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下一步金融工作重点有啥?金融委第3次会议告诉你

下一步金融工作重点有啥?金融委第3次会议告诉你
2018年09月10日 22:35 新华视点

  原标题:下一步金融工作重点有哪些?金融委第三次会议告诉你!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这个超级金融监管机构可真是有些忙,每月举行一次会议,似乎已经成为惯例。9月7日,金融委第三次会议又召开了。分析研究当前形势,部署下一步工作,内容干货很多,一起来看看!

  会议对当前金融形势作出如下判断: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平稳运行,人民币汇率保持合理稳定,各类金融风险得到稳妥有序防范化解,金融市场风险意识和市场约束逐步增强。

  整体基调突出一个“稳”字,对比前两次会议,对金融形势判断更加积极、更加具体。

  7月份新一届金融委第一次会议对金融形势判断为“结构性去杠杆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业务收缩,一些机构野蛮扩张行为收敛,金融乱象得到初步遏制,市场约束逐步增强,市场主体心理预期出现积极变化,审慎经营理念得到强化,金融运行整体稳健。”

  8月份第二次会议判断为“当前金融形势总体向好,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市场预期明显变化,金融机构合规意识增强,野蛮扩张、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初步遏制,金融风险由发散状态向收敛状态转变。”

  事非经过不知难。从金融乱象得到遏制、金融风险收敛,到金融市场平稳运行,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今年以来,我国债市、股市、汇市等都遭遇不同程度的压力。经过各种努力,风险已经得到稳妥有序化解,也让市场主体的风险意识、合规意识有所增强。

  成绩有目共睹,接下来怎么办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保持战略定力”,会议明确表态。

  “做好当前金融工作,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遵循既定方针,抓住关键问题推进工作。”这既是对前期工作的肯定,也表明下一步任务依然很重,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会议强调要抓住六大关键问题推进工作,每一项都很有针对性,值得细细品味。

  第一条是“在宏观大局的变化中把握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充分考虑经济金融形势和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做好预调微调,但也要把握好度。”

  今年以来,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人民银行加强了对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通过降准置换、定向降准、扩大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围等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凡事都要把握好度。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同时要防止调整过度,既要为实体经济创造适宜环境,也要管好总闸门,防止大水漫灌。这也与金融委第二次会议提出的“处理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一脉相承。

  第二条是“加大政策支持和部门协调,特别要加强金融部门与财政、发展改革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政策精准支持力度,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从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到监管部门喊话金融机构,为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金融领域出台的政策已经不少,也取得一些效果。但货币政策作为总量调节工具,其传导效果受多重因素影响。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需要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共同发力,增强企业自身实力,从根本上改善其融资能力。

  会议提出的第五条“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和企业家的活力”,目的也在于此。

  既然高层对当前金融形势作出了“稳”的判断,是否意味着防风险可以松口气了?答案是否定的。会议提出,继续有效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既要防范化解存量风险,也要防范各种“黑天鹅”事件,保持股市、债市、汇市平稳健康发展。

  防风险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不能掉以轻心。应该看到,存量风险并没有彻底化解,不良贷款、地方债务、互联网金融等风险仍不同程度存在。更重要的是,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要防止新增风险,防范“黑天鹅”事件。

  金融改革开放不止步。会议提出,“务实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确保已出台措施的具体落地,及早研究改革开放新举措。资本市场改革要持续推进,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加速推进,此次会议重点强调了资本市场改革。确实,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下,一提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目光往往聚焦在银行业身上。扩大直接融资比例,虽然提了很多年,但一直进展不快。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有助于推动直接融资的大门进一步打开。

  会议第六条提出,“更加注重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强化正向激励机制,营造鼓励担当、宽容失败、积极进取的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这一条金融业人士应该感受很深。在去杠杆、严监管的背景下,银行业的合规意识、风险意识在增强,但同时也出现风险偏好下降的倾向,需要正向激励机制的配合,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具体任务虽然提了很多,但核心还是围绕防范风险、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改革这三条主线。金融委的精神,你领会透了吗?

  记者李延霞

责任编辑:余鹏飞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