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从断裂到弥合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1日14:33  南风窗

  与国家意识形态对于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重新定位”同时进行着的是学术思想界同儒学的“大和解”。近几年来最为有趣的一个文化现象是,新左派与儒家、宪政主义(“自由派”)与儒家,都在试图完成高难度的“太空对接”,这种与中国传统儒家、精英文化“接轨”的内在诉求是,通过反思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心态来确立一种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主。

  与20世纪以来新儒家尤其是建国后流落海外的新儒家把儒学改造为心性之学不同,新世纪之初中国大陆出现了以蒋庆为代表的政治儒学,试图把内圣之学转换为“外王之道”,接续被现代、革命、西方所阻断的儒学政治传统,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以研究西学为基础的学者从政治哲学的角度重新阐释“通三统”,即打通传统(儒家)、革命与现代(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壁垒,建立一种中华文明连续体的论述。如甘阳在2005年提出“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的说法,随后又提出“用中国的方法研究中国的问题”、“用中国概念解释中国”等研究思路。

  这种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对中华文明的自觉,不是1980年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延续,却是1980年代激烈反传统和1990年代新左派知识分子的学术转型。如果联系到官方关于20世纪“三次革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论述,这种“通三统”的设想与之具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改革开放放置在更大的中国历史传统中来获得合法性。昔日曾经作为批判知识分子的窃窃私语(如1980年代末期费孝通在全盘西化的背景下提出文化自觉以及1990年代新左派面对国家支持的市场自由化提出重新认识中国社会主义传统的问题),如今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汇合成朝野共享的关于中国文化自觉的大合唱。

  如果说甘阳式儒家社会主义实现了新左派与儒家的“和解”,那么2008年以来一批坚持新自由主义立场的学者则提出“儒家宪政主义”,如秋风从儒家经典中发掘出中国历史中早就存在的宪政主义传统,“在孔子以来的中国历史上,具有道德理想主义精神的儒家士大夫群体是抗衡专制的宪政主义力量”。这种“创造性”的解读或者说误读既延续了198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主体位置,又借助儒家宪政传统找到一种曾经缺失的中国身份和中国认同(而不是否定中国文化的西方认同)。

  有趣的是,这样两种看似南辕北辙的“学术蒙太奇”却分享着相似的文化逻辑,或者说实现了相似的意识形态效果,就是在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中完成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他们在凸显儒家政治当代价值的过程中,闭口不谈儒家“政治”自身所携带的封建性和压抑性(如等级制、奴隶道德、皇权思想等),希冀这样一种被纯净化的儒家政治恰好可以与当下社会结构实现某种契合。

  如果说1980年代的文化逻辑是发现和建构断裂的历史,这种状态导致中国主体处在一种悬浮和悖论状态,那么这种暧昧的主体位置在新世纪以来的历史叙述中获得了改变。无论是“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官方关于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的重写,还是从大众文化市场中浮现的传统文化热以及精英思想界对儒家政治的再阐释,都可以看出中国开始呈现为一种作为民族国家的“现代主体”的位置,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传统、并在近代遭遇现代化的历史中逐渐实现了现代化的新主体。

  在这个意义上,1980年代并没有落幕,仿佛直到新世纪第一个10年终结之处,那份笼罩在1980年代的现代化、新启蒙论述才“开花结果”。如果说1980年代是一个强调历史断裂的时代,那么新世纪以来的文化诉求则是把断裂的历史重新缝合起来,把曾经激烈对立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等弥合起来。

  无所不在还是无足轻重?

  新世纪以来,“孔夫子”的强势回归是多重力量耦合的结果。对于执政者来说,克服前后30年的内在冲突,建构新的政治认同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诉求,而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的执政理念,需要重新回收、倚重传统文化作为形塑“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或国家软实力;对于精英知识分子来说,与儒家的和解,使其不仅找到了“中国”身份,而且重写确认了与执政党的认同关系。

  而对于早已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广大民众来说,传统文化则被建构为一种抚慰灵魂的“心灵鸡汤”,一种阶级区隔的文化教养和品味。于丹的《<论语>心得》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就创造了230多万的销量奇观,其“灵丹妙药”就是通过阅读传统来“发现你的心灵”,这样就可以让碌碌无为、失去理想和信念只为“稻粱谋”的当下中国人找到心灵快乐的源泉。

  于丹的“心得”有效地解决了1980年代新儒家等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文化难题“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把中国传统经典作为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找寻自我的文化中介,实现了通俗版的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中的现实逻辑之间的对接,传统经典被从历史语境中抽离出来,套上“真空包装袋”,变成可以永不变质的“文化快餐”,以供现代人品尝。如果由“传统文化热”进一步联想到近几年来同样火热的收藏热(如电视中的鉴宝、藏宝栏目层出不穷)以及对古董、器物等物品所负载的历史文化符号的津津乐道,可以看出文化的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历史记忆已经成为有产者家庭内景的私藏,成为品味、格调、教养的象征资本。于丹的桥梁作用在于,即使无法像收藏家那样把负载文化价值的“藏品”变成家居摆设,也可以通过“发现你的心灵”的个人修为而变成“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官方、市场、知识分子等面对中国崛起的事实“不约而同”地在孔夫子这个“重新归来的陌生人”身上找到了文化公约数,试图建立一种中国自主、自觉的文化价值共识。对于现代中国来说,“孔夫子”就像是一个文化幽灵,试图告别却又无法告别。一方面“孔夫子”被现代革命宣判为糟粕,这种深刻的自我批判导致“中国主体”被放逐;另一方面“孔夫子”又不断地被召唤回来,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

  这种幽灵化的存在与当下对于“文化”的重新理解和定位有关。从“五四”到1980年代,文化一直充当着格外重要的功能,比如“五四”运动、“文革”本身就是以文化的名义开启的,文化是政治活动的表征,甚至文学、艺术本身就是政治,文学家参与政治运动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反抗运动的常态。而1990年代以来,或者说“20世纪终结”的标识之一就是文化实现了去政治化,文化开始与政治脱钩。

  也正是这个时候,文化变成了文化产业、创意经济学。在这种背景之下,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都可以“握手言和”,组成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拼盘。这本身呈现了后现代“文化政治”的包容性和虚伪性。一方面包容差异的多元主义文化是1990年代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另一方面曾经布满政治裂痕、历史污渍的异质文化符号被“培育”成了无公害的、绿色的健康食品。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无处不在,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过,但同时,“文化”又是一件可以随时穿起、更换和抛弃的遮羞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足轻重过。

  有趣的是,这种分外强劲的文化自主、文化自觉的论述出现在中国加入WTO、全面融入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经济体系的时期。在这种剧烈的社会转型中,“孔夫子”成为被官方、市场和知识分子多重认同的文化记忆,作为一种不同立场的粘合剂,其实彼此之间并非没有裂隙,但是文化霸权的意义在于一种动态平衡,或者说传统文化成了一个崇高客体,可以收编、整合这些彼此冲突的论述。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4)

 

相关专题 南风窗

更多关于 文化 孔夫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