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部分企业提前放出涨价信息赚取先期利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2日10:03  央视《新闻1+1》

  (播放短片)

  解说:

  从3月21日一些媒体报出联合利华、宝洁、纳爱斯、立白等四大日化企业要一同涨价的消息,到今天联合利华宣布暂停涨价,整整十天的时间,不管企业的涨价理由是否合理,整个事件的过程最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中国的消费者权益是否能够享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护,社会的质疑需要最终的真相。

  记者:

  小姐不能够给我们联系接受采访是吗?

  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抱歉,我们这边是联系不到的。

  记者:

  到底涨价这个事情是不是属实的?

  伍晓英 浙江纳爱斯集团董事长秘书:

  具体的不是很清楚,目前是还没有。

  记者:

  你们没有从总部发出涨价的通知是吗?

  伍晓英:

  对。

  记者:

  那为什么我们在杭州市的几个比较大的超市去采访的时候,他们已接到了纳爱斯相关产品涨价的通知呢?

  伍晓英:

  具体的也不是很清楚。

  解说:

  广州的宝洁、浙江的纳爱斯,明明一些超市已经收到涨价通知,但是两家企业的中国总部,却对这一消息一直不置可否。与宝洁、纳爱斯的拒绝和躲闪相比,联合利华含立白的态度更为明确,对于价格上涨的原因,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发言人许晓东和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都将其归结于原材料的上涨。

  许晓东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发言人:

  本身对于我们洗涤用品来说的话,本身就是靠量来销售的,利润并不是很高。原油价格下不来,汽油也不断地上升,现在物流成本也不断地在上升,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力的成本也在不断地上升,那么我认为因为社会是不断地在发展进步的,不可能我们产品几年、十年这个价格是不变的,这也是不符合企业的经济发展规律。

  曾锡文 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

  这不是我一家,这个整个行业现在顶不住了。

  解说:

  涨看起来理由充分,但是谁都知道,面对着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超过8成的四大日化巨头,他们的一举一动,却并不是一个涨价那么使简单。不管是涨价态度鲜明的立白和联合利华,还是始终保持沉默的宝洁和纳爱斯,一个最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是四大巨头为什么都选择在4月集中涨价,而且从各大商场传来的消息,涨幅也大致相当。还有4月涨价,为什么从3月21日开始就小道消息满天飞?这样的涨价过程,到底想给消费者传递什么信息?

  汪亮  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

  市场份额非常有关系,如果超过70%,就说明消费者没有选择,对于没有选择的产品,你提出的价格,并且是两家企业同时提出,那么就有了串谋的嫌疑。因为大部分市场是你们掌控着,你们两家掌控着,你们两家又同时在差不多一个时间里边提出来,这说明你们是串谋的,那么对市场是有伤害的,政府可以启动的。

  主持人:

  在相关的采访当中,我们听到最多就是不清楚、不清楚,但有一件事情,我们需要弄清楚,就是什么样的行为构成串通涨价,听听专家的观点。

  记者:

  什么样的行为可以构成串通涨价?

  黄勇 外经贸大学竞争法中心主任,反垄断法专家:

  所谓的串通涨价主要是在价格方面排除限制竞争,达成这种协议或者是决定,或者是其他协同行为,这叫做串通涨价。主要有几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第一,这些竞争者之间的价格行为具有一致性,比如说同时涨价了,或者涨价的幅度都差不多。

  第二,这些竞争者之间,他们有过这种意思的联络,或者是一种信息的交流,还有一个需要考虑其他协同行为的认定,需要考虑的因素,还要考虑市场的结构,市场是不是一个寡头分战的市场,是不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同时还要考虑市场的各种因素变化,比如说这种涨价是不是有真正的理由,像油价的暴涨、运费暴涨、电费暴涨等等这些市场的变化,所以以上的这几个因素是需要综合地去判断,这种协同是否构成了协同行为,也就是是否构成了违法行为。

  主持人:

  价还没有涨,但是信息已经出来了,这样做对于企业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

  刘继峰: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这些信息的发布,可能就赚取一些信息的利润。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可能真的不知道是不是一个4月1日以后真的就涨价了,那么他的选择自然就会多存积一些产品,甚至有的消费者把一年所需要使用的产品全部都买回来了,如果这样的消费者会很多的话,企业无形中就赚取了常规情况下所赚不到的一个先期的利润。

  主持人:

  清理了一下库存,但实际上听到了这个声音不仅仅有消费者,还有同业、同行,还有主管部门,这些不同方面听到声音,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刘继峰:

  对于这样一种行为来说,直接影响的主体应该主要是消费者,对于另外主体有一定的影响,就是同业竞争者的问题。那么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一个监管部门是否要介入的问题,因为这样一种现象如果放任它的话,可能基于这样一种信息的不真实,造成一定的市场秩序的混乱。

  主持人:

  可不可以理解为信息事先释放出来,对于同行来讲,可能大家达成一个默契,或者是共识,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讲的话,其实是对他的一个承受力的试探?

  刘继峰:

  会有这样一种因素,因为这样一种信息的散布,实际上还和具体这个事情做没做,还有一段距离,这个时候监管部门如果是基于反垄断法来介入的话,还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他们是不是有书面、口头,甚至沟通形式的证据。如果这一个证据找不到的话,很难认定他是一个串谋,但是这样一种单方的信息发布,客观上确实是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主持人:

  当信息发布出来之后,不管主动发布,还是怎么样传播开,确实发改委采取行动了,进行了约谈,而且联合利华也表示说,约谈之后,他们决定4月1日暂停涨价,我们怎么来分析发改委的举动?是及时刹车的行为?也有人说,这样的一个事情,我们可以交到市场,让市场自己去把它消化掉,您怎么看?

  刘继峰:

  首先,我们说这样一种,即便我们现在认识不到它是一个串谋行为,那么就作为一种单方的信息发布事件来看的话,它的消极影响已经出来了,那么校正这种消极的影响的方法,可能有刚才您讲到的市场的方法,也可能有政府部门基于权力的介入,进行校正的方法。

  主持人:

  比如说我们单纯依靠市场消化会是怎么样?

  刘继峰:

  产生的现象就是大量的消费去购买,提前储存,对于企业来说可能就清理了他的库存。那么如果说我们政府及时介入的话,可能这样一种现象就会被阻止,而且我个人以为,发改委这样一种做法,从介入的效果上来说,也是很有效的,从理论上来讲的话,这样一种介入其实是防止危险变成损害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先期的介入,虽然这时候我们把握不准,有哪些证据可以确实证明它就是构成了一个价格卡特尔。但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它有一定的危险,这时候发改委去介入,我觉得是合理的。

  主持人:

  您讲到的价格卡特尔可能需要给我们翻译一下?

  刘继峰:

  就是同业的竞争者相互之间,就价格、数量、地域划分联合起来,而且采取统一的行动。

  主持人:

  而且在现在物价都在慢慢地涨的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发改委在日化这种涨价趋势当中,开始出出手,其实也是防微杜渐的做法。

  刘继峰:

  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期,尤其是近几年关于涨价问题特别敏感,而可能就是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最后造成一个虚假的涨价,但是在虚假涨价过程中,销售者获利了,所以对于涨的问题,确实是市场秩序的问题。

  主持人:

  当我们说到这儿,我在想,企业有没有委屈呢?比如说刚才企业代表确实说了,这些年他们没有涨价,而且随着正常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的话,涨价也是一个在所难免的事。

  刘继峰:

  其实我们不是反对企业涨价,我们要关注的是企业该如何涨价。如果说几大企业联合起来,占市场份额80%,他们要真正共同涨价,或者是大致相近的时间内去涨价的话,它的社会危害性是比较明显的。如果说换一个角度来讲,单个企业基于它合理成本的增加,然后去进行涨价,这个我们是不反对的,企业毕竟要获取利润。

  主持人:

  从现在来看的话,4月1日的预期中的涨价没有发生,但是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乐观地说,这个涨价就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发生呢?

  刘继峰:

  这个不一定,这个主要还要进一步去考察,是不是真的合理的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SN002)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