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著名歌手称主旋律红歌也需要与时俱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6日11:45  国际先驱导报

  其实不仅是红歌在悄然改变着面孔,以红色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等,近年来也纷纷亮相。当《白毛女》《红灯记》《苦菜花》《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一系列红色经典电影重现荧屏并令中老年观众追忆葱茏岁月的同时,新红色文化也在吸引着年轻观众的追捧。

  2009年9月上映的《建国大业》,上百位华语影星零片酬出演,由于电影摆脱了传统历史电影一板一眼的模式,再加上众多港台一线明星加入,电影票房突破4亿。而《亮剑》《潜伏》等电视剧的热播,更是取得了令人意外的收视效果。

  只是,当与时俱进的新红歌和经典红歌一道成为这一年特有的文化现象之时,观点的碰撞在所难免。

  红歌所不能承受之重

  看到红旗飘飘、万人合唱红歌的场面时,有人感到欢欣鼓舞精神焕发,有人则认为是一种“倒退”。

  一位老年朋友说,我们是唱着红歌长大的,每当听到旋律响起,就仿佛回到了自己年轻的过去,那就是我们的青春;但是,也有不少人将之与“文革”联系起来,认为这是“现实版的一出历史穿越剧”。一长春网友认为红歌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因为它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理想”,可是也有湖南衡阳网友表示,“和谐社会不是唱出来的,只有靠诚信、扎实工作,老百姓生活才能真正幸福。”

  中国2011年的红色热潮现象,甚至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美联社记者就注意到,北京一家红色主题餐厅里顾客与台上演员齐喊口号的场面,“对于许多人来说,革命年代的生活更有激情,更单纯,人们更团结。”事实上,这样的餐厅在中国各地早已出现多年,而其承载的功能除了怀旧,更多的或许仅仅局限于一种娱乐消遣和餐厅特色营销范畴。

  在众多争议背后,一个网友的建议看上去颇为新颖:“希望创作一首治理贪污腐败的歌,让所有当官的都来唱!”该建议立刻迎来了很多喝彩。从某种程度上看,该建议似乎与江苏卫视主持人孟非的观点异曲同工。孟非将唱红歌理解为“信仰缺失年代的革命理想主义教育”,“想法不错,注意一下方法就好”。事实上,善意的理解者多半都愿意从信仰缺失的角度来理解红歌和红色文化的这次浪潮。

  可是,红歌能承载起今日中国人的信仰之重吗?这显然是一个需要谨慎思考的问题。

  孔东梅是毛泽东的外孙女,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以传播“新红色文化”为主。孔东梅对红色文化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说,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政治学家,我只是希望能够从文化的角度来传承这份精神遗产。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当前的“红色文化”,似乎更符合当前多数国人的心态。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地方政府倡导“红色文化”无可厚非,但也应当尊重不同种类的文化,并允许多元文化发展。

  “旧的已经被打破,但新的却未建立起来。”这正是中国社会信仰和价值体系面临的现实,或者也是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的尴尬。在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萧功秦看来,这是社会转型期的正常现象,我们不能冒进地试图塑造一个主流价值体系,而要依靠各种文化相互竞争、自我成长,让中国人民来筛选,做出选择,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不能缺少的过程。

  一个“红旗歌手”眼中的红歌

  刘媛媛:红歌要唱到大家心里去

  “主旋律歌曲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符合人们的审美爱好,形式处理上需要新颖多样,感情更是必须真实流露”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雪莲 实习记者陈丹青发自北京 初闻“红旗歌手”,刘媛媛一愣,“我不是有名字吗?为什么要这么叫我?”后来别人解释说,“因为你唱的《五星红旗》特别好听。”刘媛媛方才释然。

  《五星红旗》是苗族歌唱家刘媛媛的成名之作。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这首歌曲红遍了大江南北。那一年,刘媛媛只有20岁出头;十年后,刘媛媛与功夫巨星成龙携歌曲《国家》亮相国庆60周年大型焰火晚会,这首歌也随即被口口相传。今年4月8日,刘媛媛再和成龙推出建党九十周年献礼歌曲《民生》。据媒体报道,《民生》被许多年轻人认为是最好听的一首主旋律歌曲。

  如今,人们对“红旗歌手”刘媛媛的定位有句更准确的描述:“中国新时代主旋律歌唱家的代表”。

  “红歌要符合群众的审美爱好”

  十多年前,刘媛媛的成功曾让海内外许多唱片公司大为惊讶:一位主旋律歌手何以比“用金钱包装”的流行明星更受欢迎?后来,刘媛媛自己道出缘由:初出茅庐的她放弃了以往主旋律歌曲的单一唱法,而是融合了美声、通俗、民族唱法于一体,加上对歌曲内涵的用心诠释,令听众耳目一新,也为声乐界注入了一道新风。

  外界把她的唱法概括为“美通唱法”(美声、通俗相结合)。这种演绎方式,亦是新歌《国家》和《民生》的共通之处。

  《国际先驱导报》:你怎么想到用这种唱法来表达“红歌”的?

  刘媛媛:我最早是学美声的,当时刚上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我被老师定腔为“女中音”,可是培养了没多久老师们又觉得我应该是“标准的次女高音”,于是改了新的练歌方式。但是到大三,我又被音乐教研室主任正式通知,以后改练“女高音”。四年学习中三改唱腔,从戏曲到歌剧,从通俗到民族,我学习演唱了多种不同类别的歌曲,拥有了多种唱腔的功底。

  我平时是很喜欢通俗歌曲的,回到宿舍就听各种流行歌。我和父母都很喜欢邓丽君的歌,她唱歌像说话一样,像溪水一样轻轻流到你的心里,在声音、情感的处理上特别细腻,我有意无意就在吸取她的一些很好方式。后来,我还常听席琳·迪翁的歌,还有一些老歌,比如《烛光里的妈妈》。

  后来唱《五星红旗》的时候,专家就说,这个刘媛媛是“三合一”的声音。

  Q:那你也可以跳出“主旋律歌手”,唱一些流行歌曲?

  A:我一度也觉得唱红歌很有局限性:我是不是只能唱这些歌?后来有老师就跟我说:关键是得有特色,能把这些红歌唱到大家心里去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新的时代会有新的主流歌曲的唱法。老师的话让我琢磨了很久。其实《五星红旗》到《国家》之间经历了好几年,好像中间是一个空白,我也唱过不少歌,例如《鲜花陪伴你》等一些偏通俗的歌曲。但相比而言,《国家》这首歌是《五星红旗》之后,我最深入人心的代表作了。

  Q:你现在如何去驾驭一首主旋律歌曲?

  A:主旋律应该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主旋律歌曲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符合群众的审美爱好,形式处理上需要新颖多样,感情更是必须真实流露,包括音色也要平易近人。唱《国家》时,我是如此;唱《民生》时,我在唱法上更加深了这种感觉,因为《民生》更需要用贴近大众的声音去演唱,我也力求能做到这点。用最自然的声区,用最自然的声音唱出来。

  “主旋律也要与时俱进”

  据刘媛媛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她对歌曲的再创作几近“疯魔”程度。2009年,为了表现出歌曲《国家》中大气磅礴的气势和朴素自然的贴近性,刘媛媛经常拉身边亲朋好友和工作人员一遍遍试听,甚至让电话里的歌迷给自己提意见。

  Q:除了怎么唱,是不是红歌本身的创作也很难?

  A:为什么现在老一辈人喜欢听那时候的歌呢?因为可以唤起他们的真实回忆。现在很多歌曲是为了创作而创作,有些歌曲太普通了,创作出来后让人们听了也没有感觉。像《我的祖国》词曲多好啊,旋律也好。那个词就是在讲一个故事,你听郭兰英唱就像在看一幅画。

  精品出来很难的。创作者也很茫然,他不知道大家喜欢什么东西。很多时候对一些事情自己没有感觉,应急之作就差强人意。

  Q:作为新一代的主旋律歌手,你和李双江老师等老一辈歌唱家有什么不同吗?

  A:老一辈创作者留下了很多宝贵东西,经典老歌的旋律现在依然很好听,挺有真情实感。当然,新一代和老一代的红旗歌手,不同时代下就很不一样,但是哪种风格都不能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红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