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蕾 发自山东青岛
7月5日上午,青岛市排水管理处组织宣传部的孙姓部长在办公室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就在前一天,她才接待了60多个记者。“都是来取经的。”旁边一工作人员开玩笑说。
实际上,就在记者刚刚抵达青岛的时候,出租车司机杨师傅就说了两遍那个著名的段子:“青岛怕干不怕淹,全靠德国下水道。”
类似的段子,在网络上并不鲜见。特别是在反思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的全民大讨论中,青岛的“德国造下水道”已成为样本,让在暴雨中观海景的兄弟城市们尤为羡慕。
率先雨污分离
今年80岁的鲁海,是青岛市图书馆原馆长,他被当地人称为“青岛文史活字典”。谈起青岛下水道,鲁海更是滔滔不绝。
“在我小时候,经常会和伙伴们从栈桥附近的排水口钻到排水管道里玩耍,那些下水道,最宽的主道能开车,最窄的支道也能并排走两个人。”鲁海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青岛60岁以上的人大多都有这种打发童年时光的经历。
可鲁海也是后来才知道,这样的下水道并非布满整个青岛,儿时游玩的地方竟也由一段屈辱的历史而生。
1898年,德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强租胶州湾。自此,青岛就成为殖民城市。据鲁海介绍,当时青岛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以观象山、信号山、鱼山、太平山等天然屏障为界,往南的一部分叫青岛区,主要为德国人和其他欧洲人居住,往北的一部分则被称为鲍岛区,是中国人居住和生活的区域。
在19世纪末期,德国在西方国家中算是起步较晚的国家,而同时期的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四个国家都已经先后建有多个殖民地。因此,为向世人表明德国给中国人引进现代技术来建设现代城市,德国人立志将背山靠海的青岛区建成一个“样板殖民地”,其假想的竞争对手就是英属殖民地—香港。
本着这样的思想,德国殖民统治者对青岛开始有步骤地开发与建设,还特别从德国请来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建筑设计师,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设计形成了青岛的城市规划。
据《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1900年,青岛发生一次暴雨,让青岛遭受内涝灾害。包括鲁海在内的多位史学家都认为,正是由于1900年的那场暴雨,使胶澳总督下定决心,对青岛的下水道系统进行重大改革。
1901年,一位名为单威廉的城市规划设计师在胶澳总督的授意下,将青岛区的排水管网设计成雨、污分流的方式,铺设地下排水管道、修暗渠。不仅如此,在铺设排水管网的同时,德国人还率先实行了包括电线和其他所有管线全部入地。
青岛由此成为中国最早实现下水道“雨污分离”的城市。到1905年,青岛区铺设的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
德国设计的中国造
崂山区梅岭路27号,就是青岛市博物馆。一段在2008年改造市政工程时出土的水泥管材在博物馆二楼被作为文物展出,这便是当时德国人设计的排水管道。
这种管道高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截面呈上宽下窄的鹅蛋形,下面较窄的半部分被贴上了瓷片。
专业人士介绍说,这种上宽下窄的设计,不仅可以减少管道受力,还可以使雨水在流量较小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高流速,减少泥沙沉淀,减轻日后养护的压力。而贴上瓷片,则可以起到防腐防蚀的作用,进一步延长这种管道的使用寿命。
更让人称奇的是,据鲁海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德国人设计的街道雨水管道中,还有一种被称为“雨水斗”的机关。从横截面来看,这种雨水斗呈“h”形。也就是说,雨水进入雨水斗后,脏物被沉淀到左边的“斗”中,而质量较轻的雨水则顺着右边的管道排走。如此一来,杂物既容易清理,也不会造成整个排水管道的堵塞。
与这个“雨水斗”所匹配的,还有一种特制的清除器,形状类似现在人们所使用的苍蝇拍。但这种“苍蝇拍”的头部是可以活动的,由一根绳索连接着“苍蝇拍”的根部。平时不拉绳索时,整个清除器的剖面呈完全垂直状,可以伸入“雨水斗”中,但只要用手轻轻一拉,清除器的网状头部就可以自由活动,将“雨水斗”中的杂物轻易取出。类似的巧妙设计还包括了“古力盖”的防盗机关等。
然而,据青岛当地不少老人说,尽管这些德国设计认真细致而又极富远见,但实际上这些在后人看来是“德国造”的设施却是地地道道的“Made in China”。因为,当时在青岛的德国人中,并没有从事生产的技术施工人员,这些设施很有可能是在中国取的原料,然后由本地的工人制作而成,德国人顶多就是施工监理,严把质量关。
尽管这样的说法已无法得到证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经历了100多年岁月侵蚀之后,这些当时修建的雨水管道和古力盖等设施仍有一部分在青岛的地下发挥着作用。
顶着压力排水
“不会再有第二个青岛了。”鲁海在受访的2个小时中不止一次地说,青岛市南区那些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的景象,如今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恐怕都无法复制。
而青岛市排水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则认为,无法复制的不仅仅是那些漂亮的欧式花园建筑,更包括如今名声在外、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前来“取经”的德式下水道。
“青岛一般不会发生内涝的原因,和德国人设计的那套排水系统已没太重要的关系,主要还是因为青岛本身的地势环境。”一名谢(音)姓工作人员认为,从地势上看,青岛三面环海,又是丘陵地带,降雨时基本上通过自流的方式就能排走,这与地势较为平坦、往往需要强排的内陆地区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至于德式下水道,当然他们的设施现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服务范围并不是很大,主要就是市南区的沿海地带。对于全市来看,只能说在它这个片区内起到了作用,但不是绝对作用。现在我们其他的片区也都是分流排污的。效果同样也不错。”该工作人员直言,外界不该将青岛的排水系统的优势全部归功于德式下水道。
但传媒引述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处长安宝月的话称,2009-2010年,青岛市用于地下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投资分别为10亿元和7亿元,2011年预计投入将达到20亿元。
其实从2010年10月1日起,《青岛市城市排水条例》也已正式开始实施。由此,青岛市政府对于排水管网事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现在市里确实很重视,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要求也很高。可能在别的城市,一般的积水不会特别有人在乎,但在青岛,积一点水,或者水排得稍微慢一点点,老百姓就受不了。”上述谢姓工作人员说,正因青岛有德国人设计修建的当时最先进的下水道,此后在青岛从事排水管网事业的工作人员都是在顶着压力干活。
但青岛排水处的孙部长却认为,也正因青岛有重视下水道的这个传统,才让青岛很少遭遇内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