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今年37岁的杨占青,未来不打算再要一个孩子。
杨占青是家中独生子,尽管夫妇二人符合单独二孩的政策,但他们并不打算再要了。
杨占青夫妇并非个案。实际上,单独二孩政策已然“遇冷”。
2015年1月12日,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1100万夫妇中,提出再生育申请的数量不到100万。
这个数据远低于此前官方在政策实行初期预测的200万对夫妇。
同样,多个省份的卫计委均曾表示,当地单独二胎生育的申请人数低于预期。
压力大不能生
杨占青老家在河南安阳。近几年,与爱人来广东打拼。2014年4月,未计划要小孩的他们,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但他们不打算再要第二个孩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压力大。
杨占青目前主要靠职业打假挣得收入维持家庭生活,妻子在家兼职做些原单位里的活,夫妇二人每月共有6000多元的收入。
为给孩子一个家,他们在广东惠州市的某个镇上购买了一套总价在20万的二手房。理由是那里的房价在珠三角地区最便宜,而且购房还能入户。
首付七八万后,他们每月需还房贷1500元。除去房贷和必要的家庭开销,所剩无几。若再要一个孩子,将是巨大压力。
据广东省现代社会调查与评价研究院于2015年1月发布的《计划生育改革民调报告》显示,在全国10302名受访对象中,有 93%的受访者支持全面放开二胎,但在已生育一个孩子的受访者当中,只有29.8%确定会在放开后生育二胎。
而在明确表示不会生二胎的受访者中,“经济压力过大”是最主要原因,比例达27.2%。
这数据也得到官方证实。据国家卫计委2014年12月的数据,全国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夫妇共有1100万对,但平均的申请率仅为6%,远低于此前预期的18%。
人口政策
“总体来说,算是一个进步。”杨占青评价单独二孩政策,“至少让那些独生子女的人群有一个自主生二胎的权利”。
但这改变来得有点晚了。
此前,计生委制订人口政策的主要依据,如人口生育率,以及对新增人口的数量预测,常常与人口学界很大的差异。
如计生委“十五”规划的人口增长为6257万人,实际增长为4013万人;“十一五”规划人口增量为5244万人,实际增长为3418万人。两次规划,计生委对新增人口数量的预测,均超过最终实际统计的50%以上。
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年生育率(育龄妇女生育子女的平均数)为1.18和1.22,但却被国家卫计委调高到1.8,这些数字仍远低于正常人口替代所需的生育率2.1。
此举被人口学者认为错过了最佳的扭转生育率过低的时机。
杨占青认为,目前的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并非针对想生的群体,只是为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家庭提供了条件,“这是官方一厢情愿划的一条线。”
杨占青说,其实真正想要第二个孩子,并不是“单独二孩”的家庭。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为什么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申请单独二孩的生育申请的人数低于官方的预测。
全面放开有障碍
不过,多数省份出现的“单独二胎遇冷”,仍未被官方重视。
2月10日,在中国人口学会举办的中国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透露,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基本符合预期”。
另外一方面,因“单独二孩”政策衔接不到位,广东、浙江等省的一些符合“单独二孩”的夫妇在政策落地之前生下孩子,被计生部门罚交社会抚养费,引起公众议论和不满。
人口学界的主流观点则认为,中国生育率已经太低了,即使全面放开二胎,也可能回天无力。即使将家庭平均生育孩子数量提升至2个,也难以扭转出生人口锐减的趋势。“中国真的等不起。”人口学者梁建章曾公开表示他的担忧。
杨占青也承认,“单独二孩”政策可以增加人口,不失为一个全面放开二胎的台阶。
不过离全面放开仍有障碍。他认为,最大的障碍来自停止社会抚养费的征收。这些想生二胎的家庭,可能会遭到地方计生部门强制堕胎、威胁、罚款等风险,目前这笔费用征收的主要来源,正是那些想生二胎的家庭。
在杨占青看来,“计划生育就是利益”,如果全面放开二胎了,靠社会抚养费支撑的计生部门就会失去动力,就得考虑转型。
最近,杨占青还接触到一些接种疫苗问题的孩子案例,很多家庭因此而家破人亡。 “一旦有什么生病等风险,整个家庭难以承受。”这更让他不敢要孩子了。
“如果条件都满足的话,那就顺其自然吧。否则意外怀孕了,也会选择终止。”杨占青说。
(新浪网 王辉 报道)
(新浪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