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问:收入倍增奔小康你还有多远?

0

第四问:收入倍增奔小康你还有多远?

2015年03月03日16:26我有话说(0人参与)
导读

2012年11月,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然后,很多人开始掐着手指头算工资。从“奔小康”到“收入倍增计划”,人们充满期待。

开篇语

  从18岁起,温益(化名)便一直在某大型公交公司工作,到现在也有15个年头了。

  15年间,温益从最初的乘务员一路升职加薪,成了现在分公司的管理层。工资也从当初每月480元的实习工资变成了月薪6300元。

  看上去,温益工资比当初翻了十倍有余,但他却从没觉得钱够花过。

  至于什么时候能过上“小康”,温益说:“还得看物价。”

从“奔小康”到“翻一番”

从“奔小康”到“收入倍增计划”,人们充满期待。从“奔小康”到“收入倍增计划”,人们充满期待。

  “收入翻一番”的盼头是从十八大开始的。

  2012年11月,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然后,很多人开始掐着手指头算工资。从“奔小康”到“收入倍增计划”,人们充满期待。

  后来时任规划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解读称,“这个‘翻一番’,就是以2010年为价格基期,按不变价格来计算。”而且报告中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是指所有人——即全体人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总体概念,并不意味每个人都在目前水平上翻一番。

  一下子,很多人又开始想,“完蛋了,自己要被平均了”。

  温益倒是从一开始就很淡定,“当时就觉得扯。”温益说,当时他做管理部门干事每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如果职位不变,按照公司的远景规划,每两年涨一次工资,每次300元到500元,那么到2020年时,他能拿到的最高工资为6500元。

  现在,温益之前所在管理部门干事的岗位工资4300元,而他也已升职加薪,每月工资6300元。即便如此,温益认为自己还是“拖了平均值的后腿。”

物价跟着工资涨 “翻番”怎么体现?

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将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和个人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障支出之后,按照居民家庭人口平均的收入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的人均收入应为38218元和11838元。

  但温益认为,如果按照这个算法,没问题,“但要以物价作为衡量,估计悬。”

  根据历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的涨幅为3.3%,2011年的CPI涨幅为5.4%,2012年和2013年均比上年增长2.6%,到了2014年的时候,涨幅略有下降达2%。

  考虑到物价因素,翻番到底能怎么体现,他也不知道。

  2000年的时候,温益刚参加工作,公交乘务员,每月实习工资480元。“那会儿住家里,吃穿住用都有人管。”那个时候温益每月能剩个几十块,然后为了给自己的电脑“升级”,这剩下的几十块就都被慢慢换成了一个个电脑配件。

  “当时8兆内存好像几百块、光驱500块”温益说他基本上要攒3个月的钱才能买一样。后来,虽然工资一点点涨了,电脑价格也慢慢降下来了,但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倒上去了。

  “我记得那时候哇哈哈矿泉水8毛钱一瓶,有时候能碰上零售7毛的。清芷园开盘貌似2000到3000元一平米。”而现在,哇哈哈的矿泉水基本在1.5元到2元,繁华地段也可能碰上2.5元的,而清芷园的房子早就涨到了5万元以上。

  “燃油、米、面、油价格同样全都涨,所以即使收入多了,能买的东西也还是那些。”温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收入就算翻8倍也没用,只要物价还在涨,能买的东西也还是那么多。

离小康还有多远?

  1979年邓小平眼中的“小康”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

  十六大时,“小康”被量化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恩格尔系数低于4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等十项具体标准。

  到了2012年11月的十八大,胡锦涛则在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么多年来,“奔小康”成为了很多人的奋斗目标和口头语。

  2011年是温益“奔小康”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温益是“大步流星”准备迈入“小康社会”,但是那一年,他结婚了。

  光装修和家电就一下子花出去30多万。当时他一月工资4200元,媳妇儿3200元。他说,前几年每月必须还信用卡,最高欠款2万多。“花钱的地方太多,吃饭,买东西,车保养,加油,保险,网费,手机费什么的。”

  去年,温益的儿子“小马君”出生了,每月花销三四千,而妻子也为照顾孩子而辞掉了工作,里外里折进去六千多。

  前几天温益很兴奋,因为他终于没外债了。原来是刚把欠老妈和丈母娘的几万块还完。

  虽然温益升职成了管理层,工资也涨到了6300元,但他依然觉得离“小康”又远一步了,“都快吃糠了。”

  话虽如此,但社会的进步也不可忽视。至少现在的乘务员不会像2000年时的温益 “冬天冻得穿两条毛裤加棉裤,夏天热得屁股上长痱子。”

  等到今年下半年,儿子大一点了,温益的妻子也准备出去工作了。但对于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和收入翻番,他自己的想法是“估计还能涨工资吧?就算不涨,也期待物价保持稳定。希望不堵车,少加油,工作不折腾,社会不闹腾。”

  (新浪网 巴芮 报道)

  (新浪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