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贷”:走在合法化的蹊径上
操作简易、利率灵活的“人人贷”,暂时是一个被官方默许的新生事物,但这更意味着,它需要更多的自净、自律
本刊记者/崔晓火
在银监会和工商部门的监管“真空”下,近年来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规模不断扩大。而在温州民间借贷一片惶恐的时候,网上“人人贷”却仍风起云涌。
“人人贷”,做什么?
初秋,在一座位于北京海淀区外延、环境幽静的三层别墅里,人人贷网站的34名雇员正通过自行研发的审核和技术后台,运行着这家年轻的网络借贷平台。
在落地玻璃隔间的办公楼里,一层的信用审核室最为繁忙。十余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十几位员工正在核对借款申请人上传的身份、工作和财产证明的真伪,另外几位员工则在电话上调查验证借款人的背景。
李欣贺的“人人贷”公司由他和多位毕业于北大、清华、北航以及长江商学院的合伙人共同创建。公司于2010年5月以100万资金在北京注册。这家运营将满一年的网络借贷公司最近被频频提起,还“多亏”一个多月来监管部门和财经媒体的“关照”。
8月23日,银监会办公厅以内部通知的形式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该通知自9月中旬被业界公开后,人人贷又一次被置于高倍放大镜下,检验其潜在的金融风险。
这不是监管部门首次提示“人人贷”模式的风险。但这一轮的警示却在六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次扩大存款准备金基数、三次加息以及发行67期央行票据等一系列银根紧缩政策的背景下,引发了坊间对网络借贷违约风险的担忧。
由于被银监会点名,人人贷网站的合伙人和员工们一度有些吃惊,因为外界曾误认为银监会所警示的就是这家公司。
然而谈到这股无形的压力,年轻的合伙人李欣贺却露出了天真的笑。“我相信这一轮曝光对整个P2P行业会利大于弊。”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的合伙创始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所说的“P2P行业”,正是被银监会点名的“人人贷”。
“人人贷”,是指一种近年来由英国投资人创建的专注于个人对个人信贷业务的居间服务。在借贷环节中,网络平台充当了中介的角色,由于在线上交易的手续方便、利率弹性大,且期限灵活,个人和中小企业因此获得了极为便捷的资金来源。
在中国,使用人人贷的用户主要是需要资金的城乡小微企业主、工薪阶层和大学生,资金需求多在几千到几万元之间。正是由于人人贷填补了门槛高、手续繁琐的大型银行的一些业务空白,这种新兴的借贷模式发展迅速。
国家开发银行资深顾问、中国小额信贷行业专家王灵俊表示,大银行基本像一个大型水泵,把水从资金池子里抽出来,输送到大型国企、政府融资平台和大型民营企业上,像P2P和其他小额信贷的操作方式,拿一个橡皮管,把一部分水从资金池子里抽出来,疏导到微小企业和农户这个层次上,从这个层面上看,是有积极意义的。
如今,国内从事线上网络借贷公司的约三十余家,既有人人贷、拍拍贷这样的“纯线上”的借贷平台,也有诸如宜信这样的线上、线下并举的小额借贷公司。从第一家个人信贷企业建立以来,五年内,人人贷类公司的融资规模已经从2000万元剧增至今年上半年的60亿元。其中,最大的一家——宜信,其放贷金额已达20亿元左右,并拥有6万借款人。
野蛮生长
监管层对于人人贷模式亦持宽容态度。
尽管从事的是金融业务,但是国内绝大多数人人贷公司均注册为电子商务公司,不在银行监管之下,而其注册所在地的工商部门,通常没有专业能力监管这一新兴市场,因此,银监会的前述文件强调了这种网络借贷中介平台潜在的风险。
不过作为风险提示,人们还是不难从字里行间读出银监会对这一民间金融新生事物的理性和容忍。
王灵俊认为:银监会的“点名”方式是“温和、适当的”。网络借贷公司填补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空白,因此应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从鼓励金融创新的角度予以提倡。商务部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扶贫处处长、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建议,不再使用“地下金融”来形容当下的民间借贷。
在人人贷网站合伙人李欣贺看来,现在网络借贷行业的外部环境,正如当年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展的混沌初期。“等到P2P这个行业自身不断完善,网络借贷对民间金融的积极性会有更大的空间发挥。”
目前,银监会主要担心,在国家对房地产以及“两高一剩”行业调控政策趋紧的背景下,民间资金可能通过“人人贷”的平台流入限制性行业,从而影响宏观调控效果。由于“人人贷”行业本身又缺乏监管,有可能演变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非法金融机构,甚至变成非法集资。此外,如果“人人贷”公司开展房地产二次抵押业务,也存在影响房地产价格市场的隐患。
在缺乏官方机构的监管之下,网络借贷平台对自身风险的如何防控,更多来自市场之手的调控和企业的内控。
以人人贷网站为例,记者发现这家网络借贷平台在确定贷款利率时,依据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和偿还期的长短确定利率,并设置了24.4%的上限和6.10%的下限。此举既符合了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最高界定,也同时为了照顾借出人的理财利益。
此外,这家平台根据信用审核的为借款人评出多达七个信用水平评级,供借出人参考。评级的高低意味着潜在的违约率差别。
虽然借款人的借款额可以在最少3000元、最多30万元的范围内自行选择,但是为了分散潜在违约的风险,无论数额大小,每一笔借款都被拆分为最小50元一笔的标被投。也就是说,每一笔借款的收益或风险都由众多放贷人同时分担。
在整个借贷和还贷过程中,网络平台仅仅依照“居间合同”的原则,收取借款本金2%的成交费,以及在还款期间每月向借入者收取借款本金0.3%的借款管理费。这些成交费和管理费不仅支持着这家34人公司的运营,也会在一段时间内支撑着这家公司为垫付潜在违约而设立的风险保证金。
“对风险的防控可以说是我们整个平台的核心业务之一。”人人贷的另一位合伙人杨一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透露,这家公司目前平台的违约率稳定在0.9%以下的安全水平,这一水平大大优于线下民间借贷的违约率。
在信用审核办公室,审核专员对每份银行存款证明的验证精确到格式的真伪。杨一夫表示,他们时常会通过网络活跃度的搜索、单位同事验证等多种可行手段,对借款人进行核查。而审核部门每个周末都有专人值班,利用借款人的休息对其进行视频“面试”。不少人人贷的用户表示,这一做法比国内银行信用卡申请要严格许多。
《中国新闻周刊》连日调查发现,当前从事“人人贷”线上业务的网络借贷平台,大都建立了相关的防范和自律措施。然而,随着借贷资本的扩大,这些措施还能否有效,有待时间的检验。
目前,与人人贷一样使用“纯线上”借贷的公司多达30余家,大多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客户托管资金。实际上,包括支付宝在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为其用户自动提供了充值、支付和资金托管的功能。
无论第三方支付企业是否乐意,它们已经被赋予了对网络信贷资金账户的托管功能。一方面,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企业对账户依法进行反恐、反洗钱等监督;另一方面,“人人贷”企业只能选择相信支付宝的反洗钱能力。
只是一旦资金的池子越来越大,其间的风险不言而喻。更令人担忧的是,网络借贷平台对于一般借出者的钱款来源无从审查。中银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陈广律师曾公开表达其担忧:“如果钱款是非法所得,比如走私、贩毒。现在通过网络借贷出去,还回来,黑钱就洗白了。”
针对这种潜在的风险,曾有央行官员和信贷专家均呼吁通过设立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或监督平台,建立有效的防火墙机制。同时,要求网络借贷平台设立风险贷款准备金,存入第三方监管账户。
目前,已有从事“人人贷”的公司开始邀请第三方对托管资金进行监督。于2009年3月注册上线的红岭创投,2010年11月迎来了来自人民银行研究局对公司盈利模式和风险防控的调研。在央行的建议下,红岭高层已经找到工商银行作为资金托管方,从而成为业内首家以银行做托管的网络借贷企业。
行业有待自我净化
然而,在泥沙俱下的资本市场,难免有一些投机者钻营出制度的空白处。
就在银监会发出风险提示后,“人人贷”行业便东窗事发。9月15日,一家名为“贝尔创投”的网络借贷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被公安机关调查的“人人贷”平台。
经另一家“人人贷”企业通报,一名借贷用户在从多家网络借贷平台借款恶意逾期之后,利用这笔资金今年在江苏南通市成立了一家名为“贝尔创投”的网络借贷公司,并进而开出各种优惠条件向投资者集资。已被南通警方拘捕的网站创始人正是趁人人贷企业为其垫付逾期贷款的机会,觅得良机。
这家网站在简介中还特意彰显了穷人银行创始人穆罕莫德。尤努斯教授的理念,宣称公司主做小额贷款,让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名称不幸沦为国内不少“人人贷”企业的旗号。
研究信贷的学者指出,正是由于尚缺乏完善的借贷信用体系,“人人贷”在中国的发展面临更多的违规挑战。
这一点,在网络平台之外的线下P2P信贷领域尤为突出。从目前情况看,线下的P2P业务已涉及担保、转债券、信托理财等业务形式,甚至对于少数自称进行线上网络借贷的“人人贷”拿不到小额贷款公司牌照的公司,也打着“人人贷”的旗号进行放贷。
行业内部人士透露,这类公司虽然对外宣称自己充当的是网络借贷中介,但实际这种形式在国内公司的业务量中占比很小。实际上,这类公司像银行推销理财产品一样向客户推销可出让的债权。通过与客户协商议定比例的回报率,公司将客户的款项转让给公司投资人,从而完成资金的出借。这种业务通常是这类企业中占多数的业务。
在信贷专家眼里,这是个人之间借贷最敏感的部分,也同时是风险最容易产生的部分。一旦公司投资人把转债权得到的资金继续用于放贷,然后再转债权,风险在无形中加大。而如果投资人不仅用自有资金放贷,而且向银行借款放贷,则信贷风险就进一步转嫁给了银行。民间投资者普遍认为,小额贷款的底线是把风险控制在一个机构之内,而不能转嫁到社会公众的身上。
目前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从事个人信贷规模最大的宜信集团,可能就是在这样操作。针对坊间的强烈质疑,宜信集团于9月19日在位于北京CBD区的公司总部特意召集了一场媒体沟通会。
面对近20家财经类媒体,公司CEO、投资人唐宁竭力捍卫自己和公司的操作。不过,这位投资人也首度承认自己也是公司平台上的一名出借人。在债权转让时,唐宁将自有资金借给有小额资金需求的客户,形成一种P2P的债权关系,随后他再将通过公司平台将这一债权转让给有理财意愿的客户。他也强调,“每一笔转让都经过第三方的公证,不存在任何的虚构和造假。”
不过,业内人士仍然担忧宜信在债权转让时的风险防控是否到位。
在自己的博客中,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与宜信集团代表进行了一轮唇枪舌剑的论战。他写道,公众担心的是公司的风险杠杆率。“据媒体披露,你们注册资金1亿,但贷款总额20亿,其中唐宁先生个人转债权的业务占多少?您了解吗?”他问道。然而,宜信方面没有给予正面回复。
央行副行长杜金富在今年两会期间透露,有关监管部门正在针对网络借贷的现状,研究如何界定从事网络资金借贷服务的网络平台与网上中介的性质、地位和相关监管框架的内容。
目前,多数小额信贷公司和网络借贷平台也正在排队注册成为行业协会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的会员。截至2010年年底,这一组织拥有分布在27个省市的92家正式会员。其中的成员也经常会参加协会的日常会议,并与官员和专家共商人人贷的行业问题。
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指出,需要建立行业标准以及门槛,通过行业自律来约束“人人贷”公司。而即将于10月18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的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年会,预料也将讨论民间信贷极度活跃的背景下“人人贷”如何自律的课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