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安徽
【策划人语】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李 红 张道刚 王运宝 贺海峰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发展品牌经济”,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品牌经济发展做出了战略层面的规划和战术层面的部署。在当下安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品牌是最有力量的“助推器”之一。不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还是从周边挤压中实现跨越赶超,现阶段的安徽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品牌的支撑。
对于已经跨过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大关的安徽来说,只有在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的“双轮驱动”中形成品牌集聚,才能构建起“品牌安徽”形象,进而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提速。在这种双向助推效应中,“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品牌经济”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由此,本刊把关注点聚焦在安徽品牌经济上。本刊所呈现的,既有安徽品牌经济走过的坚定脚步,也有发展的短板,以及缩小差距的紧迫性。
品牌经济竞赛如同一场对弈,需要的是技巧和智慧,更需要持续推进。我们选取若干经济先发城市作为样本,一方面分析这些城市为什么能够取得突破,同时能给地方政府决策者和企业家有所触动、有所启发。
品牌助推力观察
■本刊记者 王运宝
“企业一旦拥有成熟的品牌,就像‘白雪公主’穿上了‘水晶鞋’。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以后,我们的订单就逐年增长,国内市场也同比翻番!”谈到品牌的作用,总部位于桐城的安徽鸿润集团公司董事长夏吉国感慨颇多,鸿润羽绒被的生产和出口量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24.8%,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桐城,像鸿润这样由品牌助力实现快速发展的企业,还有金光、华祥、霞珍、盛运等,它们共同组成了桐城的品牌群体。从1986年开始,桐城连续25年把“强化品牌意识”写进工业发展“一号文件”,这在安徽全省都是绝无仅有的。目前,桐城拥有5个中国驰名商标,是安徽县域中数量最多的。
一个品牌犹如一面旗帜,可以带动品牌产业集群;又像火箭的助推器一样,能够推动区域经济提速。从桐城市扩展到安徽省,在激烈的经济竞争格局中,安徽在思考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时,一个核心支撑力就是创立自主品牌,构建“品牌安徽”。
但安徽作为经济后发地区,品牌建设尚存在多块短板,品牌经济发展不足、发展不快的差距是客观事实,但差距并不意味着没有崛起和赶超的希望。让我们以观察者的角度切入,在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动中,感触品牌经济之于安徽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力。
转型升级的诉求
桐城号称“安徽的温州”,企业家作为品牌创建的主体,对品牌经济感触最深,盛运集团董事长开晓胜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怕没有工厂就怕没有知名品牌”。2010年初,在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之后,开晓胜就希望品牌建设的附加值能有更大成效,果然如此,盛运公司在2010年底成功登陆深交所。
从盛运公司一家企业放大到整个安徽经济,桐城是安徽发展品牌经济的一个缩影。回想1991年,首次中国驰名商标评选时,安徽上榜数量为零;到2001年启动中国名牌产品评定时,安徽上榜的数量仅有2个,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在华东地区倒数第一。
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安徽人不禁自问:我们离品牌大省有多远?答案惟有奋起直追。20年砥砺前行,创建自主品牌成为安徽经济的“主打歌”之一,品牌数量与经济带动效应划出一道上扬的曲线。截至2011年6月,安徽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7件,中国名牌39个,中国地理标志28个,三类“国字号”品牌共同组成安徽经济124张“名片”。
与此同时,在跨过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大关之后,安徽如何实现全面转型、创新发展?答案还是创建自主品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经济先发地区的实践都表明,在安徽这样的后发地区,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品牌经济,是实现安徽经济跨越发展、后来居上的重要举措。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跨越,自主品牌起着核心作用,是崛起的“加速器”。
首先,从企业竞争力提升上看,贴牌之痛与品牌之利的对比,是品牌助推力的最好佐证。苹果手机风靡全球的同时,成为乔布斯的又一台吸金机器。一台苹果iPhone手机在美国的售价是499美元,苹果公司的利润在60%-70%之间,约为299-349美元;但在深圳和苏州的代工厂中,一台苹果手机的毛利只有2%,是9.98美元,两者相差30多倍。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微笑曲线”。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品牌,只能给别人打工,被锁定在价值链的最低端,企业也可以生产,但是不可能真正发展。
其次,从区域经济带动效应上看,“到2010年,安徽名牌产品工业总产值约7000亿元,实现利税近400亿元,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平均销售收入超过7亿元;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以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总数6%的比例,贡献了50%以上的工业产值,30%以上的利税和近50%的税金。”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高宗宏告诉《决策》。
可见,品牌与区域经济之间是一种高度的正相关关系,更是安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路径。“只有实现由经营产品到经营品牌的转型,由产品集聚到品牌集聚的升级,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跨越。”宁国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王普对《决策》分析说。
实际上,在安徽省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更能凸显品牌的“倍增器”效应。作为安徽县域经济一类县的宁国、桐城、无为等,在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带动下,形成各自的产业品牌和地域品牌。相对来说,皖北地区的很多县域,至今还未实现“国字号”品牌零的突破,作为品牌资本含金量重要体现的上市公司,皖北三市七县仅有三家。
由此,从安徽实现全面转型的角度来说,亟需品牌经济这根支柱做大做强。
撑竿起跳
小小一枚商标,在戴上“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的桂冠后,到底有多大威力?鸿润羽绒被一床被子售价13万元,与一辆小汽车价格相等的故事,就是品牌含金量的绝佳案例。
在距离桐城500公里远的上海,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关于上海品牌的调查”报告显示,衡量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强弱,通常是看拥有多少有影响力的品牌。一个区域的竞争实力主要取决于其比较优势,而一批品牌的崛起过程,就是比较优势的形成过程。
那么,放在区域经济坐标系中,安徽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其背后又反映出哪些深层问题?
首先,区域经济的实践雄辩地说明,一个地区的有效商标注册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活力的直接表现。按照《中国商标战略发展报告(2010)》的统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广东、浙江两省均突破50万件,是第一方阵,特别是广东突破70万件,连续16年蝉联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江苏、北京、福建、山东、上海5个沿海经济省市,都突破了20万件,组成第二方阵。接下来的是四川、河南、河北三省突破10万件,是第三方阵。
在5万-10万件之间的,有辽宁、湖南、湖北、安徽、黑龙江、重庆、陕西、江西等8个省市,组成第四梯队。其中,安徽的综合排名是第14位,这与安徽经济总量在全国位居第14位正好一致。而且,除重庆与江西外,其他16个省市,恰是2010年经济总量进入“万亿俱乐部”的成员。
其次,在品牌经济中,中国驰名商标具有极高的价值,是体现经济竞争力的一项核心指标。截至2011年6月,广东突破300件,高居榜首;安徽有57件,仅是广东的的18.4%。在广东,深圳虽只有30年历史,却拥有61件中国驰名商标,同时深圳还拥有80件中国名牌,是名副其实的“品牌之都”。一个佛山市有56件,与安徽全省只差1件。在佛山,家电产业品牌集群和陶瓷产业品牌集群,贡献了近50%。深圳与佛山还双双入选2011年中国十大品牌城市。
在安徽省周边,3个沿海经济大省江苏、浙江、山东都突破200件,基本上是安徽的3.7-4倍。在中部省份中,湖南突破110件,在所有中西部省份中折桂,而安徽的57件仅是湖南的一半。尤其是“世界工程机械之都”长沙,贡献了41件中国驰名商标。
放在泛长三角与周边省份的品牌地图上来看,安徽还不足以傲视群雄。以中国知名商标、中国名牌和中国地理标志这三项最重要的指标加以比较,安徽低于江苏、浙江和上海;扩展到华东地区,又低于山东、福建;在中部周边省份,低于河南、湖北和湖南,仅仅高于江西。
很显然,安徽品牌经济明显感受到来自区域大格局的挤压。但挤压不代表没有机遇,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品牌经济从周边挤压中隆起的过程,会壮大为助推安徽经济的一根“支撑杆”,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助推的双向作用。
安徽经济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在品牌经济上奋力追赶。对此,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中专门用一节的篇幅,对“实施品牌战略”做出明确部署:“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着力创造更多的国家级和省级品牌,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扩展,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而要实现品牌与经济的双向推动作用,安徽还需要拉长哪块短板?
突破“缺牌之痛”
在合肥高新区,科大讯飞公司语音技术生动诠释着创新、标准、商标等品牌经济核心要素的价值。目前,合肥正积极争创“世界音谷”产业化基地,形成产业品牌和地域品牌的“双优势富集”效应,这也是合肥在品牌集群化上突破“缺牌之痛”的一个写照。
从一个讯飞公司扩大到整个合肥市,已拥有21件中国驰名商标,在安徽省是最多的。以美菱为代表的家电产业集群,以江淮、合力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品牌,都具有极高的含金量。统计数据显示,合肥市品牌产品生产企业数仅占规模工业企业户数的7.3%,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却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8%,对企业产值和利润的贡献率为70%。
因此,以合肥为代表,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地域品牌—城市品牌的升级链条,共同支撑起安徽的“大品牌体系”。这个品牌体系形成的背后,是安徽发展品牌经济的铿锵脚步。
但硬币总有另一面。与经济先发地区相比,安徽不仅品牌数量少,而且单个品牌价值不高,这是第一块短板。
世界品牌实验室在2011年6月发布“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从地区分布看,北京有92个品牌入选,名列第一;广东83个位居第二;浙江和上海均有45个,并列第三;江苏是31个,而安徽仅有6个品牌上榜。从中部六省来看,河南9个、湖北8个、湖南5个、江西4个、山西仅1个,安徽居中。从汽车行业品牌子榜单来看,安徽有奇瑞、江淮两家企业上榜,但在品牌价值上,奇瑞的品牌价值仅为排名第一的中国一汽的10%,为排名第二的上汽的12%,为排名第三的北汽集团的15%;江淮品牌价值仅为一汽的7%,为上汽的8.9%,为北汽集团的11%。
另据《中国商标战略发展报告(2010)》的数据统计发现,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合计商标有效注册量达到3746725件,安徽省为71074件,安徽占全国的比重恰好为2%;在最受关注的中国驰名商标中,截至2011年6月,全国共有2562件,安徽为57件,比重为2.23%;在地理标志注册数量上,全国总数为1003个,安徽省26件,占比为2.59%。
在总体数量少、价值低的同时,安徽品牌经济还存在结构上的不协调性,这是第二块短板,其主要表现是服务业品牌少。2009年,安徽名牌首次向服务业延伸,到目前的总量仅有10个。而要实现安徽经济转向质量效益型,急需拉长服务业短板,实现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商界有句话说,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标准是品牌建设的至高点,掌握标准就掌握了市场话语权。截至目前,安徽已有47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但也要客观承认,安徽在标准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总体水平不高。据统计,全世界99.8%的国际标准是由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制定的,而中国参与制定的不足0.2%。因此,全国的标准化工作都须奋起直追,安徽也不列外。
从本质上说,创新才是品牌经济真正的驱动器,而品牌经济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力量竞赛。在这场“后发起跑”的竞赛中,安徽能够走多远,走得快还是慢,惟有创新思维,从差距中找到新动力和突破口,从而在突破“缺牌之痛”的同时收获发展的信心,提速品牌经济的追赶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