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做业主也做地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1日17:33  南都周刊

  做业主也做地主

  让买房人不但做业主,也做地主”,成为一些楼盘提升社区附加价值、吸引买房者的策略之一。

  “都市农夫”的兴起也给了房地产商们灵感。“让买房人不但做业主,也做地主”,成为一些楼盘提升社区附加价值、吸引买房者的策略之一。

  文_张小北 图_受访者提供

  种菜热催生农庄

  北京机场往东15公里的顺义潮白河畔。在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的退休社区东方太阳城的东北部,低矮的洋房别墅之间就包围着一片被篱笆圈起的田地。零下的温度里,这片近2500平方米的田地配合着冬天的荒芜,毫无绿意。将农庄分割成片的小田埂纵横交错;做农活的工具、水管躺在角落里;大白菜叶子和肥料落在田间;偶有一两块农地罩上塑料布搭成了“小棚”,这系列的“证据”能推断出丰收季节的盎然生机。

  这里的业主、今年69岁的刘建华,再过一段时间,就该骑着他的自行车到旁边的农贸市场买秧苗,准备新一年的田间行动了。

  刘建华说自己从小就爱种菜。回忆起在山东农村的儿时生活,刘建华记忆最深的是自己种的冬瓜都长得很大,而且当时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用作肥料的粪堆,不像现在市场上卖的菜,一点不让人放心。

  2003年退休后,刘建华开始看楼买房。在市区跑了八个月,有时候一个地方一天跑三次,交过两次定金,都没找到合意的。2004年,他到一个住在东方太阳城的同事家串门儿,一眼就看中了这里的房子。“这里能满足我的几个愿望:首先的,就是可以种地吃上自己种的‘放心菜’。”

  “当初有‘买楼租地’的点子,主要还是出自我们建设‘退休社区’理念。”东方太阳城公关部王丹对记者介绍说,住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退休的老人,这一辈儿的很多老人又是从农村出来的,现在闲暇时间也比较多,所以社区提供农地出租,希望大家在这里能找到以前的田园之乐。与其他养老设施相结合,农庄算是提高楼盘附加价值的一种服务。

  最早的时候,东方太阳城的菜园子只是在会所的西面有零星的二三十块地,当时是免费划给业主用的。

  “没想到后来这些农地特别受欢迎。很多业主都很渴望吃上自己种的菜,不但放心而且有满足感,种菜的过程也充满乐趣,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们只好逐步增加农地面积。”到2005年的时候,开发商干脆在小区的东北部圈了一块地,建起了这个“绿色农庄”。

  一年租地300元,收成不少于一千元

  “我在东方太阳城的‘菜龄’有六年。种过的菜的品种不下20种。”刘建华对于自己的收成不无“骄傲”:他种的笋瓜,是北京没有的品种,他的侄女在山东种大棚菜,专门寄过来的种子。“我第一年就收了82个,一个平均7到8斤”;用自家种的长豆角自制的豆角煮面条,“比五星级饭店里的山珍海味都好吃”;十月份收的胡萝卜,到现在冰箱里还剩了一大堆。

  自从搬到东方太阳城后,春夏两季,刘建华家的餐桌上都是自家产品,完全实现“自给自足”。虽然太阳城周围买菜也还算方便,小区里有超市,小区外还有个农贸市场。“自己种的菜既新鲜,又让人放心,绝对无污染。很多菜收成多得自己都吃不完,哪里还需要到外面去买?”

  刘建华还算过一笔经济账。一年租地300元,肥料100元左右,种子工具50元左右,加起来成本大概是500元。而他所收获的菜,加起来至少也值1000元,所以还是值得的。

  “种菜的另一大收获还在于乐趣,尤其是通过种菜交到不少朋友。”刘建华和另一位业主小王都对记者说,菜地里的“菜友”们都互相熟识。也经常交流种菜经验、交换种子和收获的菜。对于拥有诸多闲暇时间的老人,在地里一边劳动,一边聊天,实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乐事。

  刘建华每年种的葱,都能管七八家邻居的需求,很多其他菜也只吃得了一半,剩下都送人了;小王婆婆种的菜向来收成很好,有时候周末来一群朋友,家里就先去买50个塑料袋回来装了菜送给朋友们。

  对于孩子来说,东方太阳城里的菜园子也是一片小小的天堂。夏天的时候,有两个“菜友”家的十几个孩子,会组织着去菜地里摘菜。一位业主告诉记者,她的孙子一到夏天,就喜欢跑到菜地里去帮忙捉蟑螂。

  如今,刘建华已经摸索出种菜的秘诀。首先一定要计划好。一块50平方米的地,分成十几个方块,每个方块在这一年要种哪些品种,哪一个时间段种哪种菜,哪两种菜的位置可以相邻,这块地这种菜收完以后,下一茬该种什么,都要一茬一茬规划好。很多方块的地不能重茬,例如这个方块去年种了茄子,今年就不能再种茄子了。遵循的原则就是“闲人不能闲地。要充分利用地块”。

  从雷人案例到促销利器

  作为诸多为退休老人打造的社区配套设施和服务之一,绿色农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这里的一个‘招牌’,在之前的楼盘销售中也算是一个亮点。”王丹表示,东方太阳城有一期的广告语就叫做“我要做农民”。

  如今,这个绿色农庄已经有2500平方米左右,种上菜的有400多户业主,而后面还有400多户在排队。由于农庄很抢手,必须有前面的业主退出,后面排队的业主才能补上。

  绿色农庄带动了小区更多业主种菜的热情。去年9月份,一名网名为net301的业主就在东方太阳城的业主论坛上发出创建“社区支持农业”的倡议。

  ”net301认为,东方太阳城拥有国内绝大多数社区所没有的资源,有开阔的菜地和水面,社区居民素质和经济状况较好,普遍关注食品安全,周边是广袤的农村,最适合发展“社区支持农业”。

  这种为了保卫餐桌安全而“蔬菜自供”的愿望和需求,给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带来了灵感。“买房赠菜地”的楼盘销售手段,遍及重庆、武汉、长沙、珠海、杭州、广州、顺德……

  在2008年的楼市淡季,珠海金碧丽江西海岸花园楼盘,因为推出“买楼送菜地”的举措,被评为当年“十大雷人促销案例”之一,从而一炮打响。随着这两年都市农耕生活成为新风尚,曾经叫好不叫座的菜地目前都变成了“香饽饽”,两百多块菜地已被一抢而空。

  “自己种菜自己吃,先把自家餐桌拯救了再说。”在祈福广州新村居住的纪先生告诉记者,2009年年初祈福农庄被关闭之后,不少有时间、有条件的邻居跑到更远的地方租地种菜,就为了自己餐桌上吃的是放心菜。

  自己找的,最放心

  只有在有机食品中,我才能找回小时候的酱油香和真正的蔬果味,我希望也能给孩子这样的回忆。

  菜心农药超标、母鸡激素超标、超市的有机蔬菜不一定有机。要想吃干净点的食物,能相信谁?自己,我们自己寻找农庄,自己种菜养鸡,就为了吃得放心。

  文_胡雯雯 徐小西

  有机,有小时候的味道

  冯德意

  现居广州

  悦意有机生活馆女主人

  “只有在有机食品中,我才能找回小时候的酱油香和真正的蔬果味,我希望也能给孩子这样的回忆。”

  冯德意在2008年开这家生活馆,是为了让家人和更多朋友过上健康的生活。不论是蔬菜粮食,还是洗涤剂护肤品,都是她精挑细选的有机产品。生活馆的粉丝最喜欢来这里沏茶聊天,吃一顿有机菜,再到露台的小菜园松松土。6岁的洋洋不上学时就待在馆里玩。他不知道什么叫“有机”,但知道家里做的菜最好吃,一看到豆腐和番茄酱面条就高兴得手舞足蹈。他喜欢跟兔子“小乖”和小狗“卡斯特罗”玩。“小乖”是馆内的老成员了,最近常偷吃馆内的食物,吃得肥肥胖胖。摄影_孙海  实习生_钟紫薇

  用“农疗”滋养生命

  胡老师

  现居广州

  慧灵农场场长

  每天一大早,胡老师就带着慧灵机构的智障学员们到菜地里劳动,这既是一种“农疗”,也给他们创造了就业机会。用生态循环的方式改善地质,间隔不同颜色的蔬菜来迷惑虫子,种上迷迭香、自制大蒜水驱虫……他们使用的有机种植法数不胜数。仅有的几亩地中,生长着意大利生菜、樱桃萝卜、芝麻菜、茴香等,专门供应给广州的领事馆和外国餐厅。现在重视有机食物的还是以外国人居多,胡老师希望有天能为更多中国市民提供有机菜。来自四川农村的他,至今还记得以前无化肥农药时种出的萝卜味,“用那萝卜做的泡菜,泡上一年还是又香又脆,特别好吃。”摄影_孙海

  到香港打酱油

  盛旭

  现居广州

  自由职业者

  “吃的东西,只要我能带回来,我都在香港买。”

  从2007年开始,盛旭就频繁地往来香港与广州。一年只有52周,但盛旭几乎每隔两周就会去一次香港,买食物、药、日用品,平均每次花费1500-2000元。在香港,他主要在旺角和铜锣湾的大超市扫货,“油和奶粉是绝对不能吃国产的,方便面、巧克力和饼干我都从香港带回来”,他还曾从泰国带了5斤大米回国。摄影_孙海   实习生_钟紫薇

  种菜养鸡为了下一代

  王君颖

  杨现芳

  现居北京通州

  在楼顶的露台上,婆婆杨现芳搭了简易的鸡窝,养了两只老母鸡,准备给儿媳妇坐月子的时候补身。除了养鸡,她们还在家种了蒜苔、辣椒、葱。平常家里吃的蔬菜主要还是来自菜市场和超市,王君颖的丈夫有时候去超市也会买点有机蔬菜,除了价格太高,他们对超市里的有机蔬菜始终不太放心。摄影_邵欣

  从包地种菜到发起有机团购

  刘宇璟

  现居北京

  全职妈妈

  女儿一出生,做妈妈的希望孩子能吃得安全点,就在超市里购买有机菜,但超市里的有机蔬菜良莠不齐,贴个标签就可以算作有机食物。于是,刘宇璟在家附近包了一块地自己种菜,但这块原本干净的土壤很快就被化肥、农药和除草剂所破坏。她转而寻找可靠的农场,直接向农场购买有机蔬菜,发起主妇有机团购,寻找多样化的有机食物和环保用品。摄影_邵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餐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