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爱让我们度过任何黑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30日18:31  中国新闻周刊

  爱让我们度过任何黑暗

  电影作为我的职业,我将力求自己继续直面现实,为现实的进步和改变行微薄之力。而为思考和创作自由所做的努力必然会和新的一年一起到来。

  文/王小帅

  这个全世界都会敏感的2012年,全人类都会期待。

  新的黎明会让我们迎来崭新的未来。我相信2012年会是一个宗教年,让我们用爱的信仰一起祈祷,每个人内心对爱和美好的期盼会让我们度过任何黑暗。电影作为我的职业,我将力求自己继续直面现实,为现实的进步和改变行微薄之力。而为思考和创作自由所做的努力必然会和新的一年一起到来。

  但作为一个电影人,恐怕无法和别的行业一样,用每年的开始和每年的终结来给自己做一个总结。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开始,但又不知何时是个头。

  2011年的开始实际是和2010年的事情粘在一起的。2010年5月刚刚结束纳电影节和6月的上海电影节,转头又开始筹备新片《我11》。有时,我会觉得上一部片子《日照重庆》刚刚上映,而我们就已经在新的片场了。这让我想起那年为《青红》做宣传时,九天要跑15个城市,最后的结果是,你下午还在某地,晚上已经到了另一个城市,以至于每天醒来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但是,2011年就这么过来了。

  按照传说,世界末日应该是2012年12月21日,没几天了,但看这架势,除几个独裁者应了这末日说,我们百姓还是可以一如既往吧。比如,对我来说,2012年3月是《我11》的法国发行日,到那时才能准备和中国观众见面。因为如果这边做早了,盗版会影响到欧洲的中国观众。这是让人可笑的偷盗,全世界都知道。

  《我11》是一部我想拍已多年的电影,不是因为它会有多好,只是因为它是我的一个愿望。

  我出生在1966年。那年大部分人知道的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的一年,大字报,红卫兵,打砸抢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同年有一个事件,却是直到我拍《青红》之前几乎无人提及,那就是开发“大三线”,也就是人们说的支内。当时中国的国际形势似乎四面楚歌。政府为了战备,主要是为了防止设想的苏联轰炸,提出把中国沿海重工业,先进城市的大型军工厂向中国大西南山区转移的策略,由此引发了举世瞩目的三线开发大移民。

  1966年,我出生,由外婆抱着,从上海来到了贵州。

  对于我们这些60年代的孩子来说,童年是快乐的,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

  《我11》就是带上了我11岁那年的些许记忆和故事,不为别的,只为那已然将被覆盖的记忆。

  但是,要做这个事情,很难!

  没有人愿意投资。没有人再去关心。好在我的剧本几年前就申请了与我们关系不大的法国南方基金,并获得11万欧元的后期补贴。同时2010年7月,中法经过十年谈判终于签署了两国间官方合拍合约,我的这个剧本就成了第一部合拍协议下的中法合拍片。在这个情况下,我拿出了我仅有的积蓄,推上了这个项目。

  最难的就是选址。60年代为三线而建的工厂、职工楼,因多年停产或转制,早已废弃。十几年停止的光阴使这些地方杂草丛生。如果地球上人类活动彻底停止,那么人类留下的痕迹会在五百年内彻底消失,回归蛮荒。

  经过半年的看景,最后落定在现重庆市郊区万盛区的晋林机械场。那里还散落着几户人家,给原本荒芜的一切带来了些许人气,而就是这一点点人气,让我依稀偷窥到那久远过去的灵魂。

  大部分的资金几乎都投入到搭景改造废弃建筑上来了。其中有一个花了最大力气弄的大食堂,直到影片最后竟一个脸都没露。

  用了60天时间完成拍摄。

  法方剪接师娜里来到北京,她是法国很厉害的剪接师。我们更多人知道的出自她手的作品是那部《新桥恋人》。她不愿住在工作室。于是我们给她租了一套公寓,走路大概15分钟。这样她每天走路来回。在北京工作的两个月,娜里有16个周末休息日,故宫、长城、颐和园等等她都“走”过了。

  3月份我就去往巴黎,开始其他的后期工作。这也是我经历的第一次全套法式工作流程,一开始很不习惯。一些对于细节的精心追求让我几乎崩溃。但最后的成果会让你知道这一切细心和职业都是值得的。

  从巴黎回来已经快6月了。三个月后,我于9、10月份又将去往多伦多电影节和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是这两个电影节促成了《我11》的法国发行,北美发行、澳洲发行等等。

  这就是我的又一年,用自己的钱,做自己喜欢的事,快乐就是那么简单。

  至于2012年,风继续吹,它还是免费的,让我们尽情呼吸吧。 ★

  不做低碳生活旁观者

  我们的政府往往抓大事,忽略小事,这样有时令大事也难以做成。因此,个人与非政府机构应当从小事做起,就能集腋成裘。作为非政府机构,仅有指责、批评是不够的,更多地应提供解决方案。在环保科技领域,细致、实效、专业、理智和法制,是个体和非政府机构发挥作用的基础。

  文/潘家华

  2011年12月10日结束的联合国德班气候会议最终达成协议,所有国家均要参与全球减排承诺的谈判,而且最晚要在2015年形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减排协定。

  在碳排放总量上,中国排名“第一”的地位在不断强化:人均排放超过世界人均水平的50%,城市人均排放也远超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比如,上海的人均碳排放是伦敦、东京的一倍以上,这就意味着,我们提出的建设“低碳城市”,不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紧迫的任务。

  但是,快速城市化的压力、经济高速增长的冲动、城市民生保障的挑战,使得环保低碳在很多情况下只能“靠边站”。在一个政府十分强势的社会里,政府的导向与作为决定了低碳的实质内涵。在国内,一些地方政府打着低碳的旗号,大规模重复建设能耗和污染均高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线,推动当地城市扩张和地方生产总值的增加,对当地的经济转型不仅没有促进,还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城市注重形象工程,花巨资搞太阳能路灯照明工程,由于太阳能电池的寿命和成本等原因,太阳能路灯实际上并不划算,这样的“低碳面子工程”反而丢了面子。

  让我感到困惑的是,我们的政府总是热衷于追逐表象。很多城市都在与东南亚、中东国家城市比楼的高度。然而,高楼要有电梯,要有额外的强度,要增加维护的难度,并拉长交通距离。高楼做到了节地,但节能吗?欧美国家的很多城市,没有星级公厕;没有6车道、8车道、10车道的“二环”“三环”,而是纵横交错;我们城市的大型公共建筑都喜欢采用玻璃幕墙,外表光鲜,但失去的却是节能和舒适度;我们的大学等机构,动辄圈地数千亩,画地为牢,与外界隔离。

  “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是在强力高压下推行的,即便如此,我们最终也未能完成“十一五”定下的“单位GDP节能20%”的目标。2012年是“十二五”计划的第二年。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势在必行,在“十一五”的基础上仍需加速。然而,在上述种种观念和现象面前,“十二五”节能减排的进程,不免令人忧心。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难度要大于“十一五”,总体上,节能减排,不论是生产还是消费,核心均与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消费相关。我们不能指望2012年完成相应指标,但2012年所打下的基础,对“十二五”后三年的目标实现至关重要。

  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广泛而深度的参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产、消费和管理的主体,如果每个人都有节能减排的自觉意识与行动,低碳管理、低碳消费与低碳产业也就自然形成了。

  但是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公民和非政府机构对节能减排的贡献还较为有限。这是因为,单个公民的信息和作为渠道较为有限,非政府机构在组织管理、经费筹措等方面尚存在诸多困难,不仅如此,多数强势的政府也不鼓励,甚至反对个人和非政府机构在节能环保方面参与或干预政府行为。

  浩浩大河是由涓涓细流汇集的,2012年,非政府机构和社会个体在节能环保中的主体地位必将进一步加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将大气细颗粒物PM2.5纳入到空气质量标准,很大程度上正是与个人和非政府机构的环保呼声有关。

  我们的政府往往抓大事,忽略小事,这样有时令大事也难以做成。因此,我主张,个人与非政府机构应当从小事做起。我们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小事做好,就能集腋成裘。事实上,作为非政府机构,仅有指责、批评是不够的,更多地应提供解决方案。在环保科技领域,细致、实效、专业、理智和法制,是个体和非政府机构发挥作用的基础。

  我作为一名从事低碳与经济发展研究的学者,绝不会只将节能减排停留在口头上。就我个人来说,在新的一年里,我仍会从点滴做起,夏天不开空调,两公里以内的距离,如无紧急情况,绝对步行。锻炼身体选择户外环境,而不在健身房。粗茶淡饭,穿着简洁,绝不追求所谓的名牌。我相信,节能环保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时也包含在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中。 ★

  重拾对市场的敬意

  文/叶檀

  我们度过了艰难的2011年,将迎来更加艰难的2012年。

  经济改革无捷径可走,诗意的浪漫无法解决迫在眉睫的经济转型难题。对于中国而言,经济面临双重困境: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出口下降,而国内需求短期内无法大幅提振;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拉动投资,进而拉动GDP增长,但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面临债务高企、通胀上升的天花板。

  2008次贷危机,意味着中国的出口红利已经耗尽,维持低价出口、解决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不可能。2009年通过庞大的财政刺激计划,中国经济保持了罕见的高增长,但谁都清楚,在金融危机时期,如此高速的增长是不明智的,以通胀率上升为代价,导致投资效率低下,而到了2011年,随着全球政府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急剧退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的动力日益微弱,2012年到了认真审视经济改革方案、进行第二次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候。

  2012年,注定只能在政策的夹缝中生存。

  预计2012年CPI将维持在4%左右的高位,而GDP的增速将维持在8%。表面上看,这是个漂亮的、可以接受的数据,不过,考虑到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如果低于8%,将带来庞大的失业人口,考虑到企业正在面临成本上升的煎熬,沿海企业倒闭风潮还在继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移民保存财富,这样的数据无法让我们感到欣喜。

  经济在夹缝中生存有两层含义:第一,政策的腾挪空间很小,稍不小心就有堕入地狱或者遭遇玻璃天花板;第二,所有的行业、企业日子都不太好过,以往寄生在制造企业身上获取高额利润的资源性行业、垄断性行业,甚至包括充当资金掮客的金融机构,都难以恢复镀金时代的风光。

  中国改革,再次闯大关。

  改革从来没有现成药方,三十年前,中国财政面临破产境地,倒逼出包产到户、苏南乡镇经济,与以温州为代表的草根市场经济;2003年,中国金融机构面临技术破产,倒逼出中国金融机构改革,注资、上市、风险控制成为关键词;2011年,出口红利消失,倒逼出以破产重组、提振内需、房地产调控为抓手的新一轮改革。

  2012年是改革的关键年份,中国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能否摆脱权力的狂妄,对市场的尊重,对秩序的一视同仁。

  中国面对的实体经济环境与三十年前截然不同,中国央企、国有金融机构的总资产提升了数百倍,在做大永远比做强重要的环境下,企业的规模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生死铁券。但对于市场而言,企业规模的大小并不重要,区分的只有管理好的企业与坏的企业,只有资产收益率高的好企业与资产收益率低的坏企业。这是市场常识,但在对规模的无度追求中,我们已然忘记了常识,现在必须重提常识。

  毫无疑问,实体经济遭遇到比2008年更严峻的挑战。2012年,实体企业的倒闭潮会从沿海蔓延到内陆。

  2011年1-9月,浙江省倒闭企业数2.5万家,比去年略增加5%,反观2008年,浙江省全年私营企业注销数2.2万家,同比增长10.99%,为近六年最高。截至2011年9月,浙江企业消失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008年全年企业倒闭的数量。

  小微企业的大规模倒闭是草根市场经济在经济衰退期的常态,不值得大惊小怪,当经济景气周期到来时,小微企业大面积复苏,“野火烧不尽”的特性显露无遗。根据当地统计部门的数据,浙江省新设登记企业数仍远大于吊(注)销企业数。今年1~9月,浙江省新增企业数10.5万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0.35%,新增企业数增速大于消失企业数增速。

  上述数据并不能证明民营企业没有生存瓶颈,恰恰相反,民营企业纷纷推出项目公司规避风险,为可能到来的债务链条崩溃预做打算,显示了民营企业的真正危机:他们无法向上游转移,无法介入政府低效的投资公司的管理,而投入的所谓高科技如光伏等行业严重产能过剩。

  如果政府不能真正落实非公经济三十六条,如果垄断性行业继续寄生在传统的制造企业身上,而制造企业以避税为赢利秘诀,而政府则以大规模的税费保持高于GDP的财政收支,2012年中国经济将不容乐观。

  如果政府决心破除垄断,将民营经济引入政府基础建设工程,将民间资金与市场体制引入垄断行业,那么,中国经济将破除对企业规模的病态崇拜,政府大规模的低效投资所导致的债务危机也将迎刃而解,2012年将是更生之年。

  有太多的如果,因为我们无法确认改革者的决心,以及推动改革的执行力。因此,2012年,是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极不确定的一年。

  以实体经济正常经营的基础制度税收制度而论,2012年,税收改革步入深水区。

  在2011年圣诞节当天,财政部部长谢旭人释放结构性减税的信号,给实体企业主送上一份圣诞大礼。

  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谢旭人阐释了2012年完善结构性减税的路线图,同时表示要把改善民生摆在财政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此轮税改的目标非常清楚,一是保实业,二是强民生,三是保进口。这些目标就短期而言非常正确,很可惜未曾触及具体举措,根据以往的经验,人们有理由担心,这些改革举措将会遭遇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的强大阻力。

  税收改革关系大局,需要宏伟的构想,更需要利益分配的大变革。要改革税收,需要改革政府低效而激进的投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权力部门投资人的身份认定,恢复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身份,需要实现透明的公共财政体制,需要让财政收支接受人大与公众舆论监督,需要让年轻人从公务员崇拜中解脱出来。

  这是个异常艰巨的工程。

  考虑到改革的漫长与痛苦,2012年奢谈经济高增长是不现实的,奢谈中国证券市场的大牛市是不理智的,希望通过房价上涨解决政府财政困境与内需不振,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当所有捷径被封堵之后,在2011年的最后一天,我们断定,2012年是回到市场基础建设的一年。

  2012年,没有牛市,最好的结果是,为未来的牛市打下第一步的基础。我们要确保的不是2012年的繁荣,而是通过2012年的艰难,为未来的繁荣、信心打下根基。 ★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