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新闻调查》专题 > 正文
解说:不仅仅是山上的树,在很多农村,一些老树也成为树贩子瞄准的对象。我们在桐柏采访时,有村民反映,泉水湾村一棵在村边生长了千年的皂角树两年前被村里低价卖掉。
记者:你们村子里我听说原来有一棵大树,是吗?
村民:那棵树有两千多年了。
记者:您这说法听谁说的呀?
村民:老年人说的。
村民:我都快六七十了,我记事的时候这么粗,你们想想。
记者:您记事的时候多粗啊?
村民:我记事的时候就那么粗,都没长。
解说:在村边,我们看到了挖这棵树留下的树坑,村民说,原来夏天人们常在树下乘凉,秋天人们用它结的的皂角洗衣服。
记者:那大家觉得可惜吗?那棵树没了。
村民:大家也管不了。
解说:如果像村民说的描述的那样,这棵皂角树已经属于古树,不允许移植买卖的,村里怎么会有买卖的权力呢
记者:是欧组长家吗?欧组长吗?
欧伟富(桐柏县泉水湾村村民小组组长):不管,不管。
记者:外面这棵树是这个村里卖的吗?
欧伟富:不知道。
记者:您是村里的组长啊?您能开一下门吗?
解说:村民已经就村里私自卖掉大树向森林公安提起了控告,他们希望找回那棵比他们村子历史还要久远的皂角树。
我们也希望能帮助村民实现他们的愿望,在采访中,向森林公安提出了请求。但是,这棵树已经卖了两年,还能找到吗?它被卖到了哪里?它是现在是死了还是活着?
桐柏山是淮河的发源地,原本这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特别适宜树木生长,也是很重要的林区,但是,我们采访期间发现,山上除了连根挖起的大树,还有很多树被砍掉,只剩下了树桩。
记者:什么人把它锯掉的呢?
李鹏:就是盗伐团伙。
解说:李鹏是桐柏县人,也是一个林地承包户,他向我们介绍,这片位于大河镇李沟村的山林,曾经是上世纪1990年,世界银行为了保护淮河源头的生态环境,低息贷款给中国政府造的林,全部种的是湿地松和火炬松。
李鹏:这是90年代都验收合格的,这是有记录,有档案的。
记者:有没有可能这个砍伐是被允许的?有采伐证的?
李鹏:不可能,不可能,绝对不允许。
记者:为什么?
李鹏:谁也没有权力,哪一级政府也没有权力这样砍伐。
解说:李鹏的说法是真实的吗?我们向林业局做了核实。
记者:我们来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些山头,然后看到这个树桩是很多的,这个情况县里都了解吗?
段炼:应该说这是一种现象,这个现象是存在的,这几年咱们加大打击力度、禁止乱砍滥伐,松树一直没批,从2007年到现在,松树咱一直没批过。
记者:一直没批过?
段炼:对,对。
记者: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山上看到的那些树桩,只要是松树都是盗砍的是这样吗?
段炼:可以这样认为。
解说:盗砍有多严重呢?我们又来到了吴城镇王宽店村,这里是国家公益林区,2005年,国家林权制度改革后,凡是划归国有公益林区的任何人不得砍伐,即使是林地承包人,也只能负责看护,由国家发放补贴,可是这里满山剩下的树已是寥寥。
李鹏:如果不毁的话,几千亩都是这个样子。
记者:现在虽然有很大的太阳,但是我为什么感觉到像在下雨一样。
李鹏:这就是雾。
记者:早晨的雾?
李鹏:早晨的雾。
记者:如果这是一片大森林,那将是另外一种景象,就像现在脚下,像现在的脚下这种湿漉漉的。
李鹏:咱在电视上看到的森林那种感觉。
记者:虽然现在只有这一棵树,但是好像能闻到这种松树的味道。
李鹏:对,松香味。
解说:山坡上留下的树桩还能让我们看出当时林子的密度有多大。我们得知这片林子原本是一位来自周口的老板承包的,我们联系上了他。
电话采访林地承包户
记者:你好,是马鹏吗?
马鹏:你好。
记者:王宽店村的那片林子是你的吗?
马鹏:对,是我的。
记者:是你的?我们到那儿去看了那个林子已经没有树了,是你砍的吗?
马鹏:我是一棵没有砍过,都是盗伐的。
解说:马鹏说,他2003年去桐柏承包了3100亩林地,当时,他投入了几百万,但没多久山上的树就不断被盗伐。
记者:当时您也雇了很多人,包括护林员,制止不了吗?
马鹏:当地派出所和林业派出所都知道,我们报案报了好多次,出警了以后就是抓着盗伐的,他罚点儿钱,然后东西没收。
记者:大概过了多长时间,你是觉得这个局面是控制不了了吗?
马鹏:第三年就控制不了了,先开始是小盗,第三年他们就明目张胆地上去伐了,他们就开上大卡车,组织上人,组织上泌阳人,伐一棵多少钱,其中那一夜,我们第三年那一夜,他们整个把那一个山头给伐光了。
解说:马鹏介绍,原本有很多外来商人来桐柏投资承包林地,但因为盗伐严重,最后只能放弃投资,离开桐柏。他说,不同口径的木材,盗伐者有不同的用途,十四五公分的通常被砍去做矿上的坑道木。细一些的被偷伐后用作种植香菇、木耳。我们听说,与桐柏交界的泌阳县是全国有名的香菇生产基地。当我们来到这里时,发现这些木屑加工厂就建在两县交界处,锋利的粉碎机正在将粗细不均的树干切成碎末。
同期:这一天能粉多少包?
同期:机器不坏一天也粉不了多少,粉200多包,俩机器一个机器一百多包。
同期:200多包,三四十吨,多少吨?
同期:十吨是200包。
解说:旁边堆的树干还都是新鲜的。 这些木屑被分装后,植入菌种,就是成为培植香菇的原材料。
记者:这些也是一次性的吗?这些东西?
工作人员:那当然。它就是一季,这个时候种,到明年这个时候就没用了。
记者:就等于这些木材是完全消耗了?
工作人员:对对,无止境地,就种一次砍一次树,种一次砍一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