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再造进行时
让东北三省的明天更美好,不仅仅是执政者的努力方向,也是当地人民的热切期待,因此,他们对主政者们寄予了更高的希望,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无论在政界还是在民间,对于几位执政者的评价共同点是,“懂经济”、“有专长”、“学识渊博”、“口碑非常好”
文|《小康》记者 鄂璠 综合报道
“2011年,东北三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60亿元,同比增长12.6%。”这是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振兴简报”上“东北三省2011年经济运行情况”中的一段话,其中还提到,“黑龙江省增速首次超过辽宁。2011年,辽、吉、黑三省GDP分别达到22025亿元、10531亿元和12504亿元,分别列全国第7、第22和第16位。”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央启动“振兴东北”战略的第8个年头,东北三省交出了这样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各项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良好态势。”
在“2010年全国各省GDP排名”中,辽宁位列第8,吉林位列第23,黑龙江位列第19。2011年,辽宁、吉林、黑龙江都实现了“自我超越”。
一直以来,东北经济区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都是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之一。2005年,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学者刘庶明和李巍完成了关于“东北再造”的一个课题,“创一个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梦想,成为了推动东北振兴的精神食粮。近几年来,再造一个东北的目标,正被东北三省的主政者们积极地践行着。
在东北三省中位置最靠南端的辽宁省,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也是在东北三省中GDP“跑”在最前面的省份。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如何实现进一步振兴?“建设一个海上辽宁”是执政者们为辽宁勾画的远景目标。
“现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也被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些都给辽宁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带来很大机遇。”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辽宁省委书记王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辽宁主要的工业都集中在内地,“背靠腹地”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留下了不少问题,今后要“转身向海”,“十二五”期间,辽宁将主要围绕沿海布局工业。
辽宁省有3200公里的海岸线,18个对外开放口岸,1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海上辽宁”的建设大有空间,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者型官员”王珉也大有可为。
2009年年底,《小康》记者奔赴吉林省采访,彼时,王珉刚刚从吉林省委书记调任辽宁省委书记,在吉林省政界,一些官员已经习惯了在私下里用“王大胆”的绰号来代替自己老领导的姓名。“胆子非常大。”一位官员如是说。
官员们认为王珉“胆子大”,是因为从吉林省长到省委书记,王珉根据吉林的实际情况,将“苏州经验”加以改良,推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企改革攻坚、扩权强县、权力下放等重大改革措施,并且实施力度特别大,改革非常迅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北三省中,辽宁省和吉林省虽然同属东北地区并紧紧相邻,但两省的经济模式和发展水平却差别很大。辽宁是中国的传统工业基地,其经济规模和在全国的地位都远远超过吉林。无论对于在吉林主政了5年之后调任辽宁的王珉,还是对于从农业部部长任上调往吉林的“60后”省委书记孙政才来说,如何让当地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如何让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09年11月30日,孙政才卸任农业部部长,就任吉林省委书记,初到吉林的他甚为低调,媒体上罕见其个性化表达(相关报道可见2010年9月1日出版的《小康》杂志时政栏目“孙政才:吉林的小危机与大课题”)。一位政情观察人士认为,当时摆在孙政才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迅速了解吉林省,并让吉林省了解他。
孙政才也密集调研了7个月,脚步遍布吉林,考察重点绝不局限在农业方面,“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是孙政才主政吉林后提出的“三动并举”战略,他期待吉林在“十二五”期间或者更远的将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重构吉林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地位。
2011年9月5日,首届世界产业领袖大会在长春市举行,孙政才发表了名为“加强交流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致辞,他说,“当前,我们正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振兴东北政策和加快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历史机遇,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实施支柱优势产业跃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十大产业发展计划,加快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新兴产业体系。着力扩大汽车、石油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做大做强特色资源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产业关联,向高端、精品、集群配套、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切实推动工业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转变,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高地,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从中可见孙政才对吉林发展的新构想。
与王珉、孙政才相比,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在当地开展工作的时间最长,2008年4月,吉炳轩调任黑龙江省委书记,此前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08年以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梳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近一个时期要抓好的重点工作,从黑龙江的区域特点、自然资源和工作基础出发,提出了建设“八大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和组织实施“十大工程”的推进措施。去年,吉炳轩为沈阳军区领导干部理论轮训班作报告时指出,“经过三年多来的不懈努力,黑龙江‘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已经形成了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黑龙江经济发展、社会安宁、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心齐气顺劲足。”
2011年,黑龙江省的增速也首次超过了辽宁省,对于黑龙江省的执政者来说,他们“让人民幸福”的心愿格外强烈,去年8月3日至10日,吉炳轩在鸡西、双鸭山、佳木斯和农垦调研时强调,让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尽快驶入快车道,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今年春节前夕,吉炳轩在大庆调研时再次表示,让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更加美好。
让东北三省的明天更美好,不仅仅是执政者的努力方向,也是当地人民的热切期待,因此,他们对主政者们寄予了更高的希望,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无论在政界还是在民间,对于几位执政者的评价共同点是,“懂经济”、“有专长”、“学识渊博”、“口碑非常好”。
吉炳轩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是大学普通班学历,业余时间,喜欢读书与创作,出版过《学思录》、《鉴知录》等书籍。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吉林省省长王儒林和辽宁省省长陈政高都是硕士研究生学历,王宪魁是经济管理专业,王儒林是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陈政高是货币银行学专业。孙政才和王珉更是名符其实的“学者型官员”,孙政才是农学博士,和农业打了多年的交道;王珉是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之外,年轻,也成为他们的优势,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60岁,其中还有年龄不到50岁的“60后”省委书记孙政才,上升空间还很大。6位省部级官员中,几乎都有过基层工作经历,这也为他们现在的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经验。
(图说)
东北超越 振兴东北战略第九年,东三省强力转身,实现自我超越。图为东北特钢集团大连特殊钢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员工在炉前忙炼钢。
(链接)
东北三省主政官员简介
辽宁省
王珉(省委书记)
1950年3月出生的王珉是名符其实的“学者型官员”,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位安徽淮南人有过插队经历,做过工人,还做过教师、校长。1994年7月,王珉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岗位转到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省政府党组成员的岗位上,开始了从政生涯,先后在江苏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担任要职。
历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吉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吉林省省长、吉林省省委书记。
2010年至今,王珉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
陈政高(省长)
陈政高,1952年3月出生,辽宁海城人,东北财经大学财政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
陈政高1970年12月参加工作,一年多之后进入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学习,学业结束之后留在学校工作,这段高校工作经历让他在任共青团辽宁省大连市委常委、学校部部长,以及共青团辽宁省大连市委副书记时,显得游刃有余。
陈政高历任大连市副市长;辽宁省省长助理、省政府党组成员;辽宁省副省长、沈阳市市长;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辽宁省代省长、省长。从县到省,陈政高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熟悉着辽宁省的省情,并为这个东北大省的长远发展把脉。陈政高现任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
黑龙江省
吉炳轩(省委书记)
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的吉炳轩既是官员,又是文人。1951年11月出生的他当过教师,在执政过程中也重视教育和学习,主政黑龙江不久后,他就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工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他还酷爱读书与写书,出版过《学思录》、《鉴知录》等书籍。
1978年,吉炳轩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家乡河南省孟津县工作,有9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历任县委办公室干事、乡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业绩,1987年5月,他调任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两个月后即升任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1993年,吉炳轩离开了工作了15年的河南省,来到北京,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两年之后又开始从事宣传工作,2003年官至中宣部常务副部长。
2008年4月,吉炳轩调任黑龙江省,任省委书记。现为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
王宪魁(省长)
王宪魁,1952年7月出生,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71年3月参加工作后,直至2003年4月,32年的时间里,王宪魁一直在铁道、运输系统工作,此后分别在甘肃、江西两地工作,先后担任甘肃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江西省委副书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江西省委党校校长。
2010年8月,王宪魁开始主政黑龙江省,现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
吉林省
孙政才(省委书记)
2009年年底,河南、福建、辽宁、吉林和内蒙古五省区党委主要负责人调整,卢展工、孙春兰、王珉、孙政才和胡春华分别担任上述省区书记。这则消息在随后的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内都不断被国内外媒体提及,因为这样一份省委一把手的名单上,出现了两位“60后”, 1963年9月出生的孙政才和1963年4月出生的胡春华也成为了全国内地31个省区市中最年轻的省委书记。
作为农学博士,孙政才和农业打了多年的交道,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做过研究室副主任、土肥所所长、所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也担任过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这位山东荣成人的工作足迹,在2009年11月之前,一直都没有离开过首都北京,2002年年初至2006年年底期间,他历任顺义区委书记、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2009年11月,孙政才来到吉林省,现任吉林省委书记。
王儒林(省长)
王儒林,1953年4月出生,河南濮阳人,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
王儒林1969年4月参加工作,有丰富的基层任职经历,1986年11月至1987年8月任共青团吉林省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1987年8月至1991年4月任共青团吉林省委书记、党组书记。此后16年间,王儒林先后在四平市、通化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春市等地工作。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任吉林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任吉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10年1月至今,任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
沿海地区:转型仍是主旋律
转型,向发展要质量,不仅仅是广东和江苏这两个中国经济“领头羊”的追求,更是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新思路、新转变
文|《小康》记者 鄂璠 综合报道
广东省,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5300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江苏省,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超48000亿元,位列全国第二。
汇丰银行全球研究部门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江苏“最早将在2012年超越更为人所知的广东省,成为中国经济最强的省份”。而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年初也表示,现在不打经济仗了,江苏愿意超广东就超吧。
转型,向发展要质量,不仅仅是广东和江苏这两个中国经济“领头羊”的追求,更是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新思路、新转变。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向程度较高,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调结构、转方式更为迫切,要靠改革和开放,靠勤奋加创新,努力在转型发展上走在前面。”
五年转型攻坚战
“干部在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牛市’中陶醉,群众在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熊市’中埋怨。”在2010年1月初举行的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毫不客气地批评道,这样的现象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在为广东省2011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定调”的会议上,“幸福广东”成为关键词,而在此之前的2010年,广东省、江苏省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正式成为“万亿俱乐部”成员。
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广东,在江苏、北京、上海等国内发达地区的强势追击下,究竟要保住经济发展的“牛市”,还是要改变群众在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熊市”中埋怨的状况?汪洋主政的广东给出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全省GDP年均增长8%以上——这是一个低于国内很多省份的数字。
汪洋对此解释说:“暂时的稍慢是为了将来的更好和更快,只要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过来了,即使一段时间速度和总量被别人赶超,我们还可以东山再起,迎头赶上!”
“这上面写,吴南生置生死于度外,他说‘就让我到汕头去搞实验吧,要杀头就杀我的头……’我一看真是激动啊。”2007年底,刚刚从重庆调任广东的汪洋在一次省委全会上畅论解放思想时,专门推荐了他正在读的一本书——由陈开枝撰写的《1992年邓小平南方之行》。
这本书对汪洋的触动非常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东转型已成为悬崖上的一场战役,“作为这场攻坚战的主帅,汪洋要探索的将是一条由持续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向政治体制改革的新路径,在‘十八大’之前,他的实验应该有了成效,以此为‘十二五’时期的中国发展方式提供样本。”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对《小康》记者说。
2012年,是汪洋主政广东的第5个年头,汪洋在年初时再次强调了“转型”的重要性,“广东省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 平稳增长将常态化, 转型升级将成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旋律。”“我们必须把加快转型升级放在第一位,坚持“好”字当头,在保证经济增速不出现大幅下滑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
对于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和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来说,转型,同样是在当地执政5年之后仍然要面对的课题。
今年1月,俞正声在参加上海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时坦言,“我现在脑子里最难的一个是人才,一个是开放。”在他看来,这两大问题,是上海转型发展所面临的最难问题。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的上海,成功举办过2010年世博会,是一座闪耀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因此,对于上海来说,转型,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的任务,更是国家乃至世界赋予这座城市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作出示范、走在前列。这无疑又给上海的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向以民营经济、块状经济、中小企业为特征的浙江经济,却提出了“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这“四大”建设难道与发展民营经济不矛盾吗?赵洪祝的想法是,经过30年发展,浙江这个资源小省发展成经济大省,但与此同时,也深感企业偏小、偏弱,抗风险能力差,在国际商贸中话语权缺位。于是结合浙江的实际,决定通过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实现浙江的转型升级。
对于把建设国际旅游岛作为省委省政府在新一轮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中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的海南省而言,同样需要积极探索转型之路,罗保铭在任职海南省省长时就说过,要“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旅游业市场竞争力”。
区域发展不均衡难题
“全国有个东西差距,江苏有个南北问题。”在江苏,南北差距是个历史性问题,苏北人均GDP多年来只有苏南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也是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罗志军的优势在于对江苏省省情的熟悉,从1995年9月到2010年12月,从副市长、市委常委,到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市委书记,再到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罗志军在南京市和江苏省走出了一条稳步上升的执政道路。2010年底,罗志军由江苏省省长直接接任省委书记,免去了外地“空降”领导先要熟悉省情的过程,其施政理念和政策方针可以一以贯之。
所以,罗志军非常清楚地知道,2015年江苏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苏北,难点也在苏北。
同样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的是福建省,与城市相比,福建农村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城乡发展差距很大,这给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和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委书记、省长搭配中,福建省的特点最为鲜明,孙春兰是惟一的一位女性省委书记,而苏树林则是一位“由商入仕”的“60后”高官。
1962年出生的苏树林长期在企业工作,第一次步入政坛是在2006年9月,他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的位置上调任辽宁省委常委,同年10月兼任组织部长。2007年6月,苏树林再次回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作。2011年3月第二次步入政坛。
苏树林的经历在中国政界也并非孤例,竺延风也曾经从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上调任吉林省副省长,2006年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明确规定:实行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干部交流,选调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才到党政机关任职。政情观察人士认为,选派这样一位有着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全面负责福建省政府的工作,对于有着重商、尊商、扶商、爱商传统的福建省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沿海发达地区的省委书记、省长们,平均年龄不到60岁,其中4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7人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攻读了博士学位,是一支执政经验丰富,学科多样化,经过不同岗位锻炼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链接)
沿海六地主政官员简介
上海市
俞正声(市委书记)
俞正声,1945年4月出生,浙江绍兴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弹道式导弹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俞正声的工作足迹遍布河北、北京、山东、湖北、上海等地,做过技术员、工程师,做过福利基金会的负责人、实业公司的代总经理,还有在山东烟台、青岛市主政的经历。1997年至2001年,在建设部工作期间,官至部长、党组书记。2001年,俞正声来到湖北省,就任湖北省委书记,次年成为中部六省省委书记中唯一的中央政治局委员。
2007年至今,俞正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上海市
韩正(市长)
韩正,1954年4月出生,浙江慈溪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世界经济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
1975年12月参加工作后,几乎在每一个公司、学校,韩正都肩负着团委、党委的工作。这样的经历让他在15年后成为了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次年任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1992年11月至2003年2月,韩正先后担任过上海卢湾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综合经济工作党委副书记兼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兼上海市证券管理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委常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等职。
2003年2月20日,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韩正当选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并成为上海50年来最年轻的市长。2006年9月25日至2007年3月24日,韩正任上海市委代理书记、市长。此后至今,韩正一直担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江苏省
罗志军(省委书记)
罗志军,1951年11月生,辽宁凌源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1968年2月参加工作后,罗志军先在海军北海舰队做了10年战士、文书、技师,又在北京医用射线机厂做了2年团委书记,接下来在中国青年报社供职10年。1990年7月至1995年9月先后担任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管委会委员、副总经理、共青团中央常委、实业发展部部长、中国青年实业发展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1995年9月至2010年12月,从副市长、市委常委,到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市委书记,再到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罗志军在南京市和江苏省走出了一条稳步上升的执政道路。
2010年底,罗志军由江苏省省长直接接任省委书记,对江苏省省情非常熟悉的他,继续在这个经济强省贯彻“富民优先”的施政目标(相关报道可见2011年3月1日出版的《小康》杂志高端人物栏目《罗志军的江苏攻坚战》)。罗志军现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江苏省
李学勇(省长)
李学勇,1950年9月出生,河北石家庄人,北京化工学院高分子系高分子化工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学学士学位,工程师。
李学勇1968年6月参加工作,1977年7月起在北京第四制药厂做工人,次年3月起进入北京化工学院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2月至1995年9月在国家科委任职,随后的一年半时间出任陕西省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长,1997年4月回到国家科委,任副主任、党组成员。1998年,国家科委更名为科学技术部,其年3月,李学勇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到2007年4月,任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李学勇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现任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
浙江省
赵洪祝(省委书记)
赵洪祝,1947年7月出生,内蒙古宁城人。中央党校大学本科文化进修班毕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
1965年10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兴安盟、扎赉特旗等地任职,有近27年的地方工作经历。1992年至2007年,赵洪祝在中央纪委工作了15年,官至中央纪委常委,并在中央组织部任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正部长级),同时兼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007年3月至10月,赵洪祝任中央纪委常委、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2007年10月起不再担任中央纪委常委。
赵洪祝现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浙江省
夏宝龙(省长)
夏宝龙,1952年12月出生,天津市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
夏宝龙1969年8月开始从事教师工作,3年后任共青团天津市河西区委干部,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在天津师范学院进修后,回到河西区工作了21年。1997年11月至1998年5月任天津市副市长。1998年5月至2002年7月任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期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7月至2003年11月任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2003年11月起,夏宝龙出任浙江省委副书记。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任浙江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2007年6月至2011年8月任浙江省委副书记。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省长。
夏宝龙现任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
福建省
孙春兰(女)(省委书记)
孙春兰,1950年5月出生,河北饶阳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69年11月,孙春兰在辽宁省鞍山市参加工作。1991年2月至2005年11月,孙春兰先后任辽宁省总工会副主席,辽宁省妇联主席、党组书记,辽宁省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辽宁省委常委,辽宁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大连市委书记等职。2005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全国总工会任职。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孙春兰现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福建省
苏树林(省长)
苏树林是一位“60后”省长,他于1962年3月出生,是山东东阿人,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石油地质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学学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苏树林从1983年开始,在大庆石油管理局工作了16个年头。1999年开始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直到2006年9月。随后苏树林在辽宁省委任职,2007年6月再次回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作。2011年3月至4月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2011年4月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代省长、党组书记。2011年7月21日,当选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
苏树林现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
广东省
汪洋(省委书记)
汪洋,1955年3月出生,安徽宿州人。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党政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国科技大学工学硕士。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汪洋1972年6月在安徽参加工作,当过工人,“五七”干校教员、教研室副主任、校党委委员,做过党校教员,共青团干部,省体委主任,铜陵市市长,省计委主任,副省长,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1999年9月离开安徽,来到北京,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任副主任、党组成员。2003年3月至2005年12月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2005年底汪洋来到重庆,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随后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2007年11月至今,汪洋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广东省
朱小丹(省长)
朱小丹,1953年1月出生,浙江温州人,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
朱小丹1971年8月参加工作,拥有丰富的共青团工作经历。1987年11月至1991年9月,朱小丹任广东省从化县委书记,随后在广州市委任职11年。2002年5月至2006年7月,朱小丹先后负责统战、政协、宣传等部门的工作。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任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任广东省委常委兼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0年2月至3月任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0年3月至2010年4月任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任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代理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职务。
朱小丹现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海南省
罗保铭(省委书记)
罗保铭,1952年10月出生,天津市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历史学硕士。
罗保铭1969年5月参加工作,之后在共青团天津市委工作。1992年4月至1995年7月,罗保铭在天津大港区工作,先后任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区委书记。1995年7月至1997年10月任天津市商业委员会主任、市委商业工委副书记。1997年10月至1997年12月任天津市委常委、市商业委员会主任。1997年12月至2001年7月任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1年7月起,罗保铭开始主政海南,任海南省委副书记。2002年4月至9月期间,同时担任省委宣传部部长。2007年1月至2007年2月任海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07年2月至2011年8月任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罗保铭现任海南省委书记。
海南省
蒋定之(省长)
蒋定之,1954年9月出生,江苏溧阳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工程硕士。
蒋定之1975年参加工作。1994年10月至1996年11月任江苏省扬中市委书记。2000年8月至2001年11月,任江苏省无锡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2001年11月至2003年2月任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随后任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近3年。2005年11月至2010年12月,蒋定之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蒋定之来到海南省,任海南省委常委。2011年起任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7月至8月任海南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8月至12月任海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省委党校校长。蒋定之现任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