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司令员的为将与为人:有人自费请炊事员

2014年04月28日09:36  环球人物杂志 收藏本文

  1937年10月16日,时任八路军769团团长的陈锡联,率部进抵山西代县刘家庄地区。部队侦察发现了阳明堡镇南面的一个日军机场,有24架飞机白天起飞去忻口、太原轰炸,晚上全部返回。日军对进出机场的路口警戒严密,但对机场周边疏于戒备。陈锡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以夜袭方式突入机场,炸毁日机。

  10月19日夜,陈锡联指挥各营向预定地区进发。很快,各分队顺利进入机场,按计划各就各位。他们把几个手榴弹绑在一起,一捆捆地塞进飞机驾驶舱里。瞬间,爆炸声四起,火光冲天。从进入机场到战斗结束,仅用1个小时,24架日机被全部摧毁。日军援兵赶到时,被浓烟和烈火笼罩的机场上,只剩下一堆飞机残骸。

  阳明堡战斗大捷很快传遍了太行山区,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古战场,阳明堡里一把火,日寇飞机一扫光”的歌谣。

  1969年3月2日,苏军侵犯珍宝岛地区,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受命组织领导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这场战斗不仅关乎军事,也关乎政治、外交,尤其需要灵活的作战思路。陈锡联明确表示:“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要服从国家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打不打,什么时间打,打到什么程度,都要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号令。”他同时拟定了“示假隐真、后发制人”的作战方案,并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将战斗控制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把敌人消灭在中国境内。”

  3月15日,珍宝岛的战斗打响后,陈锡联指挥部队与入侵的苏联军队展开坚决又不失灵活的军事、政治斗争,既打退了苏军的入侵,又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为陈锡联的军事生涯、也为沈阳军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京军区:杨成武令美国人佩服,李德生经历“九一三”事件

  在北京军区历史上,杨成武、杨勇、郑维山、李德生、陈锡联、秦基伟、周衣冰、王成斌、李来柱、李新良、朱启、房峰辉、张仕波等先后任军区司令员。

  即使在星光灿烂的开国将帅中,北京军区首任司令员杨成武也是很突出的一位。杨成武1914年出生在福建省长汀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革命。他的戎马生涯,可谓有勇有谋、战功赫赫:长征时率部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抗日战争期间指挥黄土岭战斗,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解放战争中指挥石家庄战役,被朱德称赞为“夺取大城市之创例”;朝鲜战场上,在金城地区指挥部队歼灭“联合国军”1.7万余人,金日成亲自为他佩戴勋章。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杨成武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兼副总参谋长、防空军司令等职。他每周一、三、五在防空军上班,每周二、四、六在北京军区上班,虽然公务繁忙,却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杨成武还是当时国庆阅兵的总指挥。他指挥的阅兵式不仅受到国内的一致好评,就连苏联和美国的军官都赞不绝口。一名美国西点军校的队列教官曾钦佩地说:“中国的阅兵分列式世界一流。我不知道总指挥杨成武将军,是用什么办法把士兵训练成‘机器人’的。对此,我们只能望尘莫及。”

  李德生是北京军区历史上另一位著名司令员。他是河南新县人,1916年出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经化名“李得胜”,与李德生读音相似,所以每次听到这个名字都很敏感。1968年,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扩大会议上,当周恩来念到“李德生”时,毛泽东接话问道:“哪个是李德生?”周恩来介绍说:“李德生是十二军军长,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革委会主任。”紧接着向李德生招手说:“请你站起来。”以便让毛泽东认识他。第二年,中共九大举行时,周恩来又一次念到“李德生”,毛泽东又一次接话:“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

  1970年底,林彪要求设国家主席的风波尚未平息,党内斗争形势格外严峻。毛泽东亲自点将,安排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李德生兼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还明确要求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北京军区,把屁股坐在北京军区,兼管总政的工作。”李德生不负毛泽东所望,在1971年林彪等人乘飞机叛逃、制造“九一三”事件前后,坚定政治立场,稳住了北京的局势。20世纪7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华北战备形势极度紧张。李德生有针对性地加强“反空袭、反坦克、反空降,打飞机、打坦克、打伞兵”训练,做到了有备无患。

  1973年8月24日到28日,中共十大在北京举行。会上,周恩来按毛泽东的意见,专门提名李德生作为“老中青三结合”里“中”的代表进入大会主席团。接着,李德生又被选为大会主席团5名副主席之一。8月30日召开的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973年底,各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李德生由北京军区司令员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毛泽东专门对李德生说:“你家出了个李铁梅(《红灯记》里的主角),你就是‘李铁梅’,你是陪绑的。”毛泽东还连说了两遍:“李德生活到九十九,上帝请你喝烧酒。”这些风趣言辞的背后,是毛泽东对李德生在北京军区司令员任上表现的肯定。

  兰州军区:张达志自费请炊事员,皮定均一年报废一辆吉普车

  兰州军区地处西北,张达志、皮定均、韩先楚、杜义德、郑维山、赵先顺、傅全有、王克、刘精松、郭伯雄、李乾元、王国生、刘粤军等先后任军区司令员。张达志和皮定均是其中个性鲜明的两位司令员。

  张达志作为兰州军区的首任司令员,曾是陕北苏区的创建人之一,可谓功勋卓著。他1911年生于陕西葭县(今佳县),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兰州军区司令员任上工作了14年,人称“布衣将军”。他生活简朴,平时吃的就是西北最常见的小米、土豆。节假日里,张达志最喜欢穿着布衣布鞋外出,没有一点架子,有时站岗的新兵居然认不出他就是司令员。按规定,军区首长可以配一名炊事员,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开支,有10年时间都是自己花钱聘请炊事员。

  张达志不仅严于律己,对部队的作风要求也很严格。有一次军区党代会的饭桌上多加了一个肉菜,张达志很生气,决定谁“拍板”加菜谁出钱。

  驻守在大西北的兰州军区条件比较艰苦,为了改善部队的训练和生活设施,张达志发动部队大搞农牧业生产。到1969年调离兰州军区时,他为军区积累了7000多万元资金。

  张达志打起仗来一点也不手软。1958年至1959 年,甘肃、青海两省与四川、西藏毗连的藏族地区发生了武装叛乱。张达志率领兰州军区部队在藏族人民的支持下进行了平叛作战,击败了发动叛乱的反动上层分子。在平叛过程中,张达志严格执行民族和宗教政策,尊重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使解放军得到了藏族人民的支持。1962年,张达志又积极组织兰州军区部队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在战斗中歼敌920多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

  1969年3月,中苏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两国边境局势骤然紧张,兰州军区压力增大,而张达志在当年11月被调任军委炮兵司令员。兰州军区急需一位接任者。刘伯承向毛泽东推荐了皮定均。皮定均1914年出生,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皮定均原本被评为少将,但毛泽东认为他在中原突围时有功,在授衔名单上特地批示“皮有功,少晋中”。

  皮定均到兰州上任时,正是“四人帮”猖獗时期。在“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环境下,很多单位不敢大抓训练,皮定均对此十分反感。他明确地说:“军队就是要保家卫国,保家卫国就要有真本事。不训练,没有真本事,敌人来了只有失败。到那时,国将不国,家将不家,当了亡国奴,还有什么政治可谈!”基于这样的认识,皮定均一到兰州就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政治局关于战备的指示。

  为了推进训练,皮定均首先从身边抓起。他对军区领导机关几百名干部清晨不上早操非常不满。他说:“看起来只是立正稍息,左转右转,齐步正步跑步,可正是这些机械枯燥的动作,使百万大军步伐一致,齐心合力,形成整体,使他们能在统一的号令下冲锋陷阵。是军人就应该出操,军区机关应该做出样子来!”为此,皮定均每天早晨第一个出操。结果,早操制度在他到任的第三天就初步形成。皮定均“顶风作案”、大抓军事训练的做法引起了周围人的担忧,有人提醒要他小心,别让人家抓住辫子。皮定均却说:“我忠心为党为国,死而无愧,随他们怎么办!”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编辑:SN063)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克强考察重庆叮嘱棒棒保护好腰
  • 体育英超-杰拉德送礼 切尔西2-0双杀利物浦
  • 娱乐吴奇隆谈文章出轨:艺人应接受被偷拍
  • 财经 政府企业储蓄率十年翻番 居民原地踏步
  • 科技游戏机解禁背后:内容如何突破
  • 博客日本会迈“有核武”这步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十大专业就业差距悬殊 你的专业好求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