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手术费的秘密
看病贵是绝大多数患者的共同感受,但在看病的价格体系中,挂号费、手术费等医护人员的诊疗费却非常之低。这种价格设计的秘密到底何在?
中国周刊记者 余芳倩 闫小青 北京报道
“医生的医疗服务费用比想象中低很多。”一名患者家属向《中国周刊》记者出示了给母亲缴纳手术费用的清单,操刀的四位医生以及助手,连同手术室的护士,一共有八人。医疗服务费用只有400元。平均一下,每人每小时手术费用12元,比街头的理发师傅还便宜。这在18000多元的手术总费用中,只占四十五分之一,“显得有些怪异”。
“剃头价”
几乎不约而同,骨科医生盛锡文也把手术费比作剃头价。“医生的出诊费已经和理一次头发一个价钱了。但是医生的劳动强度和收入根本就是不相匹配的。”
盛锡文是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大夫,从医三十多年了。盛锡文刚刚从医的时候,医生和所有行业一样,医生看多少病都拿一样的工资。医疗条件虽然不发达,但是却没有今天的医患纠纷。
现在盛锡文的挂号费已经以百元计算。可是他做一个普通的脊柱侧弯修复手术,拿到的手术费和挂号费差不多,也就是几百元。一般一个简单的骨科手术要四个人完成,手术费是一千多元,参加手术的医生平均分配收入,盛锡文拿到的则会稍微多一些。
在盛锡文所在的医院里,一位内科主治医生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一天:
早上七点半到医院和年轻医生交接班,先把病房里十几个病人的病情问一圈;八点钟正式上班,开始组织查房;十点等教授进行三级查房,说到口干舌燥,也难让他们满意。下午一点半上班,要么出专科门诊,要么有文献汇报。晚上八点钟,好不容易下班回家了,话都顾不上和家人说,就得接着赶晋升的论文。一天能睡三四个小时就很幸运了。
医院内,常见的景象是内科大夫们脚步匆匆,像一阵白色的风一样飘过。外科大夫像雕塑一样,在手术室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
盛锡文认识一位年轻的外科大夫,刚刚独立主刀不久。一次手术,在诊断的时候已经确定患者是阑尾炎,但手术台上却没有找到阑尾,这位医生当时就崩溃了,害怕是误诊。后来在腹腔里找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阑尾。原来这位患者的阑尾不是长在正常的位置上。
“手术台上医生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经常是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盛锡文没有抱怨诊疗费低,六十年代生人的他更愿意做好本职工作。“我们医生毕竟不是制度的制订者,而是具体工作的执行者,我是坚决服从的。”
有一种反对医生诊疗费提高的声音,如果提高医生的诊疗费,看病就会更加昂贵。
但是盛锡文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他举了一个例子:在台湾,做一个早期胃癌肿瘤切除手术,手术费用折合成人民币是3万元左右。和大陆胃癌手术的价格几乎相同。但是从手术费用的构成比例看,在大陆,医生和护士的服务费用占5千元,其他是药品器械的费用。而在台湾,医生和护士的服务费用是1万5千元。
倒挂的价格背后
诊疗费与价格的倒挂早已引发医学界的不满。这是中国公立医院的一个怪象。4元钱挂一个门诊、400元钱一台手术。相比治疗个普通感冒上百元的花费、动则上千的器械检查费用,低得有些不可思议。
“二十年前,去医院挂号就是这个价格。”中国医疗改革专家咨委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对《中国周刊》记者说,“价格毫无科学设计而言,是发改委规定的,是价格管制。”
卫生部前副部长殷大奎对此也多次提出过改革,他对《中国周刊》记者说,医院医疗服务的价格和价值完全背离,已经很多年了。
二三十年前,殷大奎还在华西医科大学当校长时就呼吁过这个问题,他从校长、四川卫生厅厅长、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一步步升迁,就改革医务人员的劳务价格问题,向国家不知道提了多少次建议。“现在有些松动了,专家号能放开一些,最高能到300元。特殊病房的费用可以市场化一些。但是整体上变化不大。你看看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医务人员服务费用这么低的?”
虽然国家一直把医院向市场上推去,但在医疗服务领域,市场机制完全失灵,完全是计划经济老一套。
刘国恩说,原因在于中国260万医务人员属于事业编制。挂号费用收多少、手术技术费,甚至基本工资多少,他们得听规定。从2006年开始,新一轮医改进程中,作为国务院医改小组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刘国恩透露与发改委也讨论过医疗服务费用的问题,“但发改委也为难,从解决人民看病贵角度,从社会公益角度,挂号费用还怎么能调高?从顺应民意的角度,应该降低才是。”
但医院又不是事业单位的待遇,没有大树好乘凉,得自筹经费发展。国家投入不足,医院开支的百分之八九十靠自己“赚”。
国家关上了诊疗费的大门,同时打开以药养医的大门,为医院“找平衡”。从服务费用上损失的,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高费用找补回来。
殷大奎介绍,医院从药品中赚取价格差,过去是西药15%,中药30%。实际上则更高。近期,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示了医院从患者身上收取的利差令人咋舌。一支出厂价格为6毛钱的青霉素注射液,患者在医院却要花费20倍的价格购买。
而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而言,压低诊疗费,抬高药费,还有一个原因。
盛锡文说:“药品价格提高的既得利益集团是医疗体系链条上的所有人。但是提高了诊疗费,医生会拿着多的钱去感谢政策制订者吗?我想不会吧。超低诊疗费恰好营造了一个利益均沾的大好空间,政策制订者、药品定价者、制药厂、医院、医务人员成了绑在‘以药养医’这条绳子上的蚂蚱。”
(盛锡文为化名)
拷问大处方
陆长佑从没有开过他自己列举出来的那些大处方,但只要他在医院里,就会是“关系药”的利益均沾者。“总不能成为科室里的怪物。”
中国周刊记者 闫小青 北京报道
陆长佑坐在咖啡厅里,他正在看手中的一张手术费用单。费用单上写着:肠穿孔修补术400元。费用单是特意拿给记者看的,陆长佑认为手术费低是出现“大处方”的重要原因。
所谓“大处方”,简单说,就是患者最厌恶的多开药。
这会儿,陆长佑本来应该在科室里开小会,小会的内容是主任告诉新来的医生和护士,哪些药是“关系药”,哪些器械有提成。陆长佑厌烦这样的小会,“都是不能上台面说的指标”,对不起良心。
“医院就是一个小社会,有自己的江湖规矩。”陆长佑在北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做委培医生,前三年他在各个科室轮岗,虽然没有完全融入那个小社会之中,但是“江湖规矩”却见到了不少。
大处方
曾经有一位来北京进修的广州医生很吃惊地问陆长佑,为什么北京的甲状腺癌手术的费用是1170块钱。在广州同样的手术,手术费超过两千元。
陆长佑半开玩笑:“这样的问题不是应该去问发改委吗?”自1989年,北京的诊疗费标准从来没有变过。
1980年代,医疗改革启动后,公有制医院进入市场经济,国家只补贴医院10%的运营费用,其他90%要靠医院自己解决。“以药养医”由此产生。
在医院轮岗工作一年,陆长佑见过画正字开药的医生。画正字,实际上相当于医生的小账本,这个账意味着回扣。
陆长佑记得,他见到的那个正字里面,有两种药是必须的,其他三种可有可无。写在处方上的药,他心知肚明都是科室里的“关系药”。
“关系药”意味着回扣,有了利益驱动就会有大处方。
“那些不必要的药就是大处方。”陆长佑列举大处方分类:无菌手术、非感染手术或超麻醉诱导期使用抗生素;给一个病人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机理相同的药物;病情不需要时,超疗程、超剂量用药;使用与疾病治疗无关的药物;医保患者出院时超量带药;为医保患者攒药。
这样的处方,一般而言不会影响病人的健康,却能够增加医生的收入。
两天前,一个做眼药水的药代找到陆长佑,向他推荐一种眼药水。这位药代信誓旦旦地告诉他,一支眼药水12元钱,可以给他3元钱的回扣。在其他三甲医院,一个眼科医生半天看50个门诊,可以给每个患者开两支他们的眼药水,半天就是三百块钱。
是否答应这样的“交易”,已经不是陆长佑这样的医生所能把握的了。小小的一瓶氯霉素眼药水能进入医院,要通过层层领导。
进眼药水之前,眼科主任先要写进药申请交给药剂科。药剂科同意后,药室委员会开会决定在诸多同类眼药水中,进哪个厂家的。这是可以在台面上讲的流程。
台面之下,每个经手的部门,药代都要上下打点好,才能顺利抢占到地盘。
在药剂科工作了三年的张玫,见多了这种地盘争夺战。“种类繁多、需求量大的抗生素类药品是竞争最为激烈的。”
这三年里,张玫见多了一种药进来,另一种药退出。医生给同一种病开出的都是不一样的药,而且药价越来越高。“医院每年进的药都不一样。在地盘争夺战中,淘汰是很正常的事情。”
过药剂科这个门槛其实并不难,对于进到医院的医药代表们来说,留在医院里站稳脚跟要花更大的工夫。他们会选择在几个固定的科室排兵布阵。
国内的制药厂喜欢真金白银的方式,他们根据科室的用药量将回扣给科室主任,然后科室主任再分给医生。在这样的科室里,医生们开什么药多数是听主任的安排。也会有一些小的制药厂公关能力有限,药代只能直接和医生“交易”。
而国外的制药公司,大多走上层路线,支持科室里一些学术研讨和出国交流。
陆长佑说,他从没开“大处方”,但只要他在医院里,就会是 “关系药”的利益均沾者。
“总不能成为科室里的怪物。”真正拷问陆长佑良心的,其实是整个医疗体系。
强压药价的试验
“从前我们都说病人就是亲人。现在不敢这么说了,病人不再相信我们,我们有时候也会怕病人。”这话出自镇江一家三甲医院的肿瘤科主任谢敏之口,在这个小城里曾经医患矛盾不断。
从医二十三年的谢敏,曾经也绑在“以药养医”这根绳子上,但她现在的处境却和陆长佑、张玫完全不同。
在谢敏所在的医院,大处方早就是所有医生敬而远之的事情了。
前不久,谢敏改过一个处方,处方是一个病人在北京治疗后带回来的。谢敏看出来处方里的辅助用药可用可不用,有些进口的抗生素是用不着的,还有两种药理完全相同的化疗药。
这两年,她经常做一件事,就是把处方里不必要的药品删去,这些处方有的是病人从大城市看病带回来的,有一些是自己手下的年轻医生开的。谢敏告诉病人,“这些药我们医院开不出来。”
不是谢敏不让同事拿回扣,她所在的医院,正在试点一项新政策,全年医院的用药量要下降3%。而在2010年6月份,镇江市就已经成为医改试点城市中的一个,改革主要针对的问题就是“以药养医”。改革中一项就是,地方卫生局下达指标,医院单次开出的药品不得超过规定额度,超过的部分由医院承担费用。一旦医院开出超过规定额度的部分,卫生局直接就从医院的账户中把钱扣除。
“试点以后,(经营)药品的部分医院一直在赔钱。”在镇江,医生们都不开大处方了,但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敢给病人用药了。因为医院所有的经济压力也都要分摊到医生的身上。
例如胃癌靶向治疗术并不在我国医保报销的范围内,这样的治疗一个月大约需要5万元的药物配合治疗。“在镇江,大多数病人是掏不出这个钱的。”如果接受了治疗,到最后还是死亡了的话,家属就会到医院闹。
“他们说医院坑了他们的钱,其实我们并不想开这样贵的药。”谢敏已经预感到今年年底,他们医院所有的医生都会被扣奖金,因为用药量下降3%的目标没有实现。
镇江的医生心里很不平衡,完全靠国家命令,镇江的医生用药就会比其他医院少很多,医生的收入也比其他医院少很多。
谢敏科室里的博士生每月拿到手的收入不到两千块,研究生更是少得可怜。
科室里总有人在抱怨,“试点是希望给全国的医院做一个榜样,本来是好事情,我们愿意,但是不能因为这就让医生失掉了养家糊口的能力。”
谢敏觉得自己现在也还是绑在原先那根绳子上的蚂蚱。在镇江,医院只能拿到国家5%的医疗投入,虽然药不能养医了,谢敏和科室里的同事,仍然要在现有的医疗体系里自谋生路。
器械必杀技
陆长佑一位大学同学毕业后进了一家三甲医院的心内科。这位同学告诉陆长佑,做一个心脏支架手术要用6个支架,一个支架两万块,每个支架医生拿10%的回扣。
“放一个支架就是两千,所以心内科医生一个手术可以赚一万多,而且也就是一个小时的事情。”陆长佑觉得这样的器械也是必须的,医生辛苦做手术,国家不给医生合理的收入,医疗器械厂能给,这很正常。“我的很多同学只能用这个理由来说服自己。”
自谋生路的方法,其实在全国的医院里已经遍地开花了。
医科大学毕业季里流传的一句“要想富,做介入”,可以看出生路何在。
介入是一种微创的手术,它的特点是:收费高,器械多。这才是不少医学院毕业生们关心的,如果想富就到器械最多的地方去,因为那意味着回扣多,收入高。
同时,介入治疗必须在诸如CT、透视镜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
物价部门规定药品和植入性器械价格上调幅度不得超过15%,不同城市在这个基础上还会有最高上调价格的上限。但在检查中使用的器械的价格标准很难计算,在不同城市也有很大差别。
在某央企直属医院器械科工作的王宇感慨:“在德国300欧元可以买到的器械,在国内要买30000元人民币。这个中间环节是很多的,先要经过药监局审批,再过发改委定价,再到医院引进,价格翻了十倍也很正常。”
在国内,CT检测(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几百元钱一次,MRI检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要上千,PET(正电子发射断层影像技术)检测一次要一万元以上。
检测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没有一位医生回答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越新的检查利润越高,价格虽然是固定的,但是做多少次并没有规定。
谢敏坦言:“很多时候,医院大型检查并非必要的。但是医院要赚钱,说句很不雅的话,就是逼良为娼。很多事情你知道是违背良心的事情,为了生存你还不得不去做。”
这样一来,医院与医院之间互相不认可检测结果,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在器械科王宇看来:“明知道是巨大的浪费,也没办法动手治理。既然把医院推入市场经济,短期内总得给留条活路。”
置身丛林法则的小江湖里,陆长佑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对得起良心”这条基本原则多久。“也许我慢慢被同化了都还不知道。”在轮岗结束后,陆长佑打算到整形科去。“因为那里没有大处方,也用不着器械,是靠手术技术吃饭的地方。”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