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当时只听见脚下的冰发出雷声,带着回声。”
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发生的时候,易居首席运营官、业余登山爱好者程立澜,正在珠峰北侧的6900米的高度。
突如其来的声响和冰块掉落,让程立澜心有余悸。
“我问高山向导,有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向导说从来没有”。
脚下的冰块发生滚雷声

4月25日上午8点多,程立澜跟随高山向导一行十多人,从珠峰北侧的6500米前进营地出发,进行适应性训练。
当天的天气状况并不是太好,天空下着小雪,能见度也不算高。
程立澜一行花了近六个小时,从6500米的营地攀登到珠峰北侧北坳6900米的冰壁上,“由于天气情况,我们结束了攀登,打算休息片刻就下撤”。
此时是下午两点多。
就在程立澜一行人休息没有多久,他突然听见脚下的冰发出“轰轰轰”滚雷般的声音,并且带着回声。
同时,他看见离自己十几米开外,一块小房子般大小的冰块脱落,掉进了下面的冰裂缝中。
整个过程持续了1分多钟。
有着十年业余登山经验的程立澜,立刻意识到“发生雪崩或者冰崩”。万幸的是,并没有人受伤。
经验丰富的高山向导,立刻组织所有人下撤向前进营地进发。直到下午三点多,程立澜才得知“发生地震了”。
程立澜转头问向导,“刚才那轰轰轰的声音,你听过吗?”
“没有,从来没有过”,有着多年经验的高山向导摇了摇头。
在路上行进2个小时候,程立澜一行终于在下午4点多到达前进营地。程立澜也终于找到信号给家里报了平安,此时才知道“震级达到了8级”。
不过此时,余震不断。由于担心余震造成山上滚石跌落,威胁到前进营地的安全,高山向导再次决定全员暂时撤离前进营地,回到5200米的大本营。
就这样,程立澜一行人在前进营地稍作休整,随后便通宵步行约10小时,到达了大本营。也是在此刻,他才知道珠峰南坡的情况更为严重,“当时听说南侧的大本营全毁了”。
南坡中国伤员全部撤离

由于一直持续有余震发生,在大本营休整了一天的程立澜一行,随后撤回到西藏的日喀则。此时,程立澜也一直关心着南坡登山队的情况。
攀登珠峰,一般都分为南坡和北坡路线。此次尼泊尔地震,直接引发了珠峰南坡的雪崩,南坡大本营被毁。雪崩发生在以事故多发而闻名的昆布冰川地带,受波及的大本营为大部分攀登珠峰的登山者的必经之地。
地震发生的时候,中国高山沸腾队和女子登山队正在珠峰南坡,多名中国登山人员被困,多人受伤。
当晚,正在珠峰南坡大本营的中国女子登山队队员韩子君称目前有两名中国队员骨折,还有几位皮外伤。她在微信中说:“麦子、柳青骨折,我、ADA头部受伤,皮外伤,凌桑还好,男队员有轻伤有的没受伤,其他队中国人平安,我们营地冲击最大!整个大本营几乎全被埋了,伤员被安置在统一帐篷,伤口已做处理!四十几个中国人被困,请求国家救援!”
在雪崩中受伤的中国队员石磊在微信朋友圈中描述了遇到雪崩的情形:“突然大地剧烈震动,第一反应就是地震。几十秒之后,看到对面山坡夹杂着雪和石块的巨大的雪崩向大本营袭来。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反向跑,大概跑了有十多米,雪崩已经到了我的背后,我趴在雪坡上,双手护住头,手撑起来给自己一个呼吸的空间,巨大的雪冲击着我,感觉自己快要被活埋,所幸这场雪崩只持续了一分多钟的时间。我抬起头来一看,我们的营地消失了,地上残留着帐篷破布和哀嚎的人们。我想要站起来,可是右腿却动不了,整个右半身钻心地疼……”
求助信息发出后,中国登山协会迅速反应。
4月26日,中国登山协会在当地协调到一架直升机,飞抵珠峰南坡海拔4200米高度,把受伤最严重的两名女队员运往卢卡拉,然后转运加德满都。
当天下午,中国女子登山队的8名受伤队员,已经全部从珠峰南坡撤离到安全地带。
不愿意放弃攀登
事实上,每年的春季是珠峰登顶的最佳时间窗口。
地震发生时候,珠峰南北坡的登山队,基本都是在进行拉练训练。
程立澜从事业余登山已经十年了。去年成功等顶卓奥友峰之后,他今年的目标就是尝试攀登珠峰。
“其实按计划,我们也是4月底就要回到日喀则,做一些休整,5月上旬开始攀登”。
然而突如其来的地震跟雪崩,让程立澜今年登顶珠峰的计划变得不可知了。
程立澜希望,在余震频发期过去后,能够前往大本营考察做个风险评估,“看看是否能够继续前进攀登,毕竟现在离真正登顶的时间还有三个星期。”
程立澜说,4月25日那短短的1分多钟,是他终身难忘的经历,但是对于珠峰来说,“北坳的一个冰壁,一次雪崩、冰崩,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不管发生什么,山还在那里,还在召唤”,程立澜顿了顿,“我们还会回来的”。
(梁超 北京报道)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