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收藏背后的真假迷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7日23:12  CCTV经济半小时

  < 三 > 收藏背后的真假迷局

  首先, 记者在潘家园古玩市场花一百元钱买了一个写着大明成化年的小杯子,来到了“北京金坤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请出了一位号称业内著名的鉴定专家“严老师”。“严老师”当场就给出了鉴定结果。

  颜仲省 北京金坤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鉴定师

  颜仲省:这对的,是大明成化的

  颜仲省:能出证书

  记者:证书上怎么写

  颜仲省:就写大明成化嘛,高足杯 

  记者:一千元钱出证书,您出吗?

  难道记者真的用低价买到了宝贝?可是当严老师准备开证明的时候,随口的几句话,露出了破绽。

  颜仲省:我跟你说实话,这要卖,卖给似懂不懂的人,你别卖给特别懂的人

  随着记者拿出第二件二百元买的,落款写有“康熙年制”的青色小瓶。,“严老师”开始直言不讳。

  颜仲省:清末的,清末的东西,官窑的东西,做得挺好的

  颜老师断了代,说小瓶是清末仿制品,如此这般,也开个证书吧!

  颜仲省:给你写到康熙,可以写到康熙

  记者:明知道是清末的还出到康熙的证书,这行吗,这可以吗?颜仲省:可以,都是这个代就行,都是清代的东西可以

  随后,记者拿出一幅从市场花三百元买来的画给严老师鉴定,颜老师断定,所谓齐白石的这张画彻彻底底是幅赝品,跟真品一点不粘边,但他可以把这幅画鉴定成齐白石的。

  颜仲省:那也成,那也成,这个章子刻得挺好的 ,一般人,二把刀人是看不出它不是齐白石的画 

  收下一千元鉴定费后,毫不犹豫地给这幅赝品出了鉴定证书,上面赫然写着“齐白石本人画作”。原来来鉴定的人只要拿出合适的鉴定费,几百元买来的仿制品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古董,不但仿制品的出土年代可以前移几百年,而且能开出专家鉴定真品的证书。随后记者拿着相同的东西又走访了几家鉴定中心,在高额鉴定费面前,几百元的仿制品被鉴定的越来越贵。

  一起文物鉴定的闹剧也掀开了文化消费陷阱的乱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消费从衣食住行逐渐升级到文化、教育等领域,以收藏为例,中国长三角收藏研究会调查统计,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民间收藏者约为2000万。而目前民间收藏大军已增加到一亿人以上。就在收藏大军汹涌而至的同时,赝品也充斥市场。收藏界专家于明就见过一位收藏者买了上千万赝品的故事。

  于明  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于明:这个买了几个房子,瓷器玉器,进去一看,满眼全是假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明知假货泛滥,还热衷于收藏呢?

  于明:为什么最容易在这个市场上当?原因就是所有人抱着捡漏的心态,都觉得我认识这个东西,别人不认识,所以造成这个买假东西。如果说都希望什么呢,这个乌鸡变凤凰

  实际上,自古以来,被假古董、假字画坑得倾家荡产者屡见不鲜。但古董市场也比较奇怪,明知假货盛行,却仍有很多人上了当之后自认倒霉,很少去维权。这又是为什么呢?

  于明:有些人的看法认为这个东西是这个年代的,就断代,而有些人认为这不断代,所以就是说,艺术品鉴定这个市场,没有一种有科学仪器的方法来鉴定这种现实,造成了这种这个整个这个维权市场买了东西以后,比较难。

  于明认为,目前艺术品收藏在文化消费中的比重逐步上升,这个市场的规范势在必行,而藏品鉴定领域的规范和自律却是个难题。

  于明:我一次呢曾经有一次,看一个鉴定书的时候,大概有一米高,一次开鉴定书就有一米高,你说这一米高,它都说那个,都有鉴定证书吗?一定都说是真的吗?我想这一米高的这个鉴定证书所包含的东西,那应该有多少?都能够是真的吗?但是你有不能对这个鉴定证书提出异议,为什么?因为专家说,这是我个人表达思想,是我个人看,跟你没有关系,你可以说是假的,你跟我什么关系?

  不仅如此,采访中,一些法律界人士也呼吁加快完善立法,特别是通过拍卖公司竞购来的藏品,要有足够的鉴定保障。

  邱宝昌:我认为我们的拍卖法第61条要修改,因为拍卖公司实际上面对瑕疵不担保,有个免责声明,它就不承担责任,所以明知道是假的,它前面介绍是清朝的,可以介绍成宋朝的,然后有瑕疵不担保,那老百姓肯定很容易误导。

  除此之外,针对收藏市场的乱象,邱律师提示,消费者和商家同样要有自律的意识,这对于收藏市场的有序健康同等重要。

  邱宝昌:一方面消费者要诚信,不要搞预期,本来知道这是假的,希望人给你鉴定一个文物,我认为这首先是不可取的,对消费者,如果是这样的消费者是责任的。另外我们的鉴定师,如果你是真正的鉴定师,对这样的消费者你要说不,不能在金钱方面失去了你的职业操守,失去了一个职业标准、道德标准和职业操守。

  主持人:伴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消费结构的升级,一些新兴的消费市场在极大发展的同时也很快暴露出维权的新课题。现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退货、换货了,消费维权涉及到的领域越来越宽,人们消费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像网络消费、团购消费、预付费消费、文化消费这些新生事物都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加快完善法制,强力推行商业诚信和行业自律,切实把“新消费”做成“好消费”、“成熟消费”、“健康消费”。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是关系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幸福生活的大问题,我们由衷期望,新消费下的侵权之争越来越少,让新型消费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多一点健康和动力。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SN005)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消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