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亚洲已进入“博鳌时间”,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正在海南举行,16位中外国家元首在此进行对话。
除了出访,区域性、跨区域性或世界性的论坛会议,也是全球各国首脑见面沟通的好机会。
通过这种非正式的会面,政要们探讨全球性的政治、经济、安全、社会事件等问题,也可以进行私人会晤。
商界精英和专家学者也可借此平台,进行商务谈判,谋求合作。
达沃斯 全球精英人物的学术论坛
年轻的博鳌亚洲论坛经常被拿来与达沃斯论坛比较,它们的会员同样是各国政、商、学界的高层领导人、企业首脑以及著名学者。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关注亚洲和新兴经济体,后者是全球性的。
达沃斯论坛也就是世界经济论坛,成立于1971年。
是一个以基金会形式成立的非营利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州科洛尼。因每年冬季在瑞士滑雪胜地达沃斯举办的年会闻名于世。
能受邀参加达沃斯年会的人,都被认为是拥有国际视野的全球精英人物。
2007年起,世界经济论坛在中国举办首届“新领军者年会”,即夏季达沃斯论坛。参会企业主要是新兴经济体中的新领军者,也包括一些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的高新企业。
经过40多年的发展,达沃斯模式已经非常成熟,被认为是“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别论坛”。
与其他论坛由某一国倡议成立不同,达沃斯论坛的前身“欧洲管理论坛”由日内瓦商学院的一名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创建。
当时,日内瓦大学商业政策教授的克劳斯•M•施瓦布邀请444位西欧公司的商业执行者在达沃斯会议中心召开了首届论坛。
这注定了达沃斯深厚的经济学术背景。
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在一周的论坛时间内,会安排200多场分论坛讨论。
达沃斯成了各领域高端精英的私人会晤、商务谈判的场所之一。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达沃斯的议题逐渐突破了纯经济领域,双边关系、地区性问题、政治、军事、安全等都成为讨论的内容。
这也招致了非议。
一些人认为,达沃斯已经偏离了严肃的经济学话题,缺少实质性的成就,特别是有越来越多对经济学了解甚少的非政府组织参加。现在的达沃斯论坛缺少真正有学识的专家、重要商业和政治人物,而更多的是去关注媒体眼中的政治事务。
G20 最具决策力的务虚会
G20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G20也就是20国集团,包括G8、金砖五国、欧盟等,中国也是其创始成员国。
这些国家的GDP总量约占全球GDP的85%,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0%以上,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2/3。
G20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那时亚洲金融风暴刚刚过去。它诞生的目的就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最初,G20只召开“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会议”。2007年到2010年又爆发了经济危机,20国集团从2008年起召开领导人峰会,以商讨对策,并从2009年起每年举行两次峰会。
宗旨也发展为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实际上,成立G20就是由八国集团的财政部长于1999年9月在美国华盛顿提出的。
G8的成员国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八国峰会”)。
G8的前身是G7和G6。G6的格局只维持了1975年一年,从1976年至1997年,一直是七国集团首脑举行峰会。1997年,俄罗斯被接纳为成员国,正式成立了G8峰会。
因乌克兰事件,俄罗斯被G7暂停G8成员国地位。2014年,原本应该由俄罗斯作为轮流主办国举办索契八国集团峰会,也改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七国集团峰会。
因由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工业国组成,G8又被称为“富国俱乐部”。
没有了俄罗斯,今年是G7的第二次峰会,主要议题包括推动宏观经济协调、增强能源安全、保护海洋资源、与全球性流行病作斗争等。
不过有分析认为,年近40岁的G7早已被G20抢尽了风光。
尽管多国集团峰会的规格之高,集结了几乎世界所有重要国家的元首,它的本质仍然是一场务虚会,旨在表现团结一致的氛围——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和相同的信念。
APEC和亚欧会议的亚洲争夺
2014年11月在怀柔举办的APEC会议,让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被人熟知。
APEC创立于1989年,正值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目的是促进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
成立之初,APEC是一个松散的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APEC现有21个成员经济体和3个观察员。与G7不同,亚太经合组织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
亚太经合组织是政府间的官方组织,但其决议是通过全体共识达成,由成员自愿执行。并不与成员签订具约束性的条约。
尽管如此,APEC会议的规格很高、影响力也很大。它包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等系列会议。
在2014年中国举办的APEC会议上,奥巴马、安倍晋三、莫迪、朴槿惠等经济体的领导人都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还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成果。比如最近成为国际热点的亚投行,以及将惠及多国的亚太自贸区,就是在APEC会议期间推动成立的。
亚太经合会议由美国领导,它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是由欧盟领导的亚欧会议。其目的是争夺在东亚经济整合上的领先地位。
亚欧会议成立于1996年,是亚洲和欧洲间重要的跨区域政府间论坛。每两年召开一次。
它的参与者要比APEC多。首届亚欧首脑会议有亚、欧两大洲的25国和欧盟委员会的领导人出席。此后增加过5次新成员,截至2014年10月,亚欧会议的成员国有53个。包括21个亚洲国家、32个欧洲国家等。
亚欧会议的对话范围并不局限于经济,还包括政治和文化。
2012年11月,正是钓鱼岛纷争愈演愈烈的时候。
在老挝举行的第九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日本蓄意在钓鱼岛问题上歪曲事实,当时的外交部长杨洁篪当场驳斥,并称日方不顾亚欧合作大局,在会上蓄意挑起钓鱼岛问题,是完全不得人心的,其图谋根本不可能得逞。
中国主导的论坛有哪些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一些由中国主导的论坛也得到了更多国际社会的认可。
在亚洲区域内,2000年后有不少中国发起或总部在中国的论坛成立。这些论坛基本都是走高层国际路线。
2000年10月,根据部分非洲国家的建议,中国提出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的倡议。那个时代,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45个非洲国家的外交部长、主管对外合作或经济事务的部长以及部分国际机构和地区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非合作论坛成了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
正在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于2001年在中国海南博鳌镇正式成立。当时的发起国包括中日韩在内的2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海南博鳌成为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
今年博鳌论坛上将有包括习近平在内的16位中外国家领导人出席,超过了历届。而中国的“一带一路”、亚投行、金融政策改革等吸引的是国际社会的目光。
2005年11月,首届欧亚经济论坛在中国西安举行。论坛的永久性会址就设在了西安浐灞生态区。
论坛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为主体,并面向上合组织所覆盖的欧亚地区。
中亚五国都参加了首次论坛,也就是在苏联解体基础上而独立出来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等。
这个论坛连接的是中国中西部与中亚及俄罗斯,从而形成一个“中亚经济圈”。
该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和博鳌亚洲论坛一样,都是通过区域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博鳌论坛也正是亚欧论坛的协办方。
这些论坛在推进区域内合作之外,也将探讨全球化时代的亚洲新角色。
(新浪网 刘洋 整理报道)
(新浪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