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十大案件:薄熙来隔空斥妻癫

2014年01月02日15:08  廉政瞭望

  年度十大案件

  文_本刊记者   舒炜

  名捕头当庭证贪罪

  薄熙来隔空斥妻癫

  案情回溯:9月22日,济南市中院对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10月25日,山东省高院二审维持原判。一审中,以薄熙来对着视频称“薄谷开来疯了”,王立军详述被打经过,以及徐明称“依然敬重薄熙来”等环节引人关注。

  入选理由:庭审进程首次引入微博,直播原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命运。

  点评:薄熙来案的最终判决,戳破了一个大的泡沫,或许是一些人骨子里有种集体性的英雄情结,让薄熙来钻到了空子,并且将自己包装成为好官形象。但事实上,他不过是一个升级版的官场两面人,欺世盗名的权瘾者。

  此外,该案还向外界展示出中国在对待反腐大要案时的严谨程序和公正裁决。正如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所言:“外面确实有很多误解,总以为中国都是先定后审,都是走形式,都是不讲程序的。像薄熙来这种案子,如果当时没有如此公开的审理,谣言不知道会有多少,你再解释也讲不清楚。

  听主使豪仆狂揽金

  大提速跨越栽跟头

  案情回溯:7月8日,北京市二中院公开宣判,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行为已经构成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一审判处刘志军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没收全部个人财产。根据检方指控,刘志军涉嫌受贿金额为6460.54万元,刘本人全部认罪。引人关注的是,在3个半小时的庭审中,刘志军一直站着,不肯就坐,庭审结束后更是哭了。

  入选理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之后,司法机关审理的首宗正部级官员贪腐案,被视为中央反腐“打老虎”的标志性案件之一。

  点评:从2011年2月落马到判决,刘志军案历经两年多时间。两年间,刘的罪行,似乎“罄竹难书”,从动车奢华采购、到违规招标,与丁羽心的权钱交易,甚至坊间的情色故事,不断被八卦。刘案辩护律师钱列阳曾对廉政瞭望称,开庭时检方曾提出“从轻判决”,刘志军则表示任何结果都不上诉。

  刘志军被民间称作“刘跨越”,当铁轨在大地上迅速延伸时,相伴而生的却是他潜心铺设的四通八达的利益输送系统,奔驰其上的并非动车组,而是金钱与权力。急功近利的发展,带给铁道部乃至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弊大于利,政企不分则让他拥有了难以想象的寻租空间。在刘受审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铁道部被拆分,刘也成为了历届部长中最遭非议的人物。

  媒体能人共创焦点

  官场老手独有心思

  案情回溯:临近岁末,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因李东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李东生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期间参与创办、主管《焦点访谈》。后历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中宣部副部长等职。2009年调任公安部副部长,曾负责广州亚运会安保工作。

  入选理由:今年被调查的第二名中央委员,也是12年内落马的第一名公安部副部长。

  点评:出生于1955年的李东生穿上警服属于半路出家,他在调任公安部前从未有过政法工作经历。媒体出身的他在任职公安部副部长的4年中,却很少接受采访,鲜见媒体关于他的报道。只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官网中,能找到他在当地视察的消息。李东生也成为十八大后首位落马的政法系统高官,这次动作也意味着反腐已经逐步深入到政法委高层。

  明里升洁敏统营头

  暗地造圈子乱石油

  案情回溯:9月1日,被称为“懂企业的国资委主任”的蒋洁敏,因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这离他上任还不足半年。去年3月,蒋洁敏履新国资委前后,就曾深陷被调查的传言漩涡。

  入选理由:十八大后首个落马的中央委员、正部级官员。

  点评:和不少贪官一样,蒋洁敏也曾每年以反腐“斗士”形象出现,去年却“遗憾”地成为了反腐风暴中的落马一员。

  实际上,蒋洁敏治下的中石油利益黑洞频频,窝案、串案迭出,在外界看来,反腐风暴已在能源系统中展开。去年,中石油有多名副总级高管被调查,让人质疑这个腐败圈子的边界到底有多大?

  2008年第9期《读者》杂志刊登了一篇短文,叫《一种习惯》。文中讲日本人生活起居讲求规矩,遵守规定,值得我们学习。蒋洁敏当时在中石油集团公司务虚会上,向与会领导大力推荐此文,并进行解读。讽刺的是,恰恰是他和他的盟友们没有遵守这种规矩和习惯。

  铁男荒唐起居无节

  个中龌龊侍郎有罪

  案情回溯:5月12日,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经查,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及其亲属收受巨额钱物;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收受礼金礼品;道德败坏。此前,刘被知名媒体人罗昌平实名举报贪污腐败、学历造假等问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不少媒体也通过此案向民众“科普”:“生活腐化”说的是三个以下情妇(夫);“道德败坏”与“生活糜烂”,是指三个及三个以上情妇。

  入选理由:刘铁男是十八大后首个被网络实名举报“扳倒”,且被“双开”的副部级官员。

  点评:刘铁男的倒下,让媒体一度兴奋,因为这只吊睛白额大虫,是倒在媒体的微博“哨棒”下。据中央纪委相关通报称,正是罗昌平的微博实名举报,推动了中央纪委对刘铁男进行调查的工作。

  自刘铁男案后,越来越多的举报人实名举报腐败官员,并通过网络等平台向社会公开。以中央纪委监察部为首的相关部门也越来越多地主动予以肯定和回应,及时向社会通报案件调查进展和查处情况,让越是敢实名举报的人,越能得到保护。

  擅受民词声名扫地

  附庸风雅博士偷闲

  案情回溯:5月28日,有报道称,南京市长季建业被中央纪委“两规”,此条消息被各大网络和微博热传。次日,江苏省纪委对此传言进行了澄清,季建业也频频出席活动高调“辟谣”。10月17日,中央纪委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确认季建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入选理由:去年落马的一连串副省级官员中,少有的正职官员。

  点评:廉政瞭望去年赴江苏采访得知,在真正“出事”之前,季建业是不少老百姓和干部口中的“好领导”,在台湾媒体眼中更是“能为台商端洗脚水的市长”;但落马之后,季立马成了官民和一些媒体指责的巨贪、“黑社会”和“文抄抄”,可谓“罪大恶极”。

  如此两极分化的评价,只能有两个原因,一种可能是季建业太能伪装、太狡猾;二则是有些人说话不经思考,不负责任。

  太守谋利官商失和

  知府贪赃主仆同恶

  案情回溯:去年5月,中央纪委对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经查,倪发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或通过其亲属收受巨额财物;道德败坏。随后,倪发科原任职地安徽六安市副市长权俊良及当地数名商人最近被纪委带走调查。

  入选理由:倪发科涉嫌造假,用粮食堆满仓来欺骗朱镕基。

  点评:倪发科为政颇为高调、强势,也爱宣传,廉政瞭望去年在安徽采访此案时了解到,不少当地退休官员和商人对倪的举报从2004年就开始了,后来倪到省里面来,举报就更多了。但当地有一种“倪可能会软着陆”的说法。

  甚至有退休官员表示,事发后“有关方面一直在想办法保他,但是保不住了”。但倪发科案件涉及面之广、之深,加之如今反腐决心之大、之强,任其过去有多大靠山,肯定也“保不住”了。

  口号一声长期出彩

  人前两面蓦然撤差

  案情回溯:5月到7月间,中央第六巡视组对贵州省进行了巡视。组长张文岳在总结巡视工作时表示,贵州省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10月28日,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明确表示,廖少华案就是巡视中发现的案件。移交给中央纪委后,中央纪委优先办理,用了1个月左右时间。

  入选理由:首名由中央纪委确认,被中央巡视组揪出的副省级高官。

  点评:据遵义市政府官网,自2012年7月履职遵义到落马,廖少华主持或发表重要讲话的反腐会议,多达9次。

  当然,除了反腐口号,廖的高调在其他方面也颇具特色。一名当地干部告诉廉政瞭望,有州委领导曾向廖建言,说最好是立足于自身制定目标,不要让兄弟市州觉得咱们太狂。廖少华不以为然,说“老是纵向比有什么意思,我们就要有这个雄心壮志”。事实证明,雄心终究不是喊出来的。

  红毯留情引凤来

  黄金有价助官升

  案情回溯:11月2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郭有明用4年时间将宜昌的GDP从1000亿元做到2000亿元以上。其施政魄力、个人能力等在官商界的口碑相对不错,但是其对项目引进的把握相对有些激进,导致盲目上马一些最终破产或濒临破产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入选理由:GDP神话,并不能成为贪官的保险符。

  点评:从数字和城建上看,郭有明在宜昌的确干出了成绩,但这种成绩集惊人的高速度、令人生疑的内幕与诸多争议于一身后,显得异常诡异。2008年,商人梁士臣打算在宜昌建一栋专家楼,供公司专家度假用。这一消息被时任宜昌市委书记的郭有明捕捉到——在机场铺下一条红地毯迎接。

  当地媒体将其誉为“一条红地毯引来的全通奇迹”——这条红地毯能引来什么?宜昌的答案是,千亿元的销售收入。但时隔仅5年,梁的三峡全通欠下70亿元巨债、基本停产。而郭有明被查,一个重要原因就与其密切相关。

  衡阳吏假札赚名额

  “倒霉官”冒名骗身份

  案情回溯:2013年的倒数第4天,湖南省委通报查处衡阳破坏选举案,调查认定这是一起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纪违法案件,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童名谦(时任衡阳市委书记、市人大换届领导小组组长)失职渎职,对本案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在早前几天,他已经被中央纪委立案调查。

  入选理由:这是一起罕见破坏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案件,涉案人数、范围、金额惊人。

  点评:十八大以来,已有19名省部级官员被调查或落马。组织上出手,既没放过空炮,也没“冤枉”过谁。奇怪的是,竟然有一种声音表示“同情”童名谦。

  据说,在不少衡阳官员印象中,童名谦是一个“倒霉透顶”的官员,他在湘西州任职的时候,遭遇湘西凤凰大桥垮塌以及曾成杰的非法集资案;他来到邵阳后又遭遇沉船事故。但为什么他本人当时没有受到过多影响?

  按照正常逻辑,童的被调查,必然是其他原因——人大代表贿选,而且犯事的“规格”肯定远远超过事故。把他的落马说成是倒霉,是一种很无知的“叫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衡阳贿选事件的恶性程度,在建国以来是比较罕见的,必须对涉案人员的依法严惩。

  这无疑是让我们难以抉择的一次评选,因为值得入选的细节如此之多,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当然,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才构成了这部完整的反腐败编年史。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编辑:SN05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湖南政协原副主席因贿选事件被双开
  • 体育英超托雷斯破门切尔西3-0 阿森纳胜保第1
  • 娱乐对话郭德纲:我不欺负人 欺负我也不行
  • 财经专家: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或超20万亿
  • 科技中兴战略架构高管调整:力求年轻化
  • 博客北京雾霾元凶查明:尾气贡献不足4%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搞怪创意:用西瓜皮烧火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