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比起诺奖,我们更需要诺奖级的创新
诺奖的果实,悬挂于十月高枝。这无疑是最权威的科学奖项,是对致力科学事业之人的至高奖赏。但也不得不承认,人们已经长久没有看到义理而非器物、规则而非应用意义上的开创式创新。在理论范畴上,即便如“听”到引力波这般伟大成就,某种程度上仍是对百年前爱因斯坦预言的验证——他在物理学黄金年代所提的理论,今天依然在引领科学界的革命。
技术同样如此。人类已经能够上天入海、遨游现实与网络,也正在AI的帮助下迎来又一次解放,但这一切的能源基础,仍是自19世纪便开始驱动我们世界运转的电力,及其背后的化石能源。
当然,科学的探索,从不是一蹴而就,壁垒的打破,往往也需要等待天才。诺奖的价值,既是创立者诺贝尔所希望的那样“奖励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更应在于通过对科学所代表的探求、勇气、耐心等人类美好天性的褒奖,以引领、激励这个世界,始终走在更好的方向上。
这一意义,同样值得对诺奖有着特殊情结的中国人思忖:相比现实的奖项,今时今日的中国,更需要诺奖级的创新。
近代百年的积贫积弱,常常让我们忘记自己的国家曾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一直领跑世界文明史。半个多世纪的后发追赶,令我们习惯了科技落后、善于模仿的形象认知,进而看低祖先四大发明、农、医、纺织、建筑等领域之于世界的价值。事实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长期都是以科技大国的身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贡献。
如今,经过近四十年的追赶与积累,中国即将再次担起大国之责。与此前的有例可循不同,如今世界也在等待中国给出答案,做出示范。因此,我们在吸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自身科研的眼界、标准与投入,也势必提升到诺奖这种与世界舞台前排位置相符的级别。中国的科技创新,未来不仅要成为本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将为世界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
诺奖坐拥百年历史,享有崇高声望,在屠呦呦之后,若能有更多本土学者于未来荣膺诺奖,当然令人欣喜。只是随着中国这个曾长久屹立于世界文明最前列的大国迎来复兴与回归,国人对于诺奖的整体心态,已经从可望不可及的怯畏仰视,转为“水到渠定成”的安然自持。
而伴随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一个GDP占世界近六分之一、人口占五分之一的大国对于科技的需求与贡献,也远非一个诺奖能够满足和评价的了。
责任编辑:桂强