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保老朋友与阿拉伯世界友谊难继续结交新朋友北约主导邀金砖国家解围 参战国急兑战功保护费各分几成?
19日,媒体还在报道卡扎菲仍不死心,正策划在利比亚南部建立独立国家,20日晚上,卡扎菲重伤身亡的照片已经传遍世界。卡扎菲前盟友、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得知他的死讯后,用拉丁语表示,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
对卡扎菲自己而言,在战场上被打死也许是个最理想的结果,正如他此前曾豪言要“战死沙场”一样。对北约和“全国过渡委员会”而言,则更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然而卡扎菲的死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利比亚的明天并不是一片明朗,从未有过现代国家机制的利比亚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稳过渡”,实难预料。
伴随着利比亚珍贵的石油资源之争,当利比亚的硝烟散尽,谁在切分这块“蛋糕”,谁能在大国博弈中胜出,真正属于利比亚以及大国之间的战争,或许才刚刚开始……
红包不好分
战后忙抢资源 参战国急兑“汗马功劳”
法国《论坛报》21日引述法国国防部长热拉尔·隆盖的话说,法国将寻求在战后利比亚的主导地位,称利比亚新领导人“亏欠”法国。隆盖当天接受《世界报》采访时说,法国“将努力在利比亚扮演主要伙伴角色,利比亚领导人知道他们欠我们很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利比亚石油储量估计约430亿桶,居非洲首位。北约空袭前每日原油产量约160万桶,虽仅占全球原油供应量的约2%,却属全球少数的高质量低硫轻质原油。作为欧洲最重要的油气来源国之一,利比亚的石油产量88%出口到了欧洲,其中出口意大利的占出口总量的28%,法国占15%、德国和西班牙各约占10%。
报道称,战前,意大利是在利比亚拥有最多石油开采与生产份额的西方国家。对此,自认为对利比亚反对派的胜利立有汗马功劳的法国自然不会买账。有报道说,利反对派曾以石油利益换取法国的支持,承诺战后法国可以控制利比亚35%的石油生产。法国外长阿兰·朱佩也不加掩饰地把法国介入利比亚军事冲突称作是“对未来的投资”。
有“投资”就必然要着眼于“回报”。可以预计的是,不仅欧洲国家与美国之间,即使是参战的法国与意大利,甚至包括与阿拉伯国家卡塔尔之间都将有一场争夺利比亚石油开采权益的博弈。
《华盛顿观察者报》称,从美国方面来看,虽然其在利比亚的石油权重并不大(美国仅有1%的石油是从利比亚进口的),但因其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也花费了近10亿美元,因此美国也绝不甘心在这场利比亚战后利益分割中充当看客,一些美国石油公司如康菲石油公司、马拉松石油公司等也摩拳擦掌希望进入利比亚。
另外,与其欧洲盟国所不同的是,作为拥有全球利益的超级大国,美国还从全球反恐战略和利比亚未来发展对此轮北非中东国家动荡以及未来该地区格局演变等深层次的影响来“掂量”利比亚的分量。
美国是否打算把其成立多年却在非洲始终找不着落脚点的“非洲司令部”最终安顿在利比亚,已成为人们观察的另一个焦点。
石油大蛋糕
重建生产力是关键
《论坛报》称,利比亚战后重建最关键的,是被战争所损害的石油生产能力。但卡扎菲之死增加了利比亚石油产出在中断数月之后迅速恢复至战前水平的可能性。外界此前曾有过担心,即由于卡扎菲仍然在逃,他的追随者可能发动一场和伊拉克类似的针对石油基础设施的叛乱。这可能令外界期待已久的石油产出恢复正常再拖延一段时间。
法国兴业银行大宗商品资深分析师维特纳说,所幸的是,卡扎菲的追随者现在将放下武器,利比亚国内安全局势将得以改善,利比亚的油田将很快恢复生产。
意大利安莎社报道称,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是率先恢复在利比亚石油开采的外国企业。截至9月26日,埃尼已经钻探了15口油井,目前每天生产石油31900桶。埃尼还表示接下来会陆续恢复公司在利比亚境内其他油井的生产。
法国能源公司道达尔9月26日宣称,他们已经于9月23日恢复石油生产,目前生产规模正与日俱增,预计将达到40000桶的日产量。同一天,西班牙的雷普索尔-YPF公司表示,虽然他们在利比亚的石油重建还未开始,但是公司已经委托承包商开始评估那里的石油构架。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意、法等国石油企业陆续恢复石油生产,无疑给“过渡委”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结交新朋友
北约无力挑大梁 邀金砖国家解围
法国欧洲新闻电视台报道称,由于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等因素,北约各国无力在重建利比亚方面独挑大梁,因此希望其他国际社会成员多尽义务。
该台报道称,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阿什顿日前表示,联合国应在利比亚重建和未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而萨科齐此前特意邀请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出席“9·1”会议,并强调不论是否参战国,只要应邀与会,就“都是利比亚的朋友”,希望借助这几个经济处境较好的新兴国家的用意昭然若揭。
《今日美国》称,利比亚拥有世界最低的负债率,公共债务仅占GDP3.3%,但经过内战后,利比亚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石油生产和许多公共基础设施被破坏,不少人家园被毁,财产受损。经合组织预测,2011年利比亚经济增长率将为-19%,而2012年则为-16%,经济过度依赖石油出口,石油出口又过度依赖自身经济也不景气的法、意两国,这些都是重建的不利因素。
“法国24”新闻网称,除了石油蛋糕的分割以及对将以万亿美元计的重建订单的争夺以外,主导利比亚未来的政治发展方向并将其纳入由法国总统萨科齐倡议成立的“环地中海经济圈”(卡扎菲过去拒绝加入这一机制),则是法国等欧盟国家更远的战略谋划。
这个计划除了包括一些欧盟国家,还要包括地中海南岸的埃及、突尼斯等北非国家以及地中海东岸的以色列、叙利亚、卡塔尔等中东地区国家。这个“经济圈”的建立,不仅可以为欧洲的战略安全建立缓冲区,而且有利于其经济版图的扩张,增强法国、欧盟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利比亚与中国关系或“低开高走”
俄罗斯、巴西和中国此前一直未支持干涉利比亚。8月底,路透社援引利比亚石油公司发言人玛友夫的话称,在反对派掌权后,上述三国的利益将受到影响,但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是一个“低开高走”的过程。
英国前驻利比亚大使达尔顿对财新记者表示,就中国而言,长远来看,由于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中国将能够继续与利比亚新政府从事贸易往来。
“刚开始时可能是一个冷关系,但如果中国政府对利比亚新政府的政策和需求保持敏感,这种冷关系不会持续太久。”
达尔顿说。
难保老朋友
欧美干预与阿拉伯世界友谊难继续
《华盛顿邮报》援引一家设在华盛顿的大西洋理事会的一名高级顾问的话称,“现在利比亚的情形让人联想到伊拉克后来的持续混乱,不知道‘全国过渡委员会’如何避免利比亚陷入泥潭。”
《悉尼先驱早报》猜测称,卡扎菲之死是血淋淋的事实,北约干预利比亚局势拥有合法性,而这种合法性是阿拉伯联盟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在联合国安理会授予的。
虽然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现在已经承认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合法政府,接下来,帮助利比亚重建的重任是否能落在它们以及北约欧洲成员国的肩上呢?
美国哥伦比亚公司新闻网评论称,显然,专家们对于用什么手段帮助利比亚重建也是束手无策,这让各国与利比亚新政权建立外交显得困难重重。
《澳大利亚人报》质疑道,“利比亚将给阿拉伯世界带来什么?”报道援引政治分析人士观点称,尽管现在利比亚的变革显得鼓舞人心,但其暴力革命和外力干预的形式注定不能成为阿拉伯世界变革的样板,而且,在欧美国家的干预下,利比亚能否与阿拉伯世界的“老朋友们”继续友好将成为一大挑战。
本版文/记者郭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