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报道①
从1921年到2011年,中共九十年的成长历程中,红色歌曲曾经让几代中国人耳熟能详。
当岁月的长河流转到今天,红歌再次以令人意外的趋势在中国大地上被广为传唱。不同的是,这个流行季下的红歌,无论其本身还是所处的环境以及舆论的看法,与过去相比都悄然发生了变化。红歌能否拯救中国人近乎迷失的信仰,它又将如何服务于新时期的中国社会?答案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新红歌时代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梁嘉文发自北京 国学大师梁漱溟曾指出,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有两大怪异之处:一是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前的文化;一是那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时隔多年,这个问题或许依然困扰着今天的很多中国人。当前的社会,最稀缺的是什么?答案不是外汇、石油、钢铁,而是 “文化”与“信仰”。
这或许正是中国人一直看重“安身立命”的缘故。七十一年前,中国人走在文化与信仰的拐点,毛泽东在他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喊出“中国文化向何处去?”他开出的药方是新民主主义。他说,这种新文化应该是大众的,民主的,应该为90%以上劳苦农工服务。
曾经激励过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新文化,现在似乎已经定格为一种信仰符号——“红色文化”。如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背景下,当以红歌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再度整装出发时,却意外地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讨论。
一座城市的红色突围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概括重庆,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红色”:红辣辣的火锅,火红的抗战文化,还有当下正如火如荼的“唱红歌”运动。
假如正赶上某个节日或某项活动期间,走在入夜的重庆街头,你会发现它的特殊气质——歌舞升平,一场又一场的红歌传唱活动,人头攒动,红旗飘飘。重庆老百姓一向热衷的“坝坝舞”,在红歌的感染下也焕发了新的活力。
在重庆市的一家医院,墙上挂着雷锋端着冲锋枪的壁画,“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的剧照,还有毛泽东接近群众的黑白照片。这是该医院特意营造的红色文化氛围,院方解释说,让病人就诊治病的同时,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可以保持轻松、舒畅的心情,起到精神治疗的效果。
最令人震撼的,是2011年的元旦,在市中心解放碑广场,聚集了数万名群众,齐声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磅礴之势,气上云霄。重庆人选择用如此与众不同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样的“红细节”还有很多。重庆市委党校苏伟教授是“红色重庆”的理论支持者,他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合著的《重庆模式》一书,如是描述:现在,重庆的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工地,乃至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不但大会小会之前大家要唱唱红歌,而且各种各样的红歌队伍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各种各样的红歌活动如春潮般此起彼伏。重庆的党政干部也成为红歌高手。
重庆的“唱红”并非心血来潮,而是重庆主政者“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略深思熟虑”的结果。2009年6月,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会专题研究了文化建设问题,制定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用文件的话说,重庆 “吹响了‘唱读讲传’、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斗号角”。
重庆的做法,引来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颇具权威性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在推出的“全球城市指数排名2010”中重点推介了重庆,它给予这座城市的点评是:“中国的明日乐园,长江上的芝加哥,代表了世界的未来。”
对于重庆现象,清华大学崔之元教授实地调研后给出了自己的判断:重庆的唱红,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执政党对塑造社会价值体系的一种寻找。这个判断,在重庆市领导的最近一次讲话中得到了侧面印证。2011年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会见港澳主要媒体高层参访团时表示,重庆的唱红是“对中华民族
伟大精神的传承,是对青年一代教育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2011,红歌涌动的时代?
不仅是重庆。在迎接中共建党90周年之际,曾经见证了执政党和一个国家成长的红色歌曲,似乎正在成为2011年中国文化的主旋律。
早在几年前就将唱红歌活动搬上电视舞台的江西卫视,今年的“中国红歌会”宣传片发出了“火红一夏 惊艳中国”的口号。据主办方介绍,除了全国的唱区海选无盲区,还将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开设海外分唱区。几年间,江西卫视首推的“中国红歌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红色旋风”,收看节目的观众突破2亿,数千民间红歌手走上荧屏。而省级卫视老大湖南卫视,更是将2011年接下来的三个月打造成 “红色青春季”,除了众多献礼片外,其多档歌曲类节目也都将高歌红色主旋律。
有人说,唱红歌不仅令传统的选秀节目“名正言顺”披上了主旋律外衣,并且还意外引爆了另一个收视率高点:挖掘了以往被忽视的“红色观众”。“红色观众”的阵营是否有如此大的力量姑且不论,但时下的新闻中“红色渐欲迷人眼”却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各种以单位或社区的名义组织的“红歌大赛”“红歌演唱会”等动辄“千人同唱红歌”的场景,正在各地纷纷上演。红歌不仅出现在陕西榆林的职工大会上,还走进了天津的法院、延安的监狱,各种“红歌达人”梦想并实践着“唱红歌走遍中国”,“农民自筹资金唱红歌”的报道更是在媒体和网络上比比皆是。
最新的一条新闻发生在河南师范大学。据《大河报》报道,一场“红歌进食堂,唱响你我他”的活动,正在河南师大举行,此后的两个月里,在食堂用餐的大学生将一边吃饭一边听红歌。活动的发起方、河南师大后勤集团党总支书记对此的解释是,“红歌具有独特的教化育人功能,唱红歌是对青年学子进行党的知识和党性教育的一次崭新尝试,高校应成为宣传红歌的主要阵地。”
毫无疑问,高校的确正在成为这一轮唱红歌的主力阵地之一。而一个比较夸张的事例是,在五四晚会歌舞剧《红梅赞》中扮演江姐的大学生——重庆师范大学的28名女学生,4月26日以江姐人物造型来到歌乐山烈士陵园参观。
红歌为什么这样红?《人民日报》两年前抛出的命题,时至今日,每个人依然都有着各自的不同解读。
新红歌,老红歌
而细心的人发现,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单位联合组织的“唱响中国”歌曲征集评选活动遴选出的36首红歌中,很多“看上去不那么红”的歌曲也赫然名列其中。
“《套马杆》也是红歌?”一名石家庄的网友感到相当困惑。这首充满了蒙古风情的歌曲,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民族风的歌曲。而另一首由小柯创作的《多好啊》,则被更多人看成是一首爱情歌曲。如此多的新红歌,让习惯了将红歌与“革命歌曲”划等号的人们一时之间“很不适应”。
在百度百科中,对红歌的释义是:“革命歌曲”的代称。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红歌的定义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1959年出版的书籍《红色歌曲》中,收录的90首红歌无一不充满了意识形态和浓重的革命色彩,其中《中国革命歌》《反帝拥苏歌》《最后胜利终归我们》等,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革命时期以及冷战年代,这些歌曲今天已经很少能听到。倒是后来的诸如《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北京的金山上》《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每每成为各种主旋律晚会中的 “保留曲目”。
于是,在红色成为中国文化流行季的今天,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方面,经典老红歌在唱红热潮中被万众高歌,另一方面,如《多好啊》等歌颂爱情和生活的歌曲也在年轻人中间被广为传唱,不同的是,后者几乎不知道自己唱的曲目已经被定义为“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