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是2011:让百姓富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17:37  央视《今日关注》

  《今日关注》2011年3月6日播出:《国是2011:让百姓富起来》,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 刚强: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今日关注》“两会”特别节目《国是2011》。

  在昨天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这即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同时也是当前非常紧迫的一项工作。那么在我们看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当中也是历史性的提出了两个同步,也就是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同步以及劳动报酬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步。那么今天的《国是2011》,我们就来说说和我们大家密切相关的话题——收入分配。其实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大家的钱袋子,工资如何能够再涨一点?个税的起征点提高到什么样的水平是比较合理的?今年这些愿望里否能够实现呢?今天演播室里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为大家作点评和解读。

  先来给大家作一下介绍, 一位是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阎立先生,阎立先生,阎市长非常欢迎您来我们的演播室作客。

  阎立(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

  您好。

  主持人:

  另外一位是本台特约评论员杨禹先生,欢迎您。 

  我们看到,在提醒全国人大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当中,大家也非常关心收入分配调整方面的话题,其中有“两个同步”和“两个7%”是最引得媒体关注的,我们先来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对于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历史性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与“十一五”设定的指标相比,“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年均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从7.5%降低至7%。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从5%提升至7%以上。并且加了一个注释,明确提出,收入增长按照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确定,在实施中要努力实现和经济发展同步。

  长期以来,五年规划中,居民收入增速目标明显低于经济增速目标。在“十五”计划中,经济增长的目标为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目标为5%左右。“九五”计划中,经济增长目标为8%左右,居民收入增长目标为5%左右。而中国居民收入实际增速明显低于经济增速。1979年至2009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9%,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3%和7.2%。

  主持人:

  杨禹你看,这“两个同步”以及这“两个7%”在向我们的民众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信息?

  杨禹(本台特约评论员):

  其实这“两个7%”,一个是降下来,一个是升上去。“一降一升”其实共同体现了一个意思,那就是我们经济发展要更加追求质量。再有一个要更加重视把国富这样的一种变化传递到民富当中去。我觉得这两个变化,其实从数字上来说变化的并不是很大,所以它更多的是一种趋向,表明这样的变化已经发生,至于说很多老百姓可能期望的这个变化能够再快一点再大一点,我想这样的变化,个人腰包里边的钱多少的变化还是要跟经济发展,跟国富之间是要保持一个统一的步调。

  主持人:

  阎市长,您在整个城市尤其在经济运作领域,您肯定是对于数字相当敏感。关于国家这次提出的7%的概念,GDP稍微降一点,我们的居民收入要提一点。再您看来,作为市长这个角度,您怎么看这个数字变化?

  阎立:(人大代表 苏州市市长):

  在“两会”这段时间里面,谈到的这“两个7%”,一个是降下来一点,一个是要抬上去一点,我觉得确实我同意刚才杨老师的看法。一个降下来,说明我们过去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追求,经过一段时间、长时间比较高速的快速的发展,我们希望它更加理性一点,更加注重发展的科学性,更加注重发展的内涵和更加注重发展的一个可持续性。所以我觉得从“十二五”规划来讲,把它定在一个7%这样一个长远的规划,今年是定在8%,长远的“十二五”定在7%,表明了一个我们对中央政府、对地方一个指导性的意见。

  第二个7%,是把我们过去老百姓的收入从5%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样一个点上把它调到了7%,那也说明我们一个鲜明的导向,就是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还是让老百姓能够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发展的过程中间,我们要让更多的优惠能够让我们的老百姓享受,能让他们的钱袋子,让他们的支付能力,让他们的幸福感能够更强一点。我觉得这一个导向非常明确。

  主持人:

  所以我们看到,大家这两天最关心的就是我们现在国力增强了,经济实力更强大了。大家的收入是不是可以和我们的经济发展同步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帮大家找来了两个图标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个是在“十一五”时期,我们看中国GDP的年均增长图。当时显示是超过11.2%。另外一个是“十一五”期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图表,这个图表所显示的是“十一五”期间城镇人均的收入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8.9%。可以看出,这两个指标显然GDP的增长还是比较高的。那么从这样一个图表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我们在“十二五”规划当中调整,就是要把这两个数字相匹配起来,让我们民众真正感到经济是发展了,我们的生活也变了。

  杨禹:

  对,它们这之间的关系就像你说的相匹配,但是我们并不是想把它们变成一种对立的关系,说过去我们追求GDP的发展,现在我们追求老百姓腰包的发展,把这边压下来,把那边提上去,不是这样的关系,这是一个同步提升的关系。再有一个我想我们给老百姓实惠,现在“实惠”这个词老百姓特别爱说,其实地方的领导们,我想包括今天咱们请来了一位阎市长,一定也会经常跟咱苏州的市民说,我们要给大家更多的实惠。但是我想,从公众的心理角度讲,大家既希望眼前得到实惠,想我今年得到工资收入的增长等等,但同时其实大家心里边还更希望这样的实惠是一个持续稳定的实惠,并不希望我这个地方的领导竭泽而渔,把有限的财政收入透支出来,眼前今年先给大家发好多钱,未来几年怎么办?不知道。如果大家心里边是这样的一种不稳定的预期,那也并不是实惠。

  主持人:

  阎市长,说到实惠,我们苏州市民所享受到的实惠。因为我知道我看到一个数字,我们苏州市现在居民的实际收入可以说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那这个怎么做到?

  阎立:

  应该说我觉得可能从一般的老百姓来讲,他不是那么关心GDP的速度有多少,因为可能从我们政府机关,我们汇报的成绩的时候,更多的会谈GDP的时速有多少,增长有多少,当然我后边也会谈到老百姓的收入有多少。从老百姓的角度,他更关心特别是实际的收入,特别是自身的感受,我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多了多少,特别关心物价的问题。那么对于苏州来讲,我们是这样,我们也把GDP的增长作为地方政府,它一定也是一个作为地方考核的指标。你说不谈GDP,我觉得也不大现实。

  主持人:

  硬指标。

  阎立:

  但是我们更多的也把老百姓居民的收入作为一项上级对下级的指导性意见也好,考核性意见也好,我们也是一个比较明确的这么一个意见提下去。而且这几年,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我们一直要求我们收入的增长,包括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要求到两位数以上。所以只要落实下来,我们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现在的城乡居民的收入,我们城市大概(收入)在29000多了,农民的收入也到14460,我印象当中大约是这么个数,而且我们在“十一五”期间,五年的增长,大概城镇平均到了超过12%,农民也接近12%,大概11.8%这个样子。

  主持人:

  你觉得在过去五年当中,要落实这个目标困难吗?

  阎立:

  应该说还是有不少难度。但是我想在中国只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们把它作为一项考核经济发展的目标相对应的指标,只要我们措施到位,我们一定能够把这件事争取做得更好一些。现在虽然我感觉还是有一点差距,就是我们收入的增长和GDP的增长现在还是有一点差距,但是最近我们也是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也为了切实让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且现在要求“两个同步”。我们专门制订了一个怎么来促进居民收入提高,包括农民收入提高一个贯彻性的意见。大概列了有7个方面、34条这样的意见,包括怎么从指导思想上加以重视,怎么从政策措施上加以推进,包括什么来改善经济结构,因为你工业结构的不同,劳动力结构的不同,产业结构的不同,收入的结构也是不同的。

  主持人:

  对我们政府来说,政府工作越细的话,我们老百姓的得到的实惠就会更多。

  阎立:

  对,我们最终的一个目的,还是要让老百姓在改革开放的这个过程中间,在发展的过程中间能够共同享受到这个改革发展的成果。

  主持人:

  老百姓谈这个收入分配一定是希望这样一个制度和机制更加合理。那么在谈到收入的时候,大家一定会谈到自己的个税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看到在2月27号温家宝总理在线和网友交流的时候,就专门提出今年要提高这个个税的起征点,而且这是政府今年为老百姓办得第一件大实事。那么紧接着在3月2号的时候,国务院的常务会议也就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这样一个草案。在接下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我们也看到了相关的篇幅,接下来我们看一看我们的记者上会对于代表和委员的采访,看看他们在个税起征点提高这个方面都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董宝磊(记者):

  今年“两会”个税改革是绝对的热点话题。此前温家宝总理曾表示,我们将会提高个人所得税薪酬的起征点,这是今年我们给老百姓办得第一件实事。那现在我的手上也有一份关于个税改革的议案,今天的记者观察就从这份议案开始。

  解说:

  提出这项议案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他在“两会”前夕就通过网络征集民意。李东生说,其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确定了个税起征点要上调。而具体上调多少?则需要“两会”代表委员的群策群力。

  李东生(人大代表):

  提高个税起征点能有效降低中低收入人的税负,我建议把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块钱,以后可以根据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变化进行调整。

  解说:

  和李东生一样,很多代表、委员表示,政府提出个税改革正当其实。

  林繁(人大代表):

  是一件好事,是好政策。

  记者:

  您觉得这个个人所得税应该提高到多少比较合适?

  人大代表:

  5000块。

  人大代表:

  提高到5000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SN024)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