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宅”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4日17:10  《环球》杂志

  碎片化:“瞬时性文明”来临

  舜若

  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当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被救护车抬出家门之际,有位碰巧经过的路人用手机向Twitter发布了一条消息:“天哪,我就在杰克逊家门口,看到有人被抬出去了,肯定是发生什么事了。”这条消息被包括CNN、美联社在内的诸多媒体纷纷援引转发。

  死讯确认一小时后,Twitter上就出现了6.5万条新消息。

  虚拟社会空间的平台一旦形成,既有的社会网络必然就会延伸至此。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NS)的兴盛发达,是技术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必然结果。Facebook 2004年在美国上线,2010年会员用户已经达到了5亿人。

  在中国,这些新事物也很快有了相似的同类:类似于Facebook的开心网与校内网;类似于Twitter的饭否、滔滔;而2009年10月底才上线、发展仅短短一年多的新浪微博(被用户昵称为“围脖”),其注册用户也已超过了5000万。

  在二十一世纪过去第一个十年的现在,网络正从一种工具日渐变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有种观点认为,网络泡沫的崩溃是互联网的一个转折点,直接催生了“Web 2.0”的概念,它代表的是互联网的一种发展趋向:互联网作为平台,促进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同合作。

  维基百科被视为web 2.0的标志之一。这一在线百科全书有革命性的开创意义:它向所有人开放,条目可由任何互联网用户添加,同时亦可被其他任何人编辑。它代表的正是web 2.0的精神,也是人类的终极梦想——依靠集体智慧,形成“全球性的大脑”。

  在这个“大脑”里,同样有无数的神经元,超级链接就是传递信息的神经元突触。海量的信息通过这种网络结构,不断被传递、复制、增生和加强。用户添加的内容和网站,能够方便地被其他用户发现并建立链接,随着彼此的联系通过复制和强化变得越来越强,所有网络用户的所有活动都在不断推动互联网有机成长。

  1990年代中期开始萌芽的另一web 2.0标志物——博客(Blog),就在此时开始登上舞台中心。按时间顺序排列、便利的更新系统、多媒体支持,以及更重要的——强大的链接功能与交互性,使博客从简单的在线日记迅速转化为强有力的“个人媒体”。

  博客是一种有意识的思考和注意力的反映。如果剔除掉商业博客,可以说,它是一种自反性(Reflexive)的书写。每一个博客背后都有一个隐含的声音:“看,这是我,这是我的思想,我的生活!”“分享”是互联网引为号召的精神旗帜,也是web 2.0的核心思想和技术取向,博客的流行当然也是这一精神的表征,它促进了虚拟公共空间的形成:通过博客,人们自由分享观点与不同的生活形态,通过串连与引用增进人们之间的互动,进而影响社会现实。

  博客的下一个进化形式就是微博。一条微博只能发140个字的限制,看似一种约束,其实是一种释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博客既是对传统媒体的反动,又不自觉延续着传统媒体的结构特征。微博则以便捷的支持渠道、片段化的形式,将“网络神经元突触”的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

  网络无远弗届,无数人的心念一动寥寥几字,汇聚成激荡在网络海洋中的信息洪流。迈克尔·杰克逊病发送院的消息,是Twitter上首先发布的。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仅几分钟以内,一切传统媒体来得及反应之前,生活在地球另侧的网络行家就已知晓。我们似乎已经成为“全球之脑”的一个细胞。实时功能、多媒体和交互性这三大利器,正在满足网络用户与世界同步的终极渴望。

  另一方面,微博轻薄短小的规格,也可能成为直达核心的简单表演:不必要深刻的思想、独特的感受,只需证明这一秒自我的存在;不需要汲汲求真,考察信息源到底从何而来,只管照单全收顺手转发。如齐格蒙特·鲍曼所说,流动的现代性(亦即他所放弃使用的“后现代性”)世界,是由即刻淘汰的事物拼合的世界。

  生活游戏规则不断变化、反复无常,决定了理性的生活策略在于“将每个游戏进行得很短”。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呈现出“碎片性”,除了立即、持续和不加思考的自我满足之外,没有任何事情值得追求。这种碎片化预示着“瞬时性文明”的来临。

  过去的不确定,是缘于不知何为,不能掌握工具与方法;而当代的不确定,则来自于不知为何,不知道终点目标。网络与技术的发展令我们宛如漫游爱丽丝奇境,眼前的世界是无限机会和可能性的集合体。

  “宅”,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

  《环球》杂志驻东京记者/刘林

  “早晨睡到自然醒,一整天或数天足不出户,上网订购一切,看DVD电影,上网,或者干脆面对电脑发呆。”

  只要提到“宅”,浮现在人们心中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

  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从美剧《生活大爆炸》(Big Bang Theory)中的Sheldon,到中国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旅行”的年轻人,“宅”字似乎发展成为时尚标签,甚至成为一种潮流。

  以中国为例,第一家“宅男宅女”论坛于2007年底上线,目前已经有近2万名会员,接踵而至的“中国宅客网”上线不过5个月,会员人数就已经突破了5000人。“宅人”们习惯在线上分享生活感受、讨论流行话题。

  或褒或贬,对“宅生活”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思想保守的人认为无法接受,并对持这种生活状态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表达充分的担忧;更新一代则把它看作是一种新型的生存、生活与交往状态,是更符合这个科技时代要求、更为时尚的追求。

  其实,现在人们对于“宅”的理解,是指痴迷电脑游戏、漫画,缺乏与人交往意愿或是能力等特征。这其实仅仅是“宅”这个词原始意义的一个侧面。要准确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并对这种二十一世纪的新征候合理地认识,就必须对其源起进行一番检视。

  “宅”原词为“御宅”,最早诞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是对那些亚文化热爱者的统称。他们具有独特的行动特质和文化倾向。日本动画制作公司GAINAX创始人之一、自称“御宅王”的冈田斗司夫曾对御宅族给出了定义——在这个影像资讯大爆炸的世纪,为适应这个影像世界而产生的新型人类种群。

  伴随御宅族的产生,在日本还出现了一个与“御宅”密不可分的一个词汇,即“秋叶原系”。此词的产生大概源于御宅族的兴趣多集中于动画和电脑游戏,他们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较之常人更为强烈,多在东京著名的电子电器一条街“秋叶原”出没,故此得名。

  如今,秋叶原众多店家索性已经从销售电器产品转变为销售动漫游戏及其衍生品。每到周末,秋叶原一带便会云集着各色宅人,尤以宅男居多,他们貌不惊人,甚至不修边幅、眼神迷离,在一番寻找和筛选后抱着大摞的漫画或者游戏光碟满载而归。

  2004年一部《电车男》横空出世,一个外表平庸、没有女人缘、精通电脑、爱好收集各种模型的宅男形象,经由电影和电视剧的改编深入人心,并传播至日本以外的很多地区,“电车男”一时间也成为了宅男的样板。他可爱、单纯的性格,以及一大批同为宅人的网络好友在出谋划策帮他追求女主人公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真情真义,令整个故事流露出温馨的气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商业社会已经发展到极致的日本,御宅族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文化符号,更延伸出巨大的利益和产业链。近年来,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日本的制造业难现昔日辉煌,但就在同时,日本致力于运用新技术打造文化产业,使得日本从一个产品出口大国逐渐向文化输出大国迈进。其中以御宅族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动漫及其周边产业更是横扫亚洲,并且跨越太平洋进入美国。

  宅人形象的改变和宅经济的发展,使目前日本社会对御宅族的评价渐趋理性,更多的人已经认可了这种较之以往略显另类的生活方式,或者本身就或多或少地过着宅人的生活。

  御宅文化进入中国之后,对亚文化痴迷的意味减轻,而面对电脑电视、拒绝与人交流的一面成为主流。很多所谓的“宅男宅女”认为自己的“宅”是一种被动的选择,下了班无所事事,放了假无处可去,工作之余更多的是躲在家中上网、打游戏、看书来打发时间。也有人认为,“宅男宅女”也反映了一些“E时代”年轻人社区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欠缺。

  在高龄少子化趋势日益严重的日本,人们担忧愈来愈多的年轻人选择做宅人会导致人口出生率的进一步下降,从而危及到日本民族的延续。尽管听起来有些过虑,但离群索居拒绝与人交流这种新世纪的征候,也许正是人类在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受惠于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所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