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十条立“军令状”:15年内消除城市黑臭水

0

水十条立“军令状”:15年内消除城市黑臭水

第156期

2015年04月16日17:41我有话说(0人参与)

开篇语

  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预计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约4至5万亿元。

  根据“水十条”,政府将加大力度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今年年底前,县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

  专家告诉新浪网,由于城市黑臭水体普遍存在跨区域的情况,治理时需要各地区多部门相协调,执行好“界面控制”。对于阶梯水价,由于我国水价总体偏低,因此其象征节水趋势的意义更为明显,“水价不会高到居民承受不起的价格”。

大城市2017年底前要消除黑臭水体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根据“水十条”,政府将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于2015年底前完成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于2017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于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此外,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姜文来告诉新浪网,治理城市的黑臭水体都有一个主要问题,即黑臭水体通常有跨区、跨市、甚至跨省的情况,尤其是比较大的河流。因此治理起来,需要多地区、多部门相协调。

  姜文来表示,针对跨区域的情况,一般采取“界面控制”的办法。比如一条河流先后流经地区A和地区B,就会有一个界面。那就要求流经界面的水质达到一个标准,如果达不到,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赔偿。

  但是,姜文来也承认,由于水的流动性,即便是发现水质不达标,也会让继续流,“监测和处理机制都是有的,不过在执行这块做得并不好”。

  对于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姜文来认为难点在于“建立污水处理厂,同时还要能够运转起来”。

  目前国内有很多城市都建有污水处理厂,但并没有运转起来,有一些是因为缺乏配套设施,如安装大型管道,到一家一户去收集污水;还有一些则是城市污水较多,超过污水处理厂的承载能力。

阶梯水价不会涨到居民承受不起

2015年底前,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2015年底前,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

  按照“水十条”的计划,2015年底前,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具备条件的建制镇也要积极推进。

  “阶梯水价”并不是新话题,长沙、北京、广州等多地早已实施。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曾出台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设市城市原则上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

  E20环境产业研究院院长傅涛告诉新浪网,国务院此前多次要求实行阶梯水价。此次“水十条”,更是进一步把节奏加快。“不过能否实现,还要取决于硬件条件,阶梯水价必须抄表到户,一户一表”。

  “阶梯水价”的基本特点是用水越多,水价越贵。因此该制度被认为对于居民用水起到制约作用,促使居民节约用水,避免浪费。

  不过傅涛则表示,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并不明显。以北京为例,平均每人每月用水三吨,三口之家一个月消耗10吨水。实施阶梯水价后,水费是四五十元,比以前多出10多元,“绝大部分人都是承受得起的”。

  “在低水平的水价,实施阶梯水价,其象征意义更大,代表节水的趋势”。

  傅涛表示,国际上有个统计,人均收入的3%用于水的支付,包括基本水价、污水处理费用等,但是不能超过5%。“我国目前平均是1%多一点,有些城市高一点,有些偏低。中国总体水价偏低,99%的中国人都是用的起水的”。

  在傅涛看来,在中国,水价不是是否支付得起的问题,而是支付意愿的问题。此次国务院颁布的计划,加大了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包括饮用水、污水治理、水库、环境监管等等。“理论上来说,公众作为最后端,必然会增加一部分支出,体现水的稀缺性和资源价值,这也是未来的趋势。但是水价绝对不会到居民承受不起的地步”。

水十条可拉动GDP增长约5.7万亿

  此次公布的“水十条”,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按计划,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

  完成这些目标,需投入资金约4至5万亿,需各级地方政府投入约1.5万亿元。而在公布之前,市场普遍预期“水十条”出台将带动2万亿投资需求。此次国家方面预期投入高于市场预期。

  16号上午,环保部表示,实施“水十条”,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5.7万亿,累计增加非农就业约390万人,使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增加2.3%,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赢。

  “水十条”通过加大治污投资力度,大幅提升污染治理科技、环保装备研制和产业化水平等措施,将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1.9万亿,其中直接购买环保产业产品和服务约1.4万亿,使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浪网 梁超 北京报道)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