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个文青的北京生活样本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9日17:33  《环球》杂志

  一个文青的北京生活样本

  初见薰云尔,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漂亮而且嘴甜的小女生会是一名老师,更不会想到,她还是个老板。

  “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那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开办画室两年来,薰云尔给学生也是员工讲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创造价值”,也靠它来支撑自己的每一次挫折和转折。

  薰云尔自称是一个能为了创艺(创造艺术)而癫狂的人,“我小时候就幻想着长大以后能够成为一名癫狂的艺术家。我很着迷自己为了喜欢的事情而做出的疯狂行为。”谈话中她身上不时释放出一股土家族姑娘特有的拗劲儿,正如她一直不甘地在绘画方面寻求进步,“我会一直保持着这种激情对待生活。我喜欢丰盛而浓烈地活。”

  薰云尔的工作坊藏在北京城东南“红领巾公园”旁的层楼叠榭间。这已是画室的第三个家了,先是在沙滩后街,后搬到798,从地图上看三次搬家正好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凑成了一个完整的三角形,我想我的事业开始稳定了。”薰云尔俏皮地解释。

  “其实我可能就是比别人运气好一点吧。”面对外人所谓的“成功”,薰云尔总是这样说。其实,薰云尔的“运气”确实不错,赶上北京动漫产业发展的时机,在画室两周年之际就实现了从初创到还清债务再到实现盈利。

  走上“创艺”路,薰云尔并非一帆风顺。

  她不是美术科班出生,高二时就差那么一点点,因老爸的一票否定权而与绘画擦肩。

  毕业后,薰云尔开始为别人画一些简单的插画,挣钱不多,但她很开心。但在日复一日间,她发现与梦想越来越远,因为“这样画不是在创作,而是更像在复制”。在深入学习了两年后,2008年3月,在朋友的帮助下,薰云尔创建了一家自己的画室,专门招收应届高三艺术生学习绘画技巧,帮助他们应对美术专业考试。

  “这一天是我人生中的转折点,出乎所有亲戚朋友的意料,我当老师了,我也把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与工作结合在一起了。每天在画室都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且可以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绘画上。”介绍起自己的画室来,薰云尔一脸的享受。

  对于一个外地女孩来说,开画室更是不易,为了找合适的地方,薰云尔没少费心思。为了压低收费,她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中国美术馆旁的胡同里租了一间简单的办公室。

  然而,生源问题又难倒了薰云尔。自己招没渠道,打广告又太贵,特别是去年,由于盲目扩大公司,组织结构又做得不好,画室流失了一些员工。直到正式教完第一批学生后,薰云尔“把学生当成朋友”的教学理念才终于获得口碑,稳住了生源。

  开班两年多来,画室已为游戏、广告公司输入了一些人才,“虽然数量有限,但我很满足。”尽管在家是“公主”,但只身漂在北京,薰云尔早已“洗”去了优越感,也在教学中渐渐改变着性格。“我们很单纯,只想画画。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学生大多数是零基础,都是怀着对绘画的热爱来到画室,很多学生是想以后能靠绘画吃饭的,薰云尔笑着说,“因为母鸡的理想不过是一把糠。”

  近几年,北京文创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实现增加值18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2.6%,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其中网络游戏产值占了近六成。“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又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之都”的构想。这意味着,北京未来还需要大量创意人才。

  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主任范红认为,特色文化名片是北京未来城市形象建设的重中之重,长城、天安门、故宫、“鸟巢”远远不能代表北京的文化,世界城市的文化应是多元的,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传统民俗,也有前沿的新兴文化,如创意产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认为,“多元”也要求包容,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外国人居留,“唐朝时长安有十几万外国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人和谐共处,未来北京也应是这样的。”在他看来,世界城市的共性就是都有高端要素,联合国和一些跨国公司的总部、一流的文化和体育设施,以及国际传媒、国际语言的人才等,但具体的功能区则是根据各自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而因地制宜。

  同时,世界城市之间也互相追赶,为了不让自己边缘化,要不断有新题材,就像明星,要不断创造,不断拍电影。“伦敦申办奥运会,就是要重新活跃在世界舞台。政府看起来是为办奥运会,实际是为了建世界城市,因为奥运会完善了基础设施,这就是借助办大事让城市发展。”杨保军说。

  后奥运时代的北京,正在着力打造文化中心地位。习近平副主席调研北京时,就曾强调要把北京建设成“五都”,其中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之都”。

  在范红看来,与纽约、伦敦、巴黎、香港相比,北京绝对有特色,北京的文化底蕴是最丰厚的,历史文化的沉淀是最深厚的,北京的历史名胜和文化景观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因而北京未来对世界的吸引力是最大的。

  北京离世界城市的“软差距”

  范红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总体印象,既有对城市硬实力(如基础设施、市容市貌、经济增长与人均GDP等)的印象,也有对城市软实力(如创新理念、文化艺术、时尚创意、生活方式、居民文明素质、城市景观知名度、城市媒体关注度、城市名人吸引力等)的印象。

  公认的世界城市(如纽约、东京、伦敦)不仅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经济繁荣、市民富足程度等硬件方面以国际楷模著称,还在独特的城市文化艺术、自由包容的生活方式、鲜明的建筑风格、知名的地标性符号、世界名人的汇聚、世人的关注与向往等软件建设方面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与纽约、伦敦和东京这样的世界城市相比,北京的硬实力除了交通状况不尽人意之外,其他方面近些年来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但是,就城市的软实力而言,北京离世界城市的差距还甚为明显。

  就北京如何尽快成为世界城市这个话题,笔者采访过数十个外国友人。他们当中多数人都谈到纽约、伦敦、东京这样的世界城市,认为其包容度很大。世界城市重视创建适合人居的环境,不论是在绿色环保,还是在节能创新等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城市街区之间各种花园广场和休闲空间布局合理,给在繁忙都市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城市绿肺”,让人们拥有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提升城市形象软实力方面,北京应加强营造人文氛围,让在北京生活的人拥有一个身心自由的生活空间。

  在文化艺术方面,北京还没有能够像那些世界城市那样丰富多元,京韵京味的特色也不够明显,供世人称赞的艺术形式与文化艺术符号还不太多。

  世界城市的文化艺术大都体现了丰富多彩、充满活力、推陈出新、艺术流行于生活、精英与大众共享等特点。可北京的文化艺术还比较单调,除了京剧之外,世界著名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比较少。

  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可无论是在建筑艺术和风格上,还是在城市街道的景观上,北京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都彰显不够,北京这个东方文化古都的神韵与魅力体现不足。北京需要建设自己更为鲜明的京腔京韵的城市文化符号,承传与发扬绚烂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文化艺术软实力的建设中,需要记住的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大众喜爱的,越是世界的。

  在纽约等世界城市,时尚与创意融入生活,人们享受着时尚与创意带来的新活力。在世界城市的大街上,随处可以看到在时尚潮流中涌动的人们,各种式样的服装、发型、装饰让城市的主人体现着个性。街边的花坛、街心广场的雕塑、大街旧墙上的涂鸦无一不在展现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公园草坪地上的流行音乐会,草坪上充满热情、追求时尚的人们,构成了城市最美的风景。

  世界城市大都拥有数个世界知名的城市景观,这些景观既是游人必览之处,也是未能亲临城市的人们熟悉而向往的地方。在国外工作时,我也问起外国朋友对中国城市的了解,知道北京的人一般仅知道天安门和长城,仅有少数人知道故宫,其他景点几乎说不上来。北京城市景点不知名的主要原因,在于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城市的营销与传播还没有走向国际。

  世界城市也是媒体聚焦频繁的城市。城市里每天发生的事,城市里生活的人,城市的政治、商务、文化活动等都是国际媒体关注的热点,是他们争相报道的话题。与纽约等世界城市相比,北京还需要加大文化艺术国际活动的力度,北京的文化艺术家还需要不断地、大胆地开展创意创新活动,以引发世界的关注,以达到提高在世界各地媒体中报道频率增加、影响力增强的作用。

  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城市,需要同时在提升北京城市形象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下功夫。

  (作者系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主任)

  发展中的困惑

  《环球》杂志记者/刘娟娟

  实习记者/李蕊

  《环球》杂志联合搜狐网发起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心目中喜欢北京的理由相对比较平均,而不喜欢的理由却集中体现在“交通状况差”和“竞争激烈”这两个方面。

  调查显示,在不喜欢北京的理由中,“交通状况差,出行不方便”占据44.51%,“生活节奏快,竞争太激烈”占据23.77%,而其他理由的票数都不足10%。

  交通是令生活在北京的人最头疼的问题。对此,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分析说,与已经成熟的世界城市相比,北京的公共交通还不太发达。东京和纽约都有500公里以上甚至上千公里的地铁交通,北京与此对照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北京的公共汽车也还不太发达,特别是公交和地铁的衔接尚不到位。再就是北京的城市规划不太合理,呈环状发展,导致人们进城难,出城也难。而国外一些大城市的布局往往是条状的、分散的,进出城都会比较容易。

  人口密度大是人们不喜欢北京的理由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北京交通状况差的因素之一,而交通不发达又反过来使人口拥挤的现象更加凸显。

  胡星斗说,“那些成熟的世界城市往往会把经济、商业等重要区域分区建设在市郊,从而达到分散人口的目的。在这方面,北京不妨可以学习一下。”

  北京虽然工作机会多,但高端人才也多,竞争激烈,几十个人争抢一个职位是常有的事,即便有了工作也必须非常努力,否则很有可能随时被辞退。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据胡星斗分析,是由于北京是一个集中了各种资源的城市,“导致大量的人拥挤在这里,激烈的竞争也由此而产生。”

  “房子太贵,生活成本太高”这个理由虽然只排到第三,但却是一个不容轻视的问题。“房子太贵这个问题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都存在。发达国家的房价与居民年收入之间的差距大约在3~6倍,而中国大约在20~30倍,北京可能达到40倍。”胡星斗说。

  在调查中,网友心目中喜欢北京的理由相对比较平均,但“古迹众多,老民居保存完整”和“首都、政治文化中心的身份”这两项还是以微弱的优势排在了前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发展室主任李炜认为,上述两项都体现了北京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而这正是它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北京的这个特色是它最独到、最有竞争力的地方。”

  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好不好,李炜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它的博物馆、文化馆这种公共文化设施是否完善。北京的博物馆数量是全国最多的,这正是其文化方面的一个亮点。”

  “尽管如此,北京的文化软设施建设还有待提升。”李炜介绍说,前不久,北京团市委联合北京地铁公司,通过网络评选出几十个地铁沿线景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围绕地铁线旅游,这已经超出地铁以往的功能范畴,属于一种文化的延伸服务。

  来源:2011年11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发展中的困惑

  《环球》杂志记者/刘娟娟

  实习记者/李蕊

  《环球》杂志联合搜狐网发起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心目中喜欢北京的理由相对比较平均,而不喜欢的理由却集中体现在“交通状况差”和“竞争激烈”这两个方面。

  调查显示,在不喜欢北京的理由中,“交通状况差,出行不方便”占据44.51%,“生活节奏快,竞争太激烈”占据23.77%,而其他理由的票数都不足10%。

  交通是令生活在北京的人最头疼的问题。对此,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分析说,与已经成熟的世界城市相比,北京的公共交通还不太发达。东京和纽约都有500公里以上甚至上千公里的地铁交通,北京与此对照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北京的公共汽车也还不太发达,特别是公交和地铁的衔接尚不到位。再就是北京的城市规划不太合理,呈环状发展,导致人们进城难,出城也难。而国外一些大城市的布局往往是条状的、分散的,进出城都会比较容易。

  人口密度大是人们不喜欢北京的理由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北京交通状况差的因素之一,而交通不发达又反过来使人口拥挤的现象更加凸显。

  胡星斗说,“那些成熟的世界城市往往会把经济、商业等重要区域分区建设在市郊,从而达到分散人口的目的。在这方面,北京不妨可以学习一下。”

  北京虽然工作机会多,但高端人才也多,竞争激烈,几十个人争抢一个职位是常有的事,即便有了工作也必须非常努力,否则很有可能随时被辞退。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据胡星斗分析,是由于北京是一个集中了各种资源的城市,“导致大量的人拥挤在这里,激烈的竞争也由此而产生。”

  “房子太贵,生活成本太高”这个理由虽然只排到第三,但却是一个不容轻视的问题。“房子太贵这个问题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都存在。发达国家的房价与居民年收入之间的差距大约在3~6倍,而中国大约在20~30倍,北京可能达到40倍。”胡星斗说。

  在调查中,网友心目中喜欢北京的理由相对比较平均,但“古迹众多,老民居保存完整”和“首都、政治文化中心的身份”这两项还是以微弱的优势排在了前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发展室主任李炜认为,上述两项都体现了北京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而这正是它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北京的这个特色是它最独到、最有竞争力的地方。”

  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好不好,李炜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它的博物馆、文化馆这种公共文化设施是否完善。北京的博物馆数量是全国最多的,这正是其文化方面的一个亮点。”

  “尽管如此,北京的文化软设施建设还有待提升。”李炜介绍说,前不久,北京团市委联合北京地铁公司,通过网络评选出几十个地铁沿线景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围绕地铁线旅游,这已经超出地铁以往的功能范畴,属于一种文化的延伸服务。

  来源:2011年11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 《环球》杂志

更多关于 城市 发展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