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提问记者回忆温家宝记者会:被回答所震撼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3日18:32  南方人物周刊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很多记者未曾想到的是,这场近三个小时的发布会,无论从内容还是时间上,都“打破了规矩”。一位媒体主编后来感慨,“这是十年来最有含金量、最有料的一场发布会”

  本刊记者  刘洋硕

  在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韩咏红印象里,3月14日的总理记者会,她注意到的第一个细节是:温家宝在前台坐下,下意识地抬了下胳膊,松了松手腕,“仿佛要大干一场”。对于这位明年3月即将退休的中国总理来说,这是他最后一次在两会后举行记者会。

  这一天,这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是记者们眼中惟一的主角,他给予他们的每一个回答,都可能成为第二天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现场的一位日本记者,在头发上剃出了一个汉字——“温”。在此前两年的两会上,这位记者的发型分别是“五星红旗”和“镰刀斧头”。

  很多记者未曾想到的是,这场近三个小时的发布会,无论从内容还是时间上,都“打破了规矩”。一位媒体主编后来感慨,“这是十年来最有含金量、最有料的一场发布会。”

  “观察大陆政治变化的窗口”

  早上8点,距离记者会还有两个半个小时,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王铭义走进人民大会堂,同行们已经在三楼排起了长队,来得最早的记者甚至四五点钟就已经到场等候。

  3年前,人民大会堂三层这个最高规格的新闻发布会场,曾进行过第一次整体装修改造,从而使它名副其实——“金色大厅”。

  10点51分,发布会开始。

  从侧门走进会场的温家宝,微笑着向记者挥手。这一如既往的程序,让一些记者觉得,这一年的记者会似乎并没有太多改变。一个男记者喊了一句“总理好”,于是现场散开一阵掌声。

  王铭义发现,这一年温家宝的语速比往年要缓慢得多。在回答新华社记者问题时,温家宝为9年来的工作不足而公开道歉,请求谅解与宽恕,道出“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在随后的问答中,更感慨自己“独立的人格不为人们所理解”。

  王铭义感到,现场的气氛一度有些伤感。在这位台湾记者看来,两会后的总理记者会一直是“观察大陆政治变化的窗口”,而在他从1990年开始的两会采访中,温家宝这一次所展现出的“坦诚”,实属少见。

  “他讲的那些话,不见得是他对于改革失去了信心,但对改革力度不能贯彻到底,充满了领导者背后的无奈。”他记得在9年前,温家宝在同样场合的措辞则更加坚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众望。”

  出于某种“默契”,当被主持人点到时,王铭义问了两个并不太沉重的问题:第一个关于两岸文化交流前景;另一是“温家宝退休以后有没有可能到台湾自由行”。

  “我也不想挑一些敏感的。台湾问题相对清晰,有些困难确实存在,有些目前大家都在做,我也期待从两岸过去几年比较务实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文化、经贸交流,感觉他或许比较愿意回答。”

  王铭义上一次得到这样的提问机会,还是在1998年。当时他提问的对象是前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问题关于几个月后的“第二次汪辜会谈”——台湾媒体大都会提问两岸的关系,这似乎已经成了惯例。

  不过,22年的两会采访经历,让王铭义觉得,两岸采访领导人最大的不同是,“台湾媒体可以在马英九出席活动时,把麦克风直接堵到他前面。”

  “整个人都被震撼掉了”

  11点41分,韩咏红得到了她记者生涯中第三次提问中国总理的机会。

  两年前,作为会场最后一位提问者,这位《联合早报》的首席记者曾问过温家宝一个著名的问题,“作为总理,如何指导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温家宝后来的回答登上各大报纸的头条——“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甚至在两年后,这一问题再次被央视记者提及。

  这一年的两会,《联合早报》派出了一个由6名记者组成的报道组,重庆驻站的记者也专程赶到北京支援。

  相比前两次,韩咏红这一次的提问要更加“直接”:“最近几年您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了政治体制改革,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请问您多次反复提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在哪里?中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难度又在什么地方?”

  在提问前,韩咏红也曾预想过温家宝会给出怎样的答案,但结果依然让她感到“那一刻整个人都被震撼掉了”。

  她觉得那是这位中国总理对于全世界的一种宣言:“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后来发生的一些事似乎印证了她的判断——在总理会的第二天,一些被自由派学者认为“极左”的网站,出现“无法打开”状态。

  对于“文革”,这位新加坡人并不陌生。但她没有想到,温家宝“把政治体制改革失败的后果,提高到会重新导致‘文革’的高度”。让她更没有想到的是,温家宝提出“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以前中国领导人的讲话都是很‘圆满’、很有暗示性,而这一次却是‘绵里藏针’。”

  已经在中国生活了7年的韩咏红,有时候仍觉得自己很难读懂中国的政治。尽管在刚刚到中国任职的2005年,她曾看了 “一部有用的电视剧”、“一本有用的书”——《大明王朝1566》和《潜规则》。

  “一条主线,一条辅线”

  时钟接近下午1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肖志涛开始有些紧张。按照他此前6年的采访经验,此时的记者会应该已经接近尾声。主持人的目光在记者间扫动,而他和同事还没有得到提问机会。在温家宝10次记者招待会中,他所在的这家国家级电台曾先后获得过7次提问机会。作为时政采访部的记者,肖志涛曾连续6次参与两会报道,经常“跑人大”——这是他的优势,“脸熟”。

  此刻,肖志涛的采访本上记着3个问题:对于“吴英案”与民间融资的看法;关于地方政府债务——2012年将迎来还债高峰,政府如何控制;如何让老百姓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当然重点还是“吴英”,后两个只是备选。

  早在一周前,为了准备这次记者会,台里曾发动全台记者征集向总理提问的问题。经过几次会议,最初收集的二三十个问题被缩减到七八个,最终又缩减到3个。

  紧张了十几分钟后,肖志涛的机会终于来了。

  “您个人觉得吴英到底该不该被判死刑?”站起来的肖志涛刚刚说出问题的前半段,便引起现场记者的一阵骚动。他当时不知道那到底是同行们的一种赞许还是奚落。在他看来,他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后半句,“同时,您怎么看当前民间资本投融资难的问题?”

  “民间资本投融资难是中国即将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肖志涛说,“总理完全明白我们的意思。”在记者会的中间时段,《财经》杂志记者王毕强问了一个关于经济增速问题。但他事后觉得,自己最想问的问题“其实还是‘王立军事件’”。

  “对不起,我们记者会……”记者会进行到两个半小时,大会新闻发言人李肇星刚一张口,就被温家宝打断:“如果不累的话,再问两个问题。”这一例行的程序让在场记者很是兴奋,尽管在之前的两个半小时,这位总理的两会记者会谢幕演出,已经带给他们足够多的惊喜。

  在温家宝回答完“如何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后。主持人将最后一个问题交给了“中区第四排,路透社”。

  提问的澳大利亚籍记者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在询问了地方债务的政府难题后,他问出了王毕强心里最想问的那个问题——“如何看待王立军事件”。

  现场突然变得很静,记者都等着听温家宝将对此说些什么。空气似乎在中国总理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凝结了十几分钟。新加坡记者韩咏红觉得,直到总理说出,“第二个问题我一会儿回答”,屏息着的记者才突然松了口气——“其实他知道大家在想什么。”

  答案出乎意料。这位总理几乎在面向全世界的镜头前公开责备:“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并认真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  

  后来韩咏红总结整场发布会,觉得中国总理在传达关于“政治改革”、“王立军事件”的两个重大政治信号,就像戏剧的一条主线;而个人退休前的感言,则是一条辅线。——“政治信号放在个人的情绪氛围下讲。力度很强大,给人一种说服力。”

  当时没有人会想到,就在十几个小时后,重庆市委的主要领导人换将,重庆会翻开新的一页。

  发布会结束后,王毕强试图走向前台,却发现前面已经被很多记者围住。他只在很远的地方看到温家宝转过身来,往回走了一段,向记者招了招手。在香港卫视记者秦枫的记述下,这场“最后的挥别”似乎更加悲情,她在微博上写道:“最后来与记者握手,还有记者提问,温总说‘我没有机会了,我没有机会了’。”

  “这是9年发布会的最高潮。”韩咏红记得,在当天的记者会结束后,一个英国同行曾跟她说,“第一次看到一个中国政治人物这么有力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5)

> 相关专题:

 

更多关于 温家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