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定价:从1.5元到0.5元的必经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6日09:22  中国经济周刊

  仅有规模是不够的,张国宝主推的另一个政策是:引入竞争,通过特许权招标制度确定电价,谁报的电价低,谁就获得风电场的特许经营权。

  在他看来,一个产业要长期发展,不可能只靠国家补贴,必须靠市场的力量来取得一个合理的价位。当然,这是一个残酷和痛苦的过程。在中国能源领域,价格问题几乎是最难的难题之一。

  “如果不招标,风电场作为业主,一般都倾向买国外的风机,因为国外的技术已成熟,而且还有很多摆不到桌面上的事。例如,过去买风机,中间商的回扣很高,推销一台风机可以有20万的回扣,油水很大。要扭转不容易,让大家买国内的设备同样不容易。”张国宝坦言。

  在没有招标以前,企业通过关系找政府相关部门,靠人为定价,电价多少由价格部门说了算。竞相压价的公开招标当然招致很多人的强烈反对。

  企业不甘心的是,利润被削薄了。“最好是毫不费力气,找政府,找关系,批一下多省事”;一些相关部门不甘心的是:诱人的权力被剥夺了。

  张国宝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他调侃说:大家都不喜欢计划经济式的审批,可是定电价时又喜欢用计划经济的办法。

  根据张国宝的讲述,在当时,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也希望由他们来定价。“我不同意这种人为定价的方法,我主张招标,通过竞争来确定价格。他们反对我的意见,我一直坚持,他们没办法才默认我的做法。”

  但“4.95现象”之下产生的项目可以不招标,这些项目的业主会直接去找价格司定价。

  这就形成了价格制定的“双轨制”。在这个过程中,凡是通过招标的电价都比较便宜,大约在0.5元1度电,价格通过竞争压下来。而4.95万千瓦的项目,则由价格司定价,价格定在了0.7元。

  “招标的吃亏了。”最后,张国宝作出了妥协,“但这也算是竞争发现价格,通过几次招标,价格发现了,就定下来了。”妥协的结果是,不招标了。一个地区按照价格司定一个差不多的标杆电价,做得好就赚得多,做得差就赚不到钱。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目前实行的是四类风资源区价格,这四类标杆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比原来的1.5元大大降低了。

  风机价格在激烈的竞争中迅速下降。现在1.5兆瓦的风机报价已经从每千瓦8000元降到了每千瓦3500元甚至更低。

  “前一段时间有媒体说,把价钱压这么低,没钱可赚,都是因为我非要招标。”张国宝觉得颇有些委屈。为了证明自己没做错,他对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召开了座谈会。经过一番调查下来,他认为“风电企业是有钱可赚的,风机制造企业则由于盲目进入,在竞争中一部分企业已支撑不住,将退出,最后必然集中于几家企业,和家电企业走过的路一样”。

  补贴:给国产化一个机会

  风电价格真正降下来,还因为另一项政策:扶持国产化。

  在2005年以前,国内的风机基本靠引进,价格高昂。

  张国宝当初坚持招标的另一个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扶持国产化。他坚信,只有国产化,才能把成本压下来。

  “招标的话,就可以设定一些条件,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国产化率打分,国产化率超过70%,可以得高分。”

  这招很管用,一时间,国内风机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后来引来了国外厂商乃至政府有关招标公平的诸多批评,最终因美国提出抗议而取消。

  “在决定取消之前,我们已经实施了3年。3年的时间,我们已经羽翼丰满了。”张国宝说。

  当时,为了支持国内的风电企业,财政部还出台了《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行风电补贴,该办法规定,中资及中资控股企业首批50台风电机组按600元/千瓦予以补助。

  这一补贴办法,后来也招致美国的抗议。

  2010年下半年,美国按照《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和措施展开调查,并要求与中方进行对话。

  张国宝提出邀请媒体一起参加视频会议,但这一要求遭到了美方的拒绝。“因为他们根本没道理。他们对本国企业的补贴比我们还多。”

  据张国宝说,当初该补贴办法会签的时候,他没同意。事实上,补贴政策仅覆盖了6家龙头企业,补贴的总金额只有2亿元左右,对于这些销售额百亿以上的龙头企业而言,这不过是杯水车薪。反而给美国人留下“口实”。

  张国宝建议将补贴主动取消,像取消70%的国产化率一样,得到了财政部的同意。

  回头再看,多种扶持政策相继出台,足见中央各部门对风电发展的扶持热情。再加上《可再生能源法》对补贴基金和全额收购可再生发电的规定,不只使风电价格迅速降至当前的每千瓦时0.5元左右,更重要的是,在一个新兴的战略产业,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气、联合动力、明阳风电等一批国内品牌的风机制造商如火箭腾空,并与国际领先水平站在同一起点上竞争。

  到目前为止,国产品牌已抢下国内风电市场85%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开始出口海外。风机零部件也逐步国产化。整个风电行业几乎都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里,除了轴承。

  “齿轮箱轴承是目前为止唯一我们还做不好的部件。因为风机必须高速运转,轴承一旦坏了,整个机器的安全就没有保障了,厂家宁可多花点钱买国外的。”在张国宝看来,除了轴承之外,其他的国产零部件已堪称国际水平。

  而在2005年之前,秦海岩他们还一直在担心,中国的风电市场会不会像汽车市场一样被国外的品牌占据?会不会风场上转的都是国外品牌的风机?甚至,中国人能不能造出兆瓦级的风机?

  如今,所有这些都不再是问题。仅用5年时间,无论是产能,还是技术,中国风电从一个相对落后的产业,跃升到了一个全球较领先的地位。“没有前几年政府的支持简直不可想象,这是最关键的。”秦海岩感叹。

  对于中国风机全是买的外国专利,张国宝也不认同。他说金风、远达这些企业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发,1.5兆瓦风机确实几乎都是买外国专利生产,但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3兆瓦、5兆瓦、6兆瓦都自己研发出来了。“中国风电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强的竞争力”。

  这一切,张国宝当然功不可没。

  路线:监管与稳定

  然而,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

  尤其在风电的暴发式增长之下,一些隐忧已经越来越明显:电网无法消纳暴增的风电,并网与调峰难题无法突破,结果导致闲置和“弃风”的尴尬——在冬天,接近20%左右的风机处于闲置状态;与此同时,技术、管理和质量也因无法跟上风电的速度,暴露出了不少问题,风机脱网事故发生,风电场与电网的安全成忧,等等。

  “反对的声音太多了。”张国宝坦言,“但目前出现的问题都不过是一个指头,风电的发展是九个指头。”

  这算是他面对质疑的第一次直接回应。在他看来,所有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论是技术问题,还是体制问题。他甚至说到“我们要学学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学学他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他批评有些人只会指手画脚,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不少媒体还公开质疑,发展风电的三项政策把民营企业都挤出去了。因为国有企业可以不计成本,因此中标的都是国有企业。

  张国宝说,这是一个“误会”。在风机领域,“主要还是民营主导,实际真正的国有企业并不多。”

  人们看到的事实是:占领了市场份额50%~60%的金风、华锐和东气,只有东气是传统的国企,这前三大企业在招标时拥有绝对的优势,中标也最多。

  仅从结果来看,政策扶优扶强的痕迹当然明显,难免招致其他企业的诸多抱怨。

  经过这几年的规模发展,中国的风机制造厂已经增至80多家,1000瓦的发电设备价格则从8000元降到了现在的3500元。

  而全球真正成规模的风机制造厂也只有7家。残酷的优胜劣汰是风电行业接下来将要面临的现实。

  拐点已经出现。

  “年后,钢材、化工材料、有色金属,都在涨价,上游的整机制造厂都在涨价,下游运营商手头现在都没钱,拖欠严重,中间运营这一块的资金成本、人力成本、水成本、土地成本、各种税费都在上涨。如果明阳去年没有上市,今年我们也会很困难。”张传卫说,华锐、金风、明阳,这三大上市公司手里都拿了几十亿资金,没拿钱的那些,日子根本没法过了。

  事实上,一些中小型风机厂商确实因为各种困境而陷入了倒闭或选择离场。张国宝也很担心,竞争太激烈将带来恶性循环。

  一些投资者也对陷入恶性竞争的风电行业表示悲观:未来中国风电产业将逐步走入成熟发展期,利润会不断下降;在经历了近5年的暴涨之后,增长的幅度和空间相对有限;不断发生的风场事故也意味着,未来,风机事故或将进入高发期,风电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所有的这些担忧最终使华锐、金风、明阳、大唐能源等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集体遇冷,股价表现难尽人意。

  但在风电行业企业看来,这只是一个新兴行业在经过暴涨式增长之后走向成熟的正常表现。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靠政府补贴长期维持暴利,风电行业也一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认为:“利润降下来是正常的,而且现在应该迫切降下来成本,使之与传统能源竞争。”

  当前中国风电占能源总量的比例才1%,但欧洲一些较大的国家已经达到了15%~20%。从这个角度,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陶刚对未来风电的发展前景颇为乐观。

  张传卫一直坚信风电是唯一可成熟大规模开发而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能源。当然他也坚信,风电始终关系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

  无论从应对能源安全考虑还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国家的态度都只有一个,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秦海岩说。

  但显然,在这个风口浪尖,他们都担心政策的走向。

  各种技术标准、管理办法正在出台、制定或征求意见。主管部门加强监管以及加强对规划管理的意图十分明显。

  “若是在2006年或2007年调整,可能会困难一些,但如今无论是技术上,或是基数上,都有能力承受了。”华锐风电副总裁陶刚认为,目前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高点了,这个时候把增速降下来,可以等一等电网的建设速度。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新规定,地方审批的5万千瓦以下的风电项目必须要到国家能源局备案。

  内蒙古自治区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官员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大约积压了1000万千瓦的项目在国家能源局备案,直到最近才放。“备案若久拖不决,实际也就是变相审批。”在他看来,审批权力上收在张国宝离任后或将是一个趋势。此举利于主管部门对风电的规划管理以及与电网的速度相协调。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作为制造商,陶刚一再强调,从宏观政策上,国家必须要给予非常稳定和持续的支持。“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这个行业中的企业有信心,去加大投入。”

  在他看来,政策的稳定性远比短期的补贴更为重要。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2)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