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蒙因《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被打成“右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11:52  新民周刊

  王蒙“被右派”前前后后

  这笔糊涂账的真正糊涂之处,其实并非事件经过,而是最高领袖毛泽东曾经力保的一个人,为何还有人“敢”把他打成右派?

  撰稿/李洁非

  五十年前,《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这篇小说让王蒙成为“右派”;至少,在那顶“右派”帽子里,来自这篇小说的因素占着相当的比重。1993年2月1日,《说不尽的毛泽东》一书编者问王蒙:“毛泽东保护了你,后来为什么还把你打成了右派呢?”他干脆地答以三个字——“不知道。”

  在当代文学历史上,所有遭批判的作品,唯有这篇小说所经历的过程扑朔迷离,让人如坠五里雾。它的过程相当怪异,至今解释不通,简直可以说是五十年代一桩文学“迷案”。

  1

  王蒙于1956年5月将稿子投往《人民文学》,在1956年9月号《人民文学》发表了。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发表后,很受关注,出现了各种反应。王蒙就亲自体验到一些,主要是有的工作部门“对号入座”——“‘我们这儿并不是那样呀’之类”。然而,反应虽然强烈,如果事情没有进展到下一步,大概闹不出太大动静。

  所谓下一步,是《文艺学习》的出场。

  《文艺学习》是中国作协主办的一份杂志,创刊首期发行即达十万份,最高时(应该就是发起《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讨论以后)逾三十万份(韦君宜《忆〈文艺学习〉》)。当时,《文艺学习》每期都能收到逾千封读者来信。从这些来信,可以看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引起了巨大反响,赞成、指责的都有,而主要是前者。

  讨论从1956年第12期开始,连续进行了四期,前后发表文章二十五篇,各种观点都亮了出来,参与者既有文艺界人士,也有党团机关干部。

  这一来,王蒙出了大名。他在《半生多事》里以调侃语气称,那时“人们争说‘组织部’”。起初,他还比较“享受”这种状况:

  看到行行整齐的铅字里王蒙二字出现的频率那么高,我主要是得意洋洋。我喜欢这个,喜欢成为人五人六,喜欢出名,喜欢成为注意的中心,我在心里这样说,相当不好意思地说。

  虽然话语有点玩世不恭,略含嘲讽之意,但我还是认为一开始他对此感到高兴,是真实的。

  不过,高兴没有多久,王蒙就发觉有些异样。首先是本来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完成后,上海《文汇报》已决定从1957年1月1日起连载,还预付了五百元定金。可是元旦过后,却不见踪影。其次,听到了传闻;《中国青年报》总编和副总编,悄悄找王蒙谈话,“他们忧心忡忡,他们认为我捅了个大漏子,他们告诉我已经有人将此文与王实味《野百合花》相提并论了。”

  更可靠的不乐观迹象,来自这场讨论的组织者韦君宜和黄秋耘。“他们原没有想到此事闹得这么大,不好收场。黄是连连叹息,背诵小说里的词语,并表示可能遇到麻烦。”

  1957年2月9日 ,《文汇报》在它有名的文学专版《笔会》上突然登出一篇长文,这就是李希凡的《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这篇文章有几点特别之处。第一,它不像《文艺学习》讨论中的批评性意见,作为正方、反方之一方出现,而是以单独占有话语空间的形式出现,因此给人的印象就不是“讨论”,而像王蒙所说,采取了“批判”的姿态。第二,提出的指控和措辞都比较严厉,认为小说对官僚主义的描写歪曲了现实,引用毛泽东论述将这种“值得注意的不健康的倾向”定义为“要求人们按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面貌来改造党,改造世界”。王蒙说,批评者“从政治上上纲,干脆把小说往敌对方面揭批,意在一棍毙命”。第三,作者身份比较特殊,他是经过红学事件被毛泽东亲手树立的“小人物”代表,三年来威望日重,所发出的声音较之于别人,尤不可等闲视之。

  2

  毛泽东第一次出面谈《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1957年2月16日。这个重要记载,见诸郭小川日记(《郭小川全集》,第9卷)。那天,作协几个人正在周扬办公室谈话,忽然接到胡乔木电话,通知立刻去中南海颐年堂。受到召见的还有新闻、思想、社科界和团中央的领导。谈话内容“主要是对于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和对它的批评”。

  毛泽东的介入,顿使事件提至最高规格。时隔五十多年回眸这个时刻,印象最深的在于两点。

  一是出乎所有人意料。我的意思,不是指人们没有想到毛泽东会亲自关心一篇小说,或亲自过问围绕一篇小说的讨论,在这方面,根据经验是完全可能的,并没有特别意外之处。但是,毛泽东的态度,毛泽东讲的话,大大出乎人们意料。《文艺学习》编辑部从它的角度收获了巨大惊讶,韦君宜用的描写词汇是“受宠若惊”、“极度兴奋”。至于王蒙,则言简意赅讲了四个字:“形势突变。”显然,之前之后,他的处境冰火两重天。

  二是毛泽东兴致极高,三番五次就王蒙及其小说做出指示。有研究者统计,从2月至4月,毛泽东就此共有五次谈话(崔建飞《毛泽东五谈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如此短的时间,就同一个作家作品发表如此频密的谈话,在毛泽东一生,似乎绝无仅有。倘据此说那阵子王蒙及其小说整天盘旋在毛泽东脑际,也不算过分。这些谈话的内容,王蒙本人著作有介绍,众多相关研究文章叙引更详,到处可以看到,本文不再赘述,只从中提取三个要点。一是李希凡文章以故事发生地为北京却写了官僚主义,而挞伐王蒙;毛泽东则质问:谁说北京没有官僚主义?二是对王蒙这个人,毛泽东强调要“保护”。三是毛泽东对《人民文学》编辑部修改小说原稿一事大动肝火,斥为“缺德”。毛泽东摆出的姿态,除了说正面人物王蒙没写好,总的来说是“力挺”。

  这是到1957年4月的事情,此后毛泽东就再也没有提到过这篇小说和它的作者王蒙。放眼全过程,他的关切,如自天降,来势猛烈,然而结束得也突然,完全是戛然而止,了无踪迹。

  报端上的情形也差不多。《人民日报》5月8~10日,连续三天刊登文学界有关《人民文学》修改《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问题的座谈、《人民文学》编辑部就修改经过的详细说明等,仍是重磅登场、高调重视的态度。但是此后并未善始善终,也好像是突然就将此事放在了一边。

  3

  照理说,毛泽东“力挺”之后,应该有了“定评”,这篇小说可以“翻身”——即令不是推崇备至,视之为“正面”的作品总不再成其为问题。

  奇怪的是,事情并非如此。

  观察其过程,我们每有所感:好像一直是毛泽东推一步,有关方面和舆论工具才跟着走一步;如果毛泽东话不说到,后者就不采取主动(这跟先前酝酿“批判”时的积极主动,正好相反);一旦毛泽东不再表示什么,他们也就按兵不动。

  在郭小川日记里,有一笔非常耐人寻味的有趣记述。2月19日他写道:

  上午由荃麟同志向作家们传达主席的指示,他实已中气不足,传达得也不够鲜明有力,对反官僚主义,他是太顾忌了。

  这一段,每个字都值得好好体味。传达时,邵荃麟的犹豫以至刻意有保留,跃然纸上;虽然毛泽东在召见的时候,把话讲得很明白。“对反官僚主义,他是太顾忌了。”根因即在此。然而邵荃麟为什么那样底气不足、顾虑重重呢?是他对反官僚主义有抵触吗?当然不是。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邵荃麟的表现,是一种缩影,由此可以想见尽管毛泽东明确表了态,而下面各有关方面主管负责人内心却充满疑虑。

  这一点应该引起警觉。尽管毛泽东三番五次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说了那么多撑腰的话,这篇小说的“形象”实际上一直没有彻底扭转过来。

  我们还可以观察王蒙自己的态度。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讲话,这个讲话整理之后也即建国后毛泽东最重要文章之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而在这样一个重要场合、重要讲话中,毛泽东谈到了王蒙,称此人正在被“大军围剿”,他亲自表示:“我要为王蒙解围。”(黎之《回忆与思考——1957年纪事》)虽然正式发表时,关于王蒙的段落删掉了,但当时而言这等于在全党公开为王蒙“平反”(如果说此前对小说的围剿是一桩非正式的“冤案”的话),何况毛以后又接二连三替他说话。正常来看,王蒙腰杆应该变得很硬才是。可实际上呢?我们来看看他登在1957年5月8日《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开头这么写:

  最近一个时期,我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引起了争论,受到了不少批评;这些批评大多数都提出了正确的、有益的意见,教育了作者。我深深体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作品需要批评,就像花木需要阳光雨露似的;我体会到党和同志们对于创作的亲切关怀,严格要求,与热忱保护,我要向帮助自己免于走上歧路的前辈和朋友表示同志的谢意。

  一边,会议禀承主席指示,发言者大多在数落、批评《人民文学》编辑部,对王蒙则礼让有加。可是王蒙这边,却丝毫不敢“得意”;岂但如此,事实上他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在做检讨。

  也许王蒙有意保持低调,避免给人“翘尾巴”的印象。但是,无可否认,毛泽东的一再支持,确实未使《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变成一篇“正面”作品。这一点,即使在王蒙本人的感觉中,也明显存在。

  我们看到,哪怕“形势”对王蒙最为有利的时候,许许多多的人,从旁观者到作者自己,都不敢掉以轻心,解除疑虑;除了刘绍棠、刘宾雁、邵燕祥等冲动的青年人,而他们,后来几乎全部成为右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更多关于 王蒙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