴了IC卡,看起来非常正规。在这些场所显眼的地方,也有类似于“坚决打击卖淫嫖娼”等各种各样的警示牌,以警示人们不要从事违法活动。

  以前,经常出现“黄赌毒”问题的娱乐场所主要有夜总会、洗浴中心、休闲保健会所和一些不正规的小发廊和足疗店。而这样的场所分布于北京市的各个城区,尤其是在北京市和周边省市交界的地方,有扩大的趋势。这些场所要么“挂羊头卖狗肉”,搞隐蔽的色情服务;要么全面转入地下,逃避打击。

  记者首先走访了朝阳区和东城区多家KTV和夜总会,没有发现有偿陪侍的现象,可见整治后的效果非常明显。

  在朝阳区一家洗浴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这里不搞异性按摩,店里是和公安局签了协议的,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在东城区一家KTV,服务员把记者领进了包房,他解释说:“我们这儿本来就没有陪侍人员。再说,平时还有警察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监管非常严格。”邻近的一家酒吧里,服务员也说:“这里不存在有偿陪侍的现象,我们非常正规,请放心。”

  在出租车司机中有这样的传言:海淀区的远大路附近,丰台区的丰台火车站一带,朝阳区的麦子店、三里屯等地区,一到入夜,就会有许多站街招嫖女郎。但此次记者来到这些地区,并没有发现上述现象。

  在随后的暗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娱乐场所整体环境有很大的改观,但平静的表面下依然有暗流涌动,一些不法分子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从事着不可告人的勾当。

  在海淀区一家大型娱乐休闲会所里,记者装作普通客人和一名领班聊了起来。他坦言,现在打击力度大,“服务”必须做得更隐蔽。他随手指了指个别身着暴露的工作服、手里拎着小化妆包的女子说:“她们就是(‘小姐’)”。在谈起今年以来的一系列打击行动时,他感慨道:“今年检查的力度非常大,签了很多协议,我们也不得不收敛一些,不能像以前那样无所顾忌了。”

  记者看到,在包房内挂着“严禁在房间内从事卖淫、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等警示语的牌子。领班说:“这都是按公安局的要求办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我们这儿的按摩场所和客房是分开的,负责客房的都是男服务员,看起来非常正规。如果有客人提出‘要求’,服务员会当面提醒他,按摩技师不能进入客房。我们一边说,也一边观察客人,因为现在异地用警的情况比较多。如果对方继续要求,我们会说,要不给您安排一个技师上来解释一下。技师上来后,他们具体在房间里干什么,大家心知肚明,其实就是成交了……外人很难一眼看出这里面的门道。”

  第二天凌晨,记者又暗访了城郊一家KTV。这家店外面的霓虹灯早已关闭,在夜色中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内部却灯火辉煌。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包房里,都有客人搂着身穿暴露“制服”的年轻女子。

  “要小妹吗?200元不定时。”身着职业套装的领班招呼着刚来的客人。在得到客人的应许之后,几名身着短裙、手拎化妆包的女子走进了包房,供客人选择。据了解,包房的楼上就是客房,记者看到一对男女相拥着上了楼。这里的工作人员直言可以提供有偿陪侍和其他服务,但是很忌讳“小姐”的称呼,而称她们为“服务员”。

  由此可见,打击“黄赌毒”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大范围的打击对净化社会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想让这些社会顽疾彻底消失,必须常抓不懈。

  各方人士评说切身感受,有欣慰,有担忧

  扫黄是一场持久战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许陈静

  虽然京城四大夜总会尚未重新开业,但关于它们“何去何从”的议论仍越来越多。《拿什么可以“关死”“天上人间”》、《“天上人间”会有怎样的“下文”》、《禁期已过,“天上人间”们何去何从》……在媒体的热议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重新开业是否意味着重操旧业?”二是“这轮针对高端场所的扫黄风暴会不会陷入刮过再来、再来再扫的困境?”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不同层面相关人士,他们以亲身体验,讲述了对北京扫黄效果的感受。

  一位经常来京出差的南方某市财政局的王局长告诉记者:“从目前来看,扫黄很有效,也出现了一些新气象。以往我们来京,公务完成之后,就有人请我们到‘天上人间’这种场所去‘放松放松’。我们不去,对方还不高兴:‘这可是我们京城第一夜总会。’言语间还很有几分自豪感,让我们哭笑不得。这次我们过来,接待方的活动项目变了,比如今晚就是到京郊泡温泉。这让我们松了一口气,毕竟大家更欢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同样觉得“松了一口气”的还有北京某文化创意公司的老总廖先生。11月16日晚,他在朝阳区某量贩式KTV招待一批来京考察项目的香港客户。“要是搁半年前,我肯定得陪客户去‘天上人间’转转。并非每个客户都会提出陪侍的需要,有时他们会有种猎奇心,就是想见识一下‘传说中的天上人间’。现在关了,大家只好唱唱歌跳跳舞,我省钱也省心。”记者问他,如果有客户坚持让他找有陪侍服务的夜总会怎么办?这位廖老板笑了笑:“一定要找,当然还是找得到的。北京这么多家夜总会,关掉的只有少数几家而已。扫黄想扫到一干二净,其实是件挺难的事儿。这次是有成效,但不可能达到理想状态。”

  一家中央级新闻网站的资深编辑彭女士告诉记者,自5月11日查封“天上人间”等4家夜总会以来,有两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凡是有关“天上人间”的新闻,都放在该网站的显著位置;这些新闻获得的点击率是最高的,收到的评论也是最多的。她说:“这是‘网络民意’,说明网民对打击‘天上人间’这类高级涉黄场所非常关心。这几天随着‘解禁’日期的到来,很多网民评论说,‘天上人间’最好永远不要重开,还列举出‘不能重开的N个理由’。这些评论我们会‘挂’一阵子,希望对‘天上人间’等夜总会的经营方是一种舆论压力。”彭女士还坦言:“不仅是网民,就连我们常年跟踪扫黄问题的记者也认为,这次北京市的扫黄,有两个没想到:第一没想到网民如此‘热捧’,第二没想到警方如此‘铁腕’。我们把扫黄的新闻放到最显著的位置,就是要让从业人员看到有这么多人厌恶他们,多了一份民意的威慑力。”

  对网民和媒体热议的“铁腕”二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安系统工作人员笑着表示:“这也是大家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吧。其实扫黄并不是一时的‘铁腕’,而是长期固定在警方职责范围内要做的事。这次外界看来是‘风暴’,那是因为配置了更多的警力,做了更周密的部署,声势比较集中,其实在我们看来是常态的工作。半年来,一些朋友去歌舞娱乐场所玩,回来后都跟我说‘环境干净了’。不过也出现了另一个现象,大规模的扫黄行动持续一段时间,一些涉及性骚扰和猥亵妇女的案件发案率有所上升。这说明一个问题,如果不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来综合治理,仅仅靠警方扫黄,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那么,这次扫黄活动会陷入“风暴过后卷土重来”的怪圈吗?今后该怎么办?对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认为,扫黄工作要想取得长效确实是有很大难度的,但这次和以前不一样,有一种新的打击态势,国家重视,地方政府重视,只要把这种态势坚持下去,定期进行打击,一是打,二是防,三是综合治理,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对扫黄的前景持怀疑态度,虽然任重道远,却是一条光明的前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环球人物

更多关于 北京 扫黄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