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外交如何更有公信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5日10:57  人民论坛杂志

  中国外交如何更有公信力

  作者:闫昱

  特邀嘉宾: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王逸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董漫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中国的实际形象与外部认知之间存在反差

  人民论坛:为什么中国会以形象片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此种形式的选取相较于传统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张颐武: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迫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实际形象与全球公众对我们的认识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是我们急需改进的。近年来我国讨论的国际形象问题、国家软实力问题,都是围绕这个现象展开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大家都充分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环境,虽然我们对整个社会环境的看法不完全统一,但是大家都感受到这些变化打造了一个有活力、乐观、自信的社会环境。不过,对于很多不了解中国的人来说,并不能感受到这种变化,所以,中国的实际形象和外界对我们的认知之间存在反差。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式,不断的把我们真实的形象传导出去,让公众了解。国家形象片就是基于这种现实状况,产生的一种感性的诉求。

  王逸舟:首先,这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公关手法。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做法,包括日本、美国,在国外都有对本国的形象或者优势品牌进行推荐的宣传片。第二,中国近一段时期的快速崛起也造成了一些疑惑,通过这种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播放,能起到增加信任,减少疑惑的作用。第三,从出现在国家宣传片上的人物来看,反映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一些新特点,与传统国外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不同,她的亲和力和前瞻性,与国外很多公众的喜闻乐好有很高的吻合度。最后,这也是中国占据国际话语权高地的一个重要努力。

  董漫远:美国纽约时代广场能连续数次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次以形象片的形式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我认为与传统方式的区别在于更亲切和贴近大众。国家形象的根本在于自身是否强大,在此基础上,形象传播的手段和形式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如果国家发展强大了,自然就十分有利于塑造外部正面、积极的形象,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全部真实展示给世界。当然这不是说一个国家强大了,就可以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没有必要宣介自己了。世界要有一个美好形象,而中国形象是世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世界上总有人去丑化、歪曲中国的形象,实际上是对整个世界的丑化和歪曲。从这个角度看,纽约时代广场能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有积极意义,值得赞赏。

  国家形象片是以更平和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和世界

  人民论坛:这次采用视频播放的方式宣传中国的形象,是否体现出中国在和平发展过程中的心态变化?

  张颐武:20世纪,中国经历了较多的坎坷和挫折,中华民族经历了严峻的挑战,那时会有悲情,会感受到危机,于是对外部世界往往具有防御性。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心态越来越平和与开阔。把中国放在和世界发展一体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繁荣也是世界繁荣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发展,对全球也有帮助。中国20年来一直是新的全球化潮流的主要力量之一,我们的全球化对世界有很大贡献,这个贡献是中国人通过艰苦的劳作,通过自己的奋斗,通过对中国梦的追求,来实现对世界的回馈。当然世界也给了中国很多的支持和帮助。这次的国家形象片是以更平和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和世界,是今天面对中国新形象的一个展现,是告别悲情过后,一个国家有能力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自己和世界的一个角度。

  “中国威胁论”将伴随着中国和平发展的全过程

  人民论坛:本次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播放,不少人认为是展示中国形象的良好方式,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在向外传输“中国威胁”,您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董漫远:我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本次宣传片体现了中国的优势和进步,本意是向世界人民展现我们的友好,是要让世界人民看到发展之后真实的中国形象。当然,“中国威胁论”确实存在,但是跟这个形象片没多大关系,它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还没有真正强大起来,有人希望用这个观点来阻碍中国的发展。中国已经取得重要的阶段性发展成就,造成少数国家和一部分人对中国的发展感到不适应,个别国家甚至对此萌生战略焦虑,于是产生了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这个“威胁论”将伴随着中国和平发展的全过程,直到中国真正的发展强大起来。目前,我们至少应把握两点,其一,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争取早日繁荣强大,不能因为有人鼓噪“中国威胁论”,我们就放弃和平发展,就不活了。第二,谦虚谨慎、平等地、真诚地与世界人民交往,改正我们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完善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中国的和平发展造福于世界。

  中国需“创造性介入”提升有国际责任感的大国形象

  人民论坛:未来中国如何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多的作为参与到国际事务中?

  王逸舟:中国需要向外输出一个具有国际责任感的大国形象,这种形象可以通过“创造性介入”来实现。也就是说,我们在国际事务中,既不能像西方有些霸权国家那样动不动就指手画脚,强权干预或者进行军事打击,也不能够墨守成规完全不介入。在新时期,我们的国际责任和国际眼光都需要更大投入,因此,中国要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多的作为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包括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

  什么叫“创造性介入”?就是既不同于传统西方列强的粗暴干涉,又有别于对当事国内政、经济、社会危机不干涉的无视态度。而是以创造性为前提,即中国的斡旋以当事国的意愿为前提,以方式上的友善性、积极性、建设性为特征,在一些难点、热点问题上扮演协调者的形象,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很重要的一点,这种介入是根据联合国宪章原则,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同时又有中国智慧的一种正当性介入。

  过去几十年,中国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国际作为还不够,外交主动性有所欠缺,国际宣传还不够,所以我们需要“创造性的介入”,方式有很多,例如,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外援,这可以帮助我们塑造良好的形象,树立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未来中国外交的“创造性介入”应该以政治上的解释力、军事上的互信力、外交上的公信力、经贸上的合作力为重点。以良性互动的方式来推动世界和中国的利益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人民论坛:国家形象片中的一些人物选择是否代表着中国国家战略方向?有人认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着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力量,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逸舟:能代表一定的战略方向,但并不是全部的和完全的。比如姚明的选择,就是要展现中国的亲和力、公共创造力。而马云则自认为代表中国未来的商业发展方向。不管怎么说,国家形象片是要展现一个和平、友善、智慧的国家形象。当然,我们不能指望靠一部形象片就改变外部对中国的印象,更多的是需要国内扎扎实实的改革和外交上“创造性的介入”。这是一个持续的努力,不能一劳永逸。这次形象片里的人物,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现在的力量。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两点:一是中国在全球的立足很大程度上与国内的进步、改革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国内自身越来越进步,中国的外交才越有公信力。二是中国应该做一个谦虚而谨慎的大国,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应该“创造性介入”、建设性斡旋,只有这样才能说我们中国是一个既有实力又有风范的强者,在新时期既能以硬实力让人瞩目,也能以软实力增加向心力。

  (人民论坛记者闫昱采访)

  中国应向外输出什么?

  ——访国际政治问题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楚树龙

  作者:毛阿敏

  我看了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的一些片段,有两个突出印象:一是色彩鲜明,“中国红”体现了中国特色。二是人性化,形象片充分展现了中国各行各业人物代表的精神状态,在片子里他们都是笑容可掬,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感觉,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都让人觉得非常人性化。

  相较于过去的宣传形式,国家形象片是一次极大的创新和进步

  世界上许多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宣传自己的形象,而中国此前的宣传形式效果并不理想。以前是在使馆或是特定的地方摆放刊物,实际上取阅率很低;还有在电视台的某个时段播出新闻联播的内容等,目前主要是通过国际频道向国外转播,内容大多是中文,真正收看英文频道的也是少数人。此次在胡主席访问美国之前和期间,中国国家形象片如此密集地在纽约时报广场和美国电视台播出,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和创新。

  国家形象片的最大优势便是很好地抓住了受众者的心理。我们过去倾向于用语言的形式去宣传。毕竟语言是比较枯燥的,只有少部分人会看。而大众喜欢形象直接的内容。国家形象片在广场和电视台的播出就是抓住了大众的心理,行人或者观众抬头看几秒钟都会注意到一个鲜明的“中国红”的形象,一下就能记住中国和中国人的样子。

  这样的改革和进步也反映了中国驻外机构和宣传机构多年来对宣传手段局限性的反思和改变。中国对外宣传开始着眼于大众,让更多的国外观众了解中国,尤其是了解中国积极和进步的方面。我认为这种以图像、影视的形式、在广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的效果是很好的。

  面对世界,中国不再羞羞答答

  宣传方式的改革和进步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两个方面的转变:第一,我们逐步掌握了国外普通民众的心理,开始去了解大众喜好和接受的宣传形式。第二,也反映了中国的自信心极大增强了。以前中国媒体在宣传自己时有些羞羞答答,无论是为自己辩护还是肯定自己都有些底气不足。如今,中国能主动制作国家形象片,在美国最主要的媒体和最重要的场合播放,表明中国有了展示自己的信心。我们敢于将自己积极进步的一面展示给普通的美国人看,表明中国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都有了更多的信心。

  对于“东亚病夫论”和“中国威胁论”,我愿意选择后者

  有人评论中国的强势姿态是在宣扬“中国威胁论”。其实,“中国威胁论”是一个长久的话题,这个话题产生是非常正常的。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关注是积极的,比如各国的生意人就关注中国的商机;其他国家政府关注和中国的关系,他们如何受益。“中国威胁论”已经存在了二十多年,今后二十多年还会继续存在,我们应当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试想,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总比历史上称中国是“东亚病夫”强。我们是想要几十年前国外媒体没人报道中国、没人评论中国,还是现在天天盯着中国,说中国不好和担心中国呢?如果二者选其一,我愿意选择后者。

  平常心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想强调:大国越是强大就越会受人关注、担心和批评。实事求是地讲,打开世界媒体包括网络,讨论最多的国家还是美国,美国因为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问题天天被人攻击,美国的生活方式和领导人也经常受到媒体和民众的谈论、嘲笑和攻击。受评论和批评最多的是美国,第二可能是中国。为什么这两个国家最受关注呢?就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影响力大。就像中国人关心自己的国家一样,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国家,跟我们有关系我们才会去关注她。

  当然,针对一些需要中国出面回应和澄清的,我们必须要采取主动积极的姿态。在美国播出国家形象片的公关和宣传活动就是对他人误解、攻击和批评的间接回应。美国舆论经常攻击中国负面的东西,而中国的宣传都是积极正面的,正好给美国民众一个不同的画面和印象,让他们去思考、去了解。《红楼梦》里有句话:“大有大的难处”。要做大国,受人关注就是难处。为何明星的新闻那么受人关注?因为明星是公众人物,大家会去关心他的各种事情。国家亦是一样。

  实事求是地讲述中国

  在目前的国际舆论体系下,中国要增强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还是应当多宣传解释自己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应当向国外更多地阐释自己的文化,描绘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以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外交作为,例如一些对非洲、亚洲国家的援助,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伊朗核问题、苏丹问题上的作为等等。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西方完全不同,如果一定要说服西方的政治家、媒体和民众,让他们相信中国的制度和西方国家一样好甚至比他们更好是很难的。我们根本不需要直接在政治问题上与西方针锋相对,国外的观众也未必接受我们的观点,说的太多别人也可能倾向于怀疑。

  2010年美国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争论时,美国举国上下都倾向于认为中国故意压低汇率来向国外倾销商品,影响国外经济和就业。我在哈佛大学和纽约的阿道夫饭店讲演时解释说,全世界只知道中国是出口大国,却没有注意到中国也是进口大国。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也很大,我们买了不少商品、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中国政府解释是中国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西方国家并不想去理解其中的含义。中国还不如摆出事实:2010年中国全年进口增长幅度超过出口,并不仅仅依靠出口、赚世界的钱来发展自己,也同时从世界大量进口,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市场和贸易伙伴。中国在宣传自己时应重在说事实、摆道理,不要讲空洞的口号,不要仅仅讲抽象的观点和理论,要实事求是地讲述中国。

  中国就是要在负面内容充斥西方媒体的情况下,告诉他们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

  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要一步一步解决,国外反对中国的是一少部分人,大部分的人是不了解中国,还受到了“反对中国”的舆论影响。我主张在文化社会经济方面多介绍中国,让国外观众更多了解中国,消除反对中国的倾向。如果大家了解到中国是个不错的国家,他们就会去思考某个议员或是媒体说“中国那么坏” 并不是事实,中国也就间接地挑战了国外媒体的攻击。

  未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逐步完善,中国可以再去阐释政治方面的问题。现在很多问题属于说不清、道不明,国外的观众也很难接受和相信中国的观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能效果也不好。中国完全可以先向全世界宣传中国正面的内容,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的进步,政府实施的惠民政策等等。此次胡主席访美,和黑人孩子亲切玩耍、和年轻人亲切交流,美国报纸等媒体报道的效果就很好。如果中国自己说这些话大家就不会如此关注,大家看的是中国的实际行动,以及中国政府为民众做了什么。

  有人评论宣传片内容没有客观反映中国实情,实际上客观是不可能绝对做到的。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国外出访时,多次强调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因为在西方媒体过分强调中国的发展水平和国家实力时,我们就不能再去强化了,应当要说中国还有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去纠正他们的偏见。因此,在目前国外对中国的报道多数还是负面的情况下,中国从正面进行回应也是必须的,给外国人多多少少一点平衡的中国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